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4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争取台湾民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对台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已有的经验看,首先,加强两岸情感纽带,先从解决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的融合入手,让两岸同胞从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两岸是“命运共同体”,以此构建“一个中国认同”的生活现实基础。其次,厚植两岸共同经济利益,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基础上,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经济两化”)进程,以此构建台湾“一个中国认同”的经济基础。第三,形成“一中框架、两岸一国”的政治共识。两岸之间通过深入探讨统一前的政治关系,形成结束政治对立和签订和平协议的原则、程序、路径、方法的共同认知,以此构建“一个中国认同”的政治基础。争取台湾民心是一个长期任务,绝非是一时权易之计和“统战计谋”,不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动摇,也不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改变。对于如何争取民心、如何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提出工作建议,是本书的理论和学术研究重点,也是对于开展对台工作实践的参考价值所在。

二、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的要点

完成《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拙稿的难度较大,无论是了解研究现状和确立研究方法,还是确定研究架构和做好研究创新,都涉及台湾政治和社情民意、两岸关系和交流、中华文化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多个领域,这对做好本题研究提出了很高要求,也成为研究进行过程中一直思考和关注的内容。

(一)研究现状

在对台研究中,无论是理论学术研究,还是政治政策研究,研究台湾“国家认同”问题一直是热点、重点。只是由于对于这一问题的评估体系不够完整,由于台湾“民族、文化、历史、政治认同和统独选择”等“国家认同”存在的多元、变动和可塑等特点,由于两岸体制、观念和关注点的不同,两岸对于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不平衡,就是在两岸各自内部研究也不一致。

一是台湾的研究成果多,大陆的研究成果相对少一些。由于两岸关系对于台湾政局演变的影响越来越大,台湾民意和“国家认同”的重要性日益显露,研究“国家认同”的学者和成果也在增加。从数量上看,研究同类问题的大陆学者和成果,要比台湾相对少一些,还没有出现规模效应。

二是时事评论多,学术成果少。从30年来,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的两岸交流实践看,两岸学者都十分重视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研究。大陆论及台湾“国家认同”的文章,大部分属于时事评论,更多地强调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系统研究、深度研究、专题研究和学术研究的成果较少。

三是关注民调的多,进行深度研究的少。在台湾“国家认同”的表达中,最具代表性和功能性的,也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台湾的民意调查各类数据。正是因为如此,在研究台湾民意的成果中,一般都把民意调查结果作为研究的资料和根据。但是也要看到,就台湾“国家认同”具体情况论,台湾民意的表达方式很多,有“民意调查式、民间接触式、学术交流式、公共舆论式、政党宣示式、课堂教育式”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在研究时要注重民意调查数据,更要对其进行系统、综合和对比分析。

四是宣示立场多,扎实研究少。对于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研究,台湾学者更多的是一边套用民调数据,一边结合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应该说台湾学者对于台湾民意的研究较为系统、全面一些,与台湾社会民众的心理距离相对较近,学术研究的内涵较为丰富,但是因立场的不同有些结论牵强附会。大陆学者更多的是强调要全面、客观分析台湾“民族、文化、历史、政治认同和统独选择”等“国家认同”的作用。特别是在蓝绿阵营严重对立、社会基本矛盾高度激化的情况下,要看到“国家认同”的局限性,找到有效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途径和办法。

五是政治考虑多,认真研究少。在台湾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中,深受“泛政治化”影响。朝野双方都表示重视“国家认同”,实际上都把“国家认同”作为争取选民和打压对手的工具。对于绿营来说,重视“国家认同”更是为了扩大“台独国家认同”和对支持者进行政治动员。台湾学界在研究“国家认同”问题时,也受到“泛政治化”的影响。

六是一般建议多,战略设想少。在如何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演变方向问题上,大陆学界提出过不少对策建议,但在近期和长远、战术和战略、内部和公开相结合上,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建议方面有些不足。

(二)研究方法

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做好专题研究的保证。在本题研究中,是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真掌握和运用中央对台工作战略、方针和政策基础上,做好研究工作。

一是历史分析法。今天台湾“国家认同”,由“一个中国认同”变化为多种认同,这一状况的出现非一日之寒。特别是60多年来,从岛内政局看,先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专制统治,再是李登辉和陈水扁的“台独”执政,然后是国民党再执政后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对于“国家认同”的影响和引导;从两岸关系看,先后经历了两岸军事封锁、对峙下的交流交往、共同推进和平发展三个阶段,对于“国家认同”的影响和引导;从国际上看,西方一些政治势力推行的利用台湾问题干预中国发展的图谋,对于“国家认同”的影响和引导。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历史分析。这是进行本题研究的基础。

二是文献归纳法。研究台湾“国家认同”问题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紧密结合的特点,由于台湾“国家认同”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文献资料很多,在研究中特别需要查阅相关档案、着作、论文、期刊和报纸等,鉴别、整理和分析背景资料及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分析整理出支撑本题研究的资料和文献。这是进行本题研究的必要准备。

