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100000002

第2章 玛尔特和她的钟

上中学的最后几年,我寄宿在城里一幢小小的市民住宅里。房主一家的父母和众多兄弟姐妹全都不在了,只剩下一个上了年纪却尚未出嫁的女儿。父母和两个哥哥已经去世,姐妹中除去最小的一个嫁的是本地的一名医生,其余全跟着自己的丈夫去了外地。这样,父母留下的宅子里就只剩下玛尔特孤零零的一个人,靠着出租家里过去的住房,还有就是一点儿微薄的养老金艰难度日。只是在礼拜天,她才能吃上一顿像样的午餐。然而对此老处女并不在乎,她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几乎为零。既出自信念,也考虑到小市民家庭境况的拮据,她父亲让所有子女都受到严格的节俭教育,结果就是玛尔特对眼下的窘境安之若素。

在青年时代,玛尔特只上过一般的学校,可她凭着头脑敏捷,性格沉稳,再加上寂寞的晚年勤于思索,等到我认识她的时候,她的文化修养已提高到一个对于女性,具体讲对于市民阶层的妇女来说很不一般的水平。诚然,她说起话来并非总是合乎语法,尽管她经常而且专心地阅读,特别爱读历史著作或者诗歌。不过对于读过的东西,她却多半能作出自己的正确判断,独立地分辨出哪是好哪是坏,这可就很少有人能办到啦。那时莫里克的《画家诺尔顿》①刚刚出版,一读便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因此反反复复地阅读;开始是从头读到尾,后来就喜欢哪部分读哪部分。书中塑造的人物于她已成为独立自主的生命,他们的行为不再受到作品结构的约束。她常常一思考便好几个小时,希望想明白,到底怎样才能免除那许多如此可爱的人即将遭遇的厄运。

孤身独处的玛尔特内心并不觉得寂寞无聊,只不过时不时地也可能产生一点儿生命虚度之感。她需要一个人,一个她能为他工作,一个她能给予关爱的人。她没有任何亲朋好友,于是便把这可嘉的激情倾注到自己的一批批房客身上。而我,就在她那里感受到了不少的关怀和慈爱。——她酷爱鲜花,尤其是素白的花,白花中又以那普通常见的为最爱,而后面这点,在我看来乃是她知足、认命的典型表现。每当侄儿侄女们给她送来采自自家花园的头一捧雪钟花和雪片莲,她一年中的第一个喜庆日子就到啦。随即从橱柜里取出一只瓷制的小提篮,插在里边的鲜花在玛尔特精心照料下,将一连几个礼拜装点着那她小小的屋子。

自打父母去世,在玛尔特身边就很少见到人,特别是漫长的冬季的夜晚,她几乎总是独自一人度过。这样,那活跃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对她来说极具个人特征的想象力,似乎便赋予了周围的家具什物以生命和意识。好像是她把自己灵魂的一些个碎片借给了屋里的那些老家具,使它们获得了与她交谈的能力。这样的交谈,自然多半都是无声的,可也正因此反倒更加亲切诚挚,不会发生什么误解。她的纺车,她的褐色雕花靠背椅,都是些古怪稀罕的玩意儿,常常会生出些特异透顶的念头,而有一台老式座钟尤其如此。这钟还是五十多年前她父亲生前在阿姆斯特丹②的旧货市场上淘来的,买的时候就已经成了老古董。这家伙模样自然很是稀罕:在已经发黄的刻度盘的两侧,各紧靠着一张长发垂挂的海妖面孔,这面孔是用白铁皮剪成后再上色做的;刻度盘的下面部分被带鳞片的鱼身围着,鱼身上还残留着镀金的痕迹。指针似乎做成了蝎子尾巴的样子。年深日久,估计齿轮机械已经磨损,所以钟摆发出的响声既沉浊又不均匀,而且摆锤时不时地还会突然掉下来几英寸。

这只钟是它女主人最健谈的伙伴,而且不只谈,还参与她所有的思考。每当玛尔特感到孤独,孤独得即将堕入沉思的时候,它的钟摆便滴答滴答地响起来,越响越带劲儿,越响越厉害。这响声不让她有片刻的安宁,一声一声地直接穿透进她的思想里去,直到她终于不得不站起来。这时候,阳光正温暖地照进她的玻璃窗,窗台上的丁香花正吐放着甜美的芳香,窗外的天空正掠过一群呢喃歌唱的燕儿。周围的世界待她多么亲切啊,她不能不又变得心情愉快起来。

