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100000003

第3章 茵梦湖(1)

老人

晚秋的一天午后,从城外倾斜的大道上漫步走下来一位衣冠楚楚的老人,看样子是散完步准备回家去。在他穿的那双眼下不再时兴的带银扣的鞋上,已经扑满了尘土。他腋下夹着一条细长的金头藤手杖,神态安详自如,时而瞅瞅周围的风景,时而望望面前山下静卧在落日余晖中的城市。他满头银发,奇怪的是一双眼睛却依然黑黝黝的,恰似那业已逝去的青春韶华,如今全都躲藏在了他的这双眼睛里。——他看上去颇像个异乡人,过往的行人很少有谁跟他打招呼,虽然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要注视一下老人那双严肃的眼睛。终于,他在一幢带三角墙的高大楼房前停下来,掉头再望望下边的城市,然后就跨进门厅里去了。门铃响过以后,房里能看清门厅的一个窥视孔后的绿色帘子拉开了,出现了一张老妇人的脸。老人举起手杖来向她致意。“怎么还不点灯?”他讲话微带南方口音。女管家放下了窥视孔上的布帘。老人走进宽敞的过道,来到一间在四壁的大橡木柜中摆着各式瓷花瓶的客厅,穿过一道正对面的门,进入一条小走廊,这儿有一道狭窄的楼梯,通到后楼的卧室去。他慢慢儿爬上楼,打开一扇房门,走进一间不大不小的房间。房中舒适而宁静,有一面墙几乎全让书架给遮住了,另一面墙上则挂着一幅幅人像画和风景画;一张铺了绿色台布的桌子上,随意摊着几本翻开了的书;桌子前面,立着一把配有红绒坐垫的古老、笨重的扶手椅。——老人把帽子和手杖放到屋角里,然后就在扶手椅中坐下来,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像是散步走累了,想要休息休息。——他这么坐着,天便渐渐黑了。终于,月光透过玻璃射进屋来,落在墙头的油画上。明亮的月光缓缓移动,老人的眼睛也跟着一点儿一点儿转过去。这当儿,月光正好照着一幅嵌在很朴素的黑色框子里的小画像。“伊丽莎白!”老人温柔地轻轻唤了一声,唤声刚出口,他所处的时代就变了——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儿时

转眼间向他跑过来一个模样儿可爱的小姑娘。她叫伊丽莎白,看上去五岁光景,他自己年龄则比她大一倍。小姑娘脖子上围着条红绸巾,把她那双褐色的眼睛衬托得更加好看。

“莱因哈德,”她嚷着,“咱们放假啦!放假啦!今天一整天不上学,明天也不上学。”

莱因哈德把已经夹在胳膊底下的石板飞快往门后一搁,两个孩子随即冲进房前的花园,穿过园门,奔到野外的草地上去了。这突如其来的假日真令他俩喜出望外。莱因哈德在伊丽莎白的帮助下,已用草皮在这里搭起一间小屋子,他俩打算在里边度过夏天的黄昏,不过目前还缺少坐的板凳。莱因哈德马上动手干起来,钉子、榔头和必需的木板反正是准备好了的。这其间,伊丽莎白却顺着土堤走去,一边走一边捡野锦葵环形的种子,把它们兜在自己的围裙中,以备将来串项链什么的。莱因哈德尽管敲弯了不少钉子,到底还是把板凳做出来了。当他大功告成后跑到外边阳光灿烂的草地上时,小姑娘已经走在离他远远的草地的另一端。

“伊丽莎白!”他喊,“伊丽莎白!”女孩应声跑来,头上的鬈发在风中飘动。“快,”他说,“咱们的房子已经全部完工啦。瞧你跑得多热,赶快进去,咱们可以坐在新板凳上。我要给你讲个故事。”

两人随即钻进小屋,坐在刚钉成的凳子上。伊丽莎白从围裙中掏出锦葵子来,把它们串在长长的线上;莱因哈德于是讲开了故事:

“从前,有三个纺纱女……”“嗨,”伊丽莎白打断他,“我都已经背熟啦,你可别讲来讲去总是这个故事哟。”

莱因哈德不得不丢开三个纺纱女的故事,讲起一个被扔进狮穴中的可怜人的故事来。

“……这时候已经是夜里,”他讲,“你知道吗?四周漆黑漆黑的,狮子也都睡觉了。可不时的,它们在睡梦里打着哈欠,还吐出红红的舌头。那个人吓得直哆嗦,以为是快天亮了。这当儿,他周围突然一下变得亮堂堂的,抬头一瞅,一位天使站在他面前。天使对他招招手,然后就照直走进岩石中去了。”①伊丽莎白专心致志地听着。“一位天使?”她问,“他该有翅膀的吧?”

