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000000011

第11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上)(4)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詹本第2370页注释(一):

肮脏,《后汉书》卷八0下《文苑列传·赵壹传》载《刺世疾邪赋》:“伊忧北堂上,抗脏倚门边。” 李贤注:“抗脏,高亢婞直之貌。”抗,同骯。

据此,我们知道“肮脏在风尘”的意思是:服戎事于边关,身在行伍,而高亢耿直不屈。所以,该诗句中“风尘”喻指风尘漫天的边关戎事。

上录《流夜郎赠辛判官》首章前六句,紧接“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李白于第二章开头就写道:“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胡开。”所以我们判定此诗上两句中的“风尘”指战乱。

“风尘”,全唐诗使用达223次,一般多用它的引申义。

“风尘”指风和被风扬起的尘土时,两个语素的意义属于相关。汉焦赣《易林·坎之咸》:“风尘瞑迷,不见南北,行人失路,复反其室。”

晋郭璞《游仙诗》:“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此例中“风尘”指尘世,即纷扰的现实生活境界。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而为政所患……微染风尘,便乖肃正。”此例中“风尘”指尘事,即平庸的世俗之事。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懋建德业,务本求己。”此例中“风尘”喻指宦途,官场。

《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强,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此例中“风尘”即比喻战乱;戎事。

李白诗歌中“风尘”使用达12次,义项多至五个;“风尘”在全唐诗中的使用率又很高,可见,“风尘”一词应是唐代的一个常用词。

【风沙】(3次)

(1)此特指大漠里的风和沙。

《古风·胡关饶风沙》:胡关饶风沙,萧索(一作飒)竟终古。

(2)此喻指人生旅途的艰辛。

《公无渡河》: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春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草木结悲绪,风沙凄苦颜。

“风沙”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唐诗中出现59次,为当时的常用词。

在干燥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风、沙相随而起,边塞多风沙,故“风沙”一词多见于边塞诗人的诗里。李白《古风》“胡关饶风沙”即以“风沙”代指边塞气候恶劣。如唐李颀《塞下曲》:“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这种语境里的“风沙”带上了特指色彩,似乎特指西北边塞大漠所具有的“风沙”。诗歌等文学作品里的词语,往往如此。

后两首诗中的“风沙”,以恶劣的气候而喻指人生旅途之艰辛。但辞书上“风沙”无抽象之比喻义,我们只好把这种含义,看成李白诗歌中词语所具有的词外之义。正因为李白等唐代诗人这样使用“风沙”,“风沙”一词便产生了词外之义。关于诗歌语词的词外之义,苏宝荣先生是这様说的:

应当说,语词的言外之义,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讲究“诗眼”,追求“炼字”,这种经过锤炼的字词,精妙之处,往往就在于蕴含着词外之义。

№16 风火 风水 风雷 风电

【风火】(1次)指道家地、水、风、火四大元素。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王琦注:“释家以此身为地、水、风、火四大假合而成。坚者是地,润者是水,暖者是火,动者是风。”《汉语大词典》“风火”下无此义项。此用同类事物中的两者构成一词而称代此类事物的全体。

故“风火”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风水】(3次)

(1)指天上的风和雨;指江河里的风和水。

《宿清溪主人》: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风水无定准,湍波或(一作成)滞留。

(2)喻指时势。也就是指诗人当时所处的外在环境和时局变化。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詹本第2671页注释(九):“朱注:‘风水,犹烟水也,为渔者所居。’资,朱注:‘助也。言有所助也。’《选集》:‘风水,风雨,喻援助之物。’” 詹本同页注释(十):“《文选》卷四九干宝《晋纪总论》:‘至于世祖,遂享皇极。’吕延挤注:‘皇极,天子之位也。’”

詹锳先生讲解此段的大意时,引朱谏曰:“州中司马贤主人也,系苍生之重望,力能荐士而推贤,若假我以青云之翼,我亦可以高飞而远举,得如鸿毛之遇顺风,巨鱼之纵大壑矣。苟风水见资,而时势相助,我当投竿而起,佐皇极,赞一人之成大化,夫何难哉!”

