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900000002

第2章 绪言(2)

世纪更替,强化了时间流徙和历史变迁在人们心灵中的投影。跨越世纪,实质上意味着人们审视历史、民族和自我角度的重新调整。20世纪初爱国知识分子对世纪更替的自觉意识首先表现在以“20世纪”命题的文字日益增多。根据章开沅先生的统计,当时“除《20世纪大舞台》、《20世纪之支那》两种杂志先后创办以外,在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有:《论帝国主义之发达及20世纪之前途》(《开智录》,1901年)、《20世纪之中国》(《国民报》第1期,1901年)、《20世纪之新鬼》(《清议报》,1901年)、《20世纪之太平洋》(《浙江潮》第2、3期,1903年)、《最近三世纪大势变迁史》(《浙江潮》第3、6、7期,1903年)、《论童子为20世纪之主人翁》(《童子世界》第5号,1903年)、《20世纪之中国》(《童子世界》第25号,1903年)、《20世纪之新主义》(《政艺通报》第14至16号,1903年)、《20世纪开幕绝东战事之预测》(《游学译编》第8册,1903年)、《栀20世纪之支那枛初言》(《20世纪支那》第1期,1905年)等。”他们放眼四望,上下求索:“20世纪之支那,于世界上处如何位置?吾人爱之,不能不思索也。”

“20世纪之支那,依然支那之支那乎?抑或俄国之支那乎?英国之支那乎?德或法之支那乎?美或日之支那乎?吾人爱之,不能不决此疑问也”。

“呜呼!今日已20世纪矣!我同胞之国民,其将何以自处也?”

中华民族在19世纪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凌与侵略,此时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20世纪的时代特征时,自然首先把目光集中于帝国主义。认为“今日之世界,是帝国主义最盛,而自由破灭之时代也”。当时人们虽然不可能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但抓住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危乎!危乎!今日之时代,帝国主义最发达之时代也”。在20世纪帝国主义称雄的时代,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将继续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焦点。

“呜呼!今日之世界,非竞争风潮最剧烈之世界也?今日之中国,非世界竞争风潮最剧烈之旋涡哉?俄虎、英豹、德法貔、美狼、日豺,眈眈逐逐,露爪张牙,环伺于四千余年病狮之傍。割要地,租军港,以扼其要喉;开矿山,筑铁路,以断其筋络;借债索款,推广工商,以朘其膏血;开放门户,划势力圈,搏肥而食,无所顾忌。官吏黜陟,听其指使,政府机关,使司转捩。

呜呼!望中国之前途,如风前烛、水中泡耳,几何不随19世纪之影以俱逝也。”危机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20世纪的先进的中国人,一方面为民族危机的更趋深重而忧虑,另一方面又为祖国在新世纪的起飞而期盼。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举目河山,苍凉落目,对此粉碎寸裂之余,谁不起洛水伊戎之痛哉!”世纪转换,正是中华民族振兴之时机,因为20世纪“文明之潮流所倾注者,太平洋也;进步之气运所推移者,太平洋也”。“20世纪之大舞台,舍太平洋其谁与归也。”在太平洋时代来临之际,中国应抓住机遇,重演法国大革命的威武雄壮活剧。“西谚有言“法兰西,革命之产地也。”今我中国20倍于法,受祸之极亦数十倍于法。民权之运已渡太平洋而东。日本既稍受其福。我中国不愤不发,斯亦已耳。如睡斯觉,如梦斯醒,于20世纪而效法人19世纪之所为,吾知风声所向,全球震惊。始而虎俄之专制为之倾覆,继而自由平等之实幸转移殴美,世界和平之极点将起点于东方”。

展望未来,20世纪的先进知识分子豪情满怀,认为“20世纪,中国过渡之时代也”,“鸡将鸣矣,天将曙矣”,中华民族应“乘此滚滚汩汩飞沙走石20世纪之潮流,以与世界之文明相激、相射、相交换、相融合,放一重五光十色之异彩”,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毋庸置疑,这种洋溢着炽热爱国情感的“世纪初展望”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动员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在一片欢呼声中,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纪元,但爱国知识分子对国家问题的探索并未停止,在中华民国建立的第二年,***就以“大哀篇”为题哀叹国民在民主共和制下的状况“所谓民政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专政,非吾民自主之政也;民权者,少数豪暴狡狯者之窃权,非吾民自得之权也;幸福者,少数豪暴狡狯者掠夺之幸福,非吾民安享之幸福也”。中华民国“其形维新,其实依旧”的现实,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彻底告别19世纪之中国的决心,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创建“少年中国”和“青年中华”的口号。

