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400000006

第6章 大江东去浪淘沙(6)

久经官场的李鸿章自然知道马相伯的意思,也很明白中国和朝鲜的问题所在。但是,同样的,他对这一切无能为力。李鸿章一声叹息,告诉马相伯:“大清国我都不敢保它有二十年的寿命,何况高丽(即朝鲜)?”

马相伯没有想到,李鸿章居然是这么看待中国的政局。他迷惑了,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拯救国难的想法受到了沉重打击。以权倾朝野的李鸿章都做不到的事,他又如何做到呢?心灰意冷之下,马相伯决定淡出官场。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马相伯曾经游历过牛津、剑桥等英国名校。从欧美回国之后,他产生起了创办一所能与西方名校媲美的中国新式大学的想法。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决定毁家兴学。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他遂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规定该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

这一年,马相伯已经年过六十。

但是,教会在接受了马相伯的捐助之后,却没有马上办学。这个时候,执教南洋公学的蔡元培前来向马相伯请教。蔡元培希望向马相伯学习拉丁文,他觉得拉丁文是欧洲各国语言的基础。马相伯却觉得,拉丁文已经是一种“老古董”,建议蔡元培学些英语就可以了。

蔡元培却求知心切,每天都要去恳求马相伯。马相伯看蔡元培如此向学,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能够成为马相伯的学生,蔡元培很激动,他从学校里选拔了二十四位优秀学生和他一起去学习。

1902年底,南洋公学二百余名学生为反对学校压迫,集体退学,他们请蔡元培组织“共和学校”,继续学习。而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因为马相伯教授拉丁文的成就慕名来到上海。在这种情况下,马相伯决定创办新式学院,将学院名定为“震旦”。1903年建校,地点在上海徐家汇。

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而震旦学院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在创立震旦之初,便按照自己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实行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和教学方法。首先是实行“学生自治制”,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行管理。其次是提倡“学生自由研究之风”,也就是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并采用“挈举纲领,开示门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他在办学方针中强调了三点:

一是注重文艺,二是崇尚科学,三是不谈教理。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加入到学校管理的第一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民主自治之中。

虽然震旦是一所教会支持的学校,马相伯却在院章里规定,学校不谈宗教。

而且,马相伯希望学生专心学业,不谈政治。

在马相伯个人魅力的吸引下,当时有众多有志青年入学震旦,后来成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便是在这个时候辗转进入震旦。于右任1904年曾赶赴河南开封参加会试,这时他洋溢着反清激情的诗篇《半哭半笑楼诗钞》问世,引起清朝恐慌,遭到通缉。马相伯从上海《申报》上,看见关于于右任的通缉令,很担心,当打听到于右任正困处在上海同乡吴仲旗家中,便招于右任到震旦,并决定免除他一切学膳杂费。于右任入学震旦时,马相伯为避免当局找麻烦,嘱他改名“刘学裕”(留学于的谐音)登记注册,从此,于右任列马相伯门下,并很快成为马家的常客。

当时,在日本东京的一代大儒梁启超,听到震旦学院成立的消息,十分高兴,写了《祝震旦学院之前途》文章:“吾闻有震旦学院设,吾喜亦狂。吾今乃始见我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喜亦狂,该学院总教学为谁?则马相伯先生,最精希腊、拉、美、法、意文字也。吾祝震旦学院万岁!”

教会原本没想这所学校能办成什么样子。几个月之后,他们看到在马相伯的主理下,震旦发展得蒸蒸日上,便想改变学校的性质,将这所学校完全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1905年初,教会甚至威胁马相伯,他们将不再派教士为学院讲课,并且要挟马相伯,如果他不让出学校的管理权,教会将和清政府一起来学院抓捕反清学生。无奈之下,马相伯做出了让步。

听闻马相伯被教会驱逐,震旦的学生愤怒了,132名学生中有130人签名退学,震旦学院的校牌也被学生们带走。

不久,沪学会推举马相伯为会长,召集离校学生们商议复校。在当时的两江总督的支持下,马相伯借用一个空闲的衙门作为学校,请众多社会名流来做校董,发表了《复旦公学募捐公启》,正式开始学校复建。学校定名为“复旦”,既深含“光复震旦”之意,又寄托了马相伯等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古诗《卿云》曰:“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就是复旦的文化底蕴。复旦创立之后,一切仍仿照震旦旧制,且更将其发扬光大。马相伯在师生的一致拥戴中成为复旦第一任校长。此外,他还自告奋勇,以66岁之高龄亲任拉丁文和法文教授。

