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400000005

第5章 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5)

第三,“陆资入岛”顺利实现,两岸经贸交往实现双向互动。欢迎、鼓励和保障台商在大陆投资,是大陆自1981年“叶九条”以来的重要对台经济政策。1988年大陆方面通过《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规模持续扩张。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一再出台诸如“戒急用忍”、“南向”等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或政策倾向,未开放陆资赴台投资的空间。因此,两岸资本流动长期存在着从台湾流向大陆的单向流动关系。2009年4月26日,两岸透过两会框架就陆资赴台达成共识,提出双方应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陆资入岛”的共识形成后,两岸业务主管部门各自完成相关立法和修法的准备工作,推动“陆资入岛”共识的顺利实施。尽管“陆资入岛”仍然受到一些限制,而且大陆企业赴台湾投资的意愿也并不强烈,投资规模因而有限,但“陆资入岛”毕竟改变了两岸经济合作中资本单向流动的状况,实现了两岸经贸交往的双向互动。

第四,两岸加强措施保障投资者权益,台商在大陆投资在规模和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大陆大力开展台商投资区建设。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局势的影响,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获批项目和大陆实际利用台资金额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大陆企业在台亦开展投资经营活动。两岸投资者权益保障问题成为两岸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2012年8月9日,两岸透过两会框架签署《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共同保护两岸投资者权益,促进相互投资,创造公平投资环境。同日,两会达成《海峡会与海基会有关(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人身自由与安全保护共识》,对保护两岸投资者和相关人员的人身自由与安全保护作出了具体的制度安排。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持续热络,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范围,从过去以劳动力、原材料投入为主的产业,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且已经涉及农业、服务业、教育产业等原来台资较少涉及的产业。与此同时,大陆方面出台了大量优惠措施,支持和鼓励台商投资,尤其是大力开展台商投资区建设。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陆方面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了台商投资区建设的发展与繁荣。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代表的部分台商投资区除继续以优惠政策和地域优势吸引台商投资外,还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吸引台商投资。除此以外,台商投资区的种类从过去单纯的工业投资区,向着农业、文化产业等多元格局转变。

在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的指导下,两岸经贸往来和经济合作呈现出多元化、双向性、制度化的样态。两岸双向多元经济合作格局的形成,满足两岸民众最根本的现实利益,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两岸全方位交流的开展

十六大以来,在一系列务实对台政策的基础上,两岸交往日益频繁。两岸交往在十六大以来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台湾地区内部政治力量出现分化,反对“台独”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开展常态化的党际交流;第二,两岸民间交往持续升温,借助旅游、就学、就业、商务活动等途径,两岸普通民众获得了空前的交往机会;第三,两岸公权力机关开始借助各种方式进行尝试性接触,成为两岸交往的新形式。总体来说,两岸已经形成了从政党到公权力机关,从精英人士到普通民众的全方位交流格局。

第一,两岸党际交流常态化。由于历史原因,两岸关系一度被认为是两党关系的延伸,国共两党的交往因而是两岸交往最为早期的形态。但因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宪政改革”,台湾当局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声明不再与大陆方面开展“党对党谈判”,两岸公开的党际交流因而中断。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大陆,重新开启两岸党际交流。目前,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地区主要的反“台独”政党开展过党际交流活动,民进党通过高层级党员以个人身份访问大陆的方式,也曾与中国共产党开展过党际交流。两岸经贸论坛、重要国际会议与论坛、重大民间活动等场合,已经成为两岸党际交流的重要渠道,两岸党际交流已经实现了常态化。两岸党际交流,尤其是国共两党领导人会见的场合,已经成为两岸互相释放重大信息、宣布促进两岸交往重大新政策的途径。

第二,两岸普通民众的社会文化交流日常化。2008年以来,两岸民众受台海局势缓和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影响,相互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日盛。2008年6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复谈伊始,就签署了《海峡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开启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热潮。随后,台湾方面又分期开放大陆主要城市居民个人赴台旅游,为大陆居民深度了解台湾提供了契机。2008年12月以来,两岸透过两会框架签署海运和空运协议,实现两岸直航和两岸“三通”,极大便利两岸人民往来。2010年8月,台湾当局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大专院校就学,有限度地承认台生在大陆所获得的学历,为两岸教育交流开辟了新的空间。除此以外,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升温。两岸各自保存的中华优秀文化成果获得交流机会,为两岸人民所共同欣赏。原来被视为“禁区”的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和台湾乡土文化,在重新诠释的“台湾意识”指导下,得以走进大陆,一些反映台湾社情民意的优秀作品不仅风靡台湾,也为大陆人民所欢迎。

