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000000008

第8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1)

【学习要求】

1.掌握杂病的“治未病”原则。

2.熟悉杂病的诊疗矩(法度)及阴阳规(准则)。

3.了解本篇为全书的纲领及篇名的涵义。

本篇论述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为全书之纲领。杂病的形成,就脏腑病与经络病的先后而论,不外五种形式:先经络病后内传脏腑,先脏腑病后外及经络,先此经络病后彼经络病,先此脏腑病后彼脏腑病及脏腑经络俱病。杂病的论治以脏腑辨证为主,经络辨证为辅。同时也参以八纲、气血津液辨证等。脉即脉象,证即望、闻、问所得到的证候。仲景继承《黄帝内经》、《难经》的相关理论,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总论治未病,详论阴阳规(准则)以及诊疗矩(法度)等,其中涉及预防、发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护理及预后,将杂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原则、方法等垂范于世。

治未病

一、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傅脾,肯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傅,见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蘖稠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裂。制:赵开美本原作“傷”,据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所因论》改为“製”。肾,肾氯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氟盛;心火氯盛,则裂肺;肺被製,則金氨不行;金氣不行,则肝氯盛。故寅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經曰:“虚虚實實,補不足,损有餘”,是其羲也。餘臓準此。(1)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从脏腑整体观出发,以肝病为例,论述“治未病”和虚实异治的原则。

语译

问:上工治未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说:治未病的意义,如见到肝病,知道肝会影响到脾,就应当先补脾,但如一年四季脾气旺盛的时候,脾就不会受到肝邪的侵袭,那就不必补脾。一般的医生不知这种相传的道理,见到肝病,也不了解应当先实脾的方法,而只知道治肝。治肝虚病,要用酸味药来补已病的肝,加上焦苦味的药以扶助不病的心,还要用甘味药来调和其脾。因为酸味药入肝,焦苦味人心,甘味入脾,脾气旺盛便能制肾,肾受到制约,肾中阴寒水气便不会亢而为害,由是可保持心之少火旺盛,而心之少火旺盛可以制约肺金,肺气受制,则肝气便可逐渐旺盛,所以补脾,肝病就会自然痊愈,这是用补脾来治疗肝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只能用在肝虚病,肝实病就不宜应用。医经上说,“虚证用泻药,则虚证愈虚,实证用补药,使实证更加重,只有不足的病用补法,有余的病用泻法才是恰当的”,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其余脏腑的治法,均可按照这个例子依法类推。

阐释

本条的基本精神,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举肝病传脾为例,说明脏腑病理传变规律,提示在治疗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以预防疾病的传变。仲景治未病何以突出肝脾为例?这是因为四时之气始于春,人体五脏之气始于肝,而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在疾病过程中,如果脾脏受损,气血营卫的来源就会缺乏,因而导致病情趋向恶化。另一方面,临床上肝木克脾土,肝脾失调的病变又最为常见,所以肝病传脾很具有代表性。首段“肝之病”属肝的实证,故在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不旺之脾,防止肝病传脾;如果脾旺则不受肝邪之传,即勿补脾;中工不知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只能见肝治肝。

(2)治病当分虚实,仍以肝病为例来说明。“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是治肝虚的方法,酸人肝,肝虚当补之以本味,所以补用酸;焦苦人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所以助用焦苦;甘味能够和中补脾,所以“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至于肝实病证,以上方法就不适用,而应当泻肝顾脾。“酸入肝……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十七句是解释肝虚病用酸甘焦苦治法的意义。肝木既虚,肺金必然会侮其所胜,这是五行生克制化的一般规律。所以,在肺金未侮肝木之前,就得用酸味药来补肝的本体;用焦苦味药以助心火。助心火有三种意义:其一,心旺可以感气于肝;其二,心旺可以不泄肝气;其三,心火旺可以制约肺金,肺之邪气受制,则木不受克而肝病自愈。至于本法中用甘味药来调补脾土,其目的在于补土制水,肾的阴寒水气不亢而为害,则水不凌心,心的少火之气旺盛,则能制约肺金,肺的邪气不致乘侮肝木,则肝之本气自盛;且土能荣木,脾气健旺,有助于改善肝虚的病变。文中“制”字当作“制约”理解,说明五行(五脏)相互制约,才能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状态,才能生化不息。如果五脏之间失去了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就会出现病理变化,可见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因而仲景据此立论,重视调整脏腑失衡病变,使之归于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以肝虚为例,提出味具酸甘焦苦,功兼调补助益的具体治法,以恢复脏腑相互制约的生理平衡,显然,这是根据五行相制理论以调整五脏失调的治法的范例,具有指导意义。

(3)本条最后引用经文对虚实异治作出结论:虚证不能泻,实证不能补,否则虚者愈虚,实者愈实。必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正确的治法。肝病如此,其他诸脏可以类推,故云“余脏准此”。

【临床应用】

[应用要点]

(1)临床如何应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①饮食积滞之甲型肝炎患者,可用保和丸加茵陈、花斑竹利胆退黄。