1905年中秋节,复旦公学正式开学,这就是今天复旦大学的前身。学校仍然和以前的震旦学院一样实行学生自治。在马相伯的要求下,复旦公学继承了震旦学院重视演说的传统,每周日上午学生们都要轮流上台演讲。复旦的毕业生中因此涌现出众多演说家和政治家。

马相伯后又与清朝皇族后裔英敛之一起创立了北京辅仁大学。1912年,英、马二人以中国天主教领袖人物的身份,共同撰写了《上教宗求为中国兴学书》,提倡在北京建立一座天主教大学。英敛之随后于香山静宜园建立“辅仁社”,其与马相伯手创震旦学院的理念十分类似,受到马氏的大力支持,最终两人携手,“北京公教大学”终于得以顺利开办。1927年北洋政府准予试办,是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英文校名未变)。1929年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因应北京改名北平而改称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

“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窃据了大总统之位。袁世凯在尚未发迹之时,曾经受过马相伯的“指点”,因此对马相伯感激不尽,这个时候便请马相伯来做他的最高顾问。

袁世凯心中有挥之不去的皇帝梦,便有意无意地对马相伯说:“人民不知敬事长上,国家何以安,天下何以治?”

马相伯知道袁世凯想做皇帝,便告诉他,如果他认为磕头请安才算敬事长上,这样就能够安邦定国、平治天下的话,自己愿意每天早晚叩拜一次,以作天下的表率。在这样的回答下,袁世凯仍然不死心,让自己的儿子宴请马相伯,再次征求马相伯的意见。马相伯很明确地告诉袁世凯的公子,复辟帝制一定会遭到国民的反对,在国际上也不会得到支持。

袁世凯最终一意孤行地选择了登基称帝。不到三个月,在全国的唾骂声中,袁世凯病逝。在袁世凯称帝前,马相伯返回上海,开始了隐居生活。虽然已经年岁很大,他仍然饶有兴致地开始学习书法。然而,多灾多难的中国没有让这个老人过上几天安定的生活。

“九一八”事变后,马相伯深感国难深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泣告青年书》、《国难人民自救建议》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治促进会、中国国难救济会和不忍人会,号召为抗日将士劝募义捐;与章太炎、宋庆龄等人一起声讨国民党当局的腐败;亲自致信蒋介石,营救沈钧儒、沙千里、邹韬奋等“七君子”出狱。他不顾自身衰颓,多次在民众中和广播电台发表演说,号召学生“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呼吁社会“耻莫大于亡国,战虽死亦犹生”,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位演说家”和“爱国老人”。

1935年10月5日至12月21日,记者王瑞霖在上海采访了97岁高龄的马相伯,先后分60余次,共为67篇。文章保留了老人口述的语气,轻松自然,庄谐杂出,并且每篇都记下了口述的日期,以示郑重。马相伯横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和民国,经历或参与过晚清及辛亥革命前后的重大事件。他青年时曾亲见忠王李秀成在教堂祈祷,他又在李鸿章手下办洋务,任驻朝政府赞仪、驻日公使参赞、神户领事,也曾出任南京都督府外交司司长、代理都督、中华民国第一任南京市长、国民政府委员等职。特殊经历为他的着述提供了丰富内容。

随后,这部作品以《一日一谈》为题,连续刊发于天津《益世报》。1936年初由上海复兴书局出版了《一日一谈》单行本。与马相伯的《致知浅说》、《拉丁文通》、《五十年之世界宗教》、《马相伯先生文集》等学术着作相比,这组随笔短论显得很突出,是臧否人物、记录历史、研究作者生平及其思想的重要窗口。

一些有关人物性格、细枝末节的描写,只能从这类掌故随笔中略见一二,正史文本里是看不到的,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一日一谈》里谈及了慈禧、李鸿章、溥仪、袁世凯、丁汝昌、张之洞、郑孝胥、蔡孑民、胡适等,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一日一谈》每天都在报纸上向人们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连续刊登了两个多月,“市井争传,一时洛阳纸贵”。