三是行为研究法。在多元化的台湾社会里,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政治阵营的对于“国家认同”的看法不同,并且成为他们各自大陆政策和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上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必要对他们的不同主张、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这是进行本题研究的关键。

四是统计分类法。围绕台湾社会和民众的“民族、文化、历史、政治认同和统独选择”等“国家认同”,在台湾有着广泛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民调机构定期进行跟踪式调查,民意调查数据很多很全,需要进行统计、鉴别和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研究,解读出符合两岸关系和岛内政治现实的结果,这是进行本题研究的要点。

总之,在研究方法上,尽量做到策略行为研究和战略结构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统计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相结合。在研究中,结合政治学、社会学和政党学,辅以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学等理论和系统知识,指导完成本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一系列重大成果情况下,台湾的“国家认同”出现复杂化现象,岛内一些政治势力也把“国家认同”的多元化作为对付大陆的软实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既现实又重要。对此,作为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台湾“国家认同”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一是论证台湾“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特点和现状等问题,这是进行本题研究的基础。在两岸政治对立没有解决情况下,台湾“国家认同”问题很复杂,概念、内涵界定也不明确,蓝绿双方对于“国家认同”的解释各有不同,如何解读和评估台湾“国家认同”的现状更是各说各话,两岸也各有各的看法。因此,探讨台湾“国家认同”的概念和特点是第一步。

二是通过政治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对台湾“国家认同”进行理论和学术层面的跨学科分析,建立这一问题的研究架构和体系,重点是解释台湾“国家认同”的理论和政治特征。为此,建立在政治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上的研究,结合研究主题,掌握和分析在开放性表达方式下出现的丰富的统计资料,研究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各种因素,确定研究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的基本脉络,为顺利开展研究和取得理想成果,做好研究理论基础、思想认识和学识素质等方面的准备。

三是通过研究台湾“国家认同”的功能和影响,要看到在台湾选举已经制度化的情况下,民意地位和功能上升是必然的。也要看到在尊重民意的背后,时常出现民意被误导、被扭曲现象,对于“民族、文化、历史、政治认同和统独选择”等“国家认同”也是如此。因此,研究台湾“国家认同”的功能和影响,更要研究现实中的“国家认同”被利用的情况。

四是研究台湾“国家认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在“台独势力”和其他因素的误导下,部分台湾民众对于台湾前途的认知、对于自我认同的定位以及对两岸关系的看法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一方面是坚决反对“台独”,制止“分离和趋独倾向”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是引导广大台湾同胞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的促进派。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五是通过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研究,要研究台湾“国家认同”演变的原因,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区别分层次分对象地开展工作。提出影响和引导台湾民意和“国家认同”朝着增加“一个中国认同”方向变化的路径和要点。目前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局面已经形成,但由于两岸政治对立没有解决,在政治互信有待增强、台湾民众对大陆还有猜忌和疑虑情况下,做好正面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的工作,逐步改变岛内民众对大陆认识、“国家认同”和台湾前途等重大问题上存在的片面看法,拆除横亘在两岸大众之间有形、无形的政治和心理藩篱,凝聚两岸社会的向心力,把台湾民意变成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动力。

(四)创新、难点

《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的创新点,首先,量化研究。对于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类的专题研究,尤其是“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进行定量分析难度很大。问题是台湾“国家认同”是靠民意调查数据支撑的,因此量化分析必不可少。通过量化,才能正确、到位评估台湾“国家认同”在两岸关系发展、台湾政局变化之间的作用。这是在研究中需要尝试的。其次,对台湾“国家认同”的评估体系的研究。台湾“国家认同”构成多元,功能和作用被异化,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各种民意调查数据。如何科学解读台湾民意调查结果和评估台湾“国家认同”现状,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三,对策建议。面对台湾“国家认同”的多元化,研究目的之一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务实和到位的对策建议。对台研究系统已经提出过很多对策建议,作为理论和学术研究,本题能否提出为对台工作系统所认可、有新意、可操作的建议是创新点的关键。

研究本题的要点和难点,首先,建立关于台湾“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架构。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台湾“国家认同”的专题,尝试确立研究框架和体系,建立起理论基础、学术论述、现状分析、调查实证、影响评估和对策建议的研究架构,是难点之一。其次,探讨和论述台湾“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相互影响的节点。台湾“国家认同”现状与和平发展出现一些落差,和平发展成果对于增加反独政党在选举时的得票效果有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台湾“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接轨,这是研究中思考的问题。第三,完成对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分类研究。在影响台湾民意的诸多因素中,影响的程度、过程和正负面作用是不一样的,完成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分类和评估,是本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在理论探讨和实证基础上提出有效、系统、务实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加强台湾“国家认同”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对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如何避免一般化和空洞化,是本题研究的重点和最大难点所在。

