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2200000003

第3章 顺时针:有关天空的畅想

光线为城/夜的冷暖自知/拥紧了希冀/摒弃掉感伤/你的生命应向上攀援/这城,便是指引之灯

——《折光之城》

驾车沿来路回到起点,站在路边迎接我的是树北,他的神情看起来有些恍惚,却说不上有着怎样大的悲伤,似乎只是由于睡眠不足而带来的迟钝。我与他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仅是由于麦子的关系见过几面,有过几次不深入的谈话。他比我们小上七八岁的年纪,与他所崇敬的麦子一样,把自己的真实感情遮掩得很隐秘。关于麦子的死,他并没有向我多说什么,只是一直默然地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抽着一支似乎永远也燃不尽的卷烟,他引我去将与麦子告别的地方,在城的最西边,还想要更西一些,或许这样就能够离天国更近一些。

载着树北穿街过巷,他的眼睛似乎从未离开过后视镜,凝聚、缩小再抛弃的感官世界,那些我所熟悉的房屋、树木,甚至是多年未见而变了模样的商店老板,都无一例外地成为构成它的一部分。咖啡店、快餐馆、卖不多见CD的音像屋,还有生意并不怎么样,靠着有利地势勉强度日的24小时便利店,这些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比我的记忆还要久远。而另一些名字古怪的服饰店、婚纱馆,橱窗里摆满了诱人甜点的蛋糕屋,马路上来来往往为着各自目的不停穿梭着的行人却是新的,他们首次在我脑子里形成印象,准备生或死,铭记或遗忘。

阳光把路旁突兀的枝干打成了烙印,一枝一枝地绵延伸展,也不时透过挡风镜来混淆人的视线,懒洋洋的让我觉得暖。想着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把麦子抛在脑后,不时地把眼睛瞟向窗外,险些过了红灯。那是一条界线,一条无论如何也不能越过的讯号,自小我们便接受着这样的说教,所以麦子才会显得是那样地特立独行。

我记得他在一个故事里说过,特立做得久了,便会习惯去独行。他说那是我的蓝本,一份无法被预知的答卷,记录着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存在感。树北说麦子把他最后的时间留给了铁轨,如果像警方所说他是自杀的话,那么一定是带着对于远方的向往。想想他的一生,除去被我拖去过西藏,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麦城。不觉间,我已身处熟悉的街景之中,也踏入了他留下来的迷城,那些风景与麦城交合成为一体,由远及近地填满我的感官。

过于闲适的60秒,我看看身边的树北,他把帽檐压得很低,是那顶麦子经常在夏天用来遮蔽阳光的宽沿鸭舌帽。阴影爬满了他的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注视着后视镜,尽管那儿已经荡满了灰尘,或者他只是在想什么事情而已,比如他刚刚过世的麦子老师,走了神,于是这样。继而我也跟着陷入了沉思,直到后面的司机冲我不耐烦地按起喇叭。

继续走,房子越来越矮,人也越来越少,寂寞感随之袭来。途经已然废弃了的小学,荒草枯萎的茎和根像是在诉说着我们年少的时光,有些模糊,记不大清了,只是没有了所谓生活的柴米油盐的羁绊,多一些对不切实际理想的幻觉而已。麦子那时候留着寻常的小平头,系红领巾,穿每周洗一次的校服上衣。每天同我一道骑单车上学回家,总会路过的音像店是我们时常光顾的地方,到初三毕业时我已经攒满很大一抽屉的卡带,那是个卡带机的时代,后来便渐渐没落了,而那些在将近毕业时被借走的,也再没有还回来。

我很想念你们。

不觉间已开出了市区,可以看到一片片因为季节而萧瑟的田野。还记得上小学时,每到周末我们都会跑来这里,呼吸着泥土的气息。如果是秋季,那么我们也会到成熟了的玉米田中掰一些来,带回家,但更多的时候是去找一片旷野,点起火,把它烤了吃。麦秆被烧尽后化作的灰随着火光带来的上升气流(当然这是很久以后才了解到的事情)缓缓地飘向高处。

