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8100000011

第11章 文明的痛苦与幸福(1)

——对辛亥革命的一个解读

瞿骏

《十月围城》散场在即,敌我双方奋力厮杀、几经缠斗,牺牲了数十条性命后,神秘的中山先生终现真容,告诉我们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此语的确切出处笔者至今尚未找到,盼有识者教我,但能归入中山名下应大致不差。如推演其内在逻辑,实是列宁革命论中“为求达到目的,不得不付出代价”的中国版本。因此这套逻辑适合于职业革命家的宣传与鼓动,如比照辛亥革命的历史实态,则颇有些不相凿枘。

在笔者看来,辛亥革命得益于“文明之幸福”处实在不少。如无线电报、火轮船、印刷机、蒸汽机车等技术发明,反清的民族主义如何四处传播,使阅报读刊的少年们心痛、震颤、血枯、泪竭,进而“日事制造利于革命之新闻”,让“清吏震惊,党人气盛”。如无清末的预备立宪、地方自治等政制改革,张謇、汤寿潜、谭延闿等本该是“国之柱石”的人物又怎有能力反戈一击,由“各省响应”之带头大哥再变为“民国元勋”。更不用说创建于新政之中的各省、府、州、县学堂培养出的新军、新学生。正是他们与不少毕业于速成科的留日洋学生直接构成了革命之血肉。难怪胡先回忆说:“辛亥革命之秋,尝见市上有一种极可笑之图画。以张文襄派遣学生出洋为有心颠覆清室张本。”

以上种种恰恰呼应了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一最发人深省之观点:革命如何从以往事物中自动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文明之幸福”

正是辛亥的肇因,而非辛亥之结果。再看“文明之痛苦”,辛亥革命后,被称为“北洋军阀时期”的那十几年可能至今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仍是个中国近代史上的黑暗时代(尽管近年来人们认识已有所变化)。从国体之争的“共和危机”到边陲思分的民族危机,再到凄苦无靠的民生危机,那个时代从某个侧面望去确如鲁迅所言的“铁屋”,觅不到一扇可以透气的窗。连孙中山都承认:“一般平民心理上,多谓革命党从前说的,革命后人民有多少之幸福,不革命有如何的危险,都是一种骗人的话。”可见经文明之痛苦,未必就有文明之幸福。要继续追问的是这些危机究竟从何而来,与辛亥有怎样的关联?至今仍根深蒂固的解释是:如果辛亥革命不软弱、不妥协、够彻底,似乎就能避免上述危机。这里且不说不彻底的革命是否就比横扫一切,打倒所有的革命更需要诟病,就连看似为定论的“不彻底”亦可重新讨论。

辛亥前十余年实已是一个变得太剧烈的年代。如为士绅产生画上休止符的废科举,不少论者皆以为其影响要比革命还大得多。丁文江在一九一二年给莫理循的信中则感叹:“见到我国的姑娘们用一双天足走在街上,登上有轨电车,坐在餐馆里吃饭……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深深懂得十年前——仅仅是十年前——那些可怕的清规戒律的人来说,纯属崭新的生活!”而《时报》

上广为人引用的“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等一系列“兴灭”

现象也能看出清末变革与辛亥革命叠加所造成的从政治、文化乃至民间习俗的巨大变化,不过这些变化同时就是日后危机的根源,如军阀的兴起可上溯至北洋与各地新军;清末从洋务到新政的改革就已少见对“民生”的体恤;满人王朝覆灭,一套依据不同族群来区别治理的边疆控制技术亦随之消亡等等。

