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000000007

第7章 春天的故事(3)

与当时很多人一样,我也曾以为那个冬天不会再下雪了,不料圣诞节的前夜,突然着了魔似的铺天盖地地下了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

我一直以为,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完美的,至少不是完整的!没有雪,整个冬天都会显得沉郁黯淡,缺乏一种内在的含蓄。冬天里一定要有雪,就像春天里一定要有美丽的花儿一样。这样的季节才会妩媚、动人。

雪中,我又走在了那条我经常散步的校园小路上。路面积满了厚厚的雪,晶莹剔透。那份静谧,那份沉静,让人不忍心踩上去,只想遥遥地注视,静静地品味。

此时,心境如雪,思念如雪。

这就是那个初识杉的冬日。

白色的休闲外套,灰色的牛仔裤,很帅的样子!他发现了我,冲我笑笑:“嗨!早。”

“嗨!早。”我很礼貌地回他一笑。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雪!”他俯下身去,用他那纤长的手指一点一点拨弄地上的积雪,“你知道,南方的冬天是不下雪的?!”

我俩开始从雪谈开了。

他是经贸系的学生,和我同一个年级。他说从南国来这儿求学,除了看长江、黄河,便是为了看雪。只可惜黄河之水已非昔日之水,而那长江之水也已一去不复返。惟有大雪,永远地纯洁、剔透。多美啊!

就这样,在那个漫天飞雪的清早,我与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孩漫无边际地大侃了一番,那是我从未有过的一次精神大放逐。不知哪位名人说过:“生命是受约束的,而我们的心灵却是自由的。”

临走时,他用树枝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个字:杉。而我的名字是“彬彬”。由此,我把与杉的相识便理所当然地归于一种前定的缘分。

周末,室友们各赴其约,只剩我一个人,躲在被窝里翻看旧时的一些照片,那是禹还在我身边,还没有毕业去南方闯荡的时候留下的。

床的那头是一把禹留给我的吉他,很久没有去弹它了,窗外不知什么时候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隔壁的楼道里飘来美丽的“校园民谣”。

“离开的借口,不应给你伪装的温柔,却给了你。

背叛的自由,不应给你长长的思念,却给了你。

傻傻的痴恋,不应给你傻傻的等待,却给了你。

长长的思念,不应给你空空的守候,却给了你”

不觉中有一颗热泪滴在禹的照片上。孤独就像一团紧缩的黑云向我压来。我无法忍受这种想见又不能见,却只能拿着照片看的滋味,我穿上外套,走了出去。

在通往西门的校园小路上,竟与晚归的杉不期而遇。他显得异常疲惫,眼里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忧郁。我陪他去附近的小店里吃饭。

“为什么这么忙?”我边喝着饮料边问。

“没法,我不得不这样做。命运不允许我过那种充满闲情逸致的大学生活,我命中注定要颠沛流离……”

那夜,我第一次听杉谈及他那一辈子在香蕉园里操劳的父母亲;第一次听他说起他那个在五岁时就夭折了的大哥;第一次……

对于一个二十岁的年龄却拥有三四十岁人生经历的人来说,是福?是祸?杉就是这样在与命运抗争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忙碌地应付期中考试,杉还兼顾着生意,他是一个什么都不会放弃的人,所以渐渐彼此接触少了。但是偶尔碰上,一定是极开心的。我从心底感激在那些黯淡的日子,杉所给予我的一切,那大哥般的微笑,永远是我“冬日的阳光”。

那一年的情人节,恰巧是大年三十。我同时收到两束寄自南方的玫瑰,那支红艳艳的是禹的,那枝黄灿灿的是杉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因为我同时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和友情。

我含着泪亲吻那两束娇艳欲滴的玫瑰,我多么希望,那红的永远是红的,而黄的永远是黄的……

元宵节过后就是我的生日。听着电话里熟悉的声音,竞呜咽得不能说话。“收到我的礼物了吗?彬彬,想起了我们的‘公司’喔?”他总是这样积极、乐观、充满生机和活力,他那样努力不过是为了日后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而这一切,我都可以用整个生命去支持他。禹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的全部,是我全部的爱和希望。

夜幕降临了,热心的室友为我点燃生日的蜡烛。我的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可爱的小礼物。杉送我一本《普希金诗集》,扉页上抄着那首著名的《我依然爱你》。我沉默着,但我的心却是明朗的。

时光似水。夏至过后,我与杉就要离校了,杉将回到南方去,而我不知何去何从。我突然感觉到内心有一丝游离不定的淡淡的惆怅和悲伤。杉握住我手的那一刻,我的整个身心都是无比坦然的。我必须告诉杉,让他知道我心里所想的一切。

