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500000002

第2章 戈林(1)

1.一战中的戈林

德意志第三帝国元帅戈林赫尔曼·戈林于1893年1月12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罗森海姆的一座温泉别墅里,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厄恩斯特·戈林博士时年64岁,是位海外殖民地总督。母亲范妮·蒂芬布鲁恩是老戈林的第二任妻子,比丈夫小20岁。

戈林自童年以来就形成了痹爱奢华和排场的特性。他童年的那些日子是在默特恩多夫宫殿和菲尔登斯泰因城堡中度过的。这些都是他那有着一半犹太人血统的富有的教父里特尔·冯·爱泼斯坦的财产。爱泼斯坦接纳了戈林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们到自己的家中——并非出于无私的帮助,而是因为赫尔曼·戈林的母亲是他的情人。

少年时代的戈林聪明英俊,还不具有残暴冷酷无情的秉性,但是终归母亲高明,她说:“戈林不成为一个传人,便会成为一个罪犯。”

戈林虽然调皮捣蛋,但是学业成绩一直优异,在学校里,他如鱼得水。

1910年,他以优良的成绩升入号称“德国西点军校”的利希菲尔德军事学院。在这里,他心甘情愿地接受着极其严格的普鲁士军训。第二年他通过了系列考试,并取得军训课最高分。1912年3月,戈林应征入伍,继续在利希菲尔德军事学院进修,并在第二年12月通过了军官考核。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戈林作为排长被派往前线。在纳尼、埃普诺尔和弗里雷的战斗中,荣获二级铁十字勋章。不久染病退出战场,疗养于弗赖堡。在这里,他结识了正在接受飞行训练的陆军中尉布鲁诺·勒歇泽,并燃起了对飞机这种新式装备的兴趣。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病愈后被派到达姆施塔特接受侦察飞行训练。

从1915年2月起,戈林和勒歇泽一直同飞一架飞机。

3月,在法国装甲炮群威胁的科特德塔上空,两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侦察飞行,为德军的进攻提供了重要情报。为此,德皇亲自召见了他们,并授予他们一级铁十字勋章。

6月,他们驾驶着没有任何武装的阿尔巴特罗斯侦察机,设法迫降了一架法国轰炸机,这一壮举使他们两人声名鹊起。

1915年10月,戈林首次完成了作战飞行,并在11月第一次击落了一架法尔芒飞机。

1916年3月,戈林驾驶着一架300马力的C499号大型战斗机,同法国的3架大型飞机展开激战,击落了其中一架。

1916年11月,戈林在空战中挨了英机的一颗机关枪子弹,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地把负伤的飞机开回自己的防区,此后疗养了3个月。伤愈归队后,戈林已成为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之一。

戈林在空战中勇猛果敢,胆大心细,经常孤军奋战,每次都能奇迹般地胜利返回。有一次,英机打掉了他的方向舵,他却安然返回防区。事后,他得意洋洋地说:“我不知怎么回事,没有方向舵,我照样飞得很好。”

到1918年6月,戈林击落的敌机累计已达21架。与此同时,战绩辉煌的戈林又极为走运,获得了被视为德国空军军魂和象征的里希特霍芬中队的指挥权。然而,还没有等他充分品尝权力的滋味,德国军队便节节败退。

11月,基尔港水兵起义,国内陷入了一片混乱。11日,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德国战败了。这对刚被誉为天之骄子的空中英雄——戈林是何等的打击!他将往何处去?

每想至此,戈林便不由得心潮起伏,黯然神伤。

2.推动**上台

此后,他带着伤痛曾先后到过柏林和慕尼黑,然而到处是混乱,失望之余戈林决定离开多事的德国,打道北上,到北欧去寻求发展。

希特勒与格林在北欧,戈林为丹麦人做过试飞员和飞行表演,后来又来到瑞典当飞行员。

1920年2月,瑞典社交界名人埃里克·冯·罗森伯爵包租戈林的飞机。在罗克尔斯垮特城堡,戈林遇到了伯爵的妻妹卡琳·冯·福克女伯爵。两人相见恨晚,双双坠入爱河,不久即同居。由于卡琳本是有夫之妇,两人决定远走高飞,前去德国。

在魏玛共和国里,这位30岁的退役上尉对未来没有信心。出于窘境(而不是出于喜好),戈林在慕尼黑学习历史和国民经济。比起获取科学知识,这位经过斗争考验的飞行员更加渴求志同道合者之间的结合,渴求英雄行为和一个能帮助德国重新夺回昔日权威的“强人”。

