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2200000002

第2章 楔子:嘘,他睡在梦中

麦子死了。

对,死了。

我现在满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赶快摆脱这虚无的黑夜,找到一家旅店,最好能有火炉与书桌,这样我就能静下来好好讲述有关他的故事,那些真切地存在于我的身边,而现在却倏地被抽离开,久久萦绕我身旁的往事。这种感觉强烈地压迫着我,裹紧,再裹紧。甚至没有一个现成的词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有些悲痛,那是与麦子长久以往的熟知,混杂着些惊慌,在我所熟知的麦子身上,丝毫也察觉不出他会早逝的可能;更多的,是迫切想要知晓是什么导致他会这样渴望离去。这些情绪像夜晚一样降临在我身边,不同的是,它很急促,让我防不胜防,就像二十年前(大概,时间拖得久了容易被遗忘)麦子忽然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一样。

你可以想象到这些,一个自己所熟识的人在一个电话之后就烟消云散掉的错乱感。几个小时前树北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一个人闲适于两座城市之间的路径之上,我很后悔为什么车子不能再跑快一些,或是我根本就没有离开昨晚抵达的麦城——我们出生与成长、被它所抛在身后也不断被我告别的城市。我总是在生活的版图上画圈,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如此往返而没有流连。

夜空在车窗外面飞速后退,我已经把车子弄到了160公里/小时上下。

这辆跟随我5年之久的车子被迎面而来的风吹得瑟瑟发抖,是寒冷,还是惊恐?或许麦子在最后的那一瞬间被放大了瞳孔,从中流出浓郁的恐惧,又或许不是,这些画面不断重复就像是地方电视台里的广告——不厌其烦地轮播,直到填满你的每一条神经,而麦子也在我的脑海中繁衍成了麦田,粒粒饱满,在这冬季大肆吮吸着阳光和泥土深处埋藏的水与营养。他深深地扎根。

是时候收割了。

我打开车载CD机,放上一些金属的声音,这是麦子要我装上的,从西藏回来之后他就这样对我说,哦,对,就是这样的表情,他说:“纳木错那样的夜晚还真是难以形容的孤独。”然后接着又说,“装一台车载CD吧,通过音乐,可以让你更好地深入到自己的骨头里面看个究竟。”

我对音乐并不是很感兴趣,特别是他所中意的这些嘈杂声,比起它们,我更愿意去听些靡靡之音,至多也就是贝多芬那撕破灵魂伪装的音符。我不觉得我们俩之间有着多少的相像,我好动,他喜静,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当然也不乏被我强拖着去旅行的例子,最远的,嗯,就是两年前我们去了西藏,就是驾着这辆车子。那时候它还崭新得很,引擎声也不似现在这么嘶哑,只是出了点儿小问题,导致我们在接近纳木错的公路边上停留了一晚。想一想我们都在人生这条大路上越开越远,最后老得不能自已,只有麦子,只有他把自己留在了最美好的年华里。

我看着车窗外被霓虹灯所照亮的夜空,城就在眼前,而我却无论如何也不想踏入了。我的记忆像是碎裂的拼图一样地被撒在每一座去过的城市里面,每到夜晚就隐隐作痛,很多时候我都分不清它们立意的主次、时间上的先后。我把车子从城的光亮中缓缓退出,越走越黯淡,直到余下几家昏暗的灯火。我在路边找了一家汽车旅馆停好车,老板像是听到了窗外的动静一般,急急地打开门,操着方言式的普通话很是热情地同我打招呼。

“老板,要住店么?”

