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100000003

第3章 齐国故城的城市建设技术与齐国故长城

(一)布局科学的齐国城市建设

齐国故城布局合理,城市建设严谨科学,在我国城建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齐国故城建于淄河西岸,是由大小两城组成的。大城是郭城,年代较早,可能就是献公所迁的临淄。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最长处4.5公里,东西最宽处近3.5公里。小城是宫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东北部嵌入大城。这种平面布局,可能形成于春秋时期。大城周长24公里,小城周长7公里,大城东墙和小城西墙临河修筑,曲折多弯,城墙外有河流和城壕围绕。已探明大城城门有6座:东、西门各一座,南、北门各两座,门宽一般都在10米左右。东、西两面还应有门,但未发现。城内探出7条主干道路,大多与城门连接,有的贯穿全城,路宽6—20米,其中两条南北主干道路最宽,都是20米。这些纵横的道路,把大城分割为许多小区。大城东北部有两周遗址,西北部地势低洼,遗址较少,其他部位都分布着东周和西汉遗址。东北部有春秋姜齐的“公墓”,东南部有战国墓地。东城与西城各有结构相似的排水系统。小城有5座城门:东、西、北门各一座,南门两座。东、北门均通向大城,门道外口两侧城墙皆向外突出。探出的三条主干道路,分别与南门、西门和北门连接,路宽8—17米。沿城墙内侧,还有宽6米左右的“环途”。城内西北部是宫殿区,东南和南部有东周、汉代居住遗址和战国铸钱遗址。城的南边是官署的所在地,东北角以及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其间还分布有商业区。城内的商业区与居民区是棋盘式的布局,共分为十个独立的区域,以便于规范居民的里、社管理和商人的贸易。按照苏秦“临淄之城七万户”的说法,人口应该有三四十万之多。管仲将市民划为21个乡,士乡有15个,工商之乡有6个,在3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按职业划分居住,生活井然有序,徘徊其间,至今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场面。

齐国故城垣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仔细观察,至今仍存的残垣断壁,一层层薄厚有序的夯土层至今清晰可见,故城城墙,历经千年风雨剥蚀逐渐坍塌,有的已湮没地下,有的因挖土和河水冲刷而仅存断垣残迹。山东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曾于东古城村东200米处,发掘清理了一段大城北墙基址,发现此处城墙建造年代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为西周,二期为春秋,三期为秦汉。城墙是用泥土一层层夯筑起来的,城墙依照地形而筑,绵延起伏,有许多转角,不平直,现存完好的遗址尚有14处。在这些城垣遗迹中,保留最好的一段是大城西墙南端与小城北墙交接的地方,它位于小城北门100米处。城墙残高约5米,小城墙基宽20—30米,最宽处达55—67米;大城基宽在20米以上,最宽处为34米,全部用土分层夯筑而成。1982年,对此处进行了发掘,清理出一段城墙剖面,其夯层清晰规整,夯土层3—6厘米,夯筑痕迹明显可辨。这段残垣属大城西墙,被夹在小城北墙之中,表明大城西墙原是继续向南延伸的。由此推知,大城始筑年代应早于小城。为防止城墙剖面被风雨剥蚀,1983年建有拐角型墙壁式砖房保护,并置“齐国故城墙垣遗迹”刻石。

护城壕在故城全城东、西墙外,有天然河道为屏障,南、北墙外掘有护城壕沟。壕沟环绕全城,规模宏大,在当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故城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多与城门相通,已探明有10条主要交通干道。其中,小城内3条,大城内7条。小城东门大道,路宽8米,现保存1200米;西门大道宽17米,东伸650米,与南北大道相接;北门大道,路宽6—8米,南伸尚存1430米。大城东部南北大道,自南墙东侧门通向东北方向,与东门里的东西大道相接,全长3300米,路宽20米。大城中部南北干道,连接南墙西侧门和北墙东侧门,全长4400米,中间有两处拐弯,路宽20米。大城北部东西干道,自东门至西墙,长3600米,路宽15米。北墙西侧门大道南伸,与北部东西干道相接,现存650米,宽6米多。大城中部东西干道,长2500米,路宽17米。西门大道东伸1000米,路宽10—20米。此外,离南墙200—300米处与南墙平行的大路一条,长1900米,宽4—6米。西墙附近与西墙平行的南北道路一条,南通小城北门,宽4—6米。以上10条道路,经普探分析,除后两条和小城北门干道可能是晚期的道路外,其余的路土都在生土以上,绝大部分与城门相通,应是齐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干道。

