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300000012

第12章 走过苦难圆美梦/谭吴保仁(1)

谭吴保仁原名吴保仁。祖籍安徽泾县,福州出生,8岁随父去台湾。曾就读台北淡江大学。申请赴美时冠夫姓,1968年和留学美国的夫君谭德森团聚,一起打拼创业,如今是拥有相当房地产的企业家。最大的成功是抚育的8个子女,不是博士就是硕士。

我没有想到我会有美国梦,这走过苦难的美国梦。

在古代的传说中,我最同情的是孟姜女,最喜欢的是牛郎和织女。孟姜女新婚之夜,丈夫就被拉去修长城。而我新婚几个月,丈夫谭德森便远渡重洋,赴美留学,一去就是十年。应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应该是如花似玉、充满幻想的十年。牛郎和织女,每年由喜鹊搭桥,尚能相见一次,而我和夫君却十年未见。相爱、相思、相恨、相怨……多少暗暗流泪的日子,多少辗转难眠的夜晚,一言难尽。

恋爱是难忘的。那时,我还在台南读高中。因才貌俱佳,洁身自好,被同学称作“冰美人”。好多男生明的暗的追求,我都没有搭理。在台湾创办英文版《当代文献》的谭德森,和家父在工作上有来往。《当代文献》的影响力日增,已跻身于当年台湾的十大报刊。在《当代文献》的一次酒会上,我遇到他。据他自己说,看到我时,从来没有为女人动过心的他动了真情。他开始稳健而持续地追求我。他的真情、才情逐渐打动了我。

1958年,坚持业余学习的谭德森获得了东吴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他说,这是他献给我的求婚礼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在台北的善导寺,以佛教仪式结婚,由著名的演培法师证婚。当时,佛教婚礼在台湾是首次,很轰动。我们的蜜月是在他考自费留学中度过的。很快他考上了,就要动身赴美。他把我送到台北一所女子中学继续求学。可是,我怀孕了,不得不回家。他看着依依不舍、眼泪汪汪的我,说:“相信我,两年便可获得硕士学位。你生完孩子再上学,也可以高中毕业了。”

那时,台湾的平民收入和美国的平民收入相差数十倍;美国,是绝对的金元帝国。那时,赴美留学是天大的喜讯,宛如考上状元。那时,能留学的大多是高官富豪人家子弟。羡慕的眼光、道贺的言词,雪片似的飞来,包围了我和德森,也包围了我的父母,甚至弟弟妹妹。可我的心中却充满离愁。太多太多的事要彼此交代,太多太多的话要叮咛。可是我只有匆匆准备行装,尽可能把可以带的东西和新婚别离的愁之恋,全塞入他的行囊。

在很多人看来,他是太幸运了。他还得到我们的师父——演培法师的资助,搭飞机去美国。在机场,望着远去的彼此,我们把手挥了又挥。泪水直流,直到不见他的人影,我的手依然在挥,我知道他的手也在挥。“孤‘机’远影碧空尽”,飞机腾空远去,我的手还在挥,在我的心中他的手也依然在挥。

女儿出生了,老公却不在身边,什么事都孤身一人。没有家庭的生活是不幸的,尤其是新婚夫妻。有一个晚上,幼小的女儿发热,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乡镇的医院路远,又是冬天。我把女儿用大棉被裹得严严实实,放在自行车后的一个大竹筐中,打着手电筒,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越急越出事,不留神连车带人跌倒在地。我不顾自己跌得头破血流,急忙打开竹筐看孩子。老天!幸亏棉被厚,女儿没有受伤。我抱起她,眼泪夺眶而出,真想在旷野中大哭一场。但是想到女儿还在病中,咬咬牙,抹了一把眼泪,扶起自行车,推一段,骑一段,把女儿送到急症室。

德森说好,在美国两年学成就回来,但却一直没有回来。勤工俭学,打餐馆工,做各种杂活;他从俄亥俄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华盛顿大学,并在驻美大使馆兼差。1960年,他转入斯坦福大学,看到很多中国留学生需要帮助,于是发起成立了旧金山湾区中国同学联谊会,被选为会长。他热心地为新的留学生接机,找住房;他团结侨胞,服务社区。他看到很多留学生因为没有获得博士学位而不回台湾,怕被人看不起,找不到好工作;他看到一些留学生因美国不准中国留学生的太太陪读,长期分居造成离婚……同病相怜之余,他默默地给留学生们更多的关心和服务。

命苦啊,比牛郎织女更苦!德森很想接我们母女去美国,可是一次又一次不成。“教育部长”是德森的恩师,他见我们夫妻分居太久,加上德森日夜操劳,为留学生和侨胞做了大量的工作,打算给他一个外交官员的护照。公文将要下来时,“教育部长”去世了,我和女儿到美国又成泡影。