他于1922年秋天,在慕尼黑的国王广场上的一次集会上终于遇到了这样的一个新“皇帝”。这个人从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住了他。此后不久,戈林在对方接待时间里第一次坐在了他的对面。他要给戈林的人生指明新的方向。而这也正是戈林愿意听的:凡尔赛条约是一种耻辱,犹太人和共产主义者要对这一切负责任,必须拯救祖国。这个人就是希特勒。戈林相信这个希特勒能将德国从战败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从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和听到他的第一声起,”两年之后他写道,“我便在内心深处完全从属于他了。”希特勒也对这位被授予过高级勋章的久经考验的勇士颇有好感:“妙极了!一位因为特别英勇而被授予过最高勋章的战斗英雄!请您们设想一下:绝妙的宣传素材!此外他还有许多的钱,所以不用花我一个芬尼。”

戈林的声望对年轻的**党非常有用。一个是平易近人的勋章获得者,一个是狂热偏激的蛊惑民心者——这就像一个魔鬼契约。当希特勒把冲锋队的领导权委托给他的这位新追随者时,戈林感动得发誓说:“我将我的命运无条件地托付给您,即使要我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戈林曾经说过:“我没有良知,我的良知叫做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的政党和计划引不起戈林多大的兴趣。从作为冲锋队头目所做的单调的日常事务中,他只能获得很少的乐趣。尽管他在短时间内将一个管理不善的冲锋队变成了一支有战斗力的私人军队,但他更愿意把精力用在令他愉快的方面。

“6月30日清洗事件”之后,希特勒转向了国防军。他让人给他剪裁了第一套梦幻般的制服。他根本看不起**党内那些“巴伐利业啤酒酒鬼和背旅行包的人”。他以高人一等的气势骄傲而又显示宽容和友善的声调对待像鲁道夫·赫斯或者阿尔弗雷德·罗森伯尔格这样的“党内朋友”。所以戈林在**党内待着,却没有封建贵族般的领导权,这几乎是不足为奇的。对于戈林来说,意识形态是“无用的杂物”,他的政党叫做阿道夫·希特勒。他为他作好了冒生命危险的准备。他决心和希特勒一道在帝国中掌握权力。

1923年11月9日,天气阴沉而湿冷。在慕尼黑的大街上将要对权力和软弱无能作出决断。临近中午时,一队冲锋队和突击队队员启程向歌舞剧院开进。在队伍的最前列是希特勒、鲁登道夫将军和戈林。

观众们的欢呼声和“万岁”的叫喊声使他们希望这次夺取政权能够成功。但是在统帅大厅前只有几米处时,一颗子弹呼啸而来,随后大街上枪炮齐鸣,巴伐利亚州的警察们瞄准了行进队伍的第一排。枪战持续了60秒钟,死了14名暴乱者和3名警察。希特勒倒在了地上,戈林被子弹击中了腰部,身负重伤,一动不动地躺在大街的铺石路面上。在失去知觉几秒钟之后,他满身鲜血地挣扎着爬出了射击线。冲锋队队员们把他拉上了一辆卡车,送到犹太家具商人巴林的家中接受简单的照料,随后便开始了躲避警察追捕的逃亡。

戈林带着卡琳越过边界来到了奥地利。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院的医生第一次给戈林注射了吗啡——这种毒品使他后来成为了一个瘾君子,但也让他暂时忘却了痛苦。慕尼黑的失败使他在政治上的升迁突然停止了。现在巴伐利亚政府正在通缉搜捕他。尽管他和希特勒不一样,还逍遥法外,但是伤口的疼痛给他带来的几乎是难以忍受的痛苦,即使他在吸食吗啡。不论是戈林的私人医生拉蒙·冯·昂达尔查大夫还是长年照料他的护士,在战后都报道说他睾丸受了伤。自此后,戈林便认为自己没有了生育能力。

被监禁在兰茨堡的希特勒请求逃到奥地利的戈林立即前往意大利,和墨索里尼建立联系。戈林认为以恳切的方式和一枚闪闪发亮的勋章应该能激励墨索里尼这位“领袖”用20亿里拉帮助阿尔卑斯山另一边的遭破坏的“运动”。——但这完全是幻想,墨索里尼一次也没有接待过希特勒派来行乞的这位使者。

由于戈林的财产在本国被充公,以及埃恩斯特·罗姆接管了冲锋队,一无所有的夫妇二人只得极其失望地回到卡琳在瑞典的父母家中。可是赫尔曼·戈林摆脱不了他的伤痛,他几乎每天都让人给自己注射吗啡。从前瘦高、容貌英俊的他不久就肿胀起来,也就是变得肥胖了,深受记忆衰弱和没有毒品就活不下去的压力的折磨。戈林在戒除吸毒瘾的治疗中时常丧失自控能力,有一次竟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这种治疗便不能继续下去了,他被转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良波罗的精神疗养院,这个疗养院专门接纳有生命危险的严重病人。