②乙型肝炎迁延型属肝木乘脾,脾阳虚衰者,用温阳实脾,崇土和肝佐以利湿的附子理中汤合茵陈胃苓汤。

③“肝硬化腹水”属肝郁脾虚者,用理气健脾的香砂六君子汤和五皮饮。

④“胆结石症”属脾胃虚弱,排石无力者,用补中益气汤等佐以清利肝胆湿热之品。

⑤“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吴鹤皋语),当用痛泻要方泻肝补脾,即用白术健运补脾,白芍泻肝木,陈皮理气畅中,防风散肝舒脾。

⑥舒肝解郁的逍遥散、平肝降逆的旋覆代赭汤等方中所用的人参、白术、炙甘草,即是泻肝顾脾之法。

⑦肝经湿热偏盛,用龙胆泻肝汤,可加芳香健脾药物防苦寒伤中。

(2)治肝虚,用酸甘焦苦(或虚则补其子)之法

①肝阴虚:如补肝阴用白芍、山茱萸、五味子、酸枣仁等品,养心血用丹参、生地、当归,益脾气用炙甘草、大枣、白术等。对枣仁、当归、地黄炒后入药助心气以补肝,符合本条焦苦之意。

②肝阳虚:见筋脉挛急,囊卷阴缩,手足转筋,指甲青紫,腹痛疝气,不耐疲劳,或干呕吐涎沫,巅顶头痛,舌淡苔白滑,脉弦迟等症,常用吴茱萸(苦辛大热)、炮姜(苦温)、当归(苦辛温)、肉桂、小茴香、艾叶、肉苁蓉、川椒或反佐黄连等,是取其焦苦人心以暖肝,或辛温补肝用之义,兼有火生土之义(如焦白术、煨姜、焦三仙)。代表方如吴茱萸汤,暖肝煎(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当归、茯苓、枸杞、生姜)。

二、未病防病,已病早治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疢(chèn)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

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纔覺重滞,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遗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2)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从天人整体观出发,论述病因及未病先防及有病早治的重要性。

语译

一个人生活在自然界,要遵循五行的常理,和自然气候息息相关,自然气候能帮助万物生长,也可以伤害万物,好比水能使船浮行,也能使船覆没。如果五脏元真之气通畅,人就不容易生病。不正常的风邪伤害人体,严重的可能因病致死。疾病的种类虽多,但总不出三类:第一是经络受邪,传到脏腑,因而引起内部疾病;第二是四肢九窍与血脉互相传变,阻塞不通,这是外部皮肤所引起的疾病;第三是房事过度、创伤和虫兽咬伤所引起的病痛。从这三方面去推求,一切疾病大都可以概括。

如果人能内养正气,外慎风邪,不使风邪侵犯经络,那就可以不病。或偶然经络受邪,趁邪气尚未深入的时候,便及时医治。刚刚感觉四肢重着不舒,就用导引和吐纳,或针灸和膏摩的方法治疗,不要使九窍闭塞不通。更不要触犯国家法令,要避免虫兽灾害,房事不可过度,以免精气耗竭,起居饮食要冷暖合宜,五味也应调和恰当,不使人体发生衰弱现象,照这样去做,病邪就不易侵袭人体肌表腠理而产生疾病。所谓“腠”,是皮肤的毛窍,为周身气血津液所通会灌溉的地方;“理”,是皮肤与脏腑中间的纹理。

阐释

本条从“夫人禀五常”至“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为第一部分,说明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气候,但自然气候有常有变,如果自然气候反常,就会伤害万物,人在气交之中,如不能适应反常气候,就会发生疾病。客气邪风虽然是致病因素,但能否引发疾病,仍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适应能力的强弱,如果五脏元真之气通畅,说明生命物质充裕,生理功能正常,抗病能力强盛,能适应反常气候的变化,则人体平和无病。反之,如果正气虚弱,适应能力减低,不能抵抗外邪,邪气就能乘虚而人,导致疾病发生,甚至造成死亡。此理即《素问·评热病论》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自“千般疢难”至“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为第二部分,阐述病邪侵袭人体,其传变一般是由表入里,由经络传人脏腑。但由于病邪特性不同,体质强弱有差异,疾病的发生也会有种种不同的变化,尽管有“千般疢难”(痰难,即疾病),但归纳起来,不外三条:其一是脏腑正气不足,邪气乘虚侵袭人体,由经络传入脏腑,是内在环境有空疏亏虚之处,所以能被邪气侵入,故称“内所因也”。其二是邪气侵犯皮肤,仅在血脉传注,壅塞四肢九窍,使气血失于通畅,这是因为外邪由皮肤侵入,传注血脉,阻塞四肢九窍,故称“为外皮肤所中也”。其三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即后世所谓的不内外因。无论疾病种类如何繁多,其病变总离不开脏腑、经络、气血;无论疾病的病因如何复杂,归纳起来,总不超越以上三条。