“嗯,住一晚,明早还要赶路。”我简单答道。

熄了引擎,我便尾随着老板走进店里。这里像极门脸朝街的民房,或许这本就是如我所想也说不定。“每晚住宿的基本费用是40元,如果没有特别要求的话。”交了款,顺着楼梯上到二层,随便挑上一间就向老板领了钥匙。打开门,灯是钨丝的昏黄色,布置也很简单,一张双人床、电视,还有床头柜,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一双并不对称的拖鞋,还有落满灰尘的盆子——看来是没办法实践我来此的主要目的了,那么还是好好地睡上一觉,天一亮就启程,回到最初的城市去见麦子最后一面,尽管他已然闭了眼。

树北的电话讲得很含糊,或者是由于我在车里的关系,而没有听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麦子的死,至于方式和原因我无从得知。他总喜欢在故事里设一些迷城让我去找寻出口,而这一次,他把自己化作了一座城,我能隐隐地感觉到,他的死一定不会那么简单,至少是对于我来说。

躺到床上,熄灭灯,外面不时响起过路汽车的轰隆声,也夹杂着些清脆的鸣笛。时间不知是过了多久,意识开始在这偶然住下的屋子里变得模糊。我记得麦子说过,我们的生活就是很多的偶然所串联出的必然,那么他,是不是早已察觉到这样的结局呢?作为他自己的,还有我的新开始,按照他为我编排的剧本,我会在冬天结束之前跑到漠河去,然后就回到麦城随便找个女人安顿下来。

我想我就是一个他一再描绘的观察者,一个蛰伏于生活之中的观察者,去记录每一片落叶所倾倒的弧度,或是……敲门声在这时候第二次传来,我走过去开了门,而我的身体却一直留在床上,拥着被子,在这陌生的空间中恬静地睡着。

随我进来的是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梳着长头发,衣着单薄,像是打了厚厚的粉底,屋子里的光线本就十分昏暗,更何况没有打开灯。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外面的月亮很大,也很圆——麦子还真是会选时间,不过却也只能看到一点儿,唯有星星点点的光亮从劣质的布料中透过来。

她的脸很美,像是我多年未曾见到过的姐姐,可是年龄却相差许多。站在地板上看着她怔然出神的我,忽然记起很多年以前的往事,是与姐姐一起,光着脚在河边上放风筝,夕阳之下的我们被光线拉长了身影,而沙滩,却似乎从未出现在我的童年之中。碎了的记忆很难拼接起来,往往是带着谬误与荒诞,而姐姐,她一直占有着我最初的记忆,至今也未能忘却。

像是在等我说些什么语句,她一直侧着脸,面对着我所躺着的床直勾勾地看,额前的刘海刚好遮住她的眼睛,否则我便可以从中读出些什么,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蹙着眉头没有方向地思索。我能够隐隐感觉到她的羞涩。

时间不语,便再次地沉默下来,我想把她来时的门关上,锁好,却未注意立于屋中的另一个我已全然消失不见。如果他是不存在的,那时是谁为她开了门又抚摸了她的头发?是幻觉,还是梦,无法分辨。向着那姑娘所坐的位置看过去,我不曾记得那里有椅子,甚至不记得这屋子中有这件物什。“嗨,”我试着冲她打招呼,“姑娘。”我这么叫她,尽管喉咙有些不自禁,险些喊出“姐姐”的发音。

还是寂静,连月光都温柔得不被打乱。她并未理会我,身线在窗子中映出美一样的轮廓,或者说,那就是美。我似乎可以看见她那光滑的肌肤,细致的脖颈饱满而柔软。温暖源源不断地袭来,从大腿的根部。我正盯着她那娇媚的身躯发呆,猛地一惊,似是那一合眼的时差,她已从我眼前消失,像是逃,只觉得身上某一块隐秘的部位湿湿黏黏的,把被子反过来,贴身的衣物也脱掉,丢在了地上——那本该有椅子的地方,带着对这奇怪梦境的戒备,再次地入睡。

好在,并未再做什么梦了,大概是累了,或是天已快亮,不会有谁再来打搅我。男男,男女,或是女女,我对麦子的故事有些信以为真,许是看多了的缘故,不知他是否也为自己准备了死的蓝本。