更让后人惊叹的是齐国故城的排水系统,城内经纬分明,所有的排水明渠,均是人工挖掘,排水沟与外界的河流自然相通,构成了完整的用水、排水和防护系统。齐故城排水系统的布局,是根据城内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经过周密设计和科学规划的。现已探明有三大排水系统(其中小城一,大城二),四处排水道口。同时又在大小城南、北城墙外挖有很深的护城壕,与淄河和系水东西相沟通,小城排水系统在西北部,自“桓公台”东南方向起,经“桓公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西墙下的排水口,流入系水。沟渠全长700米,宽20米,深3米左右。其排水口长15米左右,现地上仍有显著的痕迹。大城内排水系统有两条。其一,在大城东北部,沿东墙北流,通过东墙下的排水口注入淄河,排水口长18米,现地面仍有水沟遗迹。其二,位于西部,由一条南北和东西走向的河道组成。南北河道,自小城东北角始,和小城东墙、北墙的护城河相接,顺势北流,直通大城北墙部排水口,注入城外壕沟,长2800米,宽30米左右,深3米以上。南北河道北部又分出一支流,略偏西北方向,长1000米,经大城西墙排水口入系水。此排水道口,已于1980年发掘清理,东西长43米,南北宽7米,深3米,用天然巨石垒砌而成,水口分上下三层,每层5个方形水孔,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水经孔内间隙流出,人却不能通过。这是既能排水,又能御敌的科学建筑,为世界同时代古城排水系统建筑史上所罕见。现已在排水道口周围,修建了保护性院墙,在院门两侧墙壁上,刻有文字介绍和平面方位图。

(二)历史悠久的齐国古长城

谈到齐国的城市建设技术,不得不谈齐国的古长城,它是齐国城市建设技术的延续和发展。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侵略、吞并,战争连绵不断。为了保护自己,抵御外敌侵略,各诸侯国纷纷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来修筑城墙。齐国也不例外,齐长城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修建的。《水经注·济水》曰:“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曰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在洛阳曾出土一套编钟,上面的铭文也有一段提到齐长城:“征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这些记载都说明,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已经建起了自己的长城,而且确实在战争中派了用场,比秦始皇命令修筑的万里长城还要早上三百多年。

齐长城绵亘千余里,它的修筑也是旷日持久的,前后历时二百六十多年才完成。据考证,齐长城的西段于公元前554年左右建成。根据《管子》记载:“管子问于桓公:‘敢问齐方几何里?’桓公曰:‘方五百里。’管子曰:‘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说明齐有长城的时候,国域是方圆500里,齐的长城主要是用来防御近邻鲁国的,后来也用以防御楚国。齐古长城西起黄河畔,东到黄海滨,逶迤于今山东长清、泰安、历城、莱芜、章丘、博山、沂源、临朐、沂水、莒县、五莲、诸城、胶南等13个县。齐长城是齐国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建筑艺术上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修筑得非常科学。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交战以车战为主,所以就齐国而言,泰山东西绵延近200里的山脊,无疑是很好的天然军事屏障。借助这样有利的地势修筑长城,有不少地段根本无需构筑。

齐长城作为诸侯争霸战争的产物,因战争而兴建,也必因战争而亡。随着齐国的逐渐强大和周围诸侯国的日趋衰弱,齐长城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齐长城更是引不起人们的重视了。于是,齐长城在人们漠然的目光中渐渐颓败,慢慢地失去了踪迹。齐长城的遗迹,在今博山一带尚有残存。现存博山区内的齐长城共有13段,即双堆山、阎王鼻、龙贝峪、千贝峪、凤凰山、峨岭、点将台、亮兵台、西门外、北门、东门、围屏山等。位于博山区内的齐长城几乎全是用自然石块砌成的,唯有凤凰山一段系土石混合结构。点将台、亮兵台、西门、西门外、北门等遗址保存比较完好,长2200米,墙基宽6米,高2—4米。登临城墙高处,当年列国纷争、群雄割据之景油然浮现眼前。这是齐地最浩大的地表文物,也是齐地土石建筑的杰作之一,闪烁着齐文化的光彩。

说到长城,人们自然会想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追根溯源,这个故事的原型起源于齐国。那是在齐庄公二年,庄公伐晋,胜利班师后仍觉余兴未尽,于是指挥军队去袭击莒国,但遇到了莒国军民的顽强抵抗,齐国大将杞梁也战死沙场。后来,齐庄公与莒国讲和。在回国的路上,庄公在郊外遇到了杞梁的妻子,他对杞梁的勇猛由衷地爱惜,也为损失一员勇将而无限悲痛,便派人向她吊唁。杞梁的妻子闻知自己的丈夫已经战死,悲痛交加,但她是个很懂礼法的女子,强忍悲痛辞谢说:“杞梁如果有罪,哪敢惊动国君派人吊唁?如果无罪,还有祖上传的破屋在那里,我不能在郊外接受吊唁。”齐庄公闻知此言后,深感惭愧,便亲自到杞梁家里设祭吊唁。杞梁的妻子在齐庄公等人走后,悲痛欲绝,想到自己上无亲长,下无子女,无依无靠,愈发难过,于是就来到城墙下,抚着她丈夫的尸体失声痛哭,以至于过路人无不为她的遭遇而伤心流泪,为她以后的境况而忧虑。就这样,杞梁的妻子连续哭了十天,城墙也让她哭塌了。埋葬完丈夫的尸体,她就一路哭着来到淄水边,投水而死。第一个讲叙崩城故事的人,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里曾经记述杞梁妻哭崩城一事。而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崩城之事是在他的《列女传·贞顺传》中。书说:“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从此以后,大家一说到杞梁之妻,总是说她哭夫崩城,而把她“却郊吊”这件为礼法之事所重的核心内容给淡忘了。南宋时,有人作了《孟子疏》一书,书中说:“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为之崩。”杞梁之妻的大名这时才出现了,这就是孟姜!自此以后,这两个字就为人们所承认,大家不称她为“杞梁之妻”而称她为“孟姜”了。随着故事在民间流传和不断变化,后来发展成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受到了后世的广泛传诵。

