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4000000001

第1章 孝悌(1)

第1节 孔子批评宰我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是第一个对普通人公开办学、讲课的人。他召集了各个行业的人来自己的身边学习,常常是一边谈论问题,一边传授道理。在他和弟子之间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父母去世了,子女要给他们守教三年(古代的礼制),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君子如果三年不行礼,礼仪恐怕会被废弃;三年不奏乐,乐曲恐怕会失传,我看表达对过世父母的思念,一年就够了吧。”

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能心安。”

孔子气得脸色发白,说:“你要觉得那样做心安,你就去做吧!一个有德行的人,在守孝期间,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父母,吃美味也不觉得爽口,听音乐也感觉不到快乐,所以才不那样做。你既然心安理得,就去那样做好了。”

宰我退出去后,孔子说:“宰我说了些什么话!小孩子生下来后,三年之后才能不需要父母的怀抱慢慢长大。所以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宰我难道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抚吗?”

知识拓展:曲阜孔庙。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历来人杰地灵,这里不仅诞生了孔子、颜子、孟子等思想家,还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曲阜以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最为著名,已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2节 子路背米

相传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有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人叫子路,他以勇猛耿直闻名,其孝行也常为孔子所称赞。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时常采集野菜充饥。有一次,子路年迈的父母许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念叨着能吃上一顿米饭该多好啊!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怎么办啊?子路突然想起山那边舅舅家里比较富足,可以去他家借点米。子路想:“他们心疼我,一定肯借,那父母的心愿不就可以满足了吗?”于是,子路打定主意出发了。

子路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到一小袋米,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夜里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还真有点害怕,可想到父母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子路又鼓起勇气,大步流星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里,生火、洗锅、打水,蒸熟了米饭,子路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就连忙捧给了父母。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开心地笑了。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有了俸禄的子路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来赡养父母,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孔子赞扬子路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知识拓展:有关“孝”的名言。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鲁迅

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林语堂

第3节 伯俞的眼泪

汉代梁州有个名叫韩伯俞的人,他有一个非常严厉的母亲,伯俞偶尔做错事情时,最害怕的就是被母亲知道了生气。有时候,母亲会用手杖打他,每当这时,伯俞就低头躬身等着挨打,不哭也不为自己辩解。等母亲打完了,气渐渐消了,他才和颜悦色地低声向母亲道歉。

伯俞长大后,对母亲更加敬爱,能常常替她想到很多生活上的小事情。有一次,伯俞不知道因何惹母亲发火,年事已高的母亲随手就打了伯俞几下。其实,母亲打在身上一点也不疼,他却忽然哭了起来。

母亲问他:“以前打你时,你总是不言声,也不见你像今天这样掉眼泪。现在怎么这样难受,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了吗?”

伯愈忙说:“不是的。”他擦了擦眼泪,说:“以前挨打时,虽然感到很疼,但我心中庆幸母亲您的身体康健,以后我们还会有很长的时日在一起。今天母亲打我,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足见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所以心里悲哀。”

后人听说了这个故事,就总结出了一个词语,叫做“伯俞泣杖”。

知识拓展:小杖则受,大杖则逃。

曾子有一次犯了错,父亲十分生气,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曾子没想过要躲避,结果被打伤了。孔子知道了,来看他,并告诉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逃,勿陷父母于不义。意思就是说,父母揍你的时候,要看他拿什么打你,如果是拿个小棍子来打你,你就忍一忍让他打;如果是拿根大棍子的话,你就要赶快跑,因为如果你不逃,万一他出手过重把你打伤了,那你就是陷父母于不义了。

第4节 黄香温席

黄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他从小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可不幸的是,黄香九岁便死了母亲,又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黄香除平时帮助父亲操持农活、料理家务外,冬天还为父亲暖被子,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儿,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

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常常一连下几天的大雪,由于家里穷,没有那么多取暖的柴火,他就先钻进冷被窝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乡邻们都称赞黄香是一个天性善良、孝顺的孩子。