醒来时是早上9点钟,比预计的要晚,简单地洗漱之后便收拾了随身的物品,除去夜里丢掉的衣物。是该上路了,回那座对于麦子来说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的城,也是他留给我的迷城的起点。里面关着些什么,有着怎样的建筑和街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让我从中发现什么。

关上门之前我特意看了看窗子前面那一小块的空间,有种奇妙的感觉,却无法形容,梦境里发生的事情不要信以为真。到底层交钥匙的时候老板特意地多看了我几眼,像是欲言又止的样子,很不情愿地将押金递给我,我只是冲着他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外面下雪了,虽然小得可怜,却是能感受到的真实。昨晚还是晴天,星星呀月亮呀都在天空上面散着各自的光亮,虽然分不清那是不是梦,可是麦子这家伙真是会选时候,兴许是这样,他便真的可以被钉刻在历史之中了。

同类推荐
  • 脸面

    脸面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只有外公家的春节才更像春节。首先是对联,贴得满屋子的红。父亲喜欢搂着我去念,门前屋柱上是:三阳开泰,六合同春;大门两边是:炮竹声声除旧岁,香烟袅袅迎新春;神龛两边是:祖德流芳子孙绵绵延百世,宗光永照桃花灼灼颂三章。对联愈念愈长,外公在一旁笑着指点,长才是学问。外公读过三个月“人之初”。其次是堂屋里的火塘。火塘以泥砖砌就,外公挖了一冬的树蔸根,在屋侧码成高墙,火塘里的火从大年三十要一直烧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天气即使热到人只能穿单衣,那火也是照样不熄的。火塘里煨着个大陶罐,水经常开得罐盖扑扑的响。
  • 真龙气2

    真龙气2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酒殇

    酒殇

    日前,故乡传出一蹊跷之事,虽纯属意外,但偶然中有必然。七月流火“这天热死个人!”这天,一早出门的蒋大鹏被暑气逼出了一脑门的汗,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埋怨着走向了院门。“舅舅快上车,车里凉快。”院门口停着一辆五菱面包车,蒋大鹏的外甥孬蛋蹦出了车,打开副驾的门让舅舅坐进了车。“舅舅,今天去哪儿?”蒋大鹏故作不高兴地说:“上班时不准叫舅舅,叫厂长。告诉你多少次了,你咋这么没耳性。”“嘻嘻,这不是没在厂里嘛。”“胡说,你这一摸车就是上班。”“是厂长,今天去哪儿?”蒋大鹏靠在了座椅上,高兴地说道:“还能去哪儿,进城去国土局。昨天那个王科长来了电话,土地证总算办了下来,让今天去取。”
  •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人的记忆有时候很古怪,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就会重复和再现一些东西。
  • 儒雅的杀人狂

    儒雅的杀人狂

    牟野自从在青山县成名以后,向他学写作的美女很多,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他一见而心动青山县群众艺术馆为了活跃青山县民间文化活动,组织了一个免费的故事创作培训班,并请青山县知名的故事作家牟野进行一次讲座消息一传出,青山县里一片轰动,许多故事爱好者以及中小学生纷纷闻风而动,包括县内两个大学校的校内文学团体,集体报名参加由于报名人数太多,群众艺术馆在大院里搭建了一个露天讲台,那天来的人竟有四五百牟野原名孙凯,大学毕业后和女友一同回了青山县,但女友的父母却嫌孙凯不擅谋生,整日舞文弄墨地不务正业,强行将女儿嫁给了某效益很好的企业的一名销售科的科长。
热门推荐
  • 明盲

    明盲

    别墅花园的葡萄架下,高易睿躺在摇椅上,怡然自得。高易睿的别墅不大,除了一栋三层的欧式洋楼,就是这个不算太大的花园和洋楼前的一块草坪。这栋别墅原来的主人是一个富商,几年前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就出售套现了。虽然是二手房,卖得便宜,可也花了高易睿整整八百万大洋。这让高易睿肉疼了好一阵子。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从Hello到玩转英语