第三,两岸公权力机关开始尝试性接触。由于两岸至少尚未公开承认对方制定的宪制性规定,因而也否定对方依据其宪制性规定建立的公权力机关。随着两岸交往的不断深化,合作事务已经不可避免地涉及公权力的使用,因而两岸公权力机关的接触已经不是是否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接触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接触的问题。2008年以来,一些两会协议已经出现由两岸业务主管部门指定联络人的联系机制,为两岸公权力机关在协议框架内进行接触提供了规范依据。在一些两岸尚未达成共识的事务中,两岸公权力机关在“一中框架”下,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开展了尝试性接触,其中尤以两岸海域执法事务为多。这些接触性地尝试为两岸探索公权力机关合作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两岸全方位交流的开展,在为两岸民众创造更多福祉和便利的同时,也增进了两岸各方面的了解与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五)两岸“外交休兵”与台湾地区有序参加国际活动的初步实践

两岸之间因“主权”和“国家”等产生的政治分歧,集中体现在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的问题上。对于台湾地区以特定名义和特定身份参加国际组织的活动,大陆方面认为属于“特殊安排,并不构成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国际活动仿效的模式”。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将“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作为两岸“可以谈”的议题之一,从而提出以协商方式解决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的思想。这一表述在2005年3月被扩充为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因而不再限于“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而是包括“政治空间”在内。

但是,由“台独”分裂势力所操控的台湾当局,并未积极回应大陆的主张,而是执意扩展台湾地区的所谓“国际空间”。1997年至2008年间,台湾当局十二次以各种名义申请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7年策动“入联公投”,意图“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这些举动虽未获成功,但严重损害了两岸关系。必须承认的是,台湾民众对于参加国际空间有着迫切的需求,希望通过参加国际社会彰显其主体性地位,并从国际组织体系中获得切实利益。这与“台独”分裂势力所主张的“台湾主体性”和“台湾的国际存在”有着本质的区别,理应获得尊重和承认。再者,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和利益,有义务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2008年5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提出两岸“外交休兵”的主张,提出:“两岸不论在台湾海峡或国际社会,都应该和解休兵,并在国际组织及活动中相互协助、彼此尊重”,“共同贡献国际社会,而非恶性竞争、虚耗资源”。2012年5月,马英九又提出:“两岸关系的发展与我们国际空间的扩大,不但不必相互冲突,甚至可以相辅相成”,“希望在国际非政府组织中,两岸能彼此包容、相互协助,让这个良性循环的模式发挥更大的正面效益”。

“外交休兵”的主张符合两岸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根据“九二共识”以及两岸政治关系定位的论述,大陆方面发展了“台湾地区可以参加与其身份相适应的国际空间”这一思想,积极回应“外交休兵”主张。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提出:“我们了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感受,重视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于台湾地区参加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合作逐渐增多,而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渐次减少。2009年1月,台湾地区卫生部门受邀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实现了台湾地区加入国际卫生合作体系的愿望。这一安排既充分体现两岸共识,是在“一中框架”下的务实安排,又体现了对台湾同胞参加国际卫生合作体系,以维护健康权利愿望的尊重。2010年8月,台湾地区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名义与新加坡在WTO框架内商签自由贸易协议(FTA),走出了与外国发展制度化经贸关系的关键一步。对此,大陆方面以务实态度加以应对,因而并未加以阻挠。

由于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的问题,涉及两岸的根本政治争议,因而不可能在短时期内经由若干具体事件而获得完全解决。即便在两岸“外交休兵”后,两岸在此方面的摩擦亦时有发生。但是,两岸在2008年后“外交休兵”的实践,至少已经降低了台湾地区出现类似于2007年“入联公投”的事件的风险,也促使两岸能够务实思考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的问题。无论是台湾地区参加WHO/WHA,还是与外国商签FTA,都表明台湾地区已经开始谋求一种有序参加国际活动的途径。大陆的应对之策,也表明两岸以一种微妙的默契共同推动台湾地区有序参加国际活动机制的形成。两岸对台湾地区有序参加国际活动的初步实践,为两岸在国际社会共存共荣,以及两岸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制度化路径,因而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实践成果。

上述成就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之下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成就。这些成就充分地证明,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成果符合两岸关系的实际情况,顺应两岸人民求和平、求发展,尤其是台湾民众求安全、求稳定的心理需求,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三、展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框架的完善

在回顾与总结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成果及其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在台湾地区仍有相当市场,虽遭严重挫折但仍是台湾地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由于台湾地区政治体制的原因,政党轮替将成为台湾政治生活的常态,偏向“台独”和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消极态度的政党或政治人物在台重新执政因而只是时间问题。对此,两岸既要把握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又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将制度建设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制度规约两岸交往行为、通过制度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破坏或消极应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径,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制度动力,为两岸关系奠定永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石。