据此,我们知道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里“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中的“风水”一词的含义是:指诗人当时所处的外在环境和时局变化。

“风水”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风”与“水”是组成自然风景的两种重要因素,“风水”相关并列而为复合词,再靠比喻手法引申出“时势;外在的环境因素”的义项。

实际上,民间至今有用“风水”一词来指宅基地、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山脉等形势。此种用法见于旧题晋郭璞《葬书》:“经曰:风乘气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李白诗歌中的“风水”虽无这一义项,但“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中的“风水”指对人有援助的外在因素,与这一义项是有关系的。

另外,本书作者考察,“风水” 借指“风光、景色”,是全唐诗中所产生的新义。如李绅《移九江》:“楚客喜风水,秦人悲异乡。”

【风雷】(4次)形容巨大的响声。

《赠从孙义兴宰铭》: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银鞭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布落,如潀云汉来。

“风雷”, 指风和雷。《周易·益》:“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孔颖达疏:“子夏传云:‘雷以动之,风以散之,万物皆盈。’……其意言必须雷动于前,风散于后,然后万物皆益。”

后用“风雷”来形容巨大的响声,如方干三《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石上丛林碍星斗,窗前瀑布走风雷。”

刮风打雷,“风”和“雷”响声都很大,可见两个语素具有共同的义项而并列构词,表示巨大的响声。

【风电】(1次)本指风和电,比喻很快的速度。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

此“风电”与“鞭策”对得很工稳,不作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两个语素本为相关并列之语义关系。“风”与“电”都具有极快的速度,故在此义项上,两个语素又为同义并列之关系,李白此诗中“风电”即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风电”一词,见于南朝梁陆倕《志法师墓志铭》:“哀兹景象,愍此风电。”

№17 风波 风涛(附风浪)

【风沙】(3次)

(1)此特指大漠里的风和沙。

《古风·胡关饶风沙》:胡关饶风沙,萧索(一作飒)竟终古。

(2)此喻指人生旅途的艰辛。

《公无渡河》: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春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草木结悲绪,风沙凄苦颜。

“风沙”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唐诗中出现59次,为当时的常用词。

在干燥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风、沙相随而起,边塞多风沙,故“风沙”一词多见于边塞诗人的诗里。李白《古风》“胡关饶风沙”即以“风沙”代指边塞气候恶劣。如唐李颀《塞下曲》:“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这种语境里的“风沙”带上了特指色彩,似乎特指西北边塞大漠所具有的“风沙”。诗歌等文学作品里的词语,往往如此。

后两首诗中的“风沙”,以恶劣的气候而喻指人生旅途之艰辛。但辞书上“风沙”无抽象之比喻义,我们只好把这种含义,看成李白诗歌中词语所具有的词外之义。正因为李白等唐代诗人这样使用“风沙”,“风沙”一词便产生了词外之义。关于诗歌语词的词外之义,苏宝荣先生是这様说的:

应当说,语词的言外之义,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讲究“诗眼”,追求“炼字”,这种经过锤炼的字词,精妙之处,往往就在于蕴含着词外之义。

【风波】(7次)李白诗中皆为“风浪”义。

《远别离》: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长干行二首》其二: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横江词六首》其二: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词六首》其五: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庄子·天地》:“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成玄英疏:“夫水性虽澄,逢风波起,我心不定,类彼波澜,故谓之风波之民也。”庄子所用“风波之民”,其中,“风波”含义抽象而深刻,是“比喻动荡不定或艰辛劳苦”的意思。这已经是“风波”的比喻意义。可见,“风波”一词的出现时间会早于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

李诗使用“风波”达7次,皆指“风浪”,用“风波”一词的本义而已。屈原有这样的用例,《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而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现代汉语中“风波”一词,除用其本义外,还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风波”在李诗中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风涛】(2次)指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枯鱼过河泣》: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赠崔侍御》(黄河三尺鲤):故人东海客,一见借吹嘘。风涛倘相因,更欲凌昆墟。

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

在唐诗中“风涛”一般使用它的本义,而且指级别很大的风浪。

“风涛”与“风浪”在李诗中使用的情况如上所述,在唐诗中使用的情况则如下:

第一、全唐诗对“风涛”使用的次数超过了对“风浪”的使用的次数。全唐诗中使用“风涛”达54次,使用“风浪”41次。杜诗中使用“风涛”9次,使用“风浪”4次。例如:

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杜甫《次晚洲》: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

杜甫《渡江》: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

杜甫《天河》: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除“李杜”之外,其他著名的诗人也使用了“风涛”。例如:

杨炯《西陵峡》: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高适《涟上题樊氏水亭》:明日又分首(一作手),风涛还眇然。

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白居易《涧中鱼》: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第二、李诗中未使用“风浪”,见于其他诗人的诗里。如:

储光羲《寒夜江口泊舟》:寒潮信未起,出浦缆孤舟。一夜苦风浪,自然增旅愁。

崔灏《长干曲四首》其四: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第三、“风涛”在唐诗中产生了新义,用来比喻艰险的遭遇。例如项斯《欲别》:“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 而“风浪”在唐诗中却未产生新义,到宋诗中才产生了新义。“风浪”也是一个传承词,《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南人以为邛河”李贤注引汉李膺《益州记》:“渔人采捕,必依止宿,每有风浪,辄居宅侧,恬静无它。”“风浪”比喻艰险的遭遇,晚见于宋叶适《题五畏斋》:“君不见匹夫胆大气如山,风浪只在须臾间。”