当然变化“彻底”的程度随地域和人群的不同而差异甚大,以袁世凯称帝事为例,顾颉刚就注意到当时“一般社会”以袁称帝为“英雄事业”,“太息其垂成而失”。据顾氏分析是因为在这些人脑中“世界进化观念没有一毫一乎的存在”。知识人有如此看法,于是就出现了总拿来作辛亥不彻底例证的阿Q与“柿油党”之类的故事。其实只要把眼光稍扩展至鲁迅亦未见的后续历史,就会发现通常被认为彻底的革命,阿Q们的痕迹也一样不少。如一九四九年六月,底层因抗捐而起的民变中会冒出“打倒蒋介石,活捉毛泽东”这样政治极不正确。却很难归因于“反革命分子”煽惑的口号。即使是真正的煽惑,其运用的资源虽不乏“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至”等新信息,但亦有相当多的“旧物”。一九五〇年美军仁川登陆的消息传开,江苏吴县城根就挖出了当年颇为辛亥推波助澜的烧饼歌诀以证新中国将“亡”。而在土改中对贫雇农最具吸引力的除土地外,还是“宁式床”的诱惑——地主的浮财、底财。可见,革命虽斗转星移,升斗小民仍是基本不太理会何为世界进化,何为真正的革命。对他们来说生活境遇是政治好坏的标准,怪力乱神则深深镶嵌在其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对他们的塑造对历次革命的发起者而言成了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从所谓辛亥革命的软弱、妥协和不彻底中衍生出来的老生常谈问题还有很多,如它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什么性质的革命?有无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等。在这些问题背后隐含的是总要把辛亥作为一种革命殊象来讨论的执着。而这种执着从其形成过程看,来自于多方持续不断的努力塑造。

从日本鼓吹“东亚之孟禄(Monroe)主义”到新文化运动建构其合法性,从国民党欲勾连民族革命至国民革命的谱系到共产党要证明“救中国”者舍我其谁,上述力量都将作为殊象的辛亥革命固定化并普及化,且也印证了曾如野火般燃烧过清末革命少年之心的社会不断进化、历史总有阶段等观念有多长远的生命力。其实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场革命从头至尾相距不过三十八年,唐德刚先生笔下湍急的历史三峡至今还未漂过,又何须亟亟乎将中国革命斩件上桌?“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虽经不起史实的推敲,却提醒我们以不同的历史视野来解读辛亥乃至整个二十世纪中国革命,而这一视野可将其称为现代转型。从此视野看,一九一一、一九二八、一九四九自然都代表着一个政权的终结和一个新政权的开始,随之自然有相当程度的历史断裂,但其延续性却一直是稍被忽视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延续性:

其一是由现代转型之痛苦所带来的延续性。西方现代的兴起从不少方面看真的是一个偶然,但当这个偶然一手借坚船利炮,一手借文明的理由而演变成所谓贫弱之中国必须要遵从的普遍规律,从个人到国家的痛苦也就变幻为真真切切的东西。从太平天国后的自强(洋务)运动始,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宋教仁等都曾各自承受着由近代变局所带来的剧痛,无痛苦不会思改革;无痛苦不会思变法;无痛苦不会思革命。正是在这些痛苦中,中国的现代转型启动了、延续着,革命的延续性也正包含其中。但只要攫取这段历史中的几个片断,或许会发现此种延续性的另一面。

一八五〇年代末,正踌躇满志,欲灭长毛的胡林翼在长江畔驰马,猛然看见两艘火轮船,逆流而上,飞快游弋,中国船舶难望其项背。胡变色不语,回营途中忽大口呕血,几乎坠马。此后每有人与胡谈洋务,他总摇手闭目,神情黯然,叹称:“此非吾辈所能知也……”

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起,湖南掘曾文正、左文襄墓;南京拆曾文正祠;上海李文忠铜像,白布缠头与左肩,颈下悬牌,曰“满洲奴隶”。《民立报》某书籍广告称章太炎为“近代民族主义伟人”,孙中山则只是“逸仙先生”。

一九二九年西湖博览会开幕,革命纪念馆展览大量中山遗物,目的是要让观者知道,“一部总理革命史,便是全部的中国革命史”。同时他们也会看见章太炎的“落伍者丑史”相伴其旁。

