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700000004

第4章 古老的建筑(4)

850年左右,庞大的主庙围墙外,有238座小庙分为五层围绕排列。主庙呈大十字形,围墙正方形,每边长约38.1米。小庙由内向外,第一层有28座,第二层44座,第三层仅6座,分别位于东、西、南、北四条通道旁,第四层76座,第五层84座。据学者推测,塞伍寺庙的建筑布局是为了描绘“宇庙的象征”和各地神仙的景象。印度教寺庙是罗罗章格朗寺庙群,是印尼最大的印度教神庙,其中包括6座寺庙,3座主寺庙饰有罗摩衍那史诗的浮雕,分别供奉着印度教三位主神湿婆、毗湿奴和罗摩,另三座寺庙供奉着主神的乘骑,即南迪(牛)、咸萨(鹅)和迦娄罗(鹰)。

普兰班南寺庙群的创建基本上是模仿了神话中描述的众神居住的马哈穆罗山,因此各种雕刻和装潢都是按照神仙境界模样完成的。例如,装饰的图案取材于山川、莲花、奇异的动物和人物、仙女等,叶片和枝条弯曲缠绕于各种图案之间,整个图案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神仙世界。在每一个庙宇中都有雕像,例如大殿上面向东方的湿婆.马哈德瓦雕像、杜尔加雕像和许多在印度教义上知名人物的雕像。在寺庙群的墙壁上完美地雕刻着罗摩衍那罗摩传中的有关印度教的神话故事,现在每到傍晚时分,在普兰班南寺庙后院的露天舞台上,这些著名的神话故事就会以声势浩大的传统芭蕾舞的形式上演。当地人会告诉你,千万别错过这盛大的演出,尤其是在月圆之夜。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又称塔赫特贾姆希德,是波斯帝国大流土一世即位以后,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第五座都城。希腊人称这座都城为“波斯波利斯”,意思是“波斯之都”,伊朗人则称之为“塔赫特贾姆希德”,即“贾姆希德御座”。占老的波斯足众神的王国,贾姆希德是古代波斯神话中王的名字。

这座显赫一时的都城规模宏大,始建于公元前522年,即大流土一世开始其统治的时候,前后共花费了60年的时间,历经三个朝代才得以完成。大流土一世时代只完成了大流士一世宫殿、宝库、觐见大殿、三宫门等建筑,其余部分则是继大流士一世之后的两位君主统治期间逐渐修建完成的。薛西斯一世时期建造了大部分的波斯波利斯,到了阿尔塔薛西斯一世时期这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伟大城邦终十完成,从此它庄严地耸立在波斯平原上,不仅是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心脏,而且是存储帝国财富的巨大仓库。一直到130多年以后,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这里,在疯狂的掠夺之后无情地将整个城市付之一炬。传说“他动用了1万头骡子和5000匹骆驼才将所有的财宝运走”。然后那些用黎巴嫩雪松制作的精美圆柱、柱头和横梁熊熊燃烧起来,屋顶坠落,烟灰和燃屑像雷阵雨一样纷纷落在地上。大火过后,只剩下石刻的柱子、门框和雕塑品依然完好。波斯波利斯就这样毁于一场大火。历史上有一种说法,说亚历山大大帝是为了报复波斯人对雅典卫城的劫掠才下命令烧掉波斯波利斯的,但并无证据证明这一毁坏是有意的。

遗留下来的是一片气势雄伟的遗迹,背靠着光秃秃的赫马特山,雄踞在高出平原15米的天然石平台上。平台长448米,宽297米,所有的建筑物都建在平台之上,平台以外并没有防卫用的围墙。平台的西北端有阶梯,阶梯宽7米,共有111级石阶,每级石阶只有10厘米高,足以让人骑马上去。阶梯的尽头是“万国门”,也叫“薛西斯门”或者“波斯门”。在平台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两段巨大的仪式用阶梯,它们分别通向觐见大殿的北面和东面,是波斯波利斯最宏伟壮观的景象之一。阶梯—上饰有大量浮雕,刻画了波斯帝国民族服饰各异的朝贡者列队前进的场面。那时的波斯帝国共有35个属国,23个民族。浮雕上的来自不同属国和民族的朝贡团或是手捧金银珠宝,或是牵着狮子、麒麟、双峰骆驼等等,反映了波斯帝国繁荣昌盛的景象,以恢弘的方式呈现了波斯帝国的壮丽威严。这些雕刻品历经2400多年依然栩栩如生,使波斯波利斯成为现存最大的阿契美尼德艺术陈列馆。

