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6500000013

第13章 道教与美学(11)

隋代至初唐时期,重玄道教兴盛一时,尤以成玄英、李荣等学者的成就显著。重玄道教上承魏晋玄学,下启晚唐内丹道教。它是以《庄子》(道教称之为《南华真经》)的“无”/“忘”工夫为基础,并大量吸收大乘佛教的般若空观智慧,以此阐发道家经典的道教哲学派别。重玄家的思想背景,可以追溯到魏晋道士以重玄思想注解《道德经》之风。东晋学者孙登认为,“重玄”是《道德经》的根本,《道德经》首章“玄之又玄”是指道体的深妙莫测,故谓之“重玄”。隋朝道士刘进喜《太玄真一本际妙经》也以“重玄”为修道者证入正观之要门。隋唐之际,道教界、士大夫之间以重玄之旨注老解庄,风气盛行,出现了像成玄英、司马承祯等重玄道教名家。重玄道教传播广泛,及于统治阶层。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释“玄之又玄”:“意因不生则同乎玄妙,犹恐滞玄为滞,不至兼忘,故寄‘又玄’以遣玄,示明无欲于无欲。”([唐]李隆基:《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卷一,《道藏》第11册。)这是他对“重玄”内涵的基本规定。

重玄道教对于中国道教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落有无的运思方式。而这种运思方式的形成又与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般若空观存在密切的联系。般若空观认为,事物都是真空妙有的双面存在。人体证世界,应心无所系。学界普遍认为,重玄道教受到佛教的影响,如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即能见出三论宗的论调与天台宗的止观学说。司马承祯说:“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唐]司马承祯:《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道藏》第5册。)由于颠倒之心作怪,人消沉沾滞于声色之中,其本然真性丧失殆尽。司马承祯指出,修道成真,就要消除空与不空、色与非色、内与外、有与无等分别之见,所以他称道体为“虚无”,因其不可把捉,意在舍弃“有象”之念,使心灵复归于虚静之境。虚心不动,妙道自来。道教遵老子为教祖,老子以道为世界的本源,道生成万物,这是从“不有中有”;道又能超越万物,复归于朴,这是从“不无中无”。到了重玄道教这里,已不太关注道的生成过程及其超越品格,而较多强调修道者心境的圆活自在,不沾不滞。所谓“有相兼无象,迷惑终不知”,就是说不执于有或无,种种执迷自然消解。

在重玄道教看来,道性本来虚无,但又不可执于虚无,因为虚无也只是一种假名,是为了让人觉悟而采用的权宜说法。如果执于道体的虚无而不放,终究还是为其所困,心念沾滞而无法超越。要体认道体和道性,就得回心向己,澄心空观。空无定空,色无定色。空色双泯,不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司马承祯举例说,妙音可喻道的虚空之性,但虚空并非就是妙音。二者体用一如,却不可混同。倘若作如是观,就是心有取舍,舍本逐末,不得自由。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外乎这个道理。这就需要以圆活自在之心观照世界,解悟事理,敞开人人具足的慧心。入得众妙之门,自然解悟无惑。冲破疑惑之网,有无毫不相干。唐玄宗御注《道德经》第13章:“恐人不晓即身是患本,故问之。身相虚幻,本无真实,为患本者,以吾执有其身,痛瘥寒温,故为身患。能知天地委和,皆非我有,离形去智,了身非身,同于大通,夫有何患?”([唐]李隆基:《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卷一,《道藏》第11册。)唐玄宗的注解也体现出重玄道教不离此身而悟道的路向。这与司马承祯的表述方式是一样的,都属于不落有无的运思方式。