一九五〇年,凡“中正路”皆须改名,殃及宋教仁公园。出版物封套上画“黄花岗”即无人购买。

一九五一年,章太炎夫人谓:章氏与高尔基同年去世,而解放前上海即年年有人为高尔基开纪念会,而无人念及太炎者。即太炎门人,亦甚少提起……

同类推荐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族徽上的污点

    族徽上的污点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族徽上的污点》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一部颇负盛名的戏剧作品,作于1842年,次年被搬上舞台。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贵族之家的悲剧故事,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却导致家族名誉受损,而这块“族徽上的污点”,必须由鲜血来洗刷……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维多利亚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戏剧抒情诗》、《剧中人物》、《指环与书》等,与丁尼生齐名,是维多利亚时代两大诗人之一。他以精细入微的心理探索而独步诗坛,对20世纪的英美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文集2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钓金枝

    钓金枝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直析都市女性的生存抉择,折射出现代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生存困境。本书用投影的笔法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腐败、堕落等阴暗面,在冷峻的言语和深切的反思背后,作者以一颗善良豁达的爱心,带给读者以温暖和希望。本书语言利落,情节紧凑,生活在都市人海中的读者都能于其中窥见自己的影子。凌宝漪的现状来源于母亲凌准精心周密的部署,灰姑娘几经踌躇,转身飞上华美的枝头。原本的任性上升为骄纵和嚣张,她成了母亲的机器娃娃,她在台前表演,母亲在幕后操控。母亲成功离间了她和初恋情人赵饮的爱情,把她推给某机构书记田有利。在金钱的诱惑趋势下,她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满足。
  • 世界最美的散文

    世界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一篇美文就是一道独特的人生风景,让你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则故事就是一泓深邃的哲理清泉,帮你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优美的散文,教会我们用心去拥抱生活,用爱去燃点希望。期望读者在品味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
热门推荐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逆宠四少别使坏

    豪门逆宠四少别使坏

    他与她缠绵,激烈粗俗的几乎要了她半条命。西装裤一穿,这男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装君子。世人都道陈家四少陈漠北只钟情于一个女人,并为她守身如玉。程诺咬着苹果哼哼,“没那金刚钻,自然揽不了瓷器活。”这话落到陈漠北耳朵里,他眼底邪气四溢,简简单单四个字:“口是心非。”……一场豪赌,让程诺彻底认识了陈漠北,她冷汗直冒,“我这手不值钱,就是煮了也没几量肉!四少你高抬贵手!”“手太贵了抬不起来!”男人精致面容透着邪气,“伤了我的人想全身而退从来没有先例!”程诺欲哭无泪,“你要剁了你就赔大了!”“我赔得起!”草泥马,我赔不起!她和他的相遇,是一幕绝壁禁播的暴力剧。她和他的相处,是一幕她想扑倒他的心理剧。她懵头懵脑栽进去,才知道这男人表面耀眼强韧,翻开来就全是毒。无肉不欢篇:“是你不吃的,可不是我不请!”程诺盯着面前一大盆烤香肠眼冒绿光!陈漠北身体往后一靠,看她大快朵颐狼吞虎咽,完了以后意犹未尽的舔了舔手指头,男人眸光一下深了,有股邪火噼里啪啦的烧,“我没你口味那么重!”她抬头看他,男人阴测测的笑了,“晚上我请你吃!”莫名打了个寒颤,“不用了!”“可以用!”夜黑风高激情连连,程诺破口大骂:陈漠北你个贱人!程诺说,我无肉不欢!陈漠北说,你可以吃个够!小包子篇:某年某月某日陈小盆友从学校回来。“爸爸,我要改名字!”陈漠北眼皮子掀了掀,“可以。”然后在小盆友脸上挂上笑容的一刻,淡淡的,“要么姓陈要么姓程,名字不能改!”“……”陈小盆友满脸黑线,怨愤的,“凭什么!”“你妈起的!”“……”陈吉思瀚小盆友痛定思痛,“那我还是姓陈吧!”总比程吉思瀚要好!有个不靠谱的老妈,当儿子的也很辛苦!推荐四某人完结文:《豪门婚色之前夫太坏》《裴公子,吃完请负责》
  • 恐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恐龙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爱无戒

