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200000008

第8章 中国电视关键词(1)

■汪文斌 胡智锋

时间:2005年1月13日

地点:北京

对话人: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主编)

汪文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大型活动办公室主任、高级编辑)

文字整理:郑世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讲师)

胡智锋(以下简称“胡”):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把中国传媒理论界的一些新的理念和研究动态与业界的生动实践进行有效的碰撞、对接和沟通,这两年也一直在努力。在形态上,我比较推崇对话的方式,这样比较放松,也正如一句老话“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我们对话的中心议题叫“2004年中国电视关键词”,希望这次对话能够继往开来,既总结2004年中国电视的主要特征,又能对2005年中国电视的可能状态作出一些判断。

我注意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在中国电视的实务领域担当着一个方面的领军角色,现在又到了广电总局所属综合性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你的视野从传媒事业的微观实务,扩展到了宏观管理;同时你又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在此之前也曾经主编过不少重要的著作,比如《世界电视前沿》、《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等。应该说这几种身份,是最终选定你来展开这次对话的原因。

一、剥离与整合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中国电视目前处于“晕眩”状态

·“同心多元”的开发就是要把品牌当作核心资源,进行互补的整合

汪文斌(以下简称“汪”):现在中国电视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转型期间涌现出了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无论是在转型时期,还是什么时候,有一点始终不会变,那就是电视观众永远需要好的电视节目。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新的概念、新的说法很多,但好的节目相对很少,这是我最强烈的一种感受。

胡:总的来说,我感觉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中国电视目前处于“晕眩”状态。这种“晕眩”状态的一个突出的表征就是政策出台的频率太快。这不但在广电行业的历史上,可能在各个行业横向的比较中也是比较罕见的。其中的一些矛盾,或者说一些政策明显不衔接的地方,不光给业界,也给传媒理论界带来比较大的困惑。另外一个表征是改版,在业界,电视改版最近几年已经热到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一个节目、一个栏目,甚至一个频道还不到一年,甚至几个月就消失了。另外,在学界,一种浮躁的状态也或深或浅地存在着。大家更多地是在言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且说得很多,开的药方也很多,但真正深思熟虑的,冷静的观察、体验和研究,或者比较严肃的表达,总感觉还是有所欠缺。因此,我想用“晕眩”这个词来描述和定位中国电视的这种状态。

汪:让我们分别来谈谈这些问题。首先,关于广电改革的问题。现在改革目标已经很清晰,就是要把经营性的产业跟非经营性的、公营性的事业分开。然而,公营性事业怎样去发展,经营性的产业怎样去壮大?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目标,而在于路径,广电改革的路径是什么?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个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往往会南辕北辙。比如关于经营性的和非经营性的分开,到底什么是经营性的,什么是非经营性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节目就是非经营性的,广告就是经营性的。按照这种说法,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分开,就是说节目和广告分开,然后又是宣传和经营分开,这就是“两分开”。这样下去问题很严重,一个是只知道钱,不知道内容,一个是只知道内容,不知道钱。本来电视台经营的主要是节目,广告只是实现电视节目经营收入来源的实现方式。它既可以是广告经营的实现方式,又可以通过发行取得版权收入,或者通过其他一些衍生产品,从而实现多种收入。但是,很多人认为节目就是非经营的,广告才是经营的,节目部门就搞节目,广告部门就结合起来成立一个广告总公司,这样的操作整个有点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相互掣肘,效益下滑,最后出现收视率下降,广告收益下降,结果双方相互指责。电广传媒就是一个例子。

胡:电广传媒的探索属于改革,作为一个先行者是有值得赞扬的地方,比如在娱乐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但有时候我觉得它有点蛮干的嫌疑,甚至已经到了一个不能控制的状态。比如说湖南电视节目的“媚俗”,相当大的一个原因是电广传媒带来的。还有其他很多问题,它经营的那些海底世界、世界公园之类的项目和主流的产业隔得很远,这两个之间就是在打架嘛。这些问题是很多公众包括把关人都未必看到的。这里也说了很长时间的“剥离”,但在实际上这个“剥离”并没有完成。

汪:电广传媒给了我们很好的经验和教训,它的探索应该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很多人没有很好地去总结,只是从概念上进行简单的理解,分开即剥离,这导致一说“剥离”就意味着要把广告部门“剥离”出来。一种错误的分法必然导致了一种错误的结果。