一天,黄香从山上打柴回来,看见路上有一条蛇快要干渴而死,就将它带回家放进屋后的小河沟里。蛇到水里就活了过来,并似乎感激地向黄香点了点头,钻进了河底。

一年,黄香的父亲突然患了一种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的怪病,无论是请来远近闻名的郎中诊治,还是黄香自己精心调理,父亲的病都不见好转!黄香为此急得不思茶饭,人也瘦了不少。

一天晚上,黄香梦见自己曾救过的那条蛇对他说:“我是鳝鱼,你把我做熟了给你的父亲吃,你父亲就会好的。”黄香醒来便来到屋后河沟观看,果然见沟里有无数条笔杆般长短,笔杆般粗细的鳝鱼,就用鱼篓装了一些回去,做好了给父亲吃。父亲吃了一盘鳝鱼后,病就完全好了!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特意表扬了他的“至孝”,当时的皇帝也曾嘉奖过他。

知识拓展: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香不仅是一名孝子,而且还是一名神童。12岁时,因其才学过人,被汉顺帝召至宫中为皇帝管理尚书台,即掌管国家图书和机密档案。他为官尽职尽责,常常不分日夜工作。他还趁此机会,遍阅宫中藏书,深得汉顺帝赏识,称赞他是“日下无双江夏黄童”。后来,皇帝对黄香的赞誉传得朝野尽知,京师流行起“天下无双国士”,“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称誉。后世遂用“天下无双”,“无双士”,“黄童”等语称赞出类拔萃,独一无二的杰出人士。

第5节 卧冰求鲤

晋朝有一个名叫王祥的琅玡人,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继母朱氏不喜欢他,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让父亲厌恶他。但是王祥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怨恨父母,相反,他对父母非常孝顺。父母患病,他便衣不解带、日夜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但当时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根本无法捕鱼。

王祥为了能让病中的继母吃上活鲤鱼,想了一个很“傻”很危险的办法: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捉鱼。也许是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这时三尺厚的冰突然自行融化,从冰下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地回家为继母做鲤鱼,继母朱氏吃完充满孝心的鱼汤,很快就痊愈了。从此母子俩的关系也变好了。为了给父母养老,王祥隐居了二十余年,直到父母都去世,守完孝之后,才应邀出外做官。他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并被封为睢陵侯。后人为了纪念他,还为他写了一首诗: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知识拓展:九孔藕——专为孝心多出一孔。

孝河因王祥“卧冰求鲤”而闻名,位于山东临沂兰山区白沙埠镇境内。孝河所产的白莲藕尤以肥、细、嫩、脆、甜最为出名。有趣的是,孝河藕与别处不同,不但清脆爽口,鲜美异常,而且藕比别处的多出一孔,为九个孔眼,传说这是王祥的孝心所化,多出来的这一个“孔”便是“孝心”。

第6节 杀鸡俸母

茅容是东汉时期河南陈留人,四十岁时,他还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农夫,但让人称道的是,他对自己的母亲特别孝顺。为了增加庄稼的收成,更好地奉养母亲,不管刮风下雨,他都非常辛勤地劳作。

有一天,他正在地里辛勤地耕种,忽然天降大雨,茅容和其他人都跑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只见其他人都在树下吊儿郎当地或站或坐,谈笑粗俗,只有茅容一个人在那里端正地坐着不说话。有一个人从此处经过,见到茅容气质不凡,就主动与茅容交谈起来。两个人一直聊到天黑还意犹未尽,于是此人就随茅容回家。

这个过路人正是当时的名士郭林宗,郭林宗学识渊博,有弟子千人,十分爱结交有德之人。

第二天一大早,郭林宗看到茅容在杀鸡炖汤,就以为茅容要款待自己,不禁为茅容的好客所感动,但是等到吃饭的时候,茅容端上来的却是山肴野蔬,郭林宗不禁暗自惊讶。后来,他才知道茅容把炖好的鸡肉一分为二,一份让母亲这顿吃,另一份留着让母亲下顿吃,而自己和客人都吃山肴野蔬。郭林宗大加赞赏茅容的孝心,并主动提出教茅容学习圣贤之道。后来,在郭林宗的指导下,茅容成为学位品行并重的人,而他孝顺母亲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知识拓展:郭泰。