“这只不过是个故事,”莱因哈德回答,“实际上压根儿没有什么天使。”“啊,呸,莱因哈德!”女孩说,同时呆呆地望着他的脸。当莱因哈德不高兴地瞪她一眼以后,她又怯生生地问:“干吗他们总这么讲呢?妈妈,阿姨,还有在学校里?”

“这个我不知道。”他回答。“可你说,”伊丽莎白又问,“狮子是不是也没有呢?”“狮子?有没有狮子?有,在印度。那儿的异教祭师把它们拴在车子前头,驾着它们拉的车穿过沙漠。等我长大了,我要亲自去看看。那儿比咱们这里美好不止一千倍,那儿根本没冬天。你也得跟我一块儿去。你愿意吗?”

“愿意。”伊丽莎白回答,“可妈妈也得一块儿去,还有你的妈妈。”“不行。”莱因哈德说,“那时候她们太老了,不能跟着去。”“可我是不许单独出门的呀!”“他们会许可的。你那时已真正做了我的妻子,其他人再不能命令你什么了。”“可我妈妈会哭的呀!”“我们还会回来嘛,”莱因哈德着起急来,“你干脆说,愿不愿意跟我去?不去我一个人去,去了再不回来啦。”小姑娘差点儿没哭出声。“别这么生气呀,”她说,“我跟你到印度去就是。”莱因哈德高兴得忘乎所以,一把抓住女孩的双手,拽着她飞跑到了草地上。

“到印度去喽!到印度去喽!”他一边唱,一边拉着小女孩转圈子,使她脖子上的红绸巾飘扬起来。唱着转着,他突然放开小姑娘的手,一本正经地说:“不行,去不了,你没有勇气。”

——“伊丽莎白!莱因哈德!”这当儿从园门边传来家里人的呼唤声。“在这儿呢!在这儿呢!”孩子们边回答,边手拉着手朝家中跑去。

林中

两个孩子就这么在一起生活。他觉得她常常太安静,她觉得他常常太急躁,但也正因此,便谁都离不开谁,课余的时间几乎总在一块儿玩儿,冬天在两家母亲并不宽敞的房中,夏天在田野上和树林里。有一次,伊丽莎白遭到老师的责骂,站在一旁的莱因哈德气得把石板猛地扔到桌上,想把老师的怒气引到自己身上来。老师没注意到他这一举动。可这一来,莱因哈德再也不认真听地理课了,反倒在课堂上写了一首长长的诗。他在诗中把自己比做一只年轻的雄鹰,把教员比做一只灰老鸦,伊丽莎白则是一只白色的鸽子。雄鹰发誓一旦翅膀长硬了,定要向灰老鸦报仇雪恨。年轻的诗人眼含热泪,在自己的想象里成了一位非常非常高尚的人。回到家中,便找出一个羊皮面精装的小本子来,在里边雪白雪白的头几页上,工工整整地抄下了自己写的第一首诗。不久,他转到另一所学校里,和那里年龄相仿的男孩子结下了新的友谊,但这并未影响他跟伊丽莎白的关系。从他过去给她一讲再讲的童话中,现在他动手把那些她最喜欢的写下来,写着写着经常很希望把自己的某个想法也添加进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能如愿以偿,于是只好怎么听来的就怎么写上。写好后送给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则将它们珍藏在自己那只小柜子的一个抽屉里。晚上,她常常当着他的面把这些故事念给自己的母亲听。莱因哈德在一旁听着,心中感到莫大的快慰。

七年过去了。莱因哈德为了升学就要离开故乡。伊丽莎白没法设想,她从此有一段时间将完全见不到莱因哈德。使她高兴的是,他有一天对她讲,他将像从前一样为她把童话写下来,附在给母亲的信里寄给她;她呢,也得回信告诉他是否喜欢它们。动身的日子眼看到了,可在这之前,羊皮面精装的小本子里又增加了一些诗,只不过对伊丽莎白仍是个秘密,虽说这个本子是由于她才存在,那渐渐已写满半本的诗中的大部分,都是因为她才产生的。

