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800000012

第12章 舆论学视野下的社会问题(4)

二、前传媒时代——隐性的舆论控制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首先是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由社会成员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或“隐性控制”,其优点在于控制成本较低,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控制方式简单,易受偶然性影响,控制预见性差。

这种隐性控制的实现是以政治社会化,或者说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实现的,其途径可以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朋辈群体、大众传媒。虽然不同社会体制下,控制功能的表现与实现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我国的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美国的民主社会,都可见隐性的舆论控制身影,只不过,前者是建立在道德教化基础上的等级秩序,后者是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平等秩序。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教化

虽然我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主要依靠中央集权和人治来实现专制统治,但当权者通过形形色色的宗法和思想统驭子民,则显示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还是给予舆论导向以相当的重视。只不过,其进行舆论调控是一种隐性的控制,即以道德教化为主,当然,在此之上,道德的教化又衍生出各种具体的操作形式。

首先是一套道德学说——儒学。汉以后,儒家学说被推上了官方正宗学术的宝座,即“汉承秦制”和“汉承秦法”。孔学讲的是,“严等差,贵秩序,与人民言服从,与君主言仁政,以宗法为维系社会之手段,而达巩固君权之目的,此对当时现实社会,最为合拍;帝王驭民之策,殆莫善于此,狡猾者遂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可以说,孔子终其一生未能实践的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民本”政治理想,被汉武帝提取了专制统治所需的思想内容,诸如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和纲常教义,自此,封建王朝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正统的轨道。

其次是一套政治哲学理论的支持。根据儒家的政治哲学来说,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天子的宝座由圣人传给圣人,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在于“以天论德”,具体来说,作为统治者应当有德,德的终极归宿是“天”,那么圣人为王,有两种治道,即“王道”和“霸道”,霸道即霸主的治道,其方略无非是暴力的强迫;而王道即圣王的治道,其方略是通过道德的教示。简言之,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而儒家的政治哲学在政治统治上推崇的正是行王道,以德服人。之所以如此,有朝代的兴衰更替的政治实践的警示,社会安定,当以安抚人心为要义。

再次是一套道德教化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有“天高皇帝远”之说,此言实际上反映的是国土之大,使得天朝皇子缺乏对其子民的实际控制,并且,中国传统社会本义就是一个农业社会,那么,如何使居于庙堂之上的儒家道德学说贯彻到广大乡里?又如何实现儒家政治哲学所谓的“王道”呢?

中国古代有一种榜文,随时将最高指示以告示的形式向各地公布,起到宣讲教民的作用。宣读榜文通常由地方官员或识字的读书人担任。据说,发布这类教民榜文最多的,要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批阅各部门的呈文时,常常要发一通议论,然后形成榜文发往全国各地。之后,发布榜文教示民众成了一种传统,每月初一,文书房要向皇帝请示一道圣谕,传达到知县,再由他们向事先集合在某处的民众宣读,务必及时传达贯彻。那时颁发的榜文无非是“各务农业,不要游荡赌博”,“互相察觉,不许窝藏贼盗”之类的。到了清代康熙皇帝,形成了“上谕十六条”,雍正皇帝又对“十六条”做了具体解释,衍释为洋洋万言《圣谕广训》,然后要求各地官府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宣讲“十六条”。宣讲活动从县城扩展到乡下,成为全国人民定期的“政治学习”。由此可见,我国古代虽然尚未有大众传媒作为载体,但也发展了一套安邦定国、道德教化体系。

另外,传统乡村士绅的城乡流动有效地传递和维持了乡间的道德规约。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人人懂得“学而优则仕”,农耕之家的孩子争相苦读以跻身权力阶层为荣,当以庙堂之上的大夫之身完成一次次政治使命之后,他们大多会“荣归故里”或“告老还乡”,成为乡村士绅,正是因为“秉持儒家文化信念的精英——士绅——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他们不仅在城与乡之间完成个人的生命轮回,而且把在城里游历所塑造的主流的道德动向带回乡里,他们把这些知识与道德以“乡规民约”的方式适用于乡里,不仅使千里之外的天子高枕无忧,而且“提振乡村的人文道德”,事实上,也以道德教化的隐性舆论控制方式实现了事实上的社会自治。

(二)美国的宗教教化作用

美国人的民主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平等自由的过程。美国的民主制度保持着持续的稳定性,与美国人所追求的民主价值是分不开的,这个价值的核心是自由权利。自欧洲清教徒为摆脱欧洲的宗教迫害来到北美,由于他们大体都出身共同的社会阶层,也就是当时的中产阶层,同时在追求自我精神家园和生命乐土等方面有着共同的诉求,所以,自美国立国之初,政治和宗教就协调一致,而且以后从未中断这种关系。