同类推荐
  • 天启之年术士

    天启之年术士

    一本从上古流出下来的秘术古籍,因此书造成了纷纷乱世,但到了后世此书一分为三。引发各朝由繁荣到覆灭、人心由纯真到复杂。看此古籍是如何成就太监中的‘王者’,蛊惑世人挥剑中原。
  •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帝国如梦魇般淹没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止转动,变迁的是时代,更迭的是王朝,唯有那兴衰得失的历史规律亘古不变,在每一个王朝身上重复上演。本书从历史上的25个王朝出发,深入探讨王朝兴衰的原因,揭示朝代更迭的秘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各个帝国从崛起到淹没的历程。
  • 温故(十五)

    温故(十五)

    本书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它以记述一个小人物生死与档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我们需要温故,是因为我们的健忘,从温故中而知新则是我们温故的目的。从《温故》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感悟到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温故。
  • 鹰扬三国

    鹰扬三国

    血与火的洗礼即将降临!战与乱的序曲已经奏响!潜伏在深渊之下的蛟龙,是为了等待时机,静候那翱翔天际的时刻!盘旋于云雾之间的雏鹰,是为了磨尖利爪,展现那雷霆一击的雄姿!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大时代即将来临!留给后人的,将是数不尽、道不完的评述和追忆!
  • 逆史

    逆史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逆史》讲述了: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热门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大亨的逃妻

    大亨的逃妻

    逃婚?没错,新郎和新娘双双逃婚了。那婚礼还要继续吗?当然,这是肯定的。两个家族的族长宣布让第一对伴娘和伴郎临时换成新郎和新娘的衣服,在教堂被抓去结婚了。“不准碰我……”伴郎本是新郎的弟弟,如今却变成了新郎,他看着坐在床上的新娘,嫌恶的叫她拿开她的手。“你是我老公,我碰你是天经地义。”她笑眯眯带着点色色的靠近他,嘿嘿,今天的这场婚礼是她设计的,虽然表面……
  • 倘若记忆不是破碎的

    倘若记忆不是破碎的

    这是爱与恨爱的交战,往日的爱越深,恨就沉淀更透彻,执着的爱,却有着无奈的仇恨,到底是爱能拨云见日,还是恨会一手遮天?倘若记忆不是破碎的,那么一切美好看起来都是理所当然。爱是真的、快乐是真的,所有的都有是可以的,但是那些曾经破碎拼凑成了厚重的伤痕。
  •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横穿三千界

    横穿三千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穿越者,漫步在茫然仙路中,寻找他的道!
  • 天神本纪之桃花念

    天神本纪之桃花念

    人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是,我念了你一千年,整整一千年,最后却一切成空。葑冀,你毁了我的思念,碎了我的眷恋,你我之间,都是空。师父,这一次,桃花该尽一尽自己的责任了。葑冀,这一次,我们,真的两清了。桃花,桃花,我什么都不要了,我不要这天,不要这地,不要这魔君之位,我只要你,你回来好吗?恨我不要紧,怨我不要紧,就算你打我骂我,杀了我都可以,让我灰飞烟灭都行,只要你活着,只要,你活着.......
  • 把困难留给谁

    把困难留给谁

    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逃避困难的人,永远是弱者;用微笑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人,将永远是强者。回顾新中国的建立,其实就是一部与困难抗争的历史,红军及其后继者一次次穿过重重困难的荆棘才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在敌人无情屠杀镇压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下,敢打敢拼的人民军队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从而缔造了伟大的红军;在面对百万敌军四面“围剿”的万分危急中……
  • 如果我们曾爱过

    如果我们曾爱过

    我曾经说过三次谎。第一次是在十六岁的时候,我答应顾欢宜,以后会过得很幸福。第二次是在二十二岁的时候,我答应成雅,绝不会让自己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第三次,是这六年来,我一直都告诉自己,我不爱你。不爱你,聂青玄。我想,第三个谎言,也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仍然不可避免会被拆穿。因为我比她们都更加爱你。即使,你的爱情里注定了欺骗。即使,我的爱情里注定了伤痕。
  • 离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离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婚后三年,他们的爱情败给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他出轨了,从此新欢旧爱成了鱼和熊掌。
  • 幸福之城

    幸福之城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