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300000006

第6章 全球公民社会:理论模式与研究框架(2)

大多数学者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作为全球公民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比如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和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正在从事有关非政府组织的长期研究项目“全球公民社会研究”,他们已通过年鉴的方式连续4年提供了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总体状况和基础数据。(Global Civil Society 2001、2002、2003、2004/2005)另外,国际社团联合会(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UIA)也提供了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基础性数据。这些数据表明,国际非政府组织在1990年以后获得了最快速的发展。1990—1998年间,国际组织以平均每年净增2,500个的速度扩张。

到2002年底,各种国际组织多达55,258个,约87.2%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其中惯常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有6,398个,约占总数的13.5%。在各种资料表明,正是迅速发展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其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全球公民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另外有一些学者主要关注作为“自下的全球化”的全球公民社会形式。

“自下的全球化”针对由国家和资本主导的、由精英实施的“自上的全球化”,它所挑战的是全球资本的权威,意欲通过发展草根民主来建设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方案。因此,反全球化运动及与之相关的人权运动、绿色运动、女权运动等跨国社会运动是其主要组织部分。跨国社会运动的存在同样是久远的,但是90年代以来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尤其是世纪之交世界性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体现出了社会运动前所未有的深度。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反全球化运动始于1999年11月发生在西雅图的示威游行。此次运动极大鼓舞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挑战新自由主义的信心,之后,诸多的示威行动涌现出来,矛头直接指向各种国际会议。2001年“9·11”事件后,由于世界形势的复杂性,反全球化运动开始降温,并逐渐转向全球正义运动,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反全球化和全球正义运动的形式出现了,即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社会论坛。从2001年开始,世界社会论坛(World Social forums)每年召开一次,2002至2004年,区域性社会论坛(Regional social forums)召开了12次,主题性社会论坛(Thematic social forums)召开了8次。新的研究则普遍认为,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到来,为社会主义运动、反全球化运动为主要形式的全球社会运动的高涨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论模式

目前西方学术界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领域:(1)具体问题领域的研究。在研究全球公民社会时主要探讨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社会运动、跨国公共领域的活动及影响。(2)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关注全球公民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在反抗全球不公正过程的表现及作用,以及全球公民社会之于全球治理的作用和意义。(3)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探讨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如何挑战当前的国际关系及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在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下,国际关系实践及理论的走向问题。(4)从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主要考察全球公民社会概念的形成和扩展,它对现实民族国家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对传统政治概念的挑战,以及与未来的全球秩序之间的关系。当然,在通常的研究中,这四个领域是交叉存在的。

在方法论上,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规范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三大类,其中分析性研究是贯穿于描述性与规范性研究之中的,与前两者不可分离。从西方的著述来看,大多数著述偏向于用描述性方法和分析性方法探讨全球公民社会对现实政治的影响,尤其关注个案;而采用规范的方法研究“全球公民社会是好的还是坏的以及为什么、理想的全球公民社会是什么和何以可能”等问题的著述并不多见。

具体到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论模式上,卡尔多等人曾提出全球公民社会的四种表现类型,可以看作对应的理论研究范式。(1)新公共管理的类型。公民社会被看作是加强国家和国际政府组织决策的辅助者,这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中已是福利政策的一个部分。新公共管理的类型质疑国家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能力,认为非政府组织具有效率上的优先性。在这种分析类型中,全球公民社会的主要行为者就是专业性的组织,即NGOs及INGOs。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1990年代NGO和INGO增长最快的领域正是服务提供的领域。该分析方法体现了在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思想,体现了20世纪末期西方社会的政治发展动向。(2)合作主义的类型。合作主义体现了企业不断进入地方的和全球的公民社会,NGO及IGNO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加的现状。合作主义扩展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使国家没能解决的广泛社会问题获得了合作解决的可能性。(3)社会资本或自组织的类型。这种思想认为互惠规则根植于公民结社的跨国网络,因此,最重要的是在跨国共同体中通过跨边界的自组织创造社会和谐。参与自愿组织、社会运动都将为在思想相似的个体中建设信任创造更大的机会,而这也将扩展到政治和企业领域。该思想强调公民社会创造资本,社会资本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经济发展;而跨国社会资本则既有利于政治稳定也有利于国际事务的处理。(4)激进主义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主要行为者是社会运动、跨国公民网络和社会论坛。它们是不满、挑战和革新的源泉,是政府和公司部门的反对力量;它们履行监督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功能,使市场和国家处于检查之中;它们促进并反映了分化、多元主义和现代社会的流动性。

在四种类型中,前两种类型集中反映了“自上的全球化”的研究视角,它们主导了全球公民社会近十年的研究,并且提供了全球公民社会研究的基本构架;而后两种类型则代表了“自下的全球化”的视角,它们在近年来影响甚大,希望为全球公民社会提供动员的力量和议程设置的成分。