胡:就是现在,很多电视媒体把关人对这个“剥离”的认识也未必清楚,大多的理解经营就是经营,节目就是节目。

汪:现在宣传和经营“两分开”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现实操作中形成了两个法人。这里的关键在于:是一个法人之下的不同部门的业务分工,还是两个法人的独立运作。如果两家独立运作,问题就出来了,彼此各有各的价值利益取向,如果两个法人无法协调的话,最后矛盾和冲突必然就会出来。以前山东的《大众日报》把宣传和经营分开,曾经也是一种经验被加以推广。我后来见过《大众日报》的领导,他说那些东西都是虚的,现在已经不那么做了,原来成立的广告总公司现在都不运作了。“电广传媒”的这种探索现在也变了,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从最早的无论是报界的,还是现在电视的探索来看,这种“剥离”显然是不成功的。

胡:改革的关键,第一是认识,第二是措施。

汪:现在上海做了三个公司化的试点,一个是“东方卫视”,一个是《第一财经》,还有一个是《生活时尚》,它们是一个真正的分开,不是把节目和广告分开,而是把频道和节目实行分类管理,分为公益性的、非经营性的和经营性的、产业性的两个部分。有些节目是属于公益性的,有些是属于产业性的。比如说新闻等节目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而娱乐具有很强的产业性质。我们的分类方式应该不是把节目和广告分开,而是节目本身要分类,频道本身要分类。

胡: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是非”问题。

汪:上海东方卫视频道改版后,把广告还给各个频道了,东方卫视拥有自己的广告经营权。我觉得现在中国电视用的很多的一个词就是“整合”,“整合”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毫无疑问,整合就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组合,以使效益最大化,这就是“整合”的目标。

胡:首先是资源配置。

汪:对。要弄清楚我们传媒的资源是什么。电视台的资源不是它的机构和固定资产,而是品牌。品牌是电视台的核心资产,还有版权、播出渠道、覆盖网络等。如果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一定是优势互补。上海《第一财经》的做法是非常对的,跨媒体运作,既有《第一财经》的电视频道,也有《第一财经》的广播频率,又有《财经日报》,还有一些网站等。利用《第一财经》一个品牌,“同心多元”全面开发,达到品牌的扩张、品牌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资源共享,达到成本最低化。“整合”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降低成本,一是提升效益,而《第一财经》通过资源共享降低了成本,通过品牌扩张提升了效益,一举两得。“同心多元”的开发就是要把品牌当作核心资源,进行互补的整合。现在许多所谓的资源整合,就是简单地合并同类项,彼此之间不是互补性资源,而是竞争性资源,而且没有资源共享的基础。反过来说,同样的内容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不同的方式加以传播则是共享的,是版权内容资源的共享。

胡:你刚才提的这一点很关键,就是电视台的资源是什么,是品牌,是版权,是播出渠道,是网络,只有明白这一点,资源才能进行真正的整合。现在很多人对电视本身的产业特性认识得不是很清楚,你刚才提到的品牌问题,其实就是注意力经济,这些资源一定是在对电视的产业特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如果不是站在这个基础上,那么所谓的“整合”只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汪:任何一种传媒都属于文化产业,它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更加突出的一点就是品牌的力量。通过品牌的扩张可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目标与路径

·我们可能不需要一流的战略,而更需要一流的执行

·合并同类项也罢,简单的剥离、分开也罢,都是很强烈的路径依赖

汪:我经常想这样一个问题,现实当中有时候目标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我们可能不需要一流的战略,而更需要一流的执行。制定的一个目标,我们既要能把它操作到最佳,而且还要争取操作的结果比开始定的目标还要更好。

胡:对,一流的执行有时候比一流的战略还要重要。我们需要设计师,更需要工程师。

汪:我感觉我们在执行一些政策和目标的时候,不是政策和目标本身有问题,而是路径选错了。经济学有一种观点叫“路径依赖”,就像铁匠一样,他把所有问题当钉子,都一锤子下去。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简单的管理办法,当遇到市场经济或者新的改革的时候,我们依然采用过去那种老办法。刚才说到的合并同类项也罢,简单的剥离、分开也罢,都是很强烈的路径依赖。

胡:所以,我感到对于一些电视机构把关人来说,到底什么是资源,什么是核心资源,怎样围绕核心资源去整合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优势互补,通过市场的可能性资源来配置自己的有效资源,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资源重复合并,或者简单的包打天下。从单独的一家媒体来说,有一个它自身资源的整合问题;从媒体之间比较的角度看,在不同层面也存在一个优势资源的互补问题。

