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3700000004

第4章 三字经(4)

西汉人路温舒把《尚书》这部本抄在蒲草上潜心攻读,还有西汉人公孙弘将《春秋》这部本刻在削好的竹片上阅读。他们因家贫,买不起书,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习,而是想尽办法去学习。

【赏析】

文中讲述了西汉人路温舒和公孙弘不因家贫而弃学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爱学习的人不因家贫而放弃学习,而是想尽办法去学习,这样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原文】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译文】

西汉人孙敬经常通宵达旦地读书,他为了晚上读书时不打瞌睡,就把自己的头发拴在房梁上。这样,当他打瞌睡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拽一下头发,一疼就会赶走睡意。从此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困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都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地勤奋苦读。

【赏析】

文中讲述了西汉人孙敬和战国时苏秦勤学苦读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自觉地刻苦读书。

【原文】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译文】

东晋人车胤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夜读,夏天夜晚就把萤火虫装入纱囊,利用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的光亮来照明读书。晋朝人孙康也是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夜读,冬天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寒,却能在艰苦条件下勤奋苦读。

【赏析】

文中讲述了东晋人车胤和晋朝人孙康不因家贫而勤奋苦读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由于家境贫寒不能为自己提供学习条件的情况下,就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条件,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

【原文】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译文】

西汉人朱买臣,以砍柴维持日常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

隋朝时期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行走,一边阅读。

他们把读书学习当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平日辛苦劳动,仍然能坚持读书。

【赏析】

文中讲述了朱买臣和李密虽辛苦劳动但仍不忘坚持读书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把学习当成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就会有所收获。

【原文】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译文】

北宋人苏洵到二十七岁时才发愤苦读,后来成为有名的大文学家。

【赏析】

学习要从现在学起,对于自己过去浪费时间的行为,现在能翻然悔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现在起发愤苦读,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原文】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译文】

少时不爱学习的苏老泉年纪大了以后,才后悔当初虚度光阴,没好好读书,而你们年纪轻轻的读书人,更应该趁早把握大好时光,勤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悔恨。

【赏析】

青少年时期是学习和成长的黄金阶段,这段时期能够充分地利用好时间,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译文】

宋代的梁灏,他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殿试中,他面对皇帝的提问,对答如流,在所有参加殿试的人当中名列第一。

【赏析】

我们从宋时梁灏的身上,可以看出他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学习他面对多次失败仍不气馁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原文】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译文】

梁灏八十二岁时,夺得状元,众人感到奇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你们读书人应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成功。

【赏析】

从小立下志向,并朝着志向努力,长大了才可能有所作为。

人一旦没有志向,学习也会没有了动力。文中写宋时的梁灏八十二岁时夺得状元,就是他不断学习的结果。

【原文】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译文】

北魏时有个叫祖莹的人,自幼喜爱读书,八岁便能背诵《诗》、《书》等经典著作,被人们称为“圣小儿”。唐朝时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便能以下棋为题而做出诗赋。

【赏析】

文中所写神童的才能,不是他们生下来就会吟诗作对,而是他们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可以说他们如果不努力学习,将会无才无能。

【原文】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译文】

他们两人年龄虽小,却才智过人,被人们称为奇才。你们年幼的读书人应该效仿他们,用心读书。

【赏析】

神童的特别之处是聪明好学,这是他们学习上的优势。如果我们从小不努力学习,长大后很难有所作为。

【原文】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译文】

东汉一个叫蔡文姬的人,她从小喜欢听琴,时间长了,便能从琴声中听出弹奏者所抒发的心声。东晋人谢道韫,聪明机灵,从小就能出口成诗。

【赏析】

在我国封建社会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子是没有地位的,女孩子是不准入学学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学习对封建社会的女孩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女子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她们只能操持家务而忙碌一生。所以,东汉时的蔡文姬和东晋时的谢道韫,这两位女子之所以成为才女,是她们不断学习的结果。

【原文】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译文】

她们两个虽然是女孩子,却聪明且有才华。你们这些读书的男子,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充实自己才对。

【赏析】

文中这句话是针对封建社会的男子来说的,是对当时读书人的一个提醒。现在男女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我们应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每个人应加倍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译文】

唐朝人刘晏七岁时已经满腹经纶,被推举为神童,授秘书省正字。

【赏析】

神童是后天努力学习的结果。没有哪个神童,不努力学习就能成为神童的。

【原文】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译文】

刘晏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做官,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像刘晏那样报效国家。

【赏析】

古人学习书本就有教育读书人树立“学而优则仕”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观念。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当时的社会角度来看,符合读书人的心理。

【原文】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译文】

狗在夜晚看家护院,公鸡在早晨啼鸣报时,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能称得上是人吗?