自“若人能养慎”至“病则无由人其腠理”为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养生的重要性,强调疾病要早期治疗,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如节制房事,以免损耗精气;起居饮食适当,以保持形体不衰;此外还应防备意外灾伤,如金刃、虫兽咬伤,更应遵守国家法纪,以免刑役之苦损伤形体。总的说来,如能做到养慎,病邪就不易侵入腠理。“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是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防微杜渐,以防病邪深入。所以当经络开始受邪,尚未深入脏腑,便应及早治疗,通过导引(即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使机体气血通畅,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即可驱邪外出,使疾病早愈。不然的话,早期失治,病邪便会传变,产生“九窍闭塞”,甚至“流传脏腑”,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这时治疗就困难了。

原文的第四部分即末尾一段话,是仲景对腠理作出的解释,阐明广义的腠理为三焦所主,与皮肤、脏腑关系密切,它既是元真相会之处,又是血气流注的地方,如果人体对外抵抗能力减退,它即可成为外邪侵入的门户。

【临床应用】

脏腑经络的病变,都离不开气滞水停血瘀、五脏元真不畅的基本状态,因此,通畅五脏元真是杂病治疗的关键。

三、时色脉相违则病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勤,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峙色脓,皆當病。(7)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从脉、色与时令当相应的天人整体观以及脏腑整体观出发继续论述治未病。

语译

老师说:寸口脉的搏动,是随着五脏所旺的季节而有所变动的。例如肝旺的季节颜色是青色,其他季节应表现的颜色,也都与五脏旺时有关。春季是肝旺的时候,它的颜色应见到青色,如果反见到白色,就不是所旺季节应有的颜色与脉象,都属于有病的象征。

阐释

人体五脏之气各有旺时,与季节气候变化相应,因而随着春夏秋冬时序的更替,脉象和色泽也相应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肝旺于春,其脉弦,其色青;心旺于夏,其脉洪,其色赤等。如时令与色脉相应,即为正常无病。反之,则为有病之征。如肝气旺于春时,色应青而反白,脉应弦而反浮;心气旺于夏时,色应赤而反黑,脉应洪而反沉等,都属于反常的现象,所以说“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本草纲目(家庭健康生活)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力撰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珍贵的科学遗产。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珍视,有“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之称,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起到了重大作用。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孙思邈与千金方

    孙思邈与千金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孙思邈与》介绍了孙思邈与《千金方》的有关内容。《孙思邈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
热门推荐
  • 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

    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

    阴雨天持续了三周半,劈头而来万里晴空,让人们有点中奖的呆怔。住高层的人不太敢多看天,因为天蓝得透黑,令人眩晕。放晴才一小会儿,家家户户的阳台上,就竞相披挂出万花筒一样潮湿的衣物,好像太阳把每一家都炸得杂碎流溢。小区里一栋栋高楼,就像刚升出海面的大方柱,挂满了筋筋吊吊的“海蛎海带”之类。一楼,两家相邻的院子里,也都架着洗晒的被单、床单,绿篱上还有一匾红艳的枸杞。几只指甲大小的五月灰蝶,在两家院子的绿篱中翻飞。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仰着脸张开双手,像盲人一样在院子里慢慢游动。
  •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本书是一部以网络创业为主题的长篇商战小说,也是一部体现创业家精神的励志小说。被称为是“中国首部互联网+创业实战小说”。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代中国,地点主要在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城”的杭州。通过描写郭天宇、孙秋飞、刘帅等大学生创业者,从企业初创开始,克服种种苦难,凭借模式创新,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获得创业成功,实现了新时代“中国梦”的故事!
  • 吞噬星河

    吞噬星河

    一觉醒来,亦是百年之后。当年的敌人,如今却早已成为神话,被世上塑像尊崇。往昔的兵王,今朝的废物。且看兵王李墨如何在百年后重踏当年的修仙之路,将当年的敌人一一赶尽杀绝!
  • 生活窍门一本通

    生活窍门一本通

    本书涵盖了人们最需要知道的知识领域,书中采用了最简明易懂的语言,最经典的生活经验,为读者提供方便。减少麻烦,是一本最实用的综合性生活指南。
  • 木蓝作妖

    木蓝作妖

    木蓝能做药,木蓝能作妖。话说,木蓝是根草,然某人闲着闲着衔着衔着一不小心就伤了嘴,竟誓要讨些补偿。
  • Theologico-Political Treatise P2

    Theologico-Political Treatise P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丹诀

    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urphy

    Murphy

    Edited by J. C. C. Mays Murphy, Samuel Beckett's first novel, was published in 1938. Its work-shy eponymous hero, adrift in London, realises that desire can never be satisfied and withdraws from life, in search of stupor. Murphy's lovestruck fiance Celia tries with tragic pathos to draw him back, but her attempts are doomed to failure. Murphy's friends and familiars are simulacra of Murphy, fragmented and incomplete. But Beckett's achievement lies in the brilliantly original language used to communicate this vision of isola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particularity and absurdity gives Murphy's world its painful definition, but the sheer comic energy of Beckett's prose releases characters and readers alike into exuberance.
  • 台湾郑氏纪事

    台湾郑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一次采莓子的途中,闪闪越过了峡谷中的魔法线,线的一边是平凡景象,另一边却是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