阶梯所通向的觐见大殿又称为阿婆陀那,是波斯波利斯的正殿,它是帝王用来接见朝贡团的地方,根据传说,大流士一世也曾将大量的货币和文书埋于大殿地下。殿内大厅呈正方形,海边长达61米,估计可以容纳1万人左右。大厅内有石柱36根,大厅外的前廊和左右侧廊各有石柱12根,共计72根。这些石柱高18米,柱头有公牛雕饰,它们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屋顶。

与觐见大殿仅以一小庭院相隔还有一座更加庞大的建筑,据考证有可能是薛西斯一世的觐见大殿。殿内大厅同样也是正方型,每边长为73米,因为殿内有100根13米高的石柱而被称为百柱大殿。百柱大殿的后面,有着拥塞的金库、贮藏室以及寝宫。那金库复杂得如同迷宫一般。

在建筑风格上,一方面这些建筑的石柱柱身上刻着垂直的凹槽,柱头和柱底刻着精美的雕饰,另一方面宫殿装饰又采用了大量鲜亮的涂饰、精致的瓦片、纯金银、象牙以及大理石材料,这体现了古希腊与埃及艺术的融合。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和研究,历史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波斯波利斯这座波斯帝国最伟大的城邦,而今屹立于不毛之地的庄严遗迹,正在默默述说着它曾亲眼目睹的辉煌,以及人类野心的最终虚幻。

早在公元前8~6世纪,米底亚王国统治时期,伊斯法罕就已经被建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大都市。公元11~12世纪的波斯塞尔柱王国时期,始为首都,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再次成为沙法维王朝的都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里亦是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当时南来北往的游客云集在这里,城市十分繁荣,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美称。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南北长50米,东西宽160米,是当年阿巴斯大帝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的场所。周围有两层拱廊环绕,每边拱廊各开一座雄伟大门,分别通向皇家清真寺、圣.罗图福拉清真寺,阿里.加普宫和皇家集市

广场南侧的皇家清真寺始建于1612年,大门和两座宣札塔朝向正北,正殿和另外两座宣礼塔朝向西南的伊斯兰圣地麦加。这座透着皇族气味的波斯风格建筑,是整个广场的焦点。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又称伊斯法罕伊玛穆广场,由沙法维王朝的阿巴斯一世大帝建干17世纪,广场四边是纪念碑建筑,它们与一组二层拱廊相连。这处遗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圣.罗图福拉清真寺和阿里.加普宫而闻名。

阿里.加普宫宫殿正面高48米,是将原来的阿里门稍加改建,成为二层有木看台的建筑,作为检阅和迎接贵宾之用。

在阿巴斯一世大帝重建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之前,在广场旧址周围分布着一些小广场。从皇家清真寺入口处,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些约500米长、150米宽的广场。广场中保存了从公元11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各式各样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皇家清真寺左侧是上个世纪经过重建的草坪和大池塘。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初的纪念碑依然耸立,在广场公园的门口就有两块古纪念碑。广场的东侧是圣.罗图福拉清真寺小巧玲珑的伊斯兰式的圆屋顶,在广场的更远处是皇家集市的入口。据说,该集市是当时伊朗最大的集市,它的南入口处位于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北边,沿着市场内的道路走下去,可看到建于11世纪塞尔柱王朝的星期五清真寺,它是伊朗最古老的门殿式清真寺。现在,伊斯法罕皇家广场四周是各式各样的古迹,并且留有古代皇家集市的一部分店铺。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的铁铺,在离广场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得见铁匠艺人们嘹亮的叫卖声。

广场的东侧,是规模不大但十分奢华抢眼的圣.罗图福拉清真寺,这里曾是阿巴斯一世的私人礼拜堂。整个清真寺的穹隆内外及壁面用黄色为主的彩釉砖装饰,这在波斯极为罕见。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中其他知名建筑还有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以及伊玛穆.哈默得墓葬群。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是阿巴斯二世大帝时建成的,根据皇家集市门廊上石刻记载的准确时间为公元1656年至1662年。马斯吉德哈基姆清真寺最初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灰泥,经过漫长的风雨剥蚀以后,这些建筑能被保留下来的极少。其中的一件幸存品是一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造型优雅别致的象牙塔。通往清真寺入口处的建筑,也就是现在为人们所称道的“卓章口”,可能是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古老的建筑。从该建筑的风格上可以看出当时工匠建筑艺术表现手法发展的特点,工匠们越来越倾向于用更为华丽的建筑手法,原来流行的朴素的突角拱已逐渐为较为复杂的尖斗拱所代替,再往后就是半圆形屋顶的普及。这种带有半圆形屋顶的建筑,其屋顶造型的优雅美观程度并不亚于600年后的圣.罗图福拉清真寺。