抗战浪潮中,有两位爱国老人张一麟与李根源曾发起创立“老子军”,在当时传颂一时。他们在报刊上公开发布关于“老子军”的成立宣言与规则草案等。《宣言》主要宣布“老子军”的成立原因与目的意义,《规则》草案则包括宗旨、组织、目的、军制、职务、资格、奖励、惩罚等11项,写得较为详细具体。在《组织》一项中说,“老子军”是全国性的组织,全国各省市的老年男同志,皆可自由参加。在《目的》一项中说,“老子军”以敢死为目的,凡青年不必牺牲者,则“老子军”当代之。在《军制》一项中说,“老子军”成员,满60岁以上者为合格,未满60而在55岁至59岁者为预备军,50岁至54岁为续备军。在《职务》一项中,规定“老子军”主要担任如下职务:燃点雷管之发动机关、与敌人拼命而不得生还者;破坏敌人之重工业、军械,须与之俱毙而不得生还者;凡一切不用膂力而决死者;制裁土豪劣绅汉奸之卖国害民者等。

“老子军”的《宣言》与《规则》草案在报上公布后,张一麟与李根源等人就开始正式组建“老子军”,他们商推已经98岁高龄、德高望重的爱国老人马相伯为“老子军”的军统(即总司令),张一麟为副军统,又推选曾义捐百万元作抗日经费的云南古稀老人李恒升为军需长(即后勤部长),李根源则为参谋长。

98岁的马相伯挂帅,如此高龄的总司令着实世所罕见!

筹组“老子军”的消息在各大报刊载后,立即在全国激起了热烈的反响。

广大人民为之鼓舞,老年人喜形于色,纷纷来电来信要求报名参加,青壮年也受到激励,连妇女儿童也热烈响应。抗日爱国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与长城内外。

1937年9月中旬,此事传到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于9月16日致电张一麟,一方面称张一麟等人“创设老子军,壮气磅礴,足以振励国人”,“登高之呼,懦夫立志,国家固已受赐不浅矣”,但另一方面又指出“军事组织,贵在严整,军事名称,未可轻用”,明确阻止成立“老子军”。这样“老子军”遭遇难产,未能建成,终成憾事。

随着中国的国土不断沦陷,国民党政府将马相伯一路向南护送,准备把他辗转送往重庆避难。由于身体状况不好,马相伯到达越南谅山的时候,便无法继续前行。1939年4月6日,是马相伯百龄大庆的日子,全国各大城市都召开遥祝大会,各大报纸都有专论祝寿,国共两党都发去贺电。中共中央的电文是“兹值先生百龄大庆,国家之光,人类之瑞,谨率全体党员遥祝并致贺忱。”向以宣传明星美女着称的上海《良友》画报,这期也将马相伯的肖像作为纪念封面。马相伯亲自撰文一一作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救国重于祝寿,当团结御侮,愿拼老命和爱国人民一道抗日救亡。”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谅山溘然长逝,享年100岁。噩耗传出,举国哀悼。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联名发唁电:“惊悉相伯先生于本月四日遽归道山,老人星暗,薄海同悲。遗憾尚多,倭寇未殄。后死有责,誓复同仇,在天之灵,庶几稍慰……”

新中国成立后,英灵归故国。1952年,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到越南谅山迎回马相伯的灵柩,将他安葬于上海西部的息然公墓。1984年,在马相伯逝世四十五周年之际,上海政协又将马相伯的坟墓迁至宋庆龄陵园。

逼孔祥熙纳税的“民国第一清官”

民国时期,有一位官员十分耿直,不畏权贵,敢于碰硬,他骂过孙科,打过戴季陶,羞辱过陈果夫,冒犯过汪精卫,向邵元冲摔过藤椅,顶撞过林森,逼孔祥熙纳税,并因孔祥熙克扣铁道部的协助款而将大墨盒向孔祥熙头上掷去……他就是曾任中国同盟会欧洲支部负责人、孙中山秘书、湖北建设厅厅长、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南京市市长等职的石瑛。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鲁豫有约之码字儿