六月里,在莱因哈德离家的前一天,亲友们决定再聚会聚会,组织了一次到附近森林中去的郊游。大伙儿先乘一小时车,到了林子边上,然后从车上搬下装食物的篮子,继续步行前进。首先得穿越一片枞树林,林中空气清凉,光线朦胧,地上撒满了细细的枞针。走了约莫半小时,便出了幽暗的枞林,来到一片爽朗开阔的山毛榉林中;这儿一切都是明亮的,翠绿的,从繁密的枝叶间不时投射下来一道道阳光。在人们的头顶上,有一只小松鼠不停地从一棵树枝跳到另一棵树枝。在一处旷地上,古老的榉树的树冠长拢来,形成了一个绿叶拼成的透明的穹顶,大伙儿便停在下边。伊丽莎白的母亲揭开一个装食物的篮子,一位老先生自告奋勇充当司粮官。

“你们全给我过来,孩子们!”他喊道,“好好记住我要给你们讲的话。现在你们每人分到两块面包,当做早餐。黄油留在家里了,作料必须自己去找。林子里草莓多的是,当然喽,只对能找到它们的人而言。谁笨拙无能,就只好啃光面包,生活中到处都一样。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了!”年轻人齐声回答。

“好。”老先生说,“可是,你们瞧,我下面还有呢。我们老年人在一生中已经奔波得够了,现在就留在家里,就是说留在这儿的几棵大树下,削削马铃薯,生起火来,摆好餐桌,等到十二点再煮煮鸡蛋。为此你们每人都得把自己采的莓子分一半出来给我们,这样我们也好享用一点儿饭后果。喏,各奔东西,老老实实把你们的收获带回来吧!”

年轻人扮出各式各样的调皮样儿。“等等!”老先生再一次嚷起来,“我大概用不着对你们讲:谁要是啥也没找到,谁便啥也不用交。不过你们的小脑瓜儿得给我好好记住,这样他也甭想从我们老年人这儿再得到什么啦。喏,今天这一天你们受的教诲已经够多了,要是你们再能找到草莓,那日子就算过得不错。”

年轻的人们也感到受的教训够多了,已开始成双成对儿地离开。“走,伊丽莎白,”莱因哈德说,“我知道有个地方草莓挺多,绝不能让你啃光面包。”

伊丽莎白把草帽上的绿缎带结拢来,挎在手腕上。“好了,走吧,”她说,“这就是咱们的篮子。”两个随即走进树林,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四周潮湿而幽暗,不见一线阳光,不闻一点儿声响,只在头顶上看不见的空中,偶尔传来几声鹰隼的鸣叫。接着面前又出现一片密不通行的丛莽,莱因哈德不得不走在前头开路,这儿折断一根乱枝,那儿挪开一条野藤。一会儿他却听见伊丽莎白在背后唤他的名字,便回过头去。“莱因哈德!”她喊,“等等我呀,莱因哈德!”莱因哈德看不见她,定睛望去,才发现她还远远地在和一些小树枝纠缠不清,她那稚嫩的小脑瓜儿,只勉强高出丛生的羊齿植物一丁点儿。他只好退回去,把她从乱糟糟的荆棘和灌木丛里领出来,到了一片林中旷地上;这儿开着一朵朵寂寞的野花,花间有一只只蓝色的蝴蝶在翩翩飞舞。莱因哈德从她涨红的小脸上抹开汗湿的头发,想给她戴上草帽,伊丽莎白却不肯。后来在他的请求下,她终于还是同意他给她戴上了。

“可是,你的草莓究竟在哪儿呢?”临了儿,她停下来深深喘了一口气,问道。“从前它们就长在这儿,”莱因哈德回答,“也许是癞蛤蟆占了咱们的先,要不就是黄鼠狼或者小山精什么的。”“准是,”伊丽莎白说,“叶子都还在这里嘛,只是千万别提小山精。走吧,我还一点儿不累,咱们继续找好啦。”在他们面前横着一条小溪,小溪对面又是森林。莱因哈德把伊丽莎白抱起来,涉水到了对岸。然后走了一会儿,两人又出了阴森的密林,来到一片林中空地上。“这儿准有草莓,”姑娘说,“连空气也香甜香甜的。”两人在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寻找起来,然而什么也没找着。“没有,”莱因哈德说,“那只是野草散发出的香味。”地上到处间杂地生长着一丛丛覆盆子和冬青,它们之间的空隙又被艾蒿和绿色的浅草填补起来,充满在空气里的浓烈的芳香是艾蒿发出的。