郭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字林宗,山西界休人。家境贫寒,父亲早丧,与母亲相依为命,惨淡度日。长大成人后,跟随屈伯彦学习,三年学业完毕,博通典籍。

郭泰性情通达,淡泊名利,不求仕进,但极富同情心,重视提携和帮助后进人士,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不仁之人”,也能尽其所能,给予帮助。郭泰只活了42岁,但是影响颇大。他去世时,四方文人学士纷至沓来,为其送葬者竟达千余之众。文学家兼书法家、大学士蔡邕亲撰铭文。事后蔡邕说:“我一生为人撰碑铭很多,而多有虚饰之辞,唯郭有道之碑铭,文副其实,我毫无愧色。”足见世人对郭泰的敬仰之情。

第7节 义乌的来历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位于浙江省,关于它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传,在先秦的时候,有一对颜姓父子,父亲叫颜凤,儿子叫颜乌。他们从山东一路南下避难,到达了今天的义乌境内。父子俩初来此地,无亲无故,就靠给一家财主做工为生,他们的住所更是简单,就是野外的一处山洞。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是颜乌十分孝顺,父子俩生活得也算和美。据说颜乌的孝行感动了乌鸦,夏天的时候,它们竟然帮着赶走山洞里的蚊子,日子长了,颜家父子也常常喂乌鸦一些粮食。

但好景不长,颜凤因为劳累过度,一病不起,颜乌十分担心父亲的病情,但无力回天,在一个清晨,颜凤去世了。颜乌日夜流泪不止,有时哭到晕过去。

这时候,成千上万只乌鸦飞过来,只见每只乌鸦都衔着泥块,它们把泥块放在颜凤的身上,就这样,它们一趟趟地飞来飞去衔泥块帮助颜乌埋葬父亲,后来,乌鸦的喙(huì)受伤了,一滴滴的血染在泥块上……终于,它们垒起了一个坟堆,使颜凤得以安葬。

可怜的颜乌也因为伤心过度,晕过去之后没能醒过来,乌鸦在颜凤坟的旁边又衔泥成坟葬了颜乌。

人们为了纪念这些乌鸦和颜乌,就把他们父子俩住的那片地方叫做“乌伤”,后来,秦始皇在这里建,624年,改名义乌,一直沿用至今。

知识拓展:乌鸦反哺。

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相貌丑陋的小鸟,很多人觉得碰见乌鸦是不吉利的,但是它们身上却拥有一种值得人们称道的美德——养老、敬老。小乌鸦刚生下来的时候,大乌鸦会精心抚养它;等到乌鸦年老体衰,飞不动、无法寻觅食物的时候,它的子女就会四处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它们的口中,回报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第8节 孔融让梨

孔融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四岁时,孔融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事,父母亲非常喜爱他。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一次,孔融的母亲买来许多梨,父亲就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有大有小,于是他选了一个最小的,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父亲看到孔融的行为,心里很意外,他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那个才对呀?”

同类推荐
  • 大嗓门女侠(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大嗓门女侠(绿绿的吉祥三宝系列)

    《绿绿的吉祥三宝:大嗓门女侠》讲述:“叨叨”是绿绿老师给他的另一个宝贝学生起的外号。 这位叨叨小姑娘,可了不得:饭量超级大;直爽、火暴,爱打抱不平,有时候会和男生打架,被小男生称为“野蛮女友”;一直坚持学柔道,有一天竟然穿着雪白的柔道服去上学;什么都喜欢捡回家,收养了无数的小动物。她和绿绿之间的故事更是又多又精彩:她竟然叫绿绿老师“师叔”,还带着绿绿一起“冒险”,她每天都要掐绿绿老师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儿,绿绿却对她说,她一定会长成像玫瑰花一样芳香的女孩儿。因为,在她“野蛮”的外表下,有一颗温柔善良、如月亮般的心哪!
  •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的第一本读物