汪:本来同一个信息资源,同心多元的开发手段是一种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像美国新闻集团下面的TV guide,它三位一体,既有杂志,又有电视频道,还有一个互动网站,TV guide杂志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每期的发行量过千万,每年的广告收益超过10亿美元。如果它来和我们合作,就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杂志要跟报刊集团去谈合作杂志,频道必须要和数字电视公司谈,网站必须要和央视国际谈。实际上这些不同的法人单位的资源都是一样的,就是广播影视信息资源,以及节目播出的信息资源。别人是一个东西同心多元地开发,可到我们,本来可以开发的同一个资源,却被人为地切割成三块,而这种切割又是借着“整合”的名义来做的。

胡:所以,这就是一个路径选择问题,就像每次机构改革越改越多一样。

汪:目标与路径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我们过去已经习惯了行政的管理办法,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拿最简单的行政手段去处理问题,依赖一种传统路径,所以就应付不了新的情况。尤其对于广播电视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改革就是要抛弃这些东西。

三、版权与经营

·电视本身就是一个版权工业,版权工业实际上就意味着内容产业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它拥有的最大财富就是它多年积累下来的电视节目

胡:2003年有一个关键词叫“内容为王”,2004年有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就是多个场合被大家多次提起的“内容产业”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不要把内容和产业截然分开,内容本身就是产业,内容就是经营的主体,产业是离不开内容的,它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独立经营。那么,“内容产业”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不是比“内容为王”更推进了一步呢?

汪:对。我更喜欢用“版权”来表述,我认为广电所有的核心资源都是建立在版权基础之上的品牌。版权的概念已经不是节目的概念了,版权是经济的词汇,是一种发明,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权益,一种收益权,广播电视实际上可以说是版权工业。

胡:现在来看,很多从业人员并不珍惜这种版权,还没有意识到版权的价值,也没有理解到版权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它的稀缺性。版权和品牌有一种内在的关系。我认为品牌最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独特性,二是稀缺性,三是优质性,四是不可替代性。如果品牌具备了这四个特征,节目就获得一个注意力的基础,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觉得版权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汪:电视本身就是一个版权工业,版权工业实际上就意味着内容产业。电视台提供的产品就是电视节目,观众消费的也是电视节目。电视节目不就是内容吗?内容不就是电视节目吗?从经济上来讲,这些电视节目都可以称为版权,因为版权就是所有权的价值体现,版权就意味着价值。

胡:从这个意义上说,版权和内容是合二为一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节目经营就是版权经营。

同类推荐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视域下的中国人权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视域下的中国人权

    本书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这一独特视角,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接受第一、二轮审议时形成的国家报告、联合国信息汇编、利益攸关方报告、各国问题清单和工作组报告,系统总结中国第一轮审议以来在人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尚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第二轮审议时各参与国提出的建议,对即将到来的第三轮审议中中国面临的新旧问题做出预判,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国顺利接受第三轮UPR提供现实的和现成的解决方案。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熊培云继《重新发现社会》之后最新力作。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出版四年来,累计加印三十余次。本次增订,加入新作六万余字,特别增加“历史与心灵”一章,并对自由与责任、中国人的自由传统等内容作了必要增补。
热门推荐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 大地流金:中国最美的油菜花

    大地流金:中国最美的油菜花

    中国的颜色是什么?炎黄子孙,我们的颜色是黄色的,大地流金,带你看见油菜花的颜色。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鹃音白社

    鹃音白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本书详细解析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奥秘,提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囊括了注意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各种方法是何以发挥成效的。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和思考习惯,让孩子赢在终点。
  • 白日与星辰的距离

    白日与星辰的距离

    路星辰?这名字,好像在哪听过?苏白看向对面的男子,男子身上的白大褂一尘不染,胸前的工作牌别的平平整整,他的脸俊朗且干净,墨黑色的眼睛正看着自己,只是她觉得有一种好熟悉的感觉,可是这人又好像从来没见过。“苏白,十年了,你还真是不记得我了。老同学?”最后三个字,牙挤缝中出来的。在尘封已久的记忆中,终于找到了一个身穿脏兮兮的校服,脖子上挂着一串沉甸甸的钥匙,鼻涕在鼻孔中呼之欲出的男孩子。她再抬头看了看面前这个男人,是和她从小学六年到初中三年同班的那个同学?路星辰?那个鼻涕虫?那个课间操连组队都不想和他一组的路星辰?这变化也太大了,难不成去韩国做了“整容”?
  • 【完结】妃亲不可:皇帝认栽了