“可是杉,对我来说,我不能背叛爱情。我在很久以前已经把心全部交给了禹。你很优秀,你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了禹。我很欣赏你,但我无法说服自己背着禹爱另一个人。原谅我,杉,原谅我和我的爱情。”

杉把手放在我的肩上,一股炽热的气浪传遍我的全身。我默默地做着深呼吸,让自己镇定下来。我永远都不敢跨过那一步,一个我永远无法割合无法抗拒的心痛。

杉是大度的,即使是他不久后的不辞而别,我仍然可以理解。在他寄给我的照片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是泰戈尔的诗句:“如果你不能爱我,就请原谅我的痛苦吧。”

俄国的著名作家普希金曾这样说过:“爱一个人意味着为他做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而这,杉是做到了。

不久,我也将到南方去,用禹的话说是去打一片自己的江山。我一定会去的,虽然“南方的冬天不下雪”,但在南方人的心里却拥有一份如雪的情谊。

“拭雪拂芯,长袖清香”,但愿我们能以白雪般纯洁的心灵去对待人世的一切。

雨天,想你

花心/北京师范大学

乌黑的云雾化作雨滴,飘然纷至沓来,听凭泥土拘禁。心灵在树林、村落、山崖、河畔徜徉,领略着这新奇的幽美。

雨水沿着窗户的缝隙侵入到房里,把靠在窗台下面的书桌上的书籍、信函打湿,我从雨丝的遐想中醒过来。

搬开那些雨水打湿的书籍,无意间又看到你的信函。这是第一次你给我的信函,我无法忘记当时我是在怎样的心情下收到你的信。直到今天,在这样的一个雨天,这封信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沿着湿漉漉的记忆追寻那些旧日的片断,我们一起放飞信鸽的日子,如这雨丝般耐人寻味。

与你相识,实属偶然。那是个夜风轻柔,月光朦胧的夜晚。倚在床头,望着窗外挂着的月儿,面对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无奈思绪,我打开那台已伴我好几年的收音机,伴着风儿,传来了你的征文文章。你用简短而又真挚如血的文字,向人们诉说你曾经用血和泪在那飘零的岁月里走过的那条人生路。

是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

我被你那坚强的性格,那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我觉得你是一本书,需要细细地品味;你是一只受伤的小鸟,在广阔的天宇中需要群体的关怀;你是一棵枯萎的小草,需要用友情的雨水来浇灌。于是,借着月光,我铺开信笺,铺开一片芳草地的温馨,在绿色的邮筒面前为你寄去我心的花瓣。

从此,我们用真挚的双手为彼此放飞洁白的鸽子。

从你第一封信中,我读你,读你的故事你的歌,一条风雨交加弯弯曲曲的人生路。

你从小就失去了慈祥的母亲,是父亲含辛茹苦地把你们三人拉扯成人,然而命运似乎总在捉弄你。在你读高三准备参加高考时,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再加上当时家里穷,病发时你并没有告诉他,而只是偷偷地找点草药吃,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得不休学,一休就是三年。

在这茫茫的三年中,你在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仍然不忘追求自己的理想。忍着痛,拿起书,重新寻找以前的你,而你终于考上了一所高等院校。

你说,人生几何?你已白白地浪费了三年的青春。

我说,朋友,那是塞翁失马,那三年已给了你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从你已走过的人生路上,我仿佛看到一个坚强的背影,一个真实坚强的灵魂在那泥泞的小路上勇敢前进。我要向那些一度迷茫的朋友们呼吁,让他们像你一样从泥泞中站起来。

在后来的一封信中,你告诉我,你的脚伤在那三年中并没有痊愈。由于没钱治疗留下后遗症,有点残疾,但你从未把自己当作残疾人看待,别人能办到的事,经过你自己的努力,同样能办到,而且能办得更好。就算大地只拥有狂风与暴雨,你也不会退却。始终如一的是你最初的执着。

同类推荐
  • 艰难的心路历程

    艰难的心路历程

    1949年7月,45岁已入中年之秋的巴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来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写了20多年小说的他,走进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场,好像一下找不到创作的感觉了。这个夏天使巴金有了要“变”的预感。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齐刷刷地坐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下,其中不少是面孔熟悉的老朋友,但解放区作家们意气风发和自信的神情却令他多少有些陌生:“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跟生活糅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在一块儿,创造出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新中国的灵魂就从它们中间放射出光芒来。”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后甲子余墨