事实上,20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爱国知识分子就以“少年中国”为题,表达了使暮气沉沉的庞大帝国走向复苏和获得新生的强烈愿望。

1900年2月10日,不断与时俱进的梁启超写就了回肠荡气的《少年中国说》。文章首先对西人称我为“老大帝国”表示由衷的反感,称“我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以下引文皆出自上文)。因为国之老少与人之老少相似,“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自己的青春时代,“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煊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但是,如今则变得“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西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但是不能由此认为中国是“老大”了。因为“国家”是土地、人民、主权的统一体,人类历史上出现“国家”距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欧洲列邦组建国家的任务早已完成,可以称为“壮年国”。中国在过去“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自唐虞三代至明、清,“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由此,梁启超理直气壮的宣告,“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始萌芽云耳”,所以,“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他翘首以待“少年中国”横空出世,“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付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源,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无独有偶,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充满激情地在小说《新年梦》(1904)中宣称,“我们意中自然有了中国,但我们现在不切切实实造起一个国来,怕永远没有机会了!”李伯元也在其小说《文明小说》(1903-1905)楔子里,把新世纪的“中国”比作日出前的晨曦和风雨欲来的天空,并进而解释,“诸公试想,太阳未出,何以晓得他就要出?大雨未下,何以晓得他就要下?其中却有一个缘故。这个缘故,就在眼前。只索看那潮水,听那风声,便知太阳一定要出,大雨一定要下,这有什么难猜的?做书的人,因此两番阅历,生出一个比方,请教诸公:我们今日的世界,到了什么时候了?有个人说:“老大帝国,未必转老还童。”又一个说:“幼稚时代,不难由少而壮。”据在下看来,现在的光景,却非幼稚,大约离着那太阳要出,大雨要下的时候,也就不远了。”

“少年中国”说一扫“面皴齿尽,白发盈把”的老大帝国形态,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中国形象。在“少年中国”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创世纪的激情、精神和力量,一种创造生命和“挟山移海”的英雄气概。

这一青春创造的时代命题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和回响。

新文化运动伊始,“少年中国学会”和“少年中国运动”积极参加者的***就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题确立了“青春中华”的基本含义。他说“一日有一日之黎明,一棋有一棋的黎明,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今者,白发之中国垂亡,青春之中华未孕,旧棋之黄昏已去,新棋之黎明将来”。一句话,“青春中华”实质上是指中华民族精神的青年化。

***特别指出,这里的“青春”,“非由年龄而言,乃由精神而言;非由个人而言,乃由社会而言。有老人而青年者,由青年而老人者”。在他看来,使“德意志民族回春”,并在短时间内使“其民族之声威,文明之光彩”,“足以震耀世界,征服世界,改造世界有余”,主要应归功于““青年德意志”运动”。以此为鉴,***找到了复活民族精神的“青春中国”运动的主要方式,倡导“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砺青年之气节”,“舞青年之运动,培植青春中华之根基”,由此,沉睡的中华之狮才会猛然觉醒,奋然向前。所以,***断然,“吾人须知吾之国家若民族,所以扬其光华于二十稘之世界者,不在陈腐中华之不死,而在新荣中华之再生;青年之所以贡其精诚于吾之国家若民族者,不在白发中华之保存,而在青春中华之创造”。

把青年人格的创造与“青春中华”的创造视为一体,是我们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几乎所有进步期刊都跳动者“青春”字眼的一把钥匙。陈独秀在创办《青年杂志》时,就立意了“敬告青年”当“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1916年改为《新青年》后,更加告诫青年“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取得青年之资格也”,他要求20世纪的新青年“首应于生理上完成真青年之资格”,进而在“头脑中必斩尽涤绝彼老者壮者腐败堕落诸青年之做官发财思想,精神上别构真实新鲜之信仰,始得谓新青年而非旧青年,始得谓真青年而非伪青年”。***在同一时期创办《晨钟》杂志创刊号上,也热切期待“我慷慨悲壮之青年,活泼泼地之青年,日日迎黎明之朝气,尽二十棋黎明中当尽之努力,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年中应发之曙光,由是一一叩发一一声,一一声觉一一梦,俾吾民族之自我的自觉,自我之民族的自觉,一一彻底,急起直追,勇往奋进,径造自由神前,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幸勿姑息迁延,韶光坐误”。作为一场文化运动,五四先驱者真正自觉意识到创造青春人格、青春中国、青春民族与一个民族觉醒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指出:“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青年中华之创造与否,当于青年之觉醒与否卜之”,先有青年“自我觉醒之绝叫”,后有“众之沉梦赖以惊破”。