“真叫安静呀,”伊丽莎白说,“其他的人,他们在哪儿呢?”莱因哈德压根儿没想到往回走。“等等,看一下风从哪儿吹来的?”说着,他把手举到空中,然而并没刮风。“别做声,”伊丽莎白说,“我好像听见他们在讲话。朝那边喊一下吧。”莱因哈德把手罩在嘴上,喊道:“喂,到这儿来呀!”——“这儿来呀!”那边应着。

“他们答话了!”伊丽莎白高兴得拍起手来。“没,连个影儿也没有,那只是回声。”伊丽莎白抓住他的手。“我怕!”她说。“别——”莱因哈德告诉她,“压根儿没啥好怕。这里美极了!坐到那边的树荫下去,让咱们歇一歇。咱们一定能找到其他人。”伊丽莎白坐到一棵枝叶扶疏的山毛榉的树荫下,侧耳谛听着四方;莱因哈德也在离她几步远的一个树墩上坐下来,默默地望着姑娘。太阳当头照着,正是中午最热的时候。一些青色的小蝇振翅停在空中,给日光照射得发出金色的闪光,包围着它们的是一片细柔的嗡嗡嘤嘤,时不时地也从密林深处传来啄木鸟叩击树干的咚咚声,以及生长在森林里的其他鸟儿的鸣啭。

“听!”姑娘突然说,“敲钟了。”“哪儿?”小伙子问。“在我们背后。听见了?这会儿已是中午。”

“那么城市也就在咱们后面,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一直走,准能碰到其他人。”两人踏上归途,草莓不准备再找了,伊丽莎白已经很疲倦。终于,从树林间传来大伙儿的欢声笑语,不多时又看到铺在地上当餐桌的耀眼的白布单,只见上边堆着的草莓多不胜计。老先生上衣扣眼里塞着一条餐巾,正一边继续对小青年们发表道德演说,一边使劲儿地切一块烤肉。

“瞧,赶鸭子的回来啦。”年轻人发现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从林中姗姗来迟,齐声嚷道。

“请吧!”老先生冲他俩喊,“把手巾里的和帽子里的都抖出来,倒出来!让大伙儿瞧瞧,你俩找到些什么。”

“找到了饥饿和口渴!”莱因哈德回答。“要是仅只这些,”老先生冲他们举起满满一碗烤肉来说道,“那只好留下让你俩自己享受喽。你们清楚咱们的协议,这儿是不养活游手好闲的人的。”话虽如此,他到底还是经不起人家的再三恳求,接着便开饭了。大伙儿一边吃,一边欣赏着从杜松子丛中送来的画眉的歌唱。

这一天便如此过去了。——话说回来,莱因哈德还是找着了一点儿什么,虽然不是草莓,却也生长在林中。回到家,他便在自己那精致的本子里写道:

此处山丘之旁,风息静寂无声;

巨树低垂长臂,姑娘安坐绿荫。

姑娘坐在草丛,碧草吐放芳馨;

青蝇营营飞舞,纱翼闪闪晶莹。

森林多么静穆,姑娘多么聪颖;

棕发沐浴日光,熠熠如同镏金。

远方杜鹃欢唱,我如大梦初醒:

她有金色美眸,何似林中女神。

这样,她便不再仅仅是一个受他保护的小女孩,对他来说,她已成为他正青春焕发的生命中一切美妙迷人的情感的化身。

姑娘亭亭立路旁

圣诞节到了。还在下午,莱因哈德和几位大学生一起,坐在市政厅地窖酒店一张古老的橡木桌旁。墙上的灯点着了,地窖中已变得光线昏暗。但是客人们都不大花钱,几名侍者只好倚靠墙柱闲立着。在屋角里,坐着一个拉提琴的老人和一个弹八弦琴的模样俊俏的吉卜赛女郎,他们也把乐器抱在怀中,没精打采地望着前方出神。