    后甲子余墨

    柳鸣九先生的随笔集包括怀人、忆旧以及与友人的书信往还等内容。《这位恩师是圣徒》《蓝调卞之琳》怀念外文所的两位前辈学人冯至和卞之琳,是本集颇见功力的华彩篇章。改革之初学术风气乍暖还寒,柳先生率先冲破思想禁锢的一部《萨特研究》既招来艳羡的目光,亦被守旧者列作“精神污染”的标本,横遭禁毁。卞之琳上承徐志摩的诗风,早年以一首《断章》蜚声宇内,他虽有一段游历红色根据地的过往,然而又中途退却,于是在社科院便属夹在李健吾、杨季康、罗大冈等学者与老干部之间的角色,颇为尴尬;但“贵族的血是蓝色的”,柳先生笔下的这位名流、雅士的确卓尔不群,在数十年风云变幻的学术生涯中显示出超然、洒脱的个性。
热门推荐
  • 少女她有点冷有点暖

    少女她有点冷有点暖

    【注意:自动带避雷针】一中有个女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顶着要黑眼圈抱着手机,严重拉低了班级平均分。班主任看不下去,让学霸班长……代替她做个家访。班长:吃肉,你不吃肉吃手机吗?女生抬头,撇了他一眼,又低头看着手机,看着视频里毛茸茸的几小只,表情萌化了。班长黑着脸,将她的手机抽走:同学,把肉吃了,手机就还你。一副手机换来半碗的肉,古锦然十分嫌弃,还没她手机的小可爱好看。班长就是不给,专门挑出肥肉放在她面前恶心她。学霸:让你不吃肉,让你玩手机,让你不看我!多年后,某人陪着她一块刷视频,看毛茸茸的动物。女生:我不吃肉。某人:好的,我这就帮你挑。某人曾说过:论如何改造一名网瘾少女,就如我这样。女生:不吃肉,玩手机,看你恶心。班长:猝
  •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爱和人交朋友

    我们有时候常会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自己的朋友没有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之所以抱怨是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要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纯洁的友情”,也不要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抱怨别人没有“友情”。其实互利互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
  • 当骆驼祥子遇见那啥总裁

    当骆驼祥子遇见那啥总裁

    某现代宅男,因为怀着“大志”,穿越到民国初年,却无意中卷入一系列历史事件。在家国处于危难之际,他终于挺身而出……到底最后他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故事,就从1922开始……【兴之所至,工余写作,更新蜗速,敬请原谅】
  • 炮灰通房要逆袭

    炮灰通房要逆袭

    作为一个被卖了六次的贱籍奴婢,小花已是麻木了。上辈子是个炮灰通房,被杖毙身亡,这辈子洗心革面老实做人,最后还是落了一个被发卖的下场。这藩王府的福利似乎不错?最主要退休福利很好啊!为此小花决定留在这景王府里好好当差。可惜,终究抵不过造化弄人……从炮灰通房到一代宠妃,这条路有点长……
  •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作为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蒋介石下令用专机秘密押往台湾,从此在台湾度过45年的幽禁岁月。作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独霸山西38年,败退到台湾之后却在阳明山极其偏僻的一角建造窑洞式石屋,惨淡度过生命的*后10年。从此他处于蒋介石特务的严密监视下,终死于非命……本书也关注台湾文化名人的命运:被大陆斥为“反动文人”的著名学者胡适、“自由主义者”国画大师张大千、“三大反动文人之一”钱穆、“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等等。他们在台湾又经历着怎样的动荡与酸楚?本书是这些名人的集体后传,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多次远赴海峡,为你叩问史实。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我在洪荒有座山

    我在洪荒有座山

    女娲赐生,通天传法!李烛影在洪荒世界占山为王,寻求大道逍遥。
  • 暮色倾尽好晨光

    暮色倾尽好晨光

    一朝重生,她成了苏卿染,苏家小公主。从前的洛卿汐死了,她一步步走进娱乐圈,成一步步报仇…………一朝偶遇,她遇到他,却引出了一段令数亿国民为之称赞的佳话……最没有存在感的男女主:比身世,配角比女主更惨;比家世,和她差不多的一堆人;比身手,普普通通吧;比粉丝,哦表嫂的娱乐圈地位不可撼动;比虐恋,女主表示:我走的甜宠路线。(配角虐恋情深,主角负责开导。)苏卿染表示,她只是一个一开始被全网黑,后来又因为长得好看演技也还不错收获了一波粉丝,后来又因为……秀恩爱天天上热搜的透明影后!(本文一对一,无雷人!!)
  • 菊花三部曲:变迁

    菊花三部曲:变迁

    发生在新西兰的一场家庭闹剧,跨越100年,波及4代人,一个商业王朝的起起落落。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