“去天国了吧?”我不记得有谁这样说过,是麦子,也可能是葵。如果是后者,那么我实在是想不起来她是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与画面分开,像一张劣质的盗版碟片。我们在那个年纪像是吸收了大把的阳光和泥土的养分,之后就马不停蹄地长大到了现在,是该停一停了。

“葵呢?”我问树北。

他深吸一口烟,再吐出来,我能看清烟草被点亮烧成火红色,然后变成灰,凭着感觉,我似乎还能听到烟碱通过肺部时的声音——“嗞”。“葵。”

他说,没有了下句,也没有抬起头。

“是啊,葵,她还好吧?”

“啊……麦子老师怎么舍得把她一个人丢下呢?”他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地说,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我的问题,“她应该是在麦子的灵房里吧,昨晚哭得很厉害呢。”

“哦,”我扭头看他一眼,再转过来便忘记了刚刚想要说的话,脑子在这一瞬间开了小差,也可能是树北的那一口烟雾让我缺氧了零点几秒钟。

说实话,对于葵的记忆我也很难保持着完整,她总是那样地安静,我毫不怀疑就算麦子死在她的面前,她也不会发出太大声的尖叫,但是内心的痛苦却是剧烈的。我能够理解她的这种感觉,就像是乘过山车一般,大声地叫出来反而会觉得轻松,硬生生地憋在心里,总有一天会撑破她所能容纳的那个度。我不想看到那一天,就像我不想相信现在我是要去参加麦子的葬礼一样,而在现实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这不是麦子编排出来的故事情节,如果是这样,我便会对他说:“嘿,麦子,或许换一种结局会更好的。”

大约又过了10分钟,终于到了殡葬场。高大的烟囱就是通往天国的阶梯,那上面总有一朵散不掉的云,很多人都会从那里通过,再往上,就是他们之后要去的地方,被生者寄予仰望的地方。

我找到一个合适的位子把车停好,它破旧的外壳正好与这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关掉音乐熄了火,拍拍树北的后背告知他我们已经到了,他哆嗦了一下,透过压低的帽檐看了看我,带着歉意的微笑像是被从耳边掠过的风送来的一样轻柔。

“走吧。”我说,没有附加多余的言辞,任何的语句放到这里都会显得不合时宜,还是这辆年逾五旬的车子更加懂得入乡随俗,它停在那里,不发出一点儿声音。

已近年关的时节,这儿的生意自然被冷落了许多,没有人愿意在这时候撒手归西——当然,其他的时候也很难愿意。我的脑子里忽然又出现了麦子死前急剧放大的瞳孔,我似乎能够从里面隐隐地感觉到透明的蓝色,而且会“咔”的一声被铁轨与车轮所碾碎,散落开来附满整个世界,他的,或是我的,然后再去渲染更多。

“夏天。你来了。”还是不掺杂感情,布满句号这种规则形状的声音,不用猜便是米香了。

我扭过头去,她并没有变化许多,岁月带着我们快速地向前奔跑,唯独落下了她。“还好么?”在这种情境下显得生硬的问候,我能猜得到,她不会简单地回答我说“好”或“不好”,尽管这很简单,不用通过大脑,更不用分神去思考,但是任何问题到了她那里,都会变得中规中矩起来。

“怎么说呢?我是昨晚赶过来的。葵给我打电话时刚好要睡。然后就赶去搭飞机在两小时后赶了过来。如果是夏天,都快要天亮了。”她像想要把我稀薄成为空气一样地直勾勾地盯着我。

“唔……那就是不怎么好了。葵呢,她在哪里?”

“这边。跟我来。”讲完就引我前去。她和树北擦身而过,却没有打招呼。

穿过几个圆形的拱门之后终于看到了临时的灵堂,有水晶棺,却是空的。麦子的身体被隆隆的火车声分开成了两半,甚至是更多,未来得及消化的食物从破碎的身体里分离出来。他现在已经躺在了炙热的高温之中接受着最后的仪式,而我们即将为他举行的仪式却显得虚假很多。

“听说了么?”

