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200000008

第8章 再富也要“穷”孩子

李北兰

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

“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这是一位澳大利亚邻居见我把孩子包裹得像一个“棉花团”时所说的话。事实的确如此,就是在最冷的月份,也很少见哪一位澳大利亚人的孩子穿棉衣或防寒服,最多只是在“短打扮”外面罩一套深蓝色的绒衣,便无事一般地行走在寒风之中。而一旦太阳出来,便又将绒衣除去,只穿短衣、短裤、短裙。在我们公寓附近有一所体操学校,每日傍晚训练结束时,常见家长陪着光头、赤脚、只穿背心短裤的孩子从学校里出来,尽管寒气袭人,但很少见家长大惊小怪,为孩子拎鞋、戴帽、披衣。澳洲的冬天虽然不是很冷,但早晚温差较大,气温常在摄氏10度以下,以我们亚裔人的眼光来看,孩子做“短打扮”实在是穿得太少了。

“澳大利亚人的孩子长得打‘粗’哟!”这是我们亚裔父母见面时百说不厌的话题,无怪我们感叹,因为我们周围的澳大利亚邻居均是用“粗”来打磨顺境之中的孩子。澳洲污染小,太阳辐射异常强烈,初来乍到者稍不注意就会被晒得皮开肉绽。然而走在大街上,却不时见到母亲推着婴儿车在炎炎烈日下前进——那车上并非没有遮阳棚,只是没有撑开而已。你也许要说:“澳洲人喜欢阳光浴……”这话不假,但考虑到此时高温三十八九度,就不能不说这些母亲是“别有用心”了。

曾在悉尼一家妇产科医院看见这样一幕:一对夫妻来做二胎产前检查,妻子便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外面大厅等候。少顷,女儿闹着要喝水,于是那父亲便在身旁的自动售货机上顺手扯了一个免费纸杯,冲进厕所接了一杯自来水便递到孩子手里(自来水经过净化,可以饮用)——那父亲不是买不到饮料,自动售货机正出售一元一杯的可口可乐和橙汁;而他也不是买不起饮料,据说,他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15万元。

其实,这种“穷”待孩子的现象并非个别。每逢给孩子注射防疫针的日子,社区儿童保健站里便排成长龙。排队中,便常见家长将还不会走路的孩子甩到地上(铺有地毯),任其去爬、去啃、去打滚,孩子哭喊,也只是安慰两句,绝对看不见一哭就抱的现象。澳洲人酷爱勇敢者的运动——冲浪,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父母都常带孩子去海滩,小孩子褪尽“束缚”,光着脚丫自去玩沙、玩水;稍大一点的孩子便跟着父母下海冲浪,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父母最多也只是为其拍拍背,便鼓励孩子再次下海去搏击风浪。某日到海滩散步,在远处看见一个孩子冲浪回旋时摔了跟头,我便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救人!”而正在近处的孩子的父母却不慌不忙:“那是浅水,淹不死人……等他自己爬起来!”

至于说到吃,不能不承认也有故意“穷”孩子的成分。澳洲的中学和小学中午不放学,午餐可以在学校餐厅购买(也只有汉堡包之类的粗糙食物出售),也可以自带。但自带的占了大多数,一般是一瓶可乐再加一个汉堡包和一只水果。孩子们出外旅游,如需就餐也不过是光顾既便宜又实惠的“麦当劳”。如果仅从孩子们所带的食物上来判断,任你怎么也判断不出其家贫还是家富。

其实,澳洲人对“再富也要‘穷’孩子”并非像日本人那样刻意为之,用他们的话来说,不过就是“为未来着想”——孩子们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穷”出直面人生的能力和本事……。面对这并不算太新鲜的观念,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已经踏入富人俱乐部的澳洲相比,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是不是太多了一点儿?

同类推荐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零件

    零件

    《零件》一书收集了作者6年来在博客上所发的随笔,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人生感悟、收藏心得等共202篇。对于该书的出版,杨森君表示,在以往的写作中,我们宁夏还没有人将其博客随笔整理成书籍出版,这次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杨森君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博客在生活中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自己在有感而发时,将这些感慨记录在博客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翻看过去的博客内容,觉得有些感悟还是特别深刻,故将博客上的内容加以整理,集结成书。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穿越“死亡之海”

    穿越“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亦被称为“死亡之海”。郭小川在诗集《昆仑行》中曾一咏三叹:这里是名为“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黑夜只听风声,白日只见云朵;这里是几乎没有动物的“死亡之国”,大雁不敢停留,小鸟不能掠过……来到和田,我就急不可待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4师以及北京市援疆指挥部的同志一道去采访老战士宋才盛。他们几个月前还见过面。没承想此番找到宋家,却是斯人已“去”。
热门推荐
  •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似烈酒封喉

    爱似烈酒封喉

    沈言欢用尽一生爱过一个人。可他却转身将她送入地狱。他说,欢欢,杀人凶手不配得到爱。沈言欢咽下这苦涩的爱,任烈酒封喉。
  • 太上洞渊神咒经

    太上洞渊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早春夜宴

    早春夜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神医嫡妃

    神医嫡妃

    堂姐处心谋害,枕边人冰冷无情,庶伯的阴险狡诈,当满门抄斩她才知道眼前所谓的安稳不过是浮云。再次醒来,她依旧是叶府嫡女,为保家人她学医,为求安稳她步步为营,说她心狠手辣她丝毫不在乎,重活一世她要的是锦绣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头到脚说保健

    从头到脚说保健

    本书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书中指出,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单纯地把健康寄托给医生是软弱的,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
  •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本书从中庸型性格、果敢型性格、理智型性格、创新型性格、坚强型性格、谨慎型性格、社交型性格、开朗型性格、宽容型性格、低调型性格等成功人士必备的10种性格出发,用精辟的语言对这些性格进行精确的论述与剖析,通过经典事例与理论点评,向读者展现了性格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让读者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学习成功者身上所具备的优良性格,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更加完善。一个人拥有好性格,必然会收获好命运。
  • 六项精进

    六项精进

    《六项精进》内容简介:缔造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2010成功拯救日航的全球知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和盘托出创造美好人生、打造优秀企业的人生成功法则。六项精进,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修炼。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六项精进》浓缩稻盛和夫敬天爱人思想的精髓,为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系列著作之一。一部被世界五百强企业领袖奉为圭臬的经营哲学书,一座现代人必读的人生智慧宝库。附录部分收录稻盛和夫与马云对谈,以及盛和塾塾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