    【完结】妃亲不可:皇帝认栽了

    新坑推荐:《江山为聘:杠上腹黑王爷》(本文的姐妹篇哦,记得收藏+推荐)http://m.wkkk.net/a/311868/_下水道也能玩儿穿越?!睁开眼,七岁的身体二十岁的心,还是女扮男装!面对被欺负的瞎眼母亲,她小鸡护母鸡,勇斗恶大娘,可惜还未分出胜负就被扔到敌国去了。十三岁,好不容易回到南蜀,瞎眼母亲早已含恨而终,她发誓为母报仇。十九岁,喜欢的男人娶了皇后又有了妃,她该功成身退了吧?可惜又被发现女儿身,现在是跑也跑不掉了!◇◆◇◆他是天命所归的帝王,也注定要历经百般磨难。出生时晚了那么一个时辰,大皇子之位与他擦身而过。七岁时母妃以巫蛊之祸为名被陷害,从此打入冷宫。九岁时更被送去敌国做质子,受尽百般屈辱。十五岁好不容易回国,又是孤身难战满朝文武。患难见真情,无论处境多么困难,他的身边始终跟着一个他。二十一岁登上帝位,娇妻美娘常作伴,而他最大的功臣却要离开。他不许!偶然发现,他逃得如此之快竟然只因他是女儿身!欺君之罪尚不得恕,更何况还骗了他十三年,那就罚你终身侍奉朕!◇◆◇◆片段一:七岁的他抡直了手臂,用力地给面前九岁的他一巴掌,然后满脸不屑地说道:“没出息!”九岁的他用力握紧拳头,然后狠狠地还了一拳,最后厉声一喝:“我是未来的皇帝!”“有出息,冲你这句话,我跟你混啦!”一手捂着发疼的肚子,七岁的他一边乐颠颠地跟了上去。片段二:“现在,你已经实现你的抱负了,我也该走了!”鳞光铠甲闪烁着耀眼的光。“你要去投奔他?”他用力握紧手中的酒杯,装作漫不经心的说道。“不是!”“那你帮我攻下西御,我就放你走!”他仰头饮尽杯中酒。“好!”【PS】推荐朋友写的好看仙侠文:邪魅师叔:娘子,别跑!http://m.wkkk.net/a/318523/好看宝宝文:糯米宝宝:Q上总裁爹地http://m.wkkk.net/a/321505/#@#【云锦的QQ群:146070080,欢迎各位亲的加入。】
  • 漠里寒阳

    漠里寒阳

    (女扮男装)第一次见面,夜色太黑,没看清脸,不要紧。第二次见面,美色误人,之前的不愉快统统忘掉。见面就开撩,君北漠无奈,最后把人按在床上“九九,撩够了吗?来点实际的吧。”九爷邪魅一笑,“美人,你总算从了我了。”
  • 耶鲁大学公开课

    耶鲁大学公开课

    一本书《耶鲁大学公开课》读懂美国精英式教育,足不出户上耶鲁! 耶鲁大学曾经为美国培养了5位总统和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大批的优秀人才,它是著名的“双脚走路”的名校,无论在本科生教育,还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都享有盛誉。耶鲁大学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传承,又是使用何种教育方法成就了政坛、商界、科学界一批批领袖人物?罗特编著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以全面、独特的视角告诉你如何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怎样对待生命,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使你在人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练就克敌制胜的“法宝”,成就光明、积极的人生。
  • 英才太监寇连材

    英才太监寇连材

    那个“刀子匠”摸裆的手离开寇连材,然后郑重其事地问:“是自愿净身吗?”“是。”一颗泪珠却从孩子眼中滚了出来。须臾,屋里传出一声惨厉如鬼的尖叫。咸丰八年5月的一天清晨,北京朝阳门城根的一间破泥屋里,剃头匠寇秉合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去推醒在炕上仍在酣睡的一个孩子。“让他再睡一会儿吧,养足了精神……”孩子母亲话没说完,忽然哽咽了起来。自从全家决定了让孩子走净身去作太监的路之后,当娘的没有一天不哭的。从那天起,她每天晚上在夜深人静之后,烧上一炷香,求菩萨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