然而,约翰·伊德和达伦·拜恩却认为,在近年来众多的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研究中,领导性的理论是理查德德·福克开创的传统。在一系列的重要出版物中,福克及其同事勾画了“自下的全球化”的构架,形成了全球公民社会研究的激进民主主义的传统。根据贝克尔的理解,福克确实代表着全球公民社会的一种主要研究模式,他称之为草根民主模式。该民主模式的代表人除了福克以外,还有韦普纳和沃尔克等人。草根民主关注初生的全球公民社会本身,关注“自下”的世界民主的可能性,通过超国家运作的社会运动,如人权、环境运动进行道德呼吁。这种全球公民社会的模式主要关注外在于国家和国际法的政治行动方式及组织运作方式。并且,这种模式对以赫尔德为代表的“世界主义民主”提出了疑问。在赫尔德的理论中,全球公民社会并不是世界主义民主的必要构成条件,全球民主治理离开公民社会同样能够形成。因而,世界主义民主是一种从全球政治的完全倒退,其证明就在于它追求一种非双层的公民身份,追求一种作为人这一物种的道德义务。这种追求的内涵是政治中心主义的。尽管赫尔德等人想超越国家主权,但在其理论中,国家仍是实现其建议的唯一行动者。因为他们的理想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政治共同体建立一个联合的规则体系。而沃尔克则认为,对政治作非国家主义的定义才是全球公民社会兴起的原因。全球公民社会是一种超越主权国家的政治生活。福克认为,GCS是“自下的全球化”,而非由世界性的规范网络(由资本——新自由主义控制,由精英实施的)主导的“自上的全球化”。与世界主义民主强调全球自由民主的法制框架不同,草根世界民主更强调全球伦理的确立。

贝克尔还归纳了与草根主义相并列的另外两种全球公民社会的研究模式。第一种即草根民主所批判的世界主义民主模式。该模式认为市民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共领域,这为全球治理中的主权分散提供了基础,产生了对治理所需要的制度化权力的批判资源,在地方水平上为志愿组织提供了机会。

在世界主义民主模式中,公民社会非自愿受制于世界主义民主法的广泛框架,该民主法限制了在国家和公民组织中个人和集体行为的方式和范围。为使该法具有合法性和权威,世界性的主权组织只是需要的,同时受制于法,尤其受制于主权分散原则,同时保证一批有代表性的全球组织的存在。因此,世界主义民主的形成需要民主的双边(国家和公民社会的)进程。该模式视全球公民社会为民主的全球治理机构之一,它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世界主义民主不改变当前的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参与决策,只是建议而非执行。

因此,世界主义民主模式并没有将全球公民社会看作后主权时代的积极行为者。第三种全球公民社会的模式是新葛兰西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考克斯。新葛兰西理论认为全球公民社会是一种全球权力的结合,它既是全球资本霸权体系,同时也是反霸权的场所。因为资本霸权正在全球化,因此必须使公民社会的联合全球化。全球公民社会的目标是全球行动有效地挑战和重构国家系统的权威。

另有学者将全球公民社会的研究阵营划分为自由民主的和激进民主主义的两大类,其中上文提到的草根主义和新葛兰西主义都属于后者,除此之外,还包括认为全球公民社会代表一种激进的、解放政治的卡尔多,认为全球公民社会意味着民主未来的基恩,以及认为全球公民社会代表一种全球伦理可能性的克拉克等人。而主张世界主义民主的赫尔德及集中于NGO研究的萨拉蒙等人则更倾向于用一种自由民主的政治观点来分析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的规范性研究框架

全球公民社会的实践和理论之所以在世纪末引起中西学者的极大关注,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它的存在和发展意味着必须对传统政治概念做出再思考。

对此,几乎所有的研究文献,包括针对具体问题领域的论著,都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比如,贝克尔和坎德勒认为,全球公民社会所代表的无非是对未来世界政治的勾画,其中国家不再独占主权的位置,而这种地位是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The Treaty of Westphalia in Europe,1648)赋予的,随后在全球得到实现。因此,全球公民社会正在变革着我们对传统主权及相关概念的认识。表现在学术研究上,研究者们尤其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全球公民社会所造成的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与新的道德和政治共同体身份之间的断裂,二是将全球公民行动者看作世界伦理行动的来源及其与作为激进政治变革的策略性基础的传统国家政治之间的断裂。

同类推荐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

    《当代美国外交》是一部介绍美国当代外交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全书分别从美国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外交政策、美国的人权外交、当代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等视角全面介绍了当代美国外交的状况,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年来美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变化的主要轨迹。本书结合最新材料,较上一版,增加了对小布什、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外交的阐述和分析。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按照地域原则和时间顺序分析了美国在全球各地的不同外交政策,还分析了美国的人权外交和当代美国的基本特征,资料翔实新颖,描述客观清晰,分析精准到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四辑)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四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8000多万共产党人满怀激情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跟全面深化改革的铿锵步伐,励精图治,披荆斩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价值追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回应群众期盼。兰辉、菊美多吉……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人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群众路线,把名字深深烙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 次第花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读本