    此书收录了对文学领域十二个领军人物的专访,其中包括缔造武侠经典的“真大侠”查良镛;一颗童心看世界的朱德庸;80后代表韩寒;喧嚣散去、回归故土的阿来;不会用电脑写作的“业余”作家海岩。他们性格迥异,各有特色,却都在这白纸黑字之间倾诉衷肠,尽显真情。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我的钢铁战衣

    我的钢铁战衣

    当九头蛇和神盾局掌握在同一个人手中的时候,复仇者联盟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从《美国队长》到《钢铁侠》,从二战中的传奇英雄到复仇者联盟的指挥官,这个世界始终流传着属于他的传说!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在黑夜传说的世界,他率领骑士团剿灭狼人,征战欧洲!金刚狼的世界,他是变种人的救世主!生化危机,环太平洋,变形金刚,阿凡达……无数电影世界等待着他去探索,去征服!书友群:690410543
  • 注梦集

    注梦集

    玄京历187年,玄京十日暴雨,镇妖塔失守,龙脉震荡,皇族王公一日之间暴毙身亡,外族入侵,妖孽作乱,天下再度陷入纷乱之势。这是一个苦涩的梦境,若你愿意,便让我同你讲个故事……请谨记,道是无情道,人是有情人。
  • 足坛风云之召唤传奇

    足坛风云之召唤传奇

    一个中国足球崛起的故事,一个穿越者来到这个时代利用系统召唤足球天才,用不懈的努力改变中国足球的故事。没有什么不可能,看看中国足球如何扬眉吐气。
  • 条山苍

    条山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血魔魂

    赤血魔魂

    天石坠落,百家争鸣。诸神隐退,赤血再现。天人五缺,混沌降临。君魂苏醒,徒手闭天!
  • 乱世宠姬之奴柒

    乱世宠姬之奴柒

    一面惊艳,一见钟情,一生不忘。“他说——大哥哥说的,漠北的花最香,漠北的水最甜,漠北的人儿最友善,漠北的白桦林最好看。”“非要去漠北?不论生老病死。”“……”“本官带你去漠北如何?”“真的吗?”一声惊喜得仿若迎着朝阳的喇叭花,南宫玺煜的心底一颤,就是这种淡然的音调却充满惊喜得音色啊,认真的点头道。“嗯,只要你不死,本官此生一定会带你去。”一面惊艳,一见钟情,一生不忘。
  • 绝色狂妃:第一厨娘

    绝色狂妃:第一厨娘

    25世纪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的食物都由机器生产,厨艺已经退步,甚至有些人从未下过厨。25世纪第一厨神叶萱,是国际著名美食权威大师。一次意外,她穿越到了以厨为尊的幻月大陆,成了月辰国叶丞相府嫡出的废物七小姐。同名同姓的她们,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当她变成了她,废物?厨神可不是白当的,我一道菜就让人为之疯狂。命运的齿轮让他们相遇。他,月辰国辰王,月影楼楼主,传说冷漠冷血,无情无爱,却独独对一人付出真心,对她呵护备至。他说:女人,你,永远是我夜辰轩的!
  • 负甲天下

    负甲天下

    (女强+美男+搞笑)大师一言,注定一生不凡。前世军人女,后世将军子!是顽劣愚钝、还是冷静睿智。无人能懂!她问他“在你心里是皇位重要?还是我重要!”他答“一样重要!”她笑而不语,心却冷凉似寒冰。世人皆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的是她,还是他?
  • 明星正能量

    明星正能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情场之路、职场之路、心灵之路,皆是歧路多多。生如梦幻泡影,须臾即变。如何行进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何把成长路途中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如何探究到那最真实不虚的部分,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的选择,也是一门生命的功课。本书介绍了国内诸多一线明星们的能量转化之道。正如李光洁曾在接受访问时说:任何事情都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人生就像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这个角度看,是阴霾和晦涩的,转换个角度,也许就看到了明亮的色彩。萨提亚也说过:改变是可以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改变。
  • 暴君的眷宠:千金侍婢

    暴君的眷宠:千金侍婢

    三年前,她是宰相的掌上明珠,三年后,她只是九王爷身边一个卑贱的妾……不,连妾也轮不上,只是一个低下的奴婢。他九王爷,天之骄子,因为她的任性,成了瘸腿王爷,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放纵声色……他七王爷,冷宫弃妃之子,借着她家势力,登上东宫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