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可复拔,不数年间,将见青春中华之参天蓊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复其膏腴矣”,“菁菁壮壮之青年,即此方开敷之青春中华可也”。

同类推荐
  • 新自由主义评析

    新自由主义评析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流派、代表人物各有哪些?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又是什么?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是如何蔓延的,其效果如何?肇始于美国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是否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本书生动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对我们对于新自由主义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论述和分析,读来如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人文课,融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于一炉,值得一睹为快!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从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国企业家百年史。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出轨:娃哈哈与达能的中国式离婚

    出轨:娃哈哈与达能的中国式离婚

    娃哈哈与达能合资11年来,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这起合资事件一度被外界评价为达能跨国并购案的得意之作。然而2007年初,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却引爆了合资双方的商标所有权之争。随后,娃哈哈与达能展开眼花缭乱的攻防战,使得这桩貌似美满的“跨国婚姻”彻底破裂。在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热门推荐
  •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他是她的邻家哥哥,他是她的青梅竹马。父逝母离,她住进了他家,却和他打得火热,一场病魔,他选择守护,等她醒来;他选择远离,为她赚钱;却不曾想,卷入一场车祸中,他变作他人,他无辜受责;青春离乱,是谁的劫难,又是谁的际遇?经年已过,曾经沧海是否抵得过青梅竹马?
  • H323

    H323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omplete Short Prose of Samuel Beckett, 1929-1

    The Complete Short Prose of Samuel Beckett, 1929-1

    Nobel Prize winner Samuel Beckett was one of the most profoundly original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gave expression to the anguish and isolation of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with a purity and minimalism that have altered the shape of world literature. A tremendously influential poet and dramatist, Beckett spoke of his prose fiction as the "important writing," the medium in which he distilled his ideas most powerfully.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his short prose is gathered in a definitive, complete volume by leading Beckett scholar S. E. Gontarski.
  • 凤鸣宫阙

    凤鸣宫阙

    身为罪臣之女,被罚在宫中做了个小小奴婢。她陶君兰就该认命?活得屈辱卑微,死得无声无息?她偏不屈从!她有智谋,也有倾城容颜,她想活出自己人生
  • 亲爱的少年郎

    亲爱的少年郎

    你就进来看看吧,反正也不要钱,万一是你喜欢的小说类型呢,进来看看吧。
  • 良晴择木

    良晴择木

    上一世错过,重回一世,回眸一笑百媚生,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

    小说描写了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华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善于抓住机会,利用女人发迹,在短时间内便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地位。
  • 旧时光里满满都是你

    旧时光里满满都是你

    【超级甜,超级宠,1V1,青梅竹马,异能】初遇时她摊上麻烦,他替她解了围,从此被她赖上。“夜千璃,你能不能少让我操点心?!”在第N次帮她收拾烂摊子后程言当场暴走。她无辜的眨了眨眼睛,紧跟着一把扑进了他的怀里。夜千璃一直以为在程言眼里自己就是个麻烦精,恨不得离她远远的,直到有一天……“夜千璃,你撩了我这么久打算什么时候对我负责?”“如果告白的话你说不出口,那么我先向你告白好了?请问,你打算什么时候接受我的告白?”【群号:820448939(敲任意人物名即可~)】
  •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共一百回,七十余万字。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小说中塑造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脍炙人口。
  •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这是我一直想对你说的话

    青春就是一场又一场不离不殇的经历。总会有一些人念念不忘,总会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总有一些开始没有来得及说再见,总有一些结局是再也不见,当然也还有一些是相见不如怀念……这些横贯青春岁月的五味杂陈,没有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常常会伴随成长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