伊玛穆.阿哈默得墓葬群包括两座神殿,一座是建于1167年的伊玛穆.阿哈默得神殿,另一座是阿亚图拉神殿。这座墓葬群的建筑风格十分奇特,在伊玛穆.阿哈默得神殿的窗户上有一块高高在上的巨石,俯瞰着整个街道。两座神殿的内部建筑也是风格迥异,伊玛穆.阿哈默得墓葬的内部“四十柱宫”建于1647年,是阿巴斯二世处理国事的地方,它并非实有40根柱子,因为宫殿门廊上的20根大柱倒映在门前清澈的池水中,仿佛又出现了20根柱子,故得名“四十柱宫”建筑采用的是当时非常传统的圆顶加天窗式,护墙板的瓷砖上稀疏地装饰着一些大徽标的图案。而阿亚图拉这位博学的宗教领袖的神殿风格却是别具特色,当游人一步入神殿内部时,就会为遍布神殿四周的豪华的洛可可式装饰惊讶不已。

阿科古城

阿科古城最早建于青铜器时代的特拉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古代文献记录中曾提到阿科古城是以色列北部沿海的重要城市。在特拉卡挖掘出的防御工事遗址等近些年来不断的考古发现,印证了阿科古城自《圣经》记载时期起从未间断的历史。

占希腊时期,阿科占城遗址被统治者遗弃,一座名叫普托勒麦的新城建立起来,这座带有防御城墙的新城,就建在现在的阿科城所在地。后来古罗马人在该城南部地区改建并扩大了这个自然海港,并在此修建了一座防洪堤坝,从而使这里成为地中海东海岸的主要港口之一。

在此期间,统治者重建了港口并兴建了一座新的防洪堤坝。根据文字资料和地图显示,十字军重建的港口分成内外两部分,现在已经淤塞住了。

然而具有严密防御系统的阿科古城没有抵挡住穆斯林的入侵。1187年7月9日,阿科城向萨拉丁的军队投降,所有的基督教居民全部撤离。一年之后,十字军又回转至此,在城四周设下包围。但是他们没能攻下他们自己建造的巨大防御工事。到1191年7月,英国国王理查德和法国国王菲利普.奥古斯特统帅十字军第三次东征时,穆斯林败了,又将阿科古城拱手相让。

在随后的100年中,十字军一直统治着阿科古城,而耶路撒冷却依然由穆斯林统治,作为公元13世纪拉丁王朝的政治中心,阿科古城的重要性有了明显而迅速的提升。它的港口成为连接欧洲的枢纽,也是向西方运送东方特产的起点。

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建筑

法隆寺是日本佛教圣德宗总寺院,公元587年为祈祷天皇病愈而许愿兴建,天皇病故后由椎古天皇和圣德太子续建,于公元607年建成。

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东院建于公元739年,以梦殿、传法堂为中心,梦殿是一座八角形的建筑,供奉着7世纪最有名的救世观音像。西院始建于公元607年,于670年烧毁后重建,以南大门、中门、回堂、金堂、五重塔、经藏、钟楼、大讲堂等建筑为主。金堂是一座二层建筑,这里供奉的3座释迦牟尼的铜佛像和如来像,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像,遗憾的是四周一些珍贵的壁画已于1949年被烧毁。这里还有一座木结构的五重塔,高31.8米,建于672~685年间,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塔,塔身由4根内柱和外檐柱承载,内无楼层,不能登临。下面四层呈方形,塔中心的木柱托着塔顶上的法轮和宝珠,塔内有一些斑鸠时代的塑像,塔后还有一座大讲堂。

法隆寺是圣德太子的典范之作,这位太子成功地统一了全国,使人们臣服于天皇的统治之下,并把佛教定为国教。在寺内有一处“梦之厅”,是为了安抚圣德太子死后的魂灵而建的,其中有一座“隐身雕像”,是太子的立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留在寺中,并受到人们的供奉。