从大学生们坐的桌旁传来开香槟瓶塞的响声。“喝吧,我的波希米亚宝贝儿!”一个阔公子模样的年轻人把满满一杯酒递到姑娘唇边,大声说。

同类推荐
  • 鼠疫

    鼠疫

    《鼠疫》是加缪的中篇小说集,包括《局外人》《鼠疫》《堕落》三部作品。《鼠疫》与《局外人》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缪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荒唐的生存环境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艰苦搏斗中感受着人生幸福的故事。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谜

    三年前的那个秋天,我差不多每天黄昏都会到离我家不远的那个市民广场上去转悠。这种转悠不是说背着手,踱着方步,而是坐在轮椅里。是的,是自己摇着的那种轮椅。当时,我还没有完全从巨大的悲哀中解放出来。那样的打击,换谁都受不了。原本我是一个健全人,在公司里活蹦乱跳的。甚至可以说,我还特别引人注意,尤其是女孩子们。她们喜欢我,首先喜欢的就是我那双活泼高挑的长腿——我是一个瘦高帅气的年轻小伙子。我是个快乐的人,至少我过去是个快乐的人。我在那家医疗器材公司里跑销售,头衔是地区销售经理(当然,实际上只有一个人)。我的业绩相当不俗。
  • 大师且留步

    大师且留步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永恒的园丁

    永恒的园丁

    英国驻内罗毕的外交官贾斯丁,性格温和、风度翩翩,一副“伊顿校友”、“英国好男人”的绅士派头,最爱的却是侍弄花草,向来与世无争。他的妻子特莎则热心公益、扶危济困,且处事激进,从不畏惧挑战权威。特莎被杀的噩耗传来时,贾斯丁的世界从此崩塌。为了追查杀妻的凶手,贾斯丁展开一段危险旅程,且逐步卷入跨国制药企业邪恶可怕的阴谋之中,他前往伦敦、横跨欧陆、到加拿大,再返回内罗毕,最后在特莎遇害的地点等待自己命运的到来……这个喜爱园艺,无甚特别的男子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的力量所在,以及这个自己还来不及好好珍爱的女子所具备的超凡勇气。对抗强权、欺骗、伤害、背叛,你能有多大的勇气?爱情值得我们作怎样的牺牲?为了所爱的人,你能走多远?
热门推荐
  • 哪里是天堂

    哪里是天堂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尘土

    尘土

    李静、宋石男、东东枪等盛赞推荐!张立宪在《读库》1604中首篇推荐的作者,新浪好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2016年度文学类好书!许久未见的文字高手,来者不善,如“单刀入阵,寸铁杀人”,轻盈迅捷、利落优雅,又新鲜如洗、细致如丝。隐于市井的冷眼热肠,为盛世灯火里黑掉了的一小块、萎于尘土的一切招魂。一颗老灵魂,执着于记录凡常人事的风神与根系,笔下是萧红、萧军、端木蕻良们没有写到的东北故乡和故乡的人。这是贾行家(博客名“阿莱夫”)的第一本散文集,三十余篇,化作“人”“世”“游”。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为背景,描画其祖辈、父母、亲友、邻居等各种人的运命,和这人世的污浊、美好、哀伤,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为那些被剥夺被轻贱被凌辱被无视的人们、生活、城市招魂。无论尊卑贵贱,我们皆走在一段尘土中的路程,直到归于尘土。
  • 评琴书屋医略

    评琴书屋医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有我重生的夏天

    只有我重生的夏天

    这是一个破案又治愈的循环故事。听力超群的腹黑女人和听力障碍的面瘫男人拉扯纠缠,半推半就,从现在回过去,从案里到案外……君悠悠一次次改变了周遭人的命运,但能否改变她和他的命运轨迹?“你,看起来很眼熟……”“你撩女孩儿的方式真老套。”“跟我走吧。”“去哪儿?”“天涯海角……”“你还是跟我走吧。”“去哪儿?”“我家席梦思,保质保量保柔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灯笼草