    爱无戒

    这个男女通吃、几乎每天换一个床伴的徐大总经理,给进入电影公司工作七年的陈希哲带来了无以言喻的灾难。公文有一字打错,哪怕是个“的”字,他也会遭到徐总一整个上午的训斥;咖啡冲淡一点,会被泼一身,然后徐极会给他三分钟时间去换一套新的,所以陈希哲每次上班都要带一两套干净的衣服。不论是搞基,还是拉拉,只要有爱就很完美。
  • 腹黑儿子财迷娘亲

    腹黑儿子财迷娘亲

    她没有被虐情节,所以,敢虐她的,她都送他们飞上了天,做了鸟人;比起票子,她更喜欢银子,因为,那东西用来砸人最适合不过,而且,最重要的是,被砸的人还不带吭一声的;这年头,小三太多,竞争太强,没有名不正,只有言不顺,爬的越高,当是一览众山小,想怎么踩死你,就怎么踩,当然,只要保护措施得当,摔不死自己,怕鸟啊!干掉小三一个是一个,如果可以,干掉自家的相公也不错,哎,谁叫,干掉他们之后,本小姐就是老大了呢!!!阿弥陀佛~~【片段】女主可爱腹黑财迷的便宜小儿子:“娘,大哥欺负我!”女人侧躺地上,一手支着脑袋,看着蚂蚁搬家,眼睛未抬,却是慵懒而道:“给我一千两,我帮你欺负他。”“一百两。”“一千两。”“上次不是还打折的吗?”“这次手头有点紧。”女人轻叹,悠的很。“……”【片段】“娘,你在干吗?”披头散发的女人在地上像寿司一样滚来滚去,口中念念有词,“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忽然,女人滚到了三个便宜儿子的脚边,目露精光,无比希冀,“今天都不上课吗,那我们去害人吧。”“……”“我记起来了,我还有事。”“我也有事。”“我,我饭还没吃呢。”“……”借口,太烂了!!【片段】马车铁血而来,势不可挡。前路,女人仿若地狱罗刹,一手执剑,却神情淡然,但是,被她瞧上一眼,却是立马感觉被鬼魅缠身了一样。只见女人剑起剑落——马头斩下!血腥溅了女人一身,女人却毫不在意,朝着马车就走了过去,遇人杀人,当是罗刹重生。“娘。”马车里,慕容柯跌跌撞撞地走了出来,一双大眼睛里满了泪水,可他就是憋着硬没流下来。“主子,其他人怎么办?”手下来报。女人头也不回,只吐一字,“杀!”【备注:女强腹黑卑鄙无耻恶劣无下流邪恶恶趣恶意…总之,非善类!善良的仙女们请披上恶魔的外衣再进来哈!】自己的文;《凤吟天下》《妃笑天下》
  • 仙房

    仙房

    第一至宝造化神壤落到齐风手里,竟然没有变成洞天福地,因为这家伙当时正在被雷劈。一座神奇的房屋,帮助被断言无法筑基的齐风以坚毅心智走向修仙大道,纵横仙魔万族!
  •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青年时代,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上世纪20年代起,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
  • 前夫总裁:娇妻,你要乖

    前夫总裁:娇妻,你要乖

    全世界都知道赫连城心口有颗朱砂痣!甚至为了那个女孩在大婚当天追去机场,而身为新娘的季雨萱磕着瓜子,一边与人打赌赫连城有没有追上。婚后,赫连城将全部宠爱都献给了季雨萱,又怎知他高调的秀恩爱只是将心上人逼回来。她以为她走进了他的心里,却敌不过他的心上人一句想念!一纸离婚协议书,所有的一切化为乌有……她没了孩子,失去爱人,身受重伤。再次回到S市,她本想报复他,却不想反被他报复——“女人,你在我最落魄的时间和我离婚,杀了我的孩子,甚至给了我公司致命的一击,这一次,我不会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