    本书从生活中最常用的英语短句到模拟场景会话,循序渐进。本书亮点在于常用短句大全,重点则在场景会话部分。场景会话部分包含135个模拟情景,每个情景后都附有欧美文化介绍。语言与文化同步学习,掌握最地道英语。
  • 红嫁衣

    红嫁衣

    你见过鬼脸新娘吗?在四下无人的深夜,一个穿着红嫁衣、用头发遮着脸的女人,在她生前住过的宅子里神出鬼没,她走路轻飘飘的,进门都不用开门,一隐身,就进去了……才华横溢的晚报编辑乐小菲在奶奶讲叙的鬼故事里得到灵感,创作起了名为《鬼脸新娘》的长篇小说。小说在报上连载后,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捧。只是,乐小菲从此也陷在自己创作的爱情小说里,不可自拔。鬼魅一样的奶奶,深夜的磨刀声,让她爱不释手又诡异莫测的红嫁衣……她惶惶不可终日,当爱情再度被蒙上背叛的阴云,一个神秘的鬼脸新娘也出现在乐小菲身边,控制着她步入万劫不复之地。究竟发生在乐小菲身上的这一切,是源于乐小菲从古董店所购买的那件不吉祥的死人穿过的红嫁衣,还是仅仅是一个传说?
  • 婚厚溺爱

    婚厚溺爱

    蔚恬墨望着坐在旁边,双脚放在方向盘,一脸轻松的男人,她不知道自己是该露出笑脸,还是该露出苦逼的脸。这个男人是蔚恬墨的姑妈介绍的,只是蔚恬墨已经不知道这是自己和徐承允分手后,家里面介绍的第几个人了。但今天算是遇上了极品,连咖啡钱都省了,在蔚恬墨家楼下,接了蔚恬墨后就说在车上聊天。X市的8月恰好是三伏天,外面是烈烈的红日,车子里面压抑的开着空调也觉得异常的不舒服。 ……
  • 呆萌弃妃快回来

    呆萌弃妃快回来

    裴云一穿越就成了弃妃,很老套,但是并没有被家人嫌弃各种虐待,相反,非但爹娘没有怪她,曾经订过亲的青梅竹马还立刻向她求婚,这是立马就要开第二春的节奏啊。但是,那个早该没有任何关系的前夫却死活不肯放过她,不仅设了个鸿门宴让她出丑,还在各种场合刁难嘲讽,把她往泥里踩,不知道哪里看她不顺眼。裴云也是怒了,忍无可忍之下怼了回去,结果却是……
  • Meditation for Daily Stress
  • 日久成婚:豪门老公太霸道

    日久成婚:豪门老公太霸道

    男朋友婚礼上,她睡了他的哥哥凌盛世!如梦如醒,她仓皇而逃,却从来不知道她至始至终都没有逃过凌盛世的手掌心。“凌盛世,你不能对我动手动脚!”她缩到墙角。“我们是夫妻。”他唇角含着邪魅的笑,丢下几个字,理所当然的索取自己的权益。她扶着小蛮腰,受不了了,“凌盛世,我要告你家暴!”他很无辜,“证据!”当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这份爱该如何供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

    主人公克利斯朵夫6岁就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并成为引人注目的青年音乐家。他正直、勇于反抗。这使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世俗的偏见、权势的压迫、舆论的抨击,使他成为孤独的反叛者。在异国他乡,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以勇敢和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和挫折。
  • 娇妻有喜:高冷总裁,求不撩

    娇妻有喜:高冷总裁,求不撩

    凌天擎面无表情,“我们结婚吧,你可能已经怀了我的孩子。”安圆一脸黑线,“有你这么求婚的吗?”谁知凌天擎竟轻蔑的哼道,“我不是跟你求婚,只是通知你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