法隆寺对于日本建筑、雕刻、绘画、美术方面的精品杰作收藏得十分丰富,1000多年后,仍然使人感到绚丽夺目。

姬路城

日本的室町时代,正处于群雄割据的局面,为了扩大领土,战争不断,各路诸侯为了加强防御,纷纷兴建城堡。姬路城是完整保存至今的少数几座城堡之一。

姬路城的所有建筑物为了肪火,外部墙壁全部涂以白色灰浆,白色的城墙和城楼耸立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层层飞檐如白鹭展翅,造型十分优美,故又称白鹭城。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全集)

    《道德经》是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感觉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老子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外文版本的《道德经》已有三百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全书共计81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每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社会、国家、民生等诸多方面。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热门推荐
  • 偷窥无罪(上)

    偷窥无罪(上)

    一个退伍的战士为了替自己姐姐报仇,不惜以整容的代价混进了国强乳业,他凭借职业之利在公司各个部门中暗自调查,随即牵引出一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拷问道德现实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尽在偷窥无罪!
  • 橘猫主神的铲屎日常

    橘猫主神的铲屎日常

    橘猫主神第二季:《橘猫主神的历练日记》已发布。沪江大学城边上有条小步行街,街上有个黑猫旅馆,旅馆里有只橘猫。十只橘猫九只胖,还有一只……就是它!“看呀,那边有只超级胖的橘猫!”“叮,橘猫并不想理你并朝你丢了一个……系统!!!???”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妃不侍寝,妖孽公公求放过

    妃不侍寝,妖孽公公求放过

    这年头,谁曾想坐个电梯也能穿越!穿就穿吧,穿成皇后贵妃,也能撩撩皇帝,玩玩宫斗。什么?穿过去做太监的对食,老天你在逗我吗?对食就对食,谁让咱家公公风华绝代,对着这张脸,窝头都能啃出鲍鱼味儿。什么?有喜了?郎中你过来,咱们聊聊人生。呼啦啦跪倒一片,“恭喜锦公公!公公真是身残志坚,无所不能!”某妖孽:“不杀你?可以!给为夫一个合理的解释。”我:“相公,你听说过圣母玛利亚吗?相信我,无性也能生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黑少:契约新娘

    恶魔黑少:契约新娘

    一个因为几次上班迟到而被老板炒鱿鱼的,经常爱做美梦的上班女,夏悠悠,由于一场意外的车祸遇到了该城中最有钱的男人,他不久就可以继承多家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跨国公司老总的位置。这个男人为了摆脱那对扬言都要嫁给自己的中美混血APPLETWINS,就把夏悠悠当成了自己的挡箭牌,此时的夏悠悠也丢了工作,无奈之下就和这个男人达成了一张价值不菲的契约……
  • 极品农家

    极品农家

    斗极品亲戚其乐无穷! 本文讲述一个穿越女逆袭斗极品的重生故事! 一个穿越女没有节操的霸道成功之路!。。。。。。。。。。。。。。。。。。 本文根据菊花茶亲的真实故事改编。 感谢葱娘主编大人,制作的封面~~~万分的感谢!!! 本书的扣扣群,请见作者信息。
  • 残酷的天意

    残酷的天意

    住在距离二见浦神社一百来米的鸟饲松子,一边喊叫着,一边向神社跑去。这会儿正是早上六点五分,隆冬的乌云里,漂浮着阴冷的雾气。“宫、宫司先生……宫司先生……”正在神社前院打扫庭院的年轻的山口,看到松子气喘吁吁地对他喊道。她穿着毛衣和西服裤,上身还套了一件脏了的日式夹衣。她的表情有些惊慌。“出了什么事?”“反正宫司先生你得到我家……”山口为难地向神社里面看了看,但松子上了台阶大声地喊道。
  • 王火文集(全集)

    王火文集(全集)

    《王火文集》共十卷十二册,收录了王火老先生的众多代表作,为首次出版合集。第一卷为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作品《战争和人》;第二卷收录了《霹雳三年》《浓雾中的火光》;第三卷收录《外国八路》相关的小说、剧本及《流萤传奇》;第四卷收录了《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第五卷收录了短篇小说《东方阴影》《禅悟》《雪祭》;第六卷收录了《梦中人生》《王冠之谜》;第七卷是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收录了《心上的海潮》《隐私权》《众生百态》;第八卷包括《失去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抗战!无法忘却的记忆》《历史镌烙于心》《抗战胜利后重庆时事新报刊出的特写四篇》《风云花絮》《启示录》六部分。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