    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简短易懂而富有哲理的故事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又能引发孩子思考,启迪智力,并学会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国际大师儿童精品绘本系列:孩子的第一本读物》具有丰富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还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并有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

    这是海伦·凯勒原汁原味的英文著作,真实直白地记录了20世纪美国10大偶像之一的传奇人生,从无光、无声、无语的苦闷彷徨走向积极、多姿多彩的世界,再现了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的努力、奋斗、不屈之路。海伦·凯勒不仅成功地走出聋哑盲人的失落,更是以惊人的毅力进入哈佛大学深造,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
  • “小溜溜”溜了

    “小溜溜”溜了

    本书是中国著名科普文艺作家叶永烈先生的经典童话作品。故事中的小溜溜在额头贴上邮票,作为一封“信”开始了旅行。他到过房屋是用巧克力做的、天上下白糖的巧克力市,到过报纸比杂志还要厚的啰唆市,在玩儿市和扑克牌中的小J、小Q、小K玩过扑克,在离开胆小城后变成了小不点儿……原来天底下有那么多奇怪、有趣的地方啊!
热门推荐
  • 少女病有100种

    少女病有100种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总有些人会认为自己是个怪小孩。那些在否定的声音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某种经受不起太多阳光的湿地苔藓一样,她认定自己不值得被爱,她以为自己的整个少女生涯都是被人厌恶的,她一直都不知道其实有人不惜一切地爱惜过她、保护过她。
  • 职场非常道

    职场非常道

    面对企业的大事小事,经理人如何统筹兼顾,扮演好管家角色?面对形形色色的应聘者,经理人如何去伪存真,选出最适合企业的人才?面对员工的集体离职,经理人如何稳定员工队伍,保证公司平稳发展?面对美丽的职业诱惑,经理人是进是退,如何权衡利弊?职场是不一样的江湖,混好职场需要大智慧。本书作者结合多年的职场实战经验,如唠家常一样,将非常规的职场生存术向读者娓娓道来。书中反映的职场问题,个个切中要点;分享的管理之道,种种拿来即用。对于正在打拼中的职业人士,本书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
  • 武神灭天

    武神灭天

    一个不屈少年,一块神秘龙印,一段不朽征途。逆境崛起,绝处逢生。踏天道,灭苍穹,战逆九天十地。
  • 纨绔女帝夺天下

    纨绔女帝夺天下

    “夫人。”某男强行抱住了某女。“什么事?妖孽。”“为夫这张俊颜生痘痘了……”某男一脸忧伤。“嗯,那不很好?省得你到处自恋犯贱耍流氓。”“冤枉啊,自恋是因为有你,犯贱是因为你那倾国倾城的容颜。”“……”某女一头黑线,“所以呢?”……异世大陆,以武为尊,为了自由,从废柴到绝世高手,人神魔,挡道者,格杀勿论!
  • 傅郎

    傅郎

    祸国者,谓缘有二:美色、奸妄。大邺傅衍,此其二者皆占,却保国于危难。烽烟将起,公子远行。所谋,为这天下江山,所求,乃是四方一统。
  • 宫观碑志

    宫观碑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世紫冥

    傲世紫冥

    明朝初年,定远将军韩清林北征蒙古,大漠之中为魔教中人所害。其子韩潇在洛阳亦受魔教的追杀,生死之际,韩潇为武功绝顶的狂生袁廷玉所救,机缘巧合之下,拜入了名动江湖的“北端木,南皇甫”之端木世家,从此勤修苦练,立志为父报仇。自此,乱起萧墙,门派纷扰,又有那江湖恩怨、汉蒙之争,更可叹的是这份侠骨柔肠与化解不开的爱恨情仇!是善是恶?是正是邪?答案终会揭晓!
  • 仅一人得道

    仅一人得道

    这个世界,由我主宰,不会有人何的不悦与烦恼
  • 上阳子参同契分章注

    上阳子参同契分章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科学新导向丛书)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科学新导向丛书)

    《天下一家:网络联通世界》一书从网络的基本知识出发,详细地介绍了网络科技的发展与用途,还包括校园网络对普及教育的重大作用。本书内容翔实、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网上冲浪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