“风涛”一词,在李诗中,甚至在唐诗中都是一个很活跃的词。可以这么说,以李白为代表的唐代诗人对“风涛”一词的使用超过了对“风浪”一词的使用。难怪“风涛”到现代汉语初期,比“风浪”又多产生出一个新义,即用“风涛”来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例如鲁迅《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涛怒吼起来,刷洗山河的时候,这才能脱出这沉滞腐烂的运命。”

总之,在李诗中、唐诗中,“风涛”比“风浪”更具有表现力。

“风波、风涛、风浪”在指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时,为同义词。

“风波、风涛、风浪”和“风尘、风沙”这一类的词,有人会看成偏正式复合词,而本书看作并列式复合词。因为,“波、涛、浪”以及“尘、沙”,虽然因风而起,但“风”的本义(见前风气一词)是一种气体,与它们只是两两合在一起表示相关的一类自然现象,所以本书将“风波、风涛、风浪、风尘、风沙”之类的词看成相关一类的并列式复合词。

№18 a. 波涛 波浪 波澜

b. 涛波

【波涛】(作名词3次)

(1)指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

《鸣皋歌送岑征君》: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一作虹)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淮南子·人间训》:“及至乎下洞庭,鹜石城,经丹徒,起波涛,舟航一日不能济也。”

(2)比喻动荡的局势。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太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

此为“波涛”在李诗中产生的新义。

附“波涛”作动词。为“奔逃”义。仅见于李白《白马篇》:“叱咤经百战(一作万战场),匈奴尽波涛(一作逃)。”详见第四章№89。

【波浪】(2次)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春日行》: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

《江上寄巴东故人》: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波浪”一词,大抵为唐代新词。除唐诗外,又见于《晋书·张华传》:“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唐代诗人中,李白之前,有骆宾王、丁仙芝等使用;与李白同时的有杜甫、李华等使用,杜甫使用达5次;李白之后,有孟郊等使用。此举例如下:

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乐游园歌》:青春波浪芙蓉圆,白日雷霆夹(一作甲)城杖。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李华《杂诗六首》其一: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

【波澜】(9次)

(1)指波涛。即指江河湖海中的大波浪。

《古风·秋露白如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一作多)屈曲。

《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赠友人三首》其二: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留别金陵诸公》: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其二: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

汉马融《长笛赋》:“波浪鳞沦,窊隆诡戾。”

(2)波浪翻滚。

《古风·登高望四海》: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

《金陵三首》其一:金陵空壮观,天堑(一作江塞)净波澜。

南朝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

“波”,本为“水涌流”。《说文·水部》:“波,水涌流也。从水,皮声。”《管子·君臣下》:“夫水波而上,尽其摇而复下,其势固然者也。”故引申为“起波”。《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作名词,指涌流的水。《诗经·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又指波浪,即指起伏动荡的水面。《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涛”,大波。《说文·水部》:“涛,大波也。从水,寿声。”

《篇海类编·地理类·水部》:“涛,海中大波,亦曰潮头。”汉王充《论衡·书虚》:“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淮南子·人间训》:“经丹徒,起波涛。”高诱注:“波者涌起,还者为涛。” 《文选·木华〈海赋〉》:“于是鼓怒,溢浪扬浮;更相触搏,飞沫起涛。”李善注引《苍颉篇》曰:“涛,大波也。”

“浪”,《说文·水部》:“沧浪水也,南入江。” 《尚书·禹贡》:“(汉水)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引申后仍作名词,指波浪。《玉篇·水部》:“浪,波浪也。”《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晋左思《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鲵吐浪。”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引申后转为动词,乃“起波;水波涌动”之义。晋左思《吴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唐鲍溶《周先生画洞庭歌》:“不下此堂临洞庭,水文不浪烟不动。”

“澜”,据《说文》,“大波为澜”。《说文·水部》:“澜,大波为澜。从水,阑声。涟,澜或从连。” 《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赵岐注:“澜,水中大波也。”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同类推荐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延安记忆

    延安记忆

    作为散文集,《延安记忆》可以说是容量巨大。洋洋洒洒百多篇文章,基本上概括了人世间的全景:从官员到诗人,从普通百姓到亲人邻居,从中国内陆到世界各地,善与恶,爱与憎,理想与现实,梦幻与人生,生与死的感慨,灵与肉的较量,生活的厚重与追求的执著,都浓缩在他时而深刻朴素时而空灵清妙的文字中,让人在惊心、嗟叹、颔首、解颐之余,感到大气恢宏,气象万千。但一个不能忽略的情况是:由于忽培元从政的阅历和“为官”的视角,使得他的文字时常显现着一种深刻的认识水准和思想高度,我以为这是他散文的极为重要的特色。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对自我的采访