1.宗教与政治的协调

一方面,基督教与民主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圣经》中的四种思想与民主有关。比如,关于精神自由的教义:“每个人都从上帝那里得到一个不死的灵魂,并且是上帝时时刻刻所眷念的”;关于人格平等的思想:在上帝眼中,一切众生的灵魂都是有同样价值的,“在基督的心中,没有野蛮人,也没有文明人,没有被束缚的人,也没有自由的人”;在创造基督社会的观念方面:“一切上帝的众生都有相互亲爱的义务,并且应该团结成一个团体”;同时,教人要心灵纯洁,和上帝相通:“灵魂内部生活只和上帝相通,是有无上价值的”。

由于美国的宗教与民主的这种关联,事实上,统御人们灵魂的只有一种思想。因为不仅所有的神职人员没有反政治倾向,而且均运用“共同的语言”,他们的见解也“同法律一致”,与此同时,虔诚的教徒也更容易把自己的平等、自由的信仰输入到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实现其作为独立公民的价值。

2.宗教的社会整合作用

美国人信奉宗教,无论是出于习惯,还是出于信仰,抑或无论是基督教的哪一个教派,关键是全体公民信奉宗教,他们“以上帝的名义去宣讲同一道德”。事实上,在美国这样的社会,“所有的教派都处于基督教的大一统中,而且基督教的道德到处都是一样的。”一方面,宗教通过渗透家庭生活,实现社会的秩序整合。基督教重视家庭生活,而美国人不仅从各自的家庭中获得幸福感,更重要的是“从家庭中汲取对秩序的爱好,然后再把这种爱好带到公务中去”。另一方面,就宗教对个人的约束而言,宗教教义就是一个人不可逾越的行为规范。如果说,一个人投身政治,在政治上尚须讨价还价,但“人们的精神在基督教面前从来没有自由活动的余地”,任何可能的果敢和冒进,都要经常在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面前止步。更进一步讲,虽然法律赋予了美国人享用自由的权利,但宗教却阻止他们想入非非,并禁止他们恣意妄为,以防范可能的社会失序。

3.宗教的社会防范作用

虽然宗教与政治相互协调,但并没有导致政治与宗教的相互依附和结盟。也许正是这些具有启蒙思想意识的立国者洞悉了欧洲政治生态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更替的无常现实,即使再费尽心机,任何权力,也无非和人生一样,有巅峰也有低谷,苦乐多变,转瞬即逝。事实上,欧洲政治与宗教结盟,宗教与现世的政治联姻,几乎与无常的政治一样,变得脆弱无力。正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人们对宗教作用的认识也更理性,即“宗教与一个政权结盟,将增加某些人的权力,而失去支配一切人的希望”,而事实上,宗教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它具有“使所有人都能得到安慰的感情”,从而具有俘获人心的可能。宗教作用的发挥,实际上是在削弱了其表面影响的同时却加强了它的实际作用。“在美国,宗教也许不像它早先在某些时期或在某些国家里那样强大,但它的影响力却更为持久。它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发生影响,但这个力量任何人也剥夺不了。”

可以说,无论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的秩序,还是美国平等的秩序,隐性控制的前提,一定要有一个主导的精神皈依,不仅是主流社会所主导,而且也要为人们所皈依。当有了这样一个前提,就会实现道德评判的舆论场,通过“沉默的螺旋”作用发挥而实现隐性控制。

三、传媒时代——显性的舆论控制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更多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这种自觉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或“显性”。“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体和明确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

随着社会成员自觉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为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作为自为控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大众传媒的舆论调控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新闻舆论在社会动员中的非凡作用,使舆论工作成为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法宝,并形成了一套严整的传统新闻舆论控制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的新闻舆论控制模式其弊端不断显现,也就是说,随着社会转型,新闻舆论控制模式也面临着向舆论调控模式的转变。

(一)传统新闻舆论控制模式表征

新闻舆论控制“主要指国家和政党利用法律、行政、物资以及新闻宣传纪律等手段,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流向与流量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与约束”。其表象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控制政策和有关灾害新闻、负面新闻的控制报道上。