可那只钟啊,它也真有自己的脑子。它年迈力衰了,已不大情愿适应新的时代,因此往往在本该敲十二响的时候偏偏只敲六响。反过来有时候又敲个没完没了,像是它想要将功补过,直敲到玛尔特过来把钟锤从链条上拿掉。最稀罕的是有时候它该敲却敲不响了,接着只听齿轮间传出一阵阵吱吱嘎嘎的声音,可钟锤就是抬不起来。这样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深更半夜。玛尔特每次都会醒来,都会下床去帮助解除老钟的困厄,而且不达目的决不休止,哪怕是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哪怕夜晚漆黑。随后她才重新上床,开始东想西想,要弄明白这钟为什么唤醒她,问自己是不是有啥白天该做的事忘记了,问自己这一天是不是过得真正问心无愧。眼下又到了圣诞节。由于大雪阻断了交通,圣诞夜我是在一位多子女的朋友家度过的。圣诞树早已点亮,孩子们已欢呼雀跃着冲进关闭了很久的圣诞室,随后我们又吃了必不可少的鲤鱼,喝了红葡萄酒;没有拉下任何传统的仪式和节目。——第二天早上我踏进玛尔特的房间,按老习惯向她祝贺节日。她坐在那儿,胳膊肘支在桌上,像是久已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昨儿个晚上,您是怎样过的圣诞夜呢?”我问。她瞅着地板回答:“在家里。”“在家里?怎么没跟您的侄儿们在一块儿?”

“唉,”她说,“自打十年前的昨天我母亲在眼前的这张床上过世以后,圣诞夜我就再没出过门。昨儿个我姐姐确曾派人来请我,在天黑时我也真想过要去她那里;可是——那只老钟这时又怪响起来。早不响晚不响,好像一个劲儿地在说,别去喽,别去喽!你想在那儿干什么?你的圣诞夜不该去那里过呢!”

这样,她便留在了家里的这间小屋里。儿时,她曾在这儿玩耍;后来,她曾在这儿替父母阖上眼睛;现在,那只老钟跟当初完全一样,仍在那儿滴答滴答响个不停。只是眼下,在它已如愿以偿,玛尔特把已经取出来的节日礼服重新锁进了柜子以后,它发出的滴答声却轻了下来,而且越来越轻,越来越微弱,到最后竟一点儿听不见了。——玛尔特呢,又可以不受打扰,独自去回忆自己一生经历的一个个圣诞夜的情景:

她父亲坐在那张褐色的雕花靠背椅里,头上戴着细绒便帽,身穿黑色的节日礼服,一向严厉的眼睛今天也变得和蔼而慈祥,毕竟是圣诞节了——唉,是许多许多年以前的圣诞节!尽管当时桌上并没有大放光明的圣诞树——这只有富人们可以享受——却点着两支粗大的蜡烛,把小屋子照耀得异常明亮,以致经过许可从黑暗的前厅走进来的孩子们都不得不用手挡住眼睛。随后他们走到桌子跟前,观看圣婴给他们带来的礼物,但按照这个家庭的规矩既不显得急躁,也不雀跃欢呼。自然没有昂贵的玩具喽,不,连便宜的玩具也没有,而尽是些有用和必需之物,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块小黑板、一册歌本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可尽管这样,得到了小黑板和新歌本的孩子们仍然感觉幸福,接下来便一个跟着一个去吻父亲的手;他老人家呢则仍旧坐在自己的靠背椅里,心满意足地微笑着接受孩子们的感谢。头顶上束着小方巾的母亲满脸温柔慈爱,亲手给孩子们系上新围裙,在新黑板上写了些数目字和字母让他们模仿。只不过母亲时间实在很少,必须下厨房去烤苹果饼了,要知道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才是圣诞夜的主要礼物,不烤不成啊。这当儿,父亲翻开了新歌本,用他那洪亮的嗓音唱起来:“满怀喜悦,赞美上帝!”孩子们全都识谱,也跟着合唱:“满怀喜悦,赞美上帝!”他们就一直这么站在父亲的靠背椅周围,把整首歌唱完。只有在歌唱的间歇,才听得见母亲在厨房操作和苹果饼在锅里发出的吱儿吱儿声。——滴答,滴答!老钟又叫开了;滴答,滴答!它越叫越来劲儿,越叫越揪心!玛尔特猛然站了起来,她的四周几乎已经一片黑暗,唯有窗外的雪地上躺着一点儿黯淡的月影。除了那钟摆的响动,房子里一派死寂。没有孩子们在小屋里歌唱,没有火焰在厨房中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宅子里留下的就只有她孤零零一个人;其他的人通通走了,通通走了。——可这老钟它到底又想告诉玛尔特什么呢?——啊,它是提醒她快十一点啦——另一个圣诞夜的情景蓦然间出现在玛尔特的记忆中。唉!完完全全是另一个样子啊,在许多许多年以后:

父亲和兄弟们已经死了,姐妹们也都出了嫁,只有母亲单独和玛尔特留了下来。她早已接管了父亲在褐色雕花靠背椅里的位子,把那些家庭琐事统统移交给了自己的女儿,因为父亲一死她就小病不断,和蔼的面容一天比一天苍白,慈祥的目光一天比一天惨淡,到头来只好成天卧病在床。这样子过了三个礼拜,便又到了圣诞夜。玛尔特坐在病榻旁倾听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呼吸,屋子里死寂一片,只有老钟滴答滴答地走着。这时已经快十一点,母亲突然睁开眼来,想要喝水。

“玛尔特,”她说,“一等开春,要是我体力——能够恢复,咱们就去看——你的姐姐汉娜。刚才我在梦中,见到了她的——那些娃娃。——你呀,在这家里太寂寞了。”

母亲压根儿给忘了,汉娜姐姐的孩子们全已在去年深秋夭折。玛尔特也不提醒她,只是默默地点点头,握住母亲变瘦削了的手。这当儿钟敲了十一点。……眼下它也正敲十一点——只不过声音是那样的轻,好像来自非常非常遥远的远方。

这当口玛尔特听见一声沉浊的呼吸。她想,母亲又要睡了,于是便悄悄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仍然把母亲的手握在手里,临了儿自己也堕入了似睡非睡状态。如此过去了大约一个小时,钟突然敲起了十二点。——蜡烛已经燃尽,明亮的月光照射进窗户中来。埋在枕中的母亲的面容显得异常苍白。玛尔特握着的她的手已经冰凉。她放开她冰冷的手,在母亲的遗体旁坐了一整夜。

而今玛尔特又这样坐在同一间小屋里,回忆着往事。那只老钟滴滴答答走着,声音时而响亮,时而低沉。这个家庭发生的事情它都知道,都一块儿经历过,它帮助玛尔特回忆过去的一切,回忆起她的痛苦,回忆起她那些小小的欢乐。

玛尔特那孤寂的小屋是不是仍然令人感到惬意?这我不知道。离我住在她家已经过去许多许多年,还有,她那座小城与我的故乡又相隔遥远。——那种珍惜生命的人们通常不敢说的话,玛尔特总是径自而大声地讲出来,例如她常说:“我从来不曾生过病,我呀,肯定会活很久很久。”

她这个自信要是没有错,我写的这篇东西要是能落进她的小屋,她在读的时候但愿还想得起我来。那只老钟会帮助她回忆的,它可是什么都一清二楚。

①莫里克(1804-1875),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兼小说家,长篇小说《画家诺尔顿》为其主要代表作。

②荷兰的海港城市。

同类推荐
  •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

    本书简·奥斯汀的两部代表作组成。《傲慢与偏见》讲述了一个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达西因为行为傲慢,造成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他一直怀有偏见,这也使得他们的爱情之路磨难重重。作品真实地再现了英国当时乡村社会的中产阶级普遍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价值观。《理智与情感》以两个性格迥异的姐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姐妹两人的爱情经历。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姐姐埃莉诺的理智与沉稳,妹妹玛丽安的热情与感性。从而反映了当时英国乡村社会的世俗人情和婚恋的价值取向。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一册)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第一册)

    福尔摩斯虽然是阿瑟·柯南道尔笔下塑造的人物,但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他以最有趣、最引人的手法,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引起共鸣:人们都有探索黑暗与未知的好奇,也都有找出真相、伸张正义的向往。就在事实与想象里、在假设与证据间、在科学理论与小说创作下,人们心中都有福尔摩斯的影子!福尔摩斯的冷静、智慧和勇气,在悬疑紧凑的故事情节里是最值得玩味的。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分析是破案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鉴识科技应运而生,为侦案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帮助,但这位神探的博学多闻、细心耐心、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特质,应该是这套书背后所要传达到的重要含义。
  • 虫:虫子的世界

    虫:虫子的世界

    《虫子的世界》是刘慈欣领衔的一部科幻作品集。该书以刘慈欣的代表作《乡村教师(已签约影视)》为主打,文中既描述了人在宇宙中的卑微与渺小,同时又讴歌了人性的辉煌与伟大。在本文中,一位身患绝症的乡村教师与他的一群学生被放在星际战争的大背景下——银河系内正在暴发一场持续了几万年的星际大战,而在地球上,一位将死的乡村教师,却在为他的学生上最后一堂课。一方面是成千上万星系被外星文明毁灭的悲壮画面,一方面则是一位濒死的教师因为大爱而焕发出的生命回光——刘慈欣的作品总是能在不动生色间给人深深地震撼……
  • 杀手蛋糕