成玄英借助佛教之“空”阐释道教义理,认为世间事物虚幻不实,众人沉迷于尘世俗事而不知自拔。《道德经》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成玄英引《上元经》论证说:“一切苍生莫不耽滞诸尘,而妄执美恶,逆其心者遂起憎嫌,名之为恶。顺其意者必生爱染,名之为美。不知诸法即有即空,美恶既空,何憎何爱。”([唐末五代]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卷一,《道藏》第13册。)成玄英在注解《道德经》第1章时,也吸收了大乘佛教的空观智慧,认为道体非有非无,即有即无。道生成万物,万物不等于道,道与万物不一不异。这也是主张有无双遣,觉解重玄之旨,通观众妙之义:“妙本非有,应迹非无,非有非无,而无而有,有无不定,故言恍惚。”(严灵峰:《老子注》,《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第28页,台北:台湾艺文馆,1965年。)道不属有无,不落是非。成玄英指出,至道虚空,本来非物,如果强名为物,它则不有而有。无中生有,虽有不有,虽无不无,这就是“恍惚”。

成玄英说:“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徼妙两观,源于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也。”([唐末五代]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道藏》第13册。)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人,则滞于无。所以圣人说“一玄”,以遣双执。更进一路,为了避免滞于“一玄”,又须运之以“又玄”,这就是“重玄”。简言之,“重玄”是指既不滞于滞,又不滞于不滞,“遣之又遣”,“玄之又玄”,称为不落有无,或有无双遣。“玄”是指非有非无,“重玄”是指非非有非无,也就是既不滞于有,又不滞于无。唐代道教学者李荣也说:“道德杳冥,理超于言象;真宗虚湛,事绝于有无。寄言象之外,记有无之表,以通幽路,故曰‘玄之’。犹恐迷方者胶柱,失理者守株,即滞此玄,以为真道,故极言之。非有无之表定名之曰‘玄’,借玄以遣有无。有无既遣,玄亦自丧,故曰‘又玄’。”([唐]李荣:《道德真经注》卷一,《道藏》第14册。)成玄英、李荣以有无双遣的路数注解老子的重玄之旨,这与般若空观不落两边、双遣双非的运思方式是一致的。

重玄道教有无双遣、不落两边的运思方式,牵涉道体论、心性论与修心悟道方法论等问题。中国美学讲虚实相生、似有若无、动静不二,都与不落有无的运思方式有一定联系。中国美学的运思方式吸收了大乘佛教的般若空观,也与由老庄道家发展而来的重玄道教运思方式存在精神的契合。只不过,这种契合尚未得到充分肯定。重玄道教的运思方式在中国美学领域的地位及影响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不落有无这种运思方式来自大乘佛教,因而在探究佛教与中国美学的关系时尽管不一定会有专门论述,但还是多少会有所触及,而在研究隋唐五代道教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时,则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其实,这是由于学界对道教存在偏见而产生的误解。严格地说,道教对于中国美学的贡献远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这种缺憾在隋唐五代道教哲学与美学的关系研究领域也同样存在。

隋唐五代道教认为,道不远人,人人皆有道性,双遣双非,则能远离道性有无的执念。隋唐五代道教进而指出,此生即此岸,修身即修道,运之以有无双遣,则又不可执著此岸与彼岸、身心与道性的彼此关系。与当时的佛教禅宗、华严宗一样,隋唐五代道教哲学与美学对于丰富中国人的美感世界,拓展中国人的审美领域,培育中国人的审美态度,生成中国艺术的审美形式,提升中国艺术的精神境界等都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对于当时以及宋元以来很多审美观念、艺术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也起过导引作用。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 张小颖与王望旺

    张小颖与王望旺

    秦国没有统一六国。六国的情况有所变化,有的经济强,有的军事强,有的坚决不和亲。带着初恋的美好,这两个三十多岁的男女来到了这个时代。一开始,一个误入盗墓团伙,一个被卖青楼……后来,他们用智慧寻找彼此,用爱心改变世界。最后的结局绝对出人意料。
  • 贞观纨绔王