沉默了好一段时间,我也终于忍不住地问她:“听说什么?”这是她一贯的讲话方式,本该习以为常的。

“麦子的死因。”米香盯着我的眼睛说,像是想要告知我什么,也像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些什么,模棱两可一如她所问我的问题。

“没兴趣,你什么时候起也变得这么八卦了。”我笑笑,并不是真的漠不关心,而是我现在只想快些见到葵,我怕她会突破了自己的那个极限,而且我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去对葵说:“听我说,葵,麦子他并不是自杀。”

我想要顺着他留给我的谜题往下解,就得先抛下观察者的身份融入到问题本身当中去。

“真的。”她还是盯着我,与往常不一样的是她笑了,虽然有些生硬,却也是笑,如果不是第一次,那么也不会超过五次。米香生得很漂亮,精致的面孔像是刻意雕琢出来的一样,唯一的遗憾是她幼时曾经有一段时间患过脑瘫,尽管已经痊愈但被治愈的同时也剥夺了笑的意识。

我没有再回答,而是观察起了四周,除了我们三个及一些工作人员外再没有他人,麦子的葬礼很冷清,像我曾带他去过的一些地方一样,经不得喧闹,那里有它们自然的法则。

我从口袋里拿出一盒烟,分给树北和米香各一支,树北从沉思中抽出身来对我摇摇手说已经戒掉了,“可乐比烟碱更容易麻醉思想。”他说。

是刚刚才决定要戒掉的吧?

“怎么葬礼办得如此仓促?”

“大概是老师他……他的遗体等不了太长时间吧。”

“这样能躲开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你们也知道的吧,他不希望闹。”

我也不希望闹。

葵围着一条厚厚的围巾出现在我们面前,眼睛红红的,看见我,又很快孕满了泪水。我懂得,她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真的。

“真希望我们不是在这样的场合见面,夏天。”她首先开口了,尽管已经红肿了眼睛,可是声音之中还充斥着不可抗拒的坚强,有谁能够住进她的心里呢?除去死掉的那一个。

我仰起头看了看高大的烟囱,感觉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云朵之上的水晶方砖一样。“嗯。”我说,声音很小,不敢保证她能够听到,于是我把目光转向葵,像米香通常做的那样直直地看着她。“嗯。”我又重复了一遍,“这若是你们的……”没有再往下说,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是独属于麦子的,葵的麦子的。我把那个想法压下去,走上前张开双臂抱了抱她,在这麦子离去的冬季里我希望自己能够给予她温暖,就像我的名字里所蕴含的热量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宣泄出去。

如果我是麦子,那么她一定会跑着过来抱住我,用力一些,再用力一些,直到我喘不过气为止。葵呼出的气流打在我的耳垂上,痒痒的,我不禁想起昨天夜里的那个梦,又用力抱了她一下。她的手臂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身体,没有触碰我的后背,也没有自然地搂住我的腰,而是以这样一个像是被冻僵了一样的姿势接受着我。“好好的,他也不希望你难过。”

我在她耳边轻声说道,然后就放开了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离仪式开始还有半小时,而来人却仍是我们几个。

麦子就像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没有亲人,只有同类,所以他才会与众不同。

我想了想,即使我已经认识他20多年,却从未见过他的父母、姐弟、叔伯,他自己也从不提及,每次家长会他的位子上都会空着,老师对此视而不见,没有任何的解释,仿佛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样。莫名其妙地生,又不知为何地死去。

阳光很好,天气预报里所说的那场大雪终究还是没有来,早上的寥寥几点让我误以为是麦子的不舍。

我忍不住又把头抬起来看了看,细小的灰尘把光线折到了不同的方向。

记得儿时总是听到老人们说起云朵之上的那个世界,有大块大块透明的水晶方砖,它们能够把光均匀地洒在平原、森林、沙滩还有海洋与山脉,保证生与死的平等。我仰着头想这些离我十分近又非常远的事情,不觉树北也仰起了头,米香顺着我们的视线看过去,很疑惑地摇摇头,最后是葵,她用围巾蒙住脸,用手遮了遮,清晰可辨的两条泪痕倏而滑落。