    灯笼草

    小灯是五桩的妻,二桩是五桩的兄。二桩当过兵,是个体面漂亮的人,小灯对二桩曾起过心思,二桩对小灯亦起过心思。但是小灯和她的丈夫,男人仿佛一棵青壮的庄稼,汁水饱满,有一种藏不住的乡俗的野性,而小灯,就是近旁的那棵不知名的小草,同样的土壤,同在风雨中阳光下,根已绞在一起,叶子紧紧相依。在一起并属于着,互相接受并享受着。
  • 1982年的末日阳光

    1982年的末日阳光

    有一双眼睛从理工楼的第四层,由打北边数第三面,挂着红绒布窗帘的大玻璃窗子里面朝外窥看的时候,正是公元1982年的末日。末日俩字,当时的青年诗人,当今的著名文艺评论家绝然先生注释为最后一日。而我自己的本意则是大学之路即将走到尽头,在词义上,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绝然地存在着分歧。但现在显然不是进行学术讨论的时候。那是一个我们应该喜欢但却又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的日子。大家的心里都似乎是被塞满了鸡毛,每个人都是满腔的烦躁与不安,但还要装作极其平静。尽管阳光软软的像女孩子一样,脖子上裹着毛茸茸的花围巾,朝大家微笑着,在平日里总是人挤人,现在却十分寂寥的篮球场充当着迷人的看客。
  • 宣生六记之上古遗密

    宣生六记之上古遗密

    宣生六记第2部。她说,“我这一生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希望能和阿淼永远在一起。但它实现不了,所以我有了第二个愿望,惟愿他此生能够长乐无忧。”他送她一坛忘忧,她笑着说,“你就是我所有忧愁的来源,既忘不了你,又如何能够忘忧。”
  • 第一祸妃

    第一祸妃

    她是名动天下的红颜祸水,让所有皇室子弟、贵族公子莫不对她退避三尺;但她又是艳名远播的宰相千金,令所有男子纷纷对她趋之若鹜、众星拱月…当一个全新的灵魂附注在这个矛盾的身体上时,那些曾经拒绝过、嘲笑过、讽刺过、伤害过她的男人才真正明白,能与他们比肩站在巅峰的女子却是他们之前费劲心思推至门外的那个她…奈何,此刻的她已不是当初的闺阁小姐,对于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她能不去报复他们,已是对他们最大的仁慈…本文女主腹黑,在一定范围内强大,必要的时候会扮猪吃老虎;男主个个是精英,一定不会让亲们失望!简介无能,会再次修改,宁儿新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推荐自己新文《楚王妃》:云府千金胆小懦弱,金銮殿上的一场退婚,让她撞柱身亡……再次睁眸,眼底怯懦褪去,寒光乍现,让人望而生畏,缓步踏进血迹斑斑的大殿,清冷微寒的嗓音缓缓响起“那就随了辰王的愿!”人人都道是,云府千金历经坎坷性情大变,殊不知,这同一具身体内住着的是不同的灵魂……陌生的环境、各怀鬼胎的众人、阴谋不断的家事、纷争连起的政事,通通状似无意的袭向养在深闺的她……奈何,她已不是以前的软柿子,轻笑间却已是掀起了血雨腥风……推荐自己的旧文:《总裁的古代小娇妻》:《霸上儿子的总裁爸》:《晚夏》:特别推荐好友蔓妙滴新文:《罂粟妃》推荐好友文文:亲亲夏天的新文:《掠心女法医》亲亲果冻滴新文:《第一庶女》果冻滴新文:《呆子王妃》果冻滴新文:《无价贵妻》亲亲幽幽滴文文:《特工弃妇》亲亲小菟滴新文:《魅妾》
  • 流光石转

    流光石转

    “吱呀”一声,门扉开启迎面扑来的是潮湿、腐朽的空气还有黑寂的空间。黑暗阻碍人的视线,即使站在门口也看不清。她在黑暗中摸索,似乎有什么绿光在不远处,她伸手摸去,“啊!”被利器划伤的尖锐痛感传来。“好痛!”绿光变得强烈起来,她定睛一看,绿光中央刻着“楚夕”两个字。她再次伸手,柔和的绿光像是抚平受伤的手,尖锐的痛减轻了,但这时玉石却发出灼热的温度。而玉石上的血诡异的燃烧了起来。接着她看见玉在无限地扩大,以雷霆万钧之势把她吸进去……
  • 巫山梦华录

    巫山梦华录

    墨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