    次第花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读本

    《次第花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读本)》紧密结合文件精神,语言通俗易懂,书中配有大量案例、图片和相关链接,可读性、指导性强,可作为各地各级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切实做好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从你的世界路过

    从你的世界路过

    冷漠的秦殇,天真纯美的程茜,以及让秦殇久久不忘的冬儿。既然遇到你,何不抱紧你?一曲离殇别绪,半盏旧梦纯情。青春的校园里,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我试图融入你的世界,奈何还是路过,看着你在肆意的笑,那甜美的酒窝,醉人的笑容。我是真的爱上了你,然而……
  • 外交与各国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外交与各国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气死夫君不偿命:冷宫皇后乐逍遥

    想把她贬入冷宫就贬?想恢复她的皇后身份她就得感激涕零,乖乖跟他回去?否定否定还是否定。她的命运,才不要系在一个专制的男人身上。逃出宫去,天地之间,任我逍遥。妨碍她逃跑?别怪她气得他双脚跳。皇后要出墙,皇帝很后悔。后悔?晚了。
  • 幻影

    幻影

    本书是一部侦探悬疑小说,讲述了托瑞协助破获的一个大案始于一连串富商被杀事件,一切线索都指向维戴西恩商会,一个外商协会,因此商会的所有委员都被逮捕入狱,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且托瑞坚信这些人是被陷害的。在他们进行下一步调查之前,又出现了五宗谋杀案,最后托瑞根据线索当面指控罪犯的罪行,解除了危机。
  • 等一个人发疯需要多久

    等一个人发疯需要多久

    干什么都会上瘾,比如拍电影。准确点讲是拍短片。朋友墨波从北京打来电话时正好是元旦的前一天。他说,我马上就要坐车来太原了,我们一起到吕梁拍电影啊。当时我正在逛街,街上乱哄哄的,也没把他的话当回事,以为像往常一样,只不过是瞎谝的闲传。记得几年前我们还在念书时,墨波就在和一帮人鼓捣什么DV短片,还叫我写过剧本,可惜我什么都不懂,写出来的东西文绉绉的,没法儿拍。但他们到底还是拍了几个的,据说《缺:第一次》、《索赔爱情》还在正大首映过。正大是一个录像厅的名字,当年我们曾在那里通宵看过足球,屏幕上运动员们来回奔走,而我们却瞪着昏昏欲睡的眼睛,心领神会着别人的激情。
  • 藏杀

    藏杀

    夜缓慢爬来,陆明远将自己身体尽量卷缩,藏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睡梦中的他突然感觉到了微微的寒意,像是有人悄悄走到他近旁,在他耳边吹气。陆明远近乎本能地睁开眼睛,同一瞬间,他的手摸向了枕头下的金丝剑,剑如丝,温柔细致,但同样杀人于须臾。金丝剑在空气中轻轻颤抖,冰冷的剑芒。陆明远从梦中惊醒,刚待认为只是自己的又一个噩梦。
  •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小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万界神皇

    万界神皇

    幻想修仙,就让你穿越到武道世界。不能修炼,就让你得到远古真龙印,结出阴阳五行种子。修炼太慢,就用远古真龙诀,抽空一方天地灵气,让其他天才武者,直接因没有灵气窒息而死。
  • 剩女夫人

    剩女夫人

    “李小姐,不是我吹牛,我们家在个市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虽然说你长相不差,学历也是高,可这要是进了我们家的门,可就不能像这样再抛头露面了,我们家也不差你去赚什么钱,只要安份守已的在家里相夫教子就行了……”李红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在这里坐了一个多小时,也是听了眼前这个油头粉面的男人吹嘘了一个多小时了……三十岁,是啊,三十岁,眼巴巴的,她已经步入了三十岁这个大关了,娘娘腔,凤凰男,神经病,她都是遇到过了,天啊,能给她一个正常的男人吗?如果现代没有的,要不要直接把她扔到古代找吧……她的要求真的不多,一点不也多,只要两个字,正常的行了,这样也不可以吗?
  • 隋末我为王

    隋末我为王

    牺牲了,穿越了,是隋末,还在卖力表演花样作死大全的隋炀帝已经蹦达不了几天,王世充、李密、窦建德和翟让等一干猛人已经在迅速崛起,老李家也已经在默默的积累实力,等待时机准备出手。没钱没权没地盘,连吃饭都成问题,凄惨到未婚妻家里一再登门退婚,陈应良一度打算去抱老李的大腿,上天却开了一个玩笑,陈应良突然发现,新的自己竟然和老李家有仇!陈应良怒了!既然你老李家不给我出头之日,那你老李家也别想有什么出头之日!且看我如何报仇雪恨,夺你老李江山,抢你李二媳妇!至于你其他的隋末牛人,都给哥为老李家陪葬吧!我来隋末,我要比老李家做得更好!我来隋末,我做主!我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