后来,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学院,德森以《佛教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的论文获得硕士学位。他想用佛教的途径接我们母女赴美团聚。在台湾,他曾是佛教讲习会教师,在旧金山中国城,他也讲过佛学。可是最后还是被美国移民局挡了回来。

再后来,我对去美国已经麻木了,仿佛那已经变得十分遥远,远得回到孟姜女的年代。

遥远的他在遥远的美国,孤身一人的日子,辛苦的勤工俭学,操劳的社会服务,省吃俭用的生活,造成他严重的眼疾。苦难的留学生涯令德森突然双目失明24小时。医生说他要休息,很长时间内都不能看书。他不得不从斯坦福大学退学。

消息传来,连亲友都纷纷嘲笑我:“这下完了,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有的还说:“一定是借口抛弃你了,谭德森在美国有了小老婆了。”邻里也传出风言风语。还有更残酷的事发生,女儿哭着回来:“我为什么没有爸爸?人家骂我没有爸爸,爸爸不要我们了……”

落井下石!我感到乱石如雨点般砸来,不但打在我身上,而且打到了我女儿。小孩子有什么错?我有什么错?我心如刀割,而且是被钝刀子在割;撕心裂肺的剧痛,我真想放声大哭,却哭诉无门。白天,我要装坚强,不能哭;面对女儿,不能哭;夜静人深,我悄悄地以泪洗面。叹人海茫茫,我何去何从?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是尽头?

我太能体会孟姜女的悲哀和哭泣了,我羡慕孟姜女可以哭倒长城!我更羡慕织女和牛郎能在七夕相会,虽然一年只有一次。我心痛,痛到我不能不胡思乱想。我担心谭德森在美国的生活,我忧心他会不会花天酒地,我甚至恨空谈人道和人权的美国。那时,霸道无情的美国分离了多少留学生夫妻,造成了多少留学生的悲苦。

可是,我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我不可以沉沦!不可以的!!”我不忍心抛下年幼的女儿,每天从乡下骑车30分钟到路竹乡,再转车到台南建业补习学校高中部求学。早起晚归,路途奔波,又要苦读,又是牵挂女儿,一天来回两次;十分辛苦,只是作为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作为一个留学生留守家乡的妻子的自强不息,我无怨无悔。

一度,德森很久没有来信。为了生活,我到冈山,在冈山中学工作。度日如年,天天盼,盼了半年,终于(又是终于)德森又寄了一点钱来,要我到台北上学。我咬咬牙,考取淡江文理学院晚间部五年制的大学本科。那些日子,不论到哪里,不论做什么,每天晚上对着空了一边的床,思念如潮,心在煎熬;无数次对月许愿,无数次向佛礼拜,但求谭德森早日把我们母女接到美国。

那时,台湾男多女少,台北更是花花世界。作为年轻漂亮的女人,在男多女少的校园里,周围有的是英俊而才气横溢的大学生,我要面对的另一个苦恼的煎熬是异性的苦苦追求。他们都不知道我已婚,并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为了拒绝追求,不得已的时候,我会告诉追求者:“你找错人了。我已经结婚,又有孩子。”可是他们都以为我是开玩笑,编谎故事作挡箭牌。他们又如何懂得作为一个妻子的分离之苦、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只要能挤出一两天空闲,我都会连夜乘车赶回去和女儿团聚。

1967年,经过比八年抗战更长的岁月,美国总统甘乃迪先生良心发现,大笔一挥签下新的移民法:留学生的妻子可以伴读了。1968年,谭德森用马拉松赛跑最后冲刺的速度为我和女儿办好移民手续,来信要我马上办护照,并寄来一大笔钱,要我和女儿到美国去!

我却悲痛起来。分别十年,连最好的亲友都对他心生芥蒂。他们一再告诫我:“你一定要打听清楚!如果他已经有了别的女人,你到美国会叫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还有的说:“如果他真心对你,早就该接你去美国了。你还年轻,怕什么?”

我心乱如麻,忍了十年的泪水如决堤之水,终于在一霎间公开怒涌出来。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我已失去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眼见我的同学,教书的教书,出国的出国,我却一事无成。好不容易读了两年大学,只学了一点皮毛,到美国能做什么?值得吗?痛哭之余,我把谭德森的来信搁置一边,想先去台北的大学办一年休学,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命运造化弄人。没有想到,我居然在台北的街头巧遇青梅竹马的老同学。“仁姐,”他还是和从前一样称呼我,“我刚从国外学成回来,正打听你的消息,想去看你。没想到居然在街上碰到你,真是缘分。”

“你认错人了吧!”我边走边说。

“认错人?”他跟着我,激动地说,“我朝思暮想,多少次发誓,为你终身不娶!我怎么会认不出你?”