1.新闻内容控制的政策

从1949年之后,针对特定的社会情况和当时的社会可能性,毛泽东曾经提出过六字方针:“新闻、旧闻、不闻”。这实际上是当时新闻管理政策上有关内容管理、内容控制的一项基本管理方针。所谓“新闻”,是指一旦这件事对于中国的老百姓,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利的、是鼓舞人心的,能让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应该作为“新闻”及时地加以报道。所谓“旧闻”,是指有些情况如果发生,人们还无法对其社会后果、社会效应准确地做出价值判断,或该事件本身还处在发展中,如果传播出信息,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骚动,那么,就不要及时地报道,要把它压后处理。等事件相对平息,对其有了正确认识,再加以报道,这就叫“旧闻”。比如1979年11月25日,“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拖航中翻沉,造成72人死亡和3700万元的直接损失。对此事件,新闻界长达半年之久竟视而不见,直到8个月后的1980年7月22日,《工人日报》才做出报道。主要原因是对事件的性质把握不准,要等有关部门对事件做出最后的定性结论。所谓“不闻”,是指党内的某些不适于报道出来的事件一旦披露,对党的政治影响不好,不利于人民群众坚信伟大、光荣、正确的共产党的领导,那么,这样的信息是不能加以报道的,应当把它永远尘封在历史档案馆里。

对于新闻内容的控制政策,我国新闻界老前辈甘惜分教授也如是说,“我们在写新闻报道时,所要考虑的问题,要比这复杂得多。要考虑这个事实是否值得对公众报道,报道出去对国家利益、对人民利益起什么影响,是好的作用多,还是坏的作用多。有些事实关系重大,怎样报道,还须和领导机关商榷。”

2.关于灾害报道

灾害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政府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一直将自然灾害的死亡人数列入国家机密范畴,直到2005年才废止。

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这个阶段的灾害报道还有一个特点是:统一口径,一律由新华通讯社独家采访发通稿。原因是:对灾害如实报道不利于党和国家的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有损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形象。

同类推荐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论述,遵循从哲学之道到工作之术这一主线,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等核心内容、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工作能力非常实用的指导性读物。
  • 中国模范生

    中国模范生

    即将走过的改革开放30年如同一场谁都无法预知答案的世纪“大考”,把浙江称之为这场“大考”中成绩优异的“中国模范生”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其模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在这片土地上贡献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增长数据,更在于其每时每刻所展现出的与旧思维迥异的改革新世界。很多情况下,活泼泼的改革新世界生发于浙江,进而绽放于中国。正是循着这样的视角,我们清晰地发现了改革开放30年浙江样本的中国价值……本书以客观的记叙和充满理性的思考,使我们再次感受并分享了这一弥足珍贵的宏大篇章。
  • 苏联末日观察

    苏联末日观察

    本书从总体上记叙和分析了当年世界第二超级大国沦落过程中的内外重大事件,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热门推荐
  • 落予前尘

    落予前尘

    他是前世情人,清冷高傲,善于算计;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摄政王,却卑微渴望你的爱;他是活在黑暗里的人,你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光;他与你有灭门之仇,却一次次为你破例;他是杀伐无情,流连花丛的五皇子,却百般伪装伴你身旁;他为你成为大名鼎鼎的鬼医,只为护你安好无忧;他是别国质子,无欲无求,却因你有了渴望;他是一枚棋子,遇见你才得以放弃往昔;他是精于政事,公正无私的左相...前世欠下情债太多,挨个还指不定还到哪辈子。所以凤羽落当然是选择一辈子还清!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 重生之带着夫君奔小康

    重生之带着夫君奔小康

    新书《悍妻当家:夫君,求不宠》已发,欢迎围观~沈绿穿越到一个穷山恶水的小村庄,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面对一群极品亲戚,沈绿开启了战斗模式,想找茬?想占便宜?想打秋风?去想吧!沈绿觉得这样也不错种种田,养养花,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模有样,顺带把自己的小夫君培养成忠犬,可是为什么小夫君越来越黑化?不仅考中了举人,还考中了状元,总是顺带着各种占便宜吃豆腐,啊喂,老娘把你当儿子养的,怎么到最后养着养着反倒成了挣钱养家养夫君。
  • 强婚霸爱