戈林依然依赖于吗啡注射。“意志非常薄弱的残暴的瘟病患者。”在瑞典的病历中这样写道。医生认为他很消沉,有自杀的危险,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一个“仇恨犹太人的人”。尽管如此,他还是于1925年10月7日被允许出院了,没有精神障碍的症状(正如奥罗夫·肯伯格教授确诊的那样)。戈林被正式认定痊愈了。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个病人——一个每天给自己注射多达50毫克吗啡的瘾君子。除了卡琳,大概没有人知道他生活在毒品的阴影里。但是他抛头露面的机会越多,有关国家最高层人物吸吗啡的流言蜚语就滋生得越多。

在那段时间里,戈林仍然远离他所渴求的权力。当他于1927年对政治犯大赦之后重返德国时,终于结束了作为坏人的艰难日子,从而寻求新的站稳脚跟的生活。他要从零开始,对于早已从兰茨堡监狱释放出来的“元首”来说,像戈林这样一个人当然是来得正好。这位国家的权势人物恰恰适合填补他最亲近圈子中那个急需填补的空缺。

戈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德国空军英雄。1922年加入**。戈林不像希特勒是个小市民,不像罗姆是个雇佣兵,也不像戈培尔是个亡命之徒。他所具有的,正是“运动”中的暴徒们所缺少的:出身良好的家庭、精炼的举止和引起人们好感的才能。此外,他所荣获的为奖励战斗特别英勇而设立的勋章便是他通往“朝廷”和财团们保险柜的通行证。

作为驻柏林的政治特派员,戈林奉命为希特勒赢得柏林上流社会的支持。而事实上他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不仅为他的“元首”搞到了晋见德国总统冯·兴登堡的机会,还用克虏伯、图森、德意志银行、巴伐利亚摩托厂、汉莎航空公司、海因克尔、梅塞尔斯密特……的捐款填满了**党的钱箱。

作为德意志共和国国民议会的成员,戈林不久便如鱼得水般地混迹于由贵族、金融巨头和工业家组成的最具影响力的圈子里。他用充满幽默的闲聊和自私自利的魅力为希特勒在上层社会赢得了胜利。虽然戈林在服用减肥丸后仍然越来越胖,虽然他深受失眠之苦,虽然他得克服卡琳于1931年10月17日去世给他带来的痛苦,但他仍然不乏用狡诈的手腕和肆无忌惮的诡计帮助希特勒越过通往权力的边界的巨大热情。

作为被选出的共和国国民议会主席,他用各种许诺和礼物贿赂总统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将军队拉到希特勒这一边,并在使人耗尽精力的谈判中促使年迈的总统任命希特勒为国务总理。

当戈林在1933年1月29日将不再有什么东西会阻碍夺取政权这一消息转告给希特勒时,那可能是他“最幸福的时刻”。戈林对这次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希特勒用一大堆职位来奖赏这位帮手的功绩:最初没有职权范围的国务部长,负责飞行的全权代表和普鲁士内务部代理部长。

希特勒的信任使戈林受宠若惊,他在日记中诚惶诚恐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迹。他说:

“当我被任命为普鲁士内务部长时,我告诫自己,必须接任这个难度最大的职务,因为这里是打通所有权力和职位的钥匙。我要狠狠地整顿一下,把那些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红色的或是黑色的观点以及为了镇压所有的民族奋斗而身居要职的人全部扫地出门。”

3.操纵国会纵火案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德国人民心中普遍存在的不满、绝望和彷徨,以及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畏惧心理,在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党在1932年的大选中大获全胜,一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戈林被元首指定为**议会党团领袖,当然也就成了议会议长,这是**党迄今为止在国家公职中取得的最高职位。

**党在1932年7月31日的大选中获胜,图为杀气腾腾的希特勒。当时**党对总理府早已垂涎三尺,戈林就利用这一职位为**党入主总理府潜心竭力,矢志以图。为此,他曾和当时的总理——巴本开了一个小玩笑。巴本由于在新选出的议会中遭到多数的反对,因而,他准备在新议会还没有开始工作时就解散它。为此,他已经从总统那里搞到了解散令。

9月12日,新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并第一次由一位**党人主持。会议一开始就有人提出弹劾巴本政府的动议。这使巴本着了急,他必须在议会表决之前就把它解散掉。他急不可耐地举手要求发言,但是议长却微笑着把脸转向别处。巴本举起那张解散令,并站起身来让会场的人看清楚。全场的人都看见了,只有戈林没看见。

巴本气得发疯,他大步走到议长面前,把那张解散令朝戈林一扔就怒气冲冲地走了。戈林还是不看那张解散令,他微笑着说:“如果没人反对就进行表决。”