我当然知道他没有识错人,我当然完全记得那些青春的往事。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起读书、游玩。因为战乱,我入学迟,比他大两岁,他尊称我“仁姐”。小学毕业后,我们一起考取设在路竹乡的冈山中学分校,那里只有初中部,我们同校不同班。他功课好,人又长得英俊。而同学都说我聪明、漂亮,是校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每天“包路”陪我骑车回家,甚至常盯着我看,让我很不好意思。

不料有一天,他对我说:“长大了,我一定要娶你!”说得非常肯定。

“鬼才嫁给你。”我说。

“你不嫁给我,我就终身不娶。”他说,“你忍心吗?”

于是,他天天给我写情书。父亲发现了,大骂我一顿,并下令:“不许你和台湾人来往。”

我顶嘴:“我们只是同学。”

“同学?有这样天天写情书,还要为你终身不娶的?”父亲很生气,“不能嫁给台湾人!”

这时,我们已读初三。毕业后,他考取冈山高中。父亲不但扣留他写给我的信,而且借口没有钱,不让我上高中,以免我再和他同学。可是,我一直力争要上学,不全为了爱情,而是感到人一定要学习要上进。父亲被我磨得没有办法,加上亲戚也说话了,就同意我第二年考高中。

那位同学得知我要报考冈山高中,一早在学校门口等我,一整天陪我考试。我考取了,虽然比他低一个年级,可是我们同在一个学校上学,见面的时间多了。这青梅竹马的一年,有多少令人难忘的两小无猜式的地下恋情,可是也不知被父亲骂了多少回。

到我上高二那年,父亲又推说没有钱,逼我休学。那英俊的男同学见我好久没有去学校,上门来找我,被我父亲骂走。父亲赶走了他,又回头来骂我。后来学校的老师、训导长都到我家来求情,愿意免除我的学费。父亲拒绝了。后来,我和谭德森的婚姻是父亲暗中安排的。……

看着不说话的我,那男同学接着说:“十年不见,你依然美丽动人。听说你嫁给一个大你十多岁的丈夫,把你扔在台湾,一扔就是十年。你幸福吗?”

“我即将去美国定居,移民都申请好了。”我不愿被人可怜。

“别去美国了!”他用几近哀求的眼光看着我,语气中充满期待,“带上你的女儿,和我一起到法国去定居。我们一起在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共度幸福时光。”

我摇摇头。

“我会等你,一直等下去。相信一定会等到你。”他吐出埋在心中多年的话,“如果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在这里见面。那将是我们非常美好的共同回忆。”

我避开他,加快脚步。他在我的背后再一次抛来他爱的誓言:“我会一直等你的,一直!”

他的话像烧红的烙铁猛按在木板上,在我的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真情?天下有多少这样的浪漫?我依然年轻,我依然怀春,可是女儿……爱情,为什么爱情如此折磨人?虽然我拒绝过很多追求,虽然我也拒绝过他,可是这一次,拒绝有用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腾云驾雾般,晕头晕脑回到家中,急于想见女儿,父亲已在等我。“德森出事了!”父亲告诉我,“他天天等你的回信,等你带女儿去美国,却等不到。夜夜失眠,工作也没有心思,结果撞车送医院。”

“现在怎么样?”我很着急。

“幸无大碍。”父亲挥了挥捏在手中的信,“德森在信中问,你一直没有给他回信,是不是已经另有男朋友了?即使有,他也不计前嫌;只要你带女儿去美国和他过日子,他就心满意足。”

“他不计前嫌?他十年不来接我们!谁知道他在美国的花花世界怎样?”我一肚子委屈,不由自主又哭起来。

“德森也不容易,孤身在外,留学生的苦,又有谁知晓?他想接你们去美国,试了多次都没有成功。这是美国的法律,他有什么办法?”父亲摇摇头,说,“十年了,他在美国苦读,他做工;他回家见不到妻儿,没有热茶热饭,没有一点家庭的幸福。唉,他积劳成疾,他曾眼睛失明而不得不退学……”

我想,是呀,这是人过的日子吗?这和卖猪仔有什么区别?我该怎么办?

这时候,在台北巧遇的男同学也赶到我家。“老伯,您好。您还记得我吗?”

父亲颇为吃惊:“你怎么又来了?”

