登陆注册
3187700000004

第4章 国际传播概述(1)

“交流”是现代人诸多渴望的记录簿。它召唤的是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这里,人人敞开心扉,说话无拘无束……

——约翰·彼得斯

本章要点

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

国际传播的基本特征

国际传播的功能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传播实践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国际的信息需求日益增加,国际传播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相关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传播学领域里的一个分支,发展迅速。

第一节 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

国际传播由“国际”和“传播”两个词汇构成。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这个语汇。如从学科和学术的角度来理解,国际传播应该是传播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而从人类传播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它则是国际社会沟通和交流、国际受众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本书主要从后一个角度对国际传播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一)国家与国际社会

国家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行为体,也是国际传播概念和实践之所以成立的基础。根据国际法的规定,成为一个国家必须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定居的居民,固定的领土,健全的政府组织和完整的主权。国家之所以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极为重要的、最为活跃的作用,关键在于它既是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又拥有主权,有能力和手段平等参与和决定国际事务。国家的职能是保护本国免受其他国家的侵犯;保护国内每一个公民免受他人的侵犯与压迫;举办个人或少数人不应办或不能举办的事务。这些职能都给予了国家异常丰富的内涵和特色。

在国际事务中,国家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参与国际事务的出发点和归宿。一般说来,国家利益包括:国家安全权益,即国防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主要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人民生存和不受侵犯的权利;国家政治权益,即独立自主管理内政外交的权益,维护各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影响的权益;国家经济发展权益,即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提高的权益;国家文化发展权益,即发展自己文化的权益;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互利的权益。

因此,维护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利益,充分发挥主权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并从中谋取正当利益,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国家既是国际传播存在的基础,也是国际传播的主要信息发出者。而所有的国际传播渠道与国际传播受众,也都从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国家。在信息高度发达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对于国家来说变得愈发重要。

各主权国家进行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平台,这就是所谓的国际社会。200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时这样宣布:“我们受到世界集体意志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集体意志的来源或者其指代的范畴可以理解为我们说的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是指由不同的行为主体按照共同认可的利益与机制组成的共同体。这个概念涵盖着从低到高的几个发展阶段。国际社会是与国家及其社会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范畴。国家既是构成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而国际社会是比国家更抽象的范畴,它是涵盖所有国家及其社会在内的一个有机整体。

国际社会的特点与国内社会既有相似之处亦有相异之处,有相对集中的权威中心,有相对一致的利益诉求。国际社会的行为体现为国家、地区和全球性组织等共存的形式。各主体的利益定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我利益,它们同时也关注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

同国内一样,国际社会也有着它特有的利益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建立满足人的基本安全要求的秩序,以保障正常生产与生活;反对暴力解决争端,主张法律等有规则的解决方式;必须体现公平原则,不能是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人权、人身自由、个人尊严、思想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等等。以上利益要求与原则是国际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衡量国际社会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

国际社会要求建立一个全局意义上的“国际安全”。这种国际安全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次:保障经济安全,保证全球市场的正常运行;反对突发战争,因为战争无论是国际战争还是内战,都极易把不同国家卷入,从而导致战争升级,破坏整个国际社会的体系与秩序;反对核扩散及大规模的常规武器扩散,因它可能造成国际间的暴力扩散,从而威胁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扩散。

国际社会的形成、发展本身就与国际传播互为因果,国际社会反过来同时又是国际传播进行的有机平台。因此,国际社会中的成员正是国际传播中的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

(二)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各种形式的传播和各种传播形态,前者如新闻传播、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等,后者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它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狭义的国际传播是指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关于广义的国际传播的概念,传播学者莫拉纳说:“我曾把国际传播定义为:包括通过个人、群体、政府和技术在两国、两种文化或多国、多种文化间传递价值观、态度、观点和信息的研究探索领域,同时是对促进或抑制这类信息相关体系结构的研究。”

对于狭义的国际传播,国内新闻学界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定义。刘继南教授将国际传播定义为“特定的国家或社会集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受众所进行的跨国传播或全球范围传播,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综合实力的一个局部具体体现。”程曼丽教授认为国际传播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而进行的跨文化信息交流与沟通。

此外,还有学者给予过诸多的论述,如:

所谓国际传播,即特定的国际社会组织或集团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传统媒介如报纸、期刊;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音像制品、互联网)进行的跨越国家边界、跨越国家传播体制的交流。