结果,以530票对32票通过了这项弹劾协议。这时议长才“吃惊”地看到了面前的那张解散令。他宣读了一遍,然后裁决说:“由于这是一个已被法定多数弹劾了的总理签署的,因而没有任何效力。”当然,议会最后还是接受了解散令。但戈林使用这种鬼把戏来达到目的,则刚刚是个开始。

1933年3月5日,德国又要进行新的大选了。从1932年最后一次选举看,**党失去了200万张选票,而共产党则增加了75万张选票。这使**党极为紧张,他们要寻找一个办法遏止共产党的影响,并且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2月24日,戈林派秘密警察搜查了共产党在柏林的办事处。然而,这是一个被共产党放弃了的办事处,戈林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戈林仍然宣布他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共产党要发动一场革命。但是,公众对这件事的反映并不理想,甚至保守分子也对此持怀疑态度。很明显,他必须在3月5日大选前,找到一个更加耸人听闻的事件作为彻底打击共产党的借口。

同类推荐
  • 三国矿业大王

    三国矿业大王

    从事矿业的青年工程师穿越到汉末三国成为袁术长子,什么都没带,就只带去满脑子的矿产地图。跟周瑜、鲁肃、刘晔称兄道弟,与曹操、袁绍、吕布勾心斗角。开矿、贸易、殖民、征服、带上美女去航海……玩的不仅仅是三国,玩的是整个世界。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一个发轫于小亚细亚的征服者,它依靠好勇的草原传统和坚定的圣战信仰迅速崛起;它处于东西文明的交汇之处,掌握东西陆上交通达6个世纪之久;它将游牧部落的传统、波斯的艺术修养、拜占庭的政治文明和阿拉伯的科学文化融于一身,成为近东文化一道新的风景线;它曾经是唯一能挑战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然而终究不能抵挡其近代化的冲击,沦为了欧洲列强角逐中东的牺牲品。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寒门祸害

    寒门祸害

    生于寒门,跃过龙门,跻身仕途。却不与官绅同流,不跟权贵合污,亦不为君主巩固皇权,不承天下乃朱家之天下,不顾太祖训而重工商开海禁,是为朱家王朝之祸害。(书友群:寒门祸害96857475)
热门推荐
  • 中国气功

    中国气功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气功》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冷情美男VS古代公主

    冷情美男VS古代公主

    紫萱,大明国七公主,一次意外的变故,灵魂居然穿越到了现代女演员林子晴的身上,而且还莫名其妙被送进了表演学校……天哪,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米达为你讲述一个古代绝色公主穿越到现代遇见帅哥的故事,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支持,米达一定更加努力把更多精彩奉献给大家!
  •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全集)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全集)

    阿来、叶广岑、李治邦、蒋峰、洪放等19位作家的19篇佳作,或聚焦当下,或着笔过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叙述,精彩的故事,鲜明的形象,在反映生活的深刻和人性的复杂、呈现世相人心等方面,展示出优秀的品质和魅力。本书由中国小说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蕅益大师文选

    蕅益大师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岭之花

    高岭之花

    程蔻搬了新家,觉得邻居家的小墨鱼特别可爱。竹马说,那是苏衍的儿子。哦,苏衍是程蔻暗恋已久的男神。多年不见,男神颜值不改,高冷依旧。据说,男神单身。据说,男神事业有成。后来,某日。苏衍:我忍你和你青梅竹马很久了。苏衍:蔻宝,有花堪折直须折。程蔻:好的。
  • 云出终南岫

    云出终南岫

    这是一部近80岁的睿智豁达的老人的奋斗史,讲述了男主人公从终南山的大山中走出,从一名农家的孩子,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贫寒等艰难困苦,70余年人生的风风雨雨,终于成长历练为一名大学教授,善良而朴实的一生,故事朴实无华,感人至深。
  •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长寿必吃的30种食物

    甄选30种营养与美味兼顾的食物,搭配110例养生菜肴,全方位滋补,打造强健身体,抵御病症侵扰,让您轻轻松松益寿延年。
  • 女配病毒

    女配病毒

    某年某月某日,兰蓝打开电脑准备开个新坑。但是!电脑小说都遭病毒了,这个病毒叫做“女配”!竟然会把女主吞噬,然后改变小说,最后自己辛辛苦苦码的小说全部崩盘!那可是好多万字的小说呀!下个专杀“女配”的“作者修复系统”,然后……果然是要作者亲自动手修复吗?兰蓝决定要灭灭女配的威风,力挺女主!灭杀女配!小人不被炮灰,好人统统死光?!女配,尼玛够了!
  • 修罗主宰系统

    修罗主宰系统

    作者君在这本书上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可惜却只有八百多的收藏,彻底凉凉了,以后只能不定期更新。新书《六道佩恩重临末世》,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先行加入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