同类推荐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死亡文化

    死亡文化

    自人类以外,迄于今日,已有850亿人先后死在这个星球上。他们全是我们的亲族父祖。死亡时一个绝对不可逆转的过程,所以任何人不能重复体验、表达感受,这种无助和未知感让人对死亡有着本能的畏惧。其实,死亡是美丽庄严的,它消弭了人类所有的灾难,让一切生命获得了永恒。人文学者李书崇带领读者步入生死代代交迭的历史长河中,希冀每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可以更理性、更成熟地对待生命。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求真

    求真

    以求真务实的修炼观吊打一切邪魔外道,改造世界,建立那心目中的理想国!主角原野表示: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输出不够的问题,而输出不够只是因为飞剑不够多,以及核爆飞剑的当量不够大!一发飞剑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用两发,东风剑阵,使命必达!-----------新书《诸天最强女主》火热连载中,可移步一观。 新书粉丝群:1040376106
  • 与企业共成长

    与企业共成长

    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共同体,企业的发展依靠员工的努力来实现,而一个员工的个人成长也离不开企业的平台支持。所以,我们应该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工作,恪尽职守,调动潜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同时也使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人得到不断的成长,与企业一同走向成功。一起来翻阅《与企业共成长》吧!
  • 你是我难得一见的温柔

    你是我难得一见的温柔

    璟大少辛辛苦苦养了十几年的小媳妇,有朝一日竟然被别的男人给惦记上了
  • 盛宠小蛮妃

    盛宠小蛮妃

    葬身火海,她从地狱归来——曾经的将门贵女,先帝亲封郡主,成了深宅中人人可欺的沈三小姐;为查家族被灭旧案,她步步为营,为复仇,她遇神杀神,魔挡屠魔;只是,这位王爷,你找你的王妃干嘛来惹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湘江之战

    湘江之战

    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红军牺牲3万人,被俘6千人,红八军团、红三军团六师18团、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中央红军总兵力锐减为3万人。《湘江之战》以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主线,真实再现中央红军突围以来的军事、政治现实。不仅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更站在历史发展和历史思辫的立场上,反思战争决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 无运

    无运

    曾经万古无一的肖帝皇,因软肋被骗至死人禁地,九死无生。当以凡人之躯再次临世时,发现整个天地早以物是人非。且看肖乐轩如何以凡人之躯,再次在这片天地掀起滔天巨浪。背叛者,应当背刺之刑,凭饿鬼啃食,钉死在轮回间直至灵魂消散。
  • 界王令

    界王令

    得界王令者,控异界苍生!然而此物竟落入一个穿越来的现代小子之手!徐江云刚刚穿越,便面临生死大难!隐世门派的追杀,高手异兽的觊觎,无一不让他脚踏鬼门关!在一次次为了生存的搏杀中,界王令的秘密逐渐被揭开!操控苍生的少年,开始朝幕后最恐怖的强敌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 我的魔尊夫君

    我的魔尊夫君

    天界被灭,魔尊统领六界,天帝及众神被封印于红莲地狱。天帝未婚妻独幽假装失忆,留在魔尊身边,意欲寻到五旋,解开封印,救出天帝。众魔臣上书:魔尊,独幽仙子定是假装失忆。其居心叵测,请魔尊下令赐死。魔尊自然知道独幽是假装失忆,只不过不想拆穿。魔尊说:得到六界,只为取得幽儿的真心。我愿以自己的性命,以魔族的成败,以这六界的得失为赌注,来赌幽儿有一日会真心爱我……
  •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穿越成庶出的庶出,在那复杂残酷的世家名门里求生存,文九姐只能谨小慎微的活着。只是为什么,她都如此低调了,却还依然逃不开这帮子古人的倾轧、设计、坑害……哎,既然逃避不开、退缩不了,那也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去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天了,在这锦绣骷髅的深深宅门里拓出一条光明大道来。“九丫头,让你母亲多给你裁两件新衣吧,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正当九姐儿沉浸在向着古代成功人士发展的美梦中时,路人甲祖母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将她唤醒。说……亲?她禁不住愕然。可是……她才十三岁呀,不过……貌似古代的女人确实都早婚。改变不了,也只好入乡随俗。不过好在她有方向有目标,立志要在这种马到处是、小妾满天飞的男尊女卑社会里养成一个忠犬型男来,于是九姐儿的理想又由谋生变成了谋嫁……商户之子,俊逸文雅,家道殷实,对她一见钟情。皇家世子,文武双全,贵不可言,对她再见倾心。高门庶子,一表人才,前途无量,也是她的忠粉……嗯,这么多,挑花了眼,到底哪个才好?“呵呵,还是本宫帮你挑吧……”巾帼不让须眉的杨皇后冷笑着登场……呃……“请问王爷属什么?”“马!”酷王爷惜字如金。我说呢……九姐儿扶额。考验技术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