国际传播是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国际各国各民族互为传受主体的广泛的信息交流。

国际传播是指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不同文化体系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指个人、团体、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转移信息及数据。

国际传播是一个调查和研究个人、群体、政府(利用)技术(如何)传递价值观、观念、意见和信息的领域,是一个关于在不同国家和文化间促进或阻止信息交流的机构组织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分析传播渠道和机构的研究领域。此外,国际传播还探析人类得以开展传播的相互认同的内涵。

国际传播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即国际媒体)并以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体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

简言之,国际传播就是跨越民族、国家、国界的传播。

尽管定义尚未统一,但从这些定义中不难看出,即便是狭义上的国际传播,也不完全等同于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与一般的大众传播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国际传播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即传播者和受传者一般分属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因而具有对外性、跨国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其次,国际传播在传播的功能上主要是强调其协调作用,即通过国际传播达到不同文化民族和国家的个人、组织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协调;最后,国际传播利用大众传播的所有手段和工具,根据其特殊的传播对象而更为强调传播的内容和效果。

具体地说,国际传播的基本观察单位是国家,所研究的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所进行的信息扩散、新闻传播、文化交流。

综合以上对国际传播所下的各种定义可发现,我国学术界对国际传播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都是从狭义角度来理解国际传播这一概念:把国际传播理解为一种通过各国大众媒体而展开的国际信息交流;它的主体单位是民族国家和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所关注的焦点是国际信息传播对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些重大领域(例如国际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外学者较多采用广义的国际传播定义,把所有跨越国界的传播都列为国际传播,并包罗了个人、群体和国家等主体以及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

本书认为国际传播是国际传播主体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国际受众进行的跨越国境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二、国际传播的外延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传播,在明确了国际传播的含义之后,还需关注和国际传播密切相关的几个领域。

(一)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

国际政治是指各国际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和跨国组织等)之间在国际社会的总框架内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国际政治突出的是政治关系,并以国际政治关系为主纲,将其他形式的国际关系串联起来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国际系统。国际政治强调的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国际冲突与国际合作是国际政治的基本形式。

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总体上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国际传播和国际政治同处于国际社会的大系统,同属于国际关系的大范畴;其次,国际传播必然会对国际政治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受到国际政治的制约;最后,国际传播的参与者较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广泛,所有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都参与了国际传播,而且更多并非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个人和组织也参与了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日益深化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更主要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国际传播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国际传播加深了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成为避免国际冲突和调解分歧的主要方式之一。当今世界,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在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因此只有通过信息和文化的积极的交流与沟通,才能了解对方的具体状况以及深层次的要求,进而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促使国家间关系正常、和平发展。

自上个世纪末冷战结束,到本世纪的头十年中,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依然存在,东西方世界在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仍然深刻影响着国家间的关系,这种状况导致世界某些国家或地区上的对抗和冲突。然而在一个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国家间的直接对抗和冲突只能导致两败俱伤,破坏世界整体的和平,从而有损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避免这种矛盾冲突影响国家间友好关系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加强国际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加深对彼此利益和要求的了解,通过谈判和协商来寻求双方的最大利益,从而维护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2010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美国的斡旋下,恢复了搁置已久的和谈,这其中,国际传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国际传播是各国关系顺利运转的润滑油和加速剂。

第二,国际传播增强了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适应并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国际传播使国际行为主体在更广泛的范围中和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到利益的共性,创造了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必要性。同时,国际合作的过程本身也必然是一个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国际传播使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需求的国家间的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向纵深发展。当今人们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如环境问题、跨国犯罪问题、毒品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粮食危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仅凭单个或数个国家是无法真正解决的,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国际传播提高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物质能力和人类的凝聚力。例如,2010年巴基斯坦发生洪水,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生计受到严重损害。经由有效的国际传播,中国、美国、欧盟、阿拉伯国家等都给予了巴基斯坦人力和物力上的援助,帮助其国家渡过难关。国际传播的作用,可见一斑。

同类推荐
  •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刘文典:狂士本色 (文化怪杰)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乡愁里的广东

    乡愁里的广东

    乡村隐藏着大美,她往往是一个地方本土特色文化的最直接载体,也是理解一个地方的过往和未来的入口。在这本书里,我们从靠近海岸线的渔村,到城市周边的乡村,再到深藏在大山里的山村;从岭南水乡,到瑶族山寨,到海岛村落;一路走访,一路记录广东乡村的山水、建筑、故事和人情,追寻乡村才有的安静与美好,为你呈现一个你可能不甚了解的广东世界。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本书是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担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利用一个寒假给75位大学生的回信。书信的内容涉及大学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如何选书、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就业前的准备等。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对当代大学生真正上好大学这堂人生课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热门推荐
  • 校园男女生