    对自我的采访

    我采访过许多人,今晚,我要采访自己,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茫然了,访问者却找不到被访者。我在何处?我不知道,我开始寻找,我所能找到的我,其实只是一些自我的影子,一些回音,或者只是一些印痕而已。我的身体,灵魂,心灵都被严严实实的包裹着,别人无法进入,即使我自己也无法进入。我找不到我自己。一次,我走在街上,从一个熟人的身上忽然看到了我,我急忙前去辨认,原来只是一个虚幻。我到未来去寻找,在那片陌生的土地里,根本就没有我;而过去呢?过去已经不存在,刻在时间中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辩认。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热门推荐
  • 魔剑问情传

    魔剑问情传

    胭脂香,英雄冢。挥剑落,情断肠。人皆有情,魔剑无情!
  • 快穿之千戏攻略

    快穿之千戏攻略

    (1v1)甜宠文快穿文余千戏身为快穿任务榜的榜一,被主神坑到崩坏位面去掰正男女主。带男女主走上阳光正直的道路。只是临走之时,从主神那里坑来的人质。老是搞破坏,让她头疼。千戏:“系统,你确定这货不是卧底嘛?”【老大,数据一切正常】千戏:……少年璨若星河的眸子眨了眨,一脸无辜。——慢慢被白菜坑习惯后。【老大!白菜花光了你卡里的所有积蓄。】【老大不好啦!白菜挑衅魔教教主,人家带人打上来啦!】【老大!……】千戏笑了笑:“辣鸡系统闭嘴,他那天不坑我才有鬼了。”白菜单纯无害的眸子望向众人。——女主余千戏: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男主余白菜:坑人洁癖,单纯无害。
  • 百元新娘火辣辣

    百元新娘火辣辣

    什么?霸道总裁将她当做那种女人?她拒绝这样的侮辱!她一怒之下砸了霸道总裁的家,偷了几十瓶上好的红酒。
  • 再忙也要会理财

    再忙也要会理财

    读书要趁早,理财别趁闲。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可生财。钱是挣出来的,更是理出来的。只有理财才能让小钱变大钱,让死钱变活钱,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再忙也要会理财》告诉你最时髦的赚钱、花钱、省钱、存钱方法,让你轻轻松松理财,明明白白花钱,快快乐乐生活。全书主要包括基金、股票、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外汇、*、期货、典当、储蓄等不同的理财内容,方法实用、指导性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上手就能用。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并且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方法,积极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理财活动中去,通过努力告别拮据的生活,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
  • 守候瞬间的永恒

    守候瞬间的永恒

    若琳代替好友馨语相亲,谁知遇到极品男人韩皓轩,阴差阳错的是韩皓轩居然看上了冒牌馨语。真相终究会浮出水面,韩皓轩得知若琳并非馨语,却仍旧为若琳着迷。就在此时,若琳的母亲生病了,而对她伸出援手却是她多年来的暗恋对象穆景言。如果说若琳是灰姑娘,那么韩皓轩无疑是白马王子的典范,后来出场并且魅力不亚于韩皓轩的穆景言就算得上一匹黑马了。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中小企业财税一本通

    中小企业财税一本通

    本书全程展示了从原始单据到报表的所有操作流程,详细解读了两大核心报表的填报与处理技巧,并从账务处理的7大关键入手,介绍了如何把控12种税目申报缴纳,从而使得没学过财务的管理者也可以正确进行财务决策,通过一套账轻松规避财税风险,将隐患解决在账面之外。
  • 六界武神

    六界武神

    六界之内,让所有人臣服于脚下。爆踢妖界之皇,吊打魔界之主,完虐天界天帝。六界之内,唯我独尊。
  • 梦中的人鱼

    梦中的人鱼

    五岁的他因车祸失去了之前的记忆;十岁时,他的梦中来了一条人鱼,他每天晚上都可以见倒她,但却触碰不到她;十六岁,人鱼再也没有来过,最后那次见面,她只留下了一句话”希望你能找到我。“她便永远消失在了他的梦中!‘雨’学院来了一位转学生了!天那,她居然是冰山校草的妹妹!这一切的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身份被拆穿,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她居然是……
  • 娘子大人请减肥

    娘子大人请减肥

    陆老爷:闺女,咱减肥。陆花暖:爹爹,你嫉妒人家身材。路人:陆小姐,减肥吧。陆花暖:哎呦,我知道你说是反话,你是喜欢我了吧,为了吸引我注意力。某人:减肥。陆花暖:是的,相公大人。某人:不要叫我相公。我陆花暖,花痴+自恋,所以说世界的帅哥都是我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