【赏析】

文中用“犬守夜,鸡司晨”与“苟不学,曷为人?”作对比,来突出人类更应努力学习。如果人类停止学习,社会将会出现倒退,甚至人类将不复存在。

【原文】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译文】

蚕吐出的丝可供人们做衣裳,蜜蜂酿出的蜜可供人们食用。

而人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报效国家,那就连昆虫都不如了。

【赏析】

蚕吐出丝奉献给了人类,蜜蜂酿出的蜜奉献给了人类。而人类所要做的是: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充分地掌握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和经验,为人类社会和子孙后代造福。

【原文】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译文】

少年时努力学习,长大了以后能够学以致用,对上能报效国君,对下能为人民谋福利。

【赏析】

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如何把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将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学过的知识,要能灵活运用,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到社会的大课堂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做贡献。

【原文】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译文】

读书做官名扬天下后,可以让父母得到你的荣耀,给祖先增添光彩,给后代留下恩德。

【赏析】

文中这句话体现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光宗耀祖和福荫后代”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今天来说已不合时宜。当今我们每个人应有奉献的精神,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对人民、对他人有所奉献,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原文】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译文】

别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财宝,而我教育子女只有一本经书,只希望他们能勤奋学习,长大后有所作为。

【赏析】

知识让人类插上了可以飞往梦想的殿堂,知识带给了人类无穷无尽的力量,知识是人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学不完,用不完,而相比之下,再多的金钱,总有一天会用完的,唯有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想长大后有所作为,就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要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这样,才能学有所获。

【原文】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译文】

只有勤奋努力地学习,才能有所作为,懒惰贪玩则对自己成才不利,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引以为戒。

【赏析】

只有勤奋努力地学习,才能把知识学得牢固,为日后学习更高深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懒惰贪玩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和学习上面,才能得到丰厚的收获,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更有价值。

同类推荐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由涂世英、顾梦舟、李佳俊等编著。《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我们的西藏岁月》为援藏文学工作者集体创作,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幅广大援藏干部、藏族同胞为改变西藏面貌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感人画面,体现出援藏干部对第二故乡——西藏的热爱以及对藏族同胞的真挚情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西藏人民的关怀。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 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严肃的亏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严肃的亏

    本文针对的是世上大多数的普通男女青年。这是一个姐姐教弟弟追妹妹的时代。姐姐集合亲身经历和历年见闻,呕心沥血冥思苦想,将姑娘们的小心思翻来覆去地细细研究,形成此本追女孩宝典,过程精华凝结于此书之中。
  •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经典的文学评论,伴随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有阅读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作品,问世三十年来,关于它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研究评论文章不可胜数。一九七六年结集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欧阳子作为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赴美留学的同窗好友,有别人不易追赶的优势,由她来评论《台北人》,也是文坛的一道风景。欧阳子采用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方法评论《台北人》,通过系统化的归纳,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等主题命意来讨论其含义和意象。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环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小说的内层锁链。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热门推荐
  • A Reading of Life

    A Reading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行缘记

    天行缘记

    一介凡人,无奈进入江湖随波逐流,为掌控自身的命运不断努力,机缘巧合之下的进入修真界并以追求长生为目标。
  • 男团经纪人

    男团经纪人

    一场缘分让我们相遇,故事的开始,谁是谁的救赎,谁又该离开。曾经在莫雨轩的世界里,她以为自己是不幸的,自从遇见了他们,给她生命带来一丝光亮。他们本是天之骄子,一个冷漠无情,一个高冷禁欲,一个温润尔雅,一个阳光正气,一个开朗活泼。最后,谁才是她的归属,他们能否得到幸福?
  • 初恋时BU懂爱情

    初恋时BU懂爱情

    这是我《风铃》系列的第一部。高中时代朦胧的感情,大学时的轻狂写意。走过那个特殊时期的青年人们,经历过,就成长过。初恋是没理由的,更没有对错,因为那时我们还不懂爱情。
  • The Mob

    The Mob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双生骑士的轮舞曲

    双生骑士的轮舞曲

    2034年6月30日,一款运用了神经接驳技术的全代入网游《塔兰西亚》发布,据称是根据一部不知名的小说改编。2034年7月1日,《塔兰西亚》及其配套主机首日销量破亿2034年7月18日,《塔兰西亚》服务器爆满一度陷入瘫痪2034年9月7日,某国玩家为购买游戏装备入室抢劫杀人2034年11月8日,某国玩家长时间游戏猝死2034年12月22日,多名专家谴责该游戏模糊现实与虚拟界限2038年6月30日,多名玩家因神经接驳装置故障而脑死亡2038年7月12日,多国宣布禁止该游戏及其主机运行2042年6月30日,该游戏最后一个私服终端停运,某国一名玩家离奇死亡。
  • 仙迹

    仙迹

    天地乱,神魔舞!一曲仙魔诵,路在何方?乾坤变,落花终是流水!
  • 今昔岁月

    今昔岁月

    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包括“少年时期”、“投笔从戎到部队转业”、“在阿城的二十年”、“改革开放来到四川”、“在东方电气集团”等部分。
  • 早知道,早健康

    早知道,早健康

    本书按照人体的生理结构把人体划分为头部、躯干、四肢、皮肤,针对各个部位出现异常时可能是哪种疾病在“作怪”做了全面的解说,并且提示人们不可忽视精神疾病。另外,针对性别不同,本书对妇科疾病和男科疾病的预防也做了详细的解说;对抵抗力比较差的老人和儿童常见的症状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 火之日向

    火之日向

    一个原生态的世界中来了一位陌生的异界人!原本的命运因为他的出现而成为了不一样的风景!他能够给原本的世界带来什么?或者,他又能给原本的世界留下什么?日向一郎——一个在不一样环境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走进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火影因他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