    校园男女生

    包含几十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故事大多发生在青少年读者熟悉的校园中,娓娓道来,很有情趣。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素元传

    素元传

    不知道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后知后觉,知道要失去时才怅然若失。前世她是一棵小槐树,他是滋养生灵的露元君,今生,他是一朝太子,而她刚好成了他的太子妃。她说,嫁给你太危险了,不想嫁。他说会用一世来护她周全,而他确实做到了。他说,等他回来,再帮他把没绣完的那块帕子绣完,可当他回来时,却收到她已葬身火海的噩耗。苏子奕步履轻轻地走进殿内,只见一个身姿曼妙的女子背对着他,迈着一双光洁的腿脚往池边走去,一头柔顺的青丝几乎覆盖住了她的整个后背。苏子奕赶紧收回眼睛,准备往外走。他就知道,这一次又是苏姑姑搞得鬼,看来在君素元有了身孕之前,她们是不会消停的。苏子奕走得太急,一不小心踢翻了地上的篮子。“谁!”君素元转身竟然看到苏子奕,吓得花容失色,“啊——”苏子奕一个飞身过去,想要捂住她的嘴巴,谁知刚跑到君素元身边,君素元脚底一滑,整个僵硬的身体都要倒到水里去了。苏子奕赶紧伸手抱着君素元,两人双双落水,激起阵阵浪花。
  • 偷心游戏

    偷心游戏

    木玉婷不过为了偷一张请帖,却不想被颜安旭给盯上了,引诱她,算计她,最后还欺负她。好吧,既然如此,她岂有不礼尚往来的道理某人不能吃辣,我就让你吃得胃开花。某人不是想要秀恩爱吗?好啊,本姑娘送你迷大派送,让你“美”到爆。自己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为什么被这个男人给缠上了。颜安旭一把壁咚了木玉婷,挑起她的小巴邪魅一笑:你那日不但偷了本少的请帖,还偷了本少的心,自然要还的!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九二共识”文集

    “九二共识”文集

    为纪念“九二共识”二十周年,本文集汇集1992至2012年11月底两岸官、学、媒体等各界对“九二共识”的阐述、评论、报道及回顾,从两岸的视角为之做历史的存证。内容包括亲历香港会谈前后两会磋商和达成“九二共识”过程的权威人士的回忆及论述文章;有关“九二共识”的重要文件和当时的新闻报道;两岸对于“九二共识”的权威宣示和阐述;两岸专家学者和媒体发表的对“九二共识”研究成果和评论文章等。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每一种动物,都是自然界中靓丽的风景;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每一种动物的生存智慧,都为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本书让我们感悟动物的成功品质,学以致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动物都掌握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动物的智慧更加简单、有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动物比人类更加聪明。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增长知识;感悟动物生存智慧,学以致用。
  • 嘉庆年间的惊天大案

    嘉庆年间的惊天大案

    清朝嘉庆八年,正月中旬的一天清晨。安徽省寿州怀宁县县城在晨曦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黎明之中的怀宁县城,显得那么平静安详,就像是刚刚从美梦中醒来的人,正缠绵在床榻上回味着逝去的梦境。此时,一些人家的屋顶上开始升起淡蓝色的炊烟。炊烟袅袅仿佛在为嘹亮的此起彼伏的雄鸡啼鸣而舞蹈;这会儿各条街道上却还是空空荡荡的,只有几只野狗在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
  • 半月天使

    半月天使

    他是暗夜,她是白昼;他是三途彼岸盛放的曼珠沙华,她是澄澈天空陨落的白羽。犹如黎明与暗夜的交接,一场神秘爆炸将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联系在一起,从此命运紧紧纠缠。沐浴在晨曦之光下的天使之城,雪白羽翼焕发金光,光明的背后阴谋却悄然浮现。她微笑着仰望星空,看那金发的天使白羽轻扬;他默然看着熟悉的背影越走越远,殷红瞳眸黯然神伤。“若是重来,我宁愿从未救过你,从未遇见你。”“翎,如果是你要我的命,我无话可说。”
  •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秋季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是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