麦子,你能看到的吧。

最终参加仪式的仍只是我们四人。空着的水晶棺,寥落的亲友,似乎这只是一场闹剧的彩排,显得不那么重要。

葬礼只是无数次送别中的最后一次,我们像是犯了过错的小孩子一样,默不作声地排成一行,葵在最前面,之后是我和米香,走在最后边的是树北。

或许直到现在他都还不愿意去想那个透明的盒子里应该盛着谁的肉体,而那高高的烟囱里正徘徊着谁的灵魂。我总喜欢把它想象成为一个盘旋向上的阶梯,只要想走,就永远都没有尽头,麦子他可以在任何的一个高度上推开密实的砖石,踏上云朵,踏上故事中的水晶街道,再化为自然的一部分。

没有司仪,没有绞心的哭泣声,没有白色麻布粗糙缝制的孝服,没有花圈,没有端端正正的黑白照。我蹑步地跟在葵的身后,突如其来的变故就这样狠狠地砸在了她的身上,看着她的背影很吃力地忍着难过。

“咔嚓!”

“咔嚓!”

“咔嚓!”

接连不断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地涌了进来,一时间我竟没有反应过来,是身后的米香扯了扯我的衣角,低声地说:“夏天,有记者。”

同类推荐
  • 英雄时代

    英雄时代

    小说描写了两兄弟不同的情感经历和商战中的诡谲风云,笔墨触及当下大都市,涉及经济等诸多生活层面,堪称柳建伟的文学代表作。史天雄从小由陆承伟的父亲陆震天一手养大并成了陆家的女婿,他是个对党对国家最忠诚的“圣徒”,而陆承伟却是一个随时利用成熟的市场经济价值体系指导行动的金融家。两人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不同寻常的兄弟关系和渊源引发出一场惊心动魄“两足相争”的人生话剧。
  • 晚唱

    晚唱

    本书为杨虎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内容上以乡村题材为主,在农耕生活背景下,抒写了乡村中存在的问题,特殊人物的传奇事迹,以及农人热烈而又纯真的感情,读之令人感喟。
  • 考古笔记

    考古笔记

    在蔓延着未知阴谋下的山村,无法逃离的人们为故事主题,故事即将展开……一九八七年,一位声名鹊起的考古学者,在兴安岭勘探中却莫名暴卒,烧成一具焦尸,手中紧紧地攥着一本考古笔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干年后,北京一位倒爷在其先人笔记中,无意间发现了若干个隐匿古墓的位置,为找到传说中的惊天宝藏,特邀主人公一同前往——尸鬼村。哪知这一切仅是梦魇的开始,白玉石台中的绯红巨眼,山村老坟里的无头血尸,十几具死而不化的尸骨。一夜间鬼魅般出现撬开坟墓而后又消失的人,尸鬼托付的信物,以及深山野岭中的变态电锯杀人狂。二十五年前的大兴安岭,大火中究竟湮灭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藏地密码6

    藏地密码6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全面揭秘希特勒派人进藏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4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骨刺穿心

    骨刺穿心

    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龙舟还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范畴只能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默默地候着。徐金凤的电话,就是在这个时候打来的。范畴一边扭头瞄着办公室门口,一边压着声音生硬地问:“有事吗?”范畴有些意外,甚至有些气恨。接到镇党委办公室主任任命的当天,他就给徐金凤、田苹通了电话,给滕书美发了短信,希望她们不要主动给他打电话,有急事也尽量发短信联系。
热门推荐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宫心计:庶女谋后