同类推荐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

    本书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概念的提出、产生的根源、发展脉络与最终形成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对于读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等方面有着特殊意义,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加深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Ⅳ(第14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V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本身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民族学笔记和相关著作中包含的理论和观点进行的专题性研究。
热门推荐
  • 卖兔子来哟美帝兔

    卖兔子来哟美帝兔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农民的自留地、小块地、掏坡地都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养猪、养羊、养鸡等家庭副业也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限制了。其限制的养殖指标大抵是:三户农民允许养一头猪、一户农民只允许养两只羊和三只鸡。超过了,就会批你斗你捆你打你甚至拽着你去游大街。这一限制,就真把农民给坑了。请有良知的人们来想一下,如果只靠这一点养殖和从队里分来的那点少得可怜的粮食(好年景一口人能分到二三百斤粗粮,赖年景只能分到一二十斤),农民的生活将如何维持下去?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儿子太绝色

    儿子太绝色

    如卧冰上,刺骨的寒从身下透来,冷的我想在多睡一会也不行,不得不睁开眼睛想寻一床被褥。这是哪儿?不是熟悉的蓝粉色天花板和那盏水晶吊灯,取而代之的是黑乎乎的石顶和满布的钟乳石。昏黄的灯光下看不清楚,隐约可以知道这里应是一座洞府。怎会这样?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自己为何会在这里。记得上学的途中,因一辆飞速而来的大货车刹车不及,撞上了人行道,最后的记忆就是扩大的车头和众人的惊呼,来不及疼痛……
  • 颜如语梦

    颜如语梦

    若是有一朝,似繁星升起,我再也不想遇见你。
  •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天文科学丛书:飞碟档案解密》将为你破解其中奥秘,书中讲述了神秘不明飞行物、飞碟现身空军基地、宇航员遇到的飞碟、科技人员目睹的飞碟、飞碟闯入新墨西哥州、飞行员遇到的是飞碟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 伦敦大火

    伦敦大火

    本书是《糖与香料》作者的又一惊世骇俗之作,属于红玫瑰系列,该系列取材于传统童话——(白雪公主,长发公主和即将上市的第三本,美女与野兽),红玫瑰犯罪惊悚系列是一系列犯罪惊悚小说的集结。系列主题均取材于传统的儿歌。但是请注意,这可不是给孩子看的!伦敦各区接二连三地发生一场场离奇大火,无人能破的奇案落到了“红玫瑰”凯茜身上——上有不明就里好高骛远的总警司,下有好吃懒做办事不力的一对“活宝”下属,还要处理性格严酷的女律师情人与跳脱儿女间的鸡飞狗跳。
  •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一海河的儿子、二一颗苦闷的种子、三圆光的故事、四在宣化的日子里、五年少才气不可当、六“戏原来是这样美妙迷人的东西”、七对新文学的迷恋、八“今宵酒醒何处”、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十诗的精神探索、十一恩师张彭春、十二在南开新剧团、十三表演的天才、十四大学生活、十五探索人生、十六水木清华、十七虎虎生气、十八《雷雨》的诞生和后记。
  •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

    《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对气场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包括对气场的认识,强弱气场的分析,职场气场,生活气场,气场的挖掘与提升……不但帮助读者深刻地了解气场,而且可以使读者轻松快速地掌握如何打造强大气场的方法。通过对《受益一生的气场修炼课》的学习,10天你就会打造出强大的气场,你的人生将因气场的改变而改变。
  • 与君初相忆

    与君初相忆

    街角有个平淡无奇的面摊子,老板娘是个力气大如壮汉、抠到一毛不拔的人物,想讨好富商却送坛腌菜都心疼。然而又怎么知道,前来光顾的那个少女俏皮爱吃,是否就如看起来那般透明,悲惨的逼婚或许只是家族利益的假象。她和他午夜阴山密林中的初遇,就已经注定了一些事,有口不能言的无奈,爱而不得的遗憾,终究逃不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路数,这里写满看江湖暗商的往事。他们都知道,世事有太多刻意才促成那些不经意。
  • 王室宝宝:殿下爱妻无度

    王室宝宝:殿下爱妻无度

    风靡全球的太子殿下,狂傲如火,却在一夜之间被人算计,偷了小蝌蚪!太子殿下的威严是不可侵犯的,就是撅地三尺,也会把那个小妖精给找出来!“殿下,安小姐答应了秦少主的求婚!?”太子殿下眉梢轻挑,“是么?明天给我把利城灭了!”一个残废还敢和他抢女人,找死!“殿下,安小姐带着小少爷跑了!”“水陆空全给我堵了!”他的国家,她还逃得出去?安静终于忍无可忍,掏出手术刀,天雷地火相撞,注定擦出动人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