    杀手蛋糕

    “雨点,不要!”莱克茜喝止着她那条正从后院栅栏上的缺口中钻过去的小狗,可是已经晚了。她来到邻居的后院时,正好看到雨点蹲在人家收拾得十分整洁的花园里。莱克茜跑过去,抓住雨点的颈圈,暗自庆幸自己没忘记带狗屎袋。右边一阵轻微的响动引起她的紧张,她蹲着扭过头去,看到一双厚重的黑皮鞋——男人的鞋。莱克茜的眼睛慢慢地向上移,停留在一张棱角分明英俊的脸上。这张脸晒得微黑,镶着一对棕色的眼睛,黑头发剪得短短的。
  • 二区到六区

    二区到六区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热门推荐
  • 时光带不走优雅

    时光带不走优雅

    梁艳凭借专业领域里的资深和专业,加上其自身的个人风采,是诠释魅力风格的最佳典范。本书为梁艳形象管理系列图书的其中之一,本书以时尚随笔的形式,阐述装扮的礼仪,是女性读者品读时尚的休闲读本。后续,梁艳还会继续推出男装和男性职场商务礼仪、以及生活品味图书。
  • 今天有没有成为主宰

    今天有没有成为主宰

    契约了一个来路不明,黑化开挂能力逆天的宿主,系统表示自己的压力很大。系统:【宿主!淡定!淡定!千万hold住!不能黑化!】慕言歪头,“黑化?这样吗?”片刻过后,战场浮尸百里,血流成河,宛如身处地狱。系统:【!!!】宿主!违规操作了啊喂!于是,系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动谁都不能动宿主大人的小妖精。系统对小妖精怒目而视。小妖精妖孽一笑,转身抱住某大人,“媳妇儿,它凶我!”系统:妈的!这个祸国殃民的禽兽!-问:有一个随时都会黑化开挂的宿主,是好,还是不好?系统默默蹲角落,瑟瑟发抖,“黑化了它死翘翘。”“开挂了他们一路通关!”所以,到底好不好?
  • 美兽成灾最渣召唤兽神

    美兽成灾最渣召唤兽神

    新书发布!新书发布!《直播:每天出门世界都不一样》求呵护,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很久很久以后,秦子苏的孩子们依然喜欢缠着她说穿越圣兽大陆的故事。被孩子们围在中间的秦子苏慈爱地笑着:穿越啊,那是发生在我快满十八岁时候的故事……
  •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道家喜欢谈论兵法和战略战术,而儒家却打着“仁义”的旗号去治理国家。事实上,道家和儒家各有妙道,与儒家相比,道家更像一位良医,处在变乱的时代,治病救人。而儒家如同休养生息的农人,春种秋收,在和平的年代着力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
  • 灵变之传说

    灵变之传说

    校园里一座被废弃的宿舍楼接连发生连环命案,死状惨不忍睹!血性手段,不寒而栗!是人为,还是厉鬼所致?细细的品读本文会将你一步一步的带进恐惧中,准备好了么?窒息般的惊秫正在占据着你的神经!
  •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

    《和灵魂一起守夜》为短篇小说集。作者于建新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写了行医二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泪笑掺杂,悲喜交织——有冒险违规用偏方从死亡线上拉回病人却受到院方处分的人情味医生,有公费医疗考虑到单位效益不好硬挺半年不入院而加重病情的倔老头,有偷换医疗器材从中牟利而致严重后果的黑心医生,也有不被利益诱惑坚持揭发中药供应商假药的“储疯子”,有太平间工作人员不为人知的辛酸过往,有违规帮病人完成遗愿的良心大夫……写尽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 重生冥界:彼岸迷途花

    重生冥界:彼岸迷途花

    她被最亲近之人背叛,落入冥界,命中注定的相遇,却将她还未愈合的心口再次撕裂。为了那份爱而不得的心动,她努力的想追上那个男人的脚步,可是……“你可知道,我们是生生世世注定了不能在一起的!”
  • 致富农女要翻天

    致富农女要翻天

    (全文完结)一场穿越,她成了异世山沟沟里丧父丧母的八岁小女孩。大伯娘泼辣,婶婶一家好吃懒做,时不时的还跑来顺手牵羊,占点小便宜,这日子简直让人没法过了。还好她有穿越附赠的空间一个,身边也有几个护她疼她的兄弟,就算日子再苦又如何,看她如何奋起,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和现代人经商的头脑,带领全家一起奔小康,从此过上幸福无忧的美好生活。
  • 恋爱解救,我的男神患者

    恋爱解救,我的男神患者

    痛!沈清涵感觉整个肺腔都要炸裂了,脖子上的禁锢在一点一点夺走她的呼吸。沈清涵费力的张开眼眸,入眼的便是一双无神却通透的眸子。漆黑的眸子毫无光泽,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直勾勾的盯着沈清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