    宫心计:庶女谋后

    心心相谋,江山染血,殊死相博,乾坤沉浮。她是苏相府中的二小姐,欲爱不能后便择恨不休,与外人联手,步步为营,势要辜负她的人国破家亡;却不想深陷泥沼,窥视到一角真相,方知原来如此;然而这时,一切已是覆水难收。爱早已在各自的算计中磨灭,恨在各自的憎恨中渐长。他说:“诏月若破,他必拿她殉国。”而这时却又另一人执起她的手,说:“我这一世浮华,锦尘三年,皆是为你而颠,此生我仅想握你之手,感受着浅浅深情。你可知?”是继续碾碎成灰,还是转身拥抱幸福,她亦难以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柏拉图的永恒缘来是你

    柏拉图的永恒缘来是你

    人可一个曾经红遍两岸三地的知名艺人,在自己的演绎事业走入低谷,感情千疮百孔的失落中,选择了逃离,带着对自由的向往,来到了他飞镖射中的内地的一个小山村——桑树堰,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静僻闲凉的地方,化名希瑞遇到了同样来这里的可爱姑娘——彤彤,在相处的过程里逐渐被这个并不漂亮但积极乐观真实的女孩吸引,她被彤彤快乐兰花般的热情感动着,享受着这里简单的快乐。当彤彤知道了人可的事情后,终于没有勇气跨向那个她不敢触及的世界,两人都回到了各自的生活,在人可精致的生活中,他越来越想念那个如兰花般的姑娘。他们真的就没机会见面了吗?他们的人生还会有什么样的交集呢?敬请期待
  • 扛着AK闯大明

    扛着AK闯大明

    崇祯十七年春,闯军围困北京城,延续两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当是时,北有满清多尔衮,南有黄虎张献忠,西有闯王李自成,东有海盗郑芝龙,值此危难之际,医科大学的大三学生刘鸿渐魂穿到一个破落的士族家庭,靠着一百把AKM,拳打内贼东林党,脚踢北蛮多尔衮,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怀揣着中兴大明的梦想,且看刘鸿渐如何上演一番波澜壮阔的大明风流。书友群:8588,0765(需要验证粉丝值2000以上)
  • 赠我深爱如长风

    赠我深爱如长风

    早起,她淡淡开口:“不用担心,我已经做过措施了,不会留下后顾之忧。”“吃过药,就不要浪费药效了,”他嘴唇微勾,“不用担心会惹出麻烦。是吧?我-亲-爱-的-老-婆。”结婚三年,顾青青的目标有三:和冷斯城离婚,和冷斯城离婚,和冷斯城离婚。冷斯城的目标有三:和顾青青生孩子,和顾青青生孩子,和顾青青生很多很多很多的孩子。直到有一天……
  • 医学源流论

    医学源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浓情淡如你

    浓情淡如你

    可我们是人,总有七情六欲,总会生了贪心。一句,人为蝼蚁,你为苍生。一句,生死大局,只为守你。喻双笙,不求多,只求一人,却得一句:因果报应。每个人,都在怪圈里,尝到了生离死别的伤,求不得的苦。
  • 先爱后婚

    先爱后婚

    遇见江夏的那年我十九岁,年少时的爱来的轰轰烈烈,但最终我们还是走散在世俗里。又见江夏的这一年,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自持清高,矫情到骨子里的少女。这城市变故总是来的悴不及防,当初因为背叛伤害不信任而分开的我们,如今身边各自有了陪伴。江夏在舞台上唱着: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然后他告别了舞台,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因为最初的爱所以不顾家里所有人的反对走上了舞台。现在爱人已不复当初模样,我也该离开。一句话掀起了当初还未平静的波澜,那颗单纯爱着江夏的心又开始嘭嘭跳动。但身边却有了不懈陪伴着我,谈婚论嫁的人。越来越难的选择围着生活打转,我要围着心走还是围着理智走。
  •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幸福瞬间的确存在。每天,它们在我们身边徘徊,像银光闪闪的游鱼,等待我们去捕捉。即使你没有找到幸福,它们也会找上你。快乐似乎就是简单地做事,是一种能从最简单的事物中提炼出乐趣的能力。万事万物都绽放着美。漫步于田野或者树林,闲荡在夏日海边或山涧,细碎的困惑和忧虑都会烟消云散。
  • 上清太玄九阳图

    上清太玄九阳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