同类推荐
  • 马基雅维里时刻:佛罗伦萨政治思想和大西洋共和主义传统

    马基雅维里时刻:佛罗伦萨政治思想和大西洋共和主义传统

    本书对于马基雅维里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思想家的国家观念在现代的延续性,进行了历史的、社会的经典研究。波考克提出马基雅维里思想的重点在于共和国面对其自身在时间中的不稳定性的时刻——“马基雅维里时刻”,并转而论述共和思想在清教徒英国和独立革命时期美国复兴,认为美国革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公民人文主义的最后一次伟大行动。
  •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是在江都市政府委托的横向课题“改革和完善江都市面向三农的传播服务”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该课题2009年6月立项,课题研究目的是为进一步了解江都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经济、法律、健康、科技、公共文化、宗教等领域进行对农传播服务的历史及现状,通过调查江都市及有关乡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农传播的历史、现状及采取的各项措施,了解各部门在对农传播中成功的经验及仍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善江都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农传播服务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

    《论美国的民主(全集)》不只是泛泛地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美国民主的成因和发展,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涵盖面极广,相当于一部关于美国的“小百科全书”,论述内容包括美国地理环境、种族状况、移民对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制度的比较等,还分析了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哲学观念、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社会学著作。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内容简介:中国如何积极融入世界,又如何在世界的游戏规则下发展自己?站在中国的立场读懂世界,站在世界的立场读懂中国。跨国公民的中外生存及比对、刘瑜、加藤嘉一等跨国公民观世界看中国。
热门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水浒新传(下)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水浒新传(下)

    本书是《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70回本)的续书。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1943年由重庆建中出版社发行单行本。全书讲述梁山好汉大聚义后协助宋朝朝廷抗击金国入侵的故事。全书共六十八回。
  • 正版修仙

    正版修仙

    联盟历666年,政府要员自神秘遗址内挖掘到一个来自远古时代的残破服务器,苦心破解后得悉在远古时期,人类是宇宙中最强的生物,可飞天遁地,排山倒海,更可强化自身,肉身横渡宇宙。虽修炼之法尽失,然凭借人类得天独厚的创造性和不懈的努力,竟然也重新摸索出了许多修炼之法,联盟走上全民进化之路,武炼修真、魔法科技,尽复远古时期旧观!直到一个远古灵魂的到来……于此,真相揭开!“真特么是一群天才,话说,你们谁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凭借一个小说网站,硬生生摸索出了真正的修炼法门的?!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我方便了。”苏闲很是气定神闲的登录了自己在这个小说网站的VIP账号!新书《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已经开始连载,大家多多捧场支持哈……
  • 醴泉笔录

    醴泉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20几岁学点人脉学

    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20几岁学点人脉学

    《20几岁学点人脉学》内容简介:成败在于如何经营人脉。聪明的人会广结生活挚友,积累职场人脉,迅速充值人情银行。人情就如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兑现出来的利息就越多。不可期望一个人付出100%的能力去帮助你。只要在危机时刻,每个人付出1%,你就可以成功脱身。
  • 重生之废材崛起之路

    重生之废材崛起之路

    纵身一跃本以为一切苦难都结束了,却不想这才是个开始。前世的路已经难走,这一世却更是异彩纷呈
  • 扩张自我优势(人生高起点)

    扩张自我优势(人生高起点)

    成功的智慧丰富多彩,成功的方法各式各样。成功人生在于发现自我,创造独特人生。成功的途径在于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功人生源自我优势的扩张、以勤学不辍充实自已、以不屈奋斗创造成功的人生。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世界名牌大全(英汉双语版)

    世界名牌大全(英汉双语版)

    本书《世界名牌圣经》是中英文的对照白金版本,不仅给读者展现原汁原味的世界名牌,而且领略名牌风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英语水平和人生品质。本书根据中国人的喜好精心挑选了8大品类:尖端品牌、世界名表、品牌服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皮具、名酒、豪车系列。这8部分全是作者精挑细选出的世界名牌,每一个部分分为“品牌名片”、“品牌标志”、“品牌阅读”并附核心词汇。“品牌名片”一目了然列明名牌的品类、标志风格、创始人、诞生地、诞生时间;“品牌标志”展示名牌的商标;“品牌阅读”详细叙述名牌传奇、名牌经典之作等等。
  •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女王重生:神秘七美男

    女王重生:神秘七美男

    贱男欺骗我?送他下地狱!闺蜜背叛我,镇你三百年!连亲生妹妹都有份害我?清理门户,重振家门。这一世,蠢货小透明变身美女学霸,跌破所有人的眼镜。蛮横少女变身家族荣耀,冷血家人追悔莫及。爱我的人,给他荣华,害我的人,踩他三生!金钱与欲望,权力与美男,玩弄鼓掌之间。名门公子,极道少爷……一路桃花开,谁能引女王倾心?玩转校园,变身最强女王!(超级苏的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