    强婚霸爱

    【本文一对一宠文,无虐】第一次执行任务就将这个俊美如地狱修罗般的男人得罪了个透!诡异的是,他最后竟然是笑着离开的。她一名17580热线的小小员工,哪里会知道他就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龙大少?要是早知道,她会当着他的面叫嚣自己就是‘龙大少’的女人么?要不是他肆意轻薄凌辱,她会报复性地将他‘SM’么?怪只能怪他欺人太甚,可.他拿着两人的结婚证是什么意思?掀——桌!为毛她从未婚少女变成已婚少妇,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家世、样貌、地位集于一身的完美男人,嗜血决绝、冷酷霸道,甚至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例外,不仅亲了摸了,还要了人家不给就强…从此——在商界,谁都知道,他有一个爱妻,宠上了天,要星星不给月亮,要翻天不覆地。在黑道,谁都知道,得罪他不可,得罪她万万不可,她若不开心,他会生气,你就会死的很惨。★“大哥.嫂子去找牛郎了!”龙大少脸色顿时铁青,“把她给我抓回来。”“大哥.嫂子找了个男三儿!”龙大少捏碎了手中的咖啡杯,“把那男人给我废了。”“大哥.”龙大少将桌子一脚踹翻,“我亲自回去收拾她!”话到一半便没了身影。“…”额.他是想说大嫂已经私奔了,而且还是和一个女人.★“你的仇人和情敌同时掉入水里,有个板砖你砸谁?”她挺着七月的大肚子问向他。他颇为镇定的说:“谁救砸谁。”“…”她抚着肚子,有点小小的失望。自己怀孕这么久多了,他怎么一点不紧张?艰难地挺着九个月的肚子,走到他面前,“我和孩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他扶着她的腰,泰然道:“救你。”“什么!”某孕妇顿时炸了毛,“你不爱我们的孩子!”“…”众人顿时汗颜。这个问题也太.只听他缓缓地说:“孩子在你的腹中。”“…”某孕妇顿时蔫儿了。肿么可以无论何时都这么淡定,难道他真的不紧张自己?“啊——”忽然,腹中一阵剧痛,她的羊水破了,“快快.打电话我.我、我要生了.”他一下子冲过去打电话,然后连号码都没有拨就直接说了,“医生,我太太要生了,喂喂?怎么没有声音啊!喂喂,医生医生!”【强婚强宠,霸爱霸心!】【她以她的方式将他放在心尖;他以他的方式将她融入骨血】(本文男主身心干净,一对一绝对宠文。另:亲,是否被男主的霸情虏获放心捏?什么?有!那亲小心了.女主杀过来鸟)
  • 这个系统有点坑人

    这个系统有点坑人

    二次元刘备悲惨的被三次元文明选择当做还未完善系统的实验体,请一起来看看刘备怎么帮助着坑壁系统完善自己一步步成神的吧
  • 末世基金会

    末世基金会

    末日来了,很多人都觉醒了很牛“哔”的异能。但步茗崩溃ing——这个攻击为零的基金会究竟是个什么鬼啊?为什么还要和十二个人抢当“董事长”啊!?全篇黑暗系,略重口,反套路,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末世。 又名《东西方超自然文化在末世的碰撞》及《全世界人都有超能力》 ps.征集章节名,欢迎各位留言。
  •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文艺暖男新鲜旧情人,睽违三年后最新力作。一部让你“感怀旧时光,寻找新开始”的暖心之作。一部道出你心声的青春纯爱集:用整段青春去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奢侈的事。谁的青春不值得回味?你是否也曾在一个寂寂深夜打着手电躲在被子里抹眼泪?30个纯美故事,让你动情动容,让你感慨:很庆幸,在美的年华,我们可以拥有同一段回忆。那时年少,有人说你不懂爱,可是你还是去爱了。不为别的,只为给今天的你留下这段微微疼痛却刻骨铭心的回忆。
  • 阴晴云雨天冷时

    阴晴云雨天冷时

    “怎么了这是,”一个中年妇女,食指指指点点快要戳到他眼睛,吐沫星子喷了一脸。“哎吆歪,这多少活就累成这样,你还真当我们老李家是祠堂,养得起不干活的人啊。”李文德感觉自己的脑子快要炸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面前这个女人是跟自己说话。皱着眉头,才意识到自己穿越了。
  • 天生一对:只做你的掌中宝

    天生一对:只做你的掌中宝

    人都说年少时的她飞扬跋扈,唯有他从不在意;五年后她再回来,众人都说她懂事成熟,唯有他,冷淡以对;却在不知不觉中被他逼得只能跟他再续前缘,一同寻找五年前的真相。
  • 爆破王

    爆破王

    那天凌晨时分,187次列车在一声长笛之后,徐徐进入了河南省漯河孟庙火车站,列车的10号车厢门口站满了准备下车的旅客,大家都沉浸在游子归家的幸福中。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大喊一声:“有炸弹!”人们顿时乱成一团。只见地上一个黑色的手提包中伸出了一条“吱吱”作响的冒着白烟的导火索,烟雾很快就笼罩了整个10号车厢。一位中年妇女用脚猛踩着这条导火索,试图用脚把它踩灭。
  • 假若光年无距离

    假若光年无距离

    璀璨如星光的浩瀚轮廓尽是无止境,星莹的万个星球漂流其中。莫尔特星球,坐在飞灵雕上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