    贞观纨绔王

    武元庆,万金油钟点工为其父还债,身兼多职累垮坠楼工地,灵魂穿越一千多年前大唐贞观十一年,附身不学无术欺凌霸市纨绔子弟同名武元庆,还是未来冷血女皇帝武则天的同父异母哥哥,命运坎忑武元庆如何化解?临近破产烂摊子激起武元庆奋进,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引导武氏兄弟走回正途,拓展家族有限资源发家致富,才艺双绝花魁,傻白甜刁蛮公主,钱多人傻王爷兄弟,灾星限量版程咬金,厚黑开国功臣陆续闯入武元庆生活圈。且看坐拥显赫资本,不甘寂寞的武元庆,在贞观年如何运用学识玩转大唐,如何斗智斗勇群臣帝王打土豪,引导未来女皇正确思想观逆转改写悲催人生,成就大唐贞观御赐传奇纨绔王。
  •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天启七年八月十日。这本来是一个凄惨的夜晚。此时帝国皇帝朱由校病入膏肓。此时东林君子们正在磨刀霍霍,预备众正盈朝。此时在小冰川的影响下,帝国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此时信王王府里,即将是帝国皇帝继承人的朱由检.....开始了他昏庸无道的帝王生涯。
  • 世界历史博览4

    世界历史博览4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热门推荐
  • 我的作家男神

    我的作家男神

    她为生计费尽心思,成为男神许诺的私人责编,就为拿到高薪。“你好,我是思韵出版社的实习编辑我叫邱小希……请问……”“如果不想丢失这份工作,最好陪我吃饭。”谁知吃饭是诱饵,假扮他女友挡住相亲对象才是真。就在她打从心底认为他是有才华的腹黑混蛋时。他对她告白:邱小希,那年夏天槐树下。我爱了你很久。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原始森林生活的365天

    原始森林生活的365天

    为了目标,迷失在原始森林的生活,找不到离开的出口?
  • 寒冷的2006年夏天

    寒冷的2006年夏天

    2005年底我在东莞开会。会议结束临上车时,接到张志林打来的电话,说萌萌得了很重的病,他沉吟了一下,接着又说,是肺癌。现在她已从海口转到广州治疗,就住在执信南路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的肿瘤医院。我听后心猛地一沉。一时间,我还无法将萌萌与绝症联系在一起。在返回广州的路上,我一直怔怔的。她在我面前浮现的模样,是始终的笑靥如花,始终的好心情。那轻快的、像背台词一样的讲话语调,让她出尘,高过众人。她始终与骄傲、优越、典雅的仪态相联。她常着一身黑衣黑裙,却将黑色穿得绚丽而耀眼,显示出与这个时代匆忙粗糙的女人迥异的精致与高贵。
  • 爆笑囧妃:邪王N次追妻

    爆笑囧妃:邪王N次追妻

    穿越成废物有什么关系?拜一个牛逼的师父,整个大陆照样横着走!次日,云若若满身酸楚的醒来质问:“你不是说,整个大陆横着走么?”妖孽男淡淡的开口道,“你昨晚不是横了一晚?”
  • 吕布之雄图霸业

    吕布之雄图霸业

    掌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三国第一神将吕布!这是一本重生吕布vs拥有武将召唤系统刘辩穿越者VS爆表乱入的天骄的书。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且看飞将乱舞。刘辩:“我有召唤武将系统,天下在手。”读者:“干死带外挂的穿越者。”撒花~撒花~干死外挂穿越碧~~~~书友群:377054633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商海博弈必读胡雪岩,官商策略,商战权谋打造一代红顶商人;为人处世须学曾国藩,内圣外王,传统智慧成就一代中兴名臣。为官经商、创业投资、突破困局、持家教子……让我们在曾国藩、胡雪岩的传奇人生中找到最传统的中国式智慧。
  • 召唤千军

    召唤千军

    当别人为召唤出第二个契约生物而沾沾自喜到时候,王维正在为他第一万只契约生物打造合适的装备。
  • 一锤定婚

    一锤定婚

    一条大学男子因情伤跳楼未遂的新闻,爆炸般地从K大传遍全市,而该事件的“罪魁祸首”却淡定极了。“罪魁祸首”叫田丝葵,是K大校园最大的女恶霸,四年交了两位数的男朋友不说,家里竟还有一个订婚二十多年的神秘未婚夫! 田丝葵因种种“恶行”被自家老爸扫地出门,又遇上前男友的恐怖纠缠,这时霸道未婚夫即刻上线!蜜语攻势、卖萌耍贱外加死皮赖脸,腹黑的个性下却是满满的宠溺。然而她却只爱初恋?这背后竟隐藏着惊天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