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3200000007

第7章 贝多芬(1)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欧洲18世纪古典音乐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hàn)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一个音乐世家,他6岁就登台演出,表现出音乐天才。26岁时不幸耳聋,但他以顽强的毅力,非凡的天赋,创作了一百多首乐曲,创造了音乐史上伟大的奇迹。

他的经典之作,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爱格蒙特序曲》、《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月光奏鸣曲》、《致艾丽丝》等。

这个少年将震惊世界

公元1世纪,一支罗马军团来到莱茵(yīn)河畔,在中游一带安营扎寨。这样便有了波恩,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时期作为西德首都的那座著名城市。它便是贝多芬诞生的城市。

贝多芬的父亲约翰(hàn),本来是一位蛮(mán)出色的宫廷乐师、男高音歌手兼音乐教师,可是后来他日益嗜(shì)酒,以致整天昏昏沉沉。母亲玛丽娅·玛格达琳娜嫁给约翰之前是个守了3年空房的寡(ɡuǎ)妇。贝多芬是她和约翰的第一个孩子,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父亲让贝多芬从4岁起开始跟自己学琴。有着艺术根底的父亲是贝多芬的启蒙老师。他竭(jié)尽所能,向儿子传授音乐基础知识,但在方法上却粗暴得近乎残酷,从不会体贴人。对于小贝多芬来说,苦难的日子开始了。父亲不断地增加练琴的课程,每天用一张张、一摞(luò)摞曲谱把小贝多芬紧紧地拴在钢琴旁。有时,贝多芬实在困倦而趴在琴键上睡着了。听到琴声停止了的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走过来把他揪(jiū)起,让他继续练琴。到了晚上,贝多芬也不能得到休息。每当深夜,演出后狂饮一气的父亲回来后,总是嫌他睡得太早了,火冒三丈地把他从床上摇醒,检查留给他的功课是不是完成了。一旦父亲发现有的曲子练得不熟,不管孩子多么委曲,也要让他打起精神再去弹。

从此,在莱茵河畔的这所低矮的房子里,悠扬的琴声从早到晚,直到深夜也不间断。

高强度的训练使贝多芬的音乐素质迅速提高。尽管贝多芬从心里反感父亲野蛮的训练方法,但在传授知识上,不得不说他还是一位不错的老师。贝多芬靠着自己的勤奋,脱去稚嫩,步入了成熟,终于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已经熟练掌握了多方面的演奏技巧。而这高水平的演奏又与他那因劳累过度而发育不良的瘦小身躯形成鲜明对比。

一次,有位名叫勃伦宁的先生来访。父亲拉着小贝多芬的手,把他领到钢琴前,他轻声说:“勃伦宁先生要听你弹琴,你可要好好表现。”贝多芬是个内向的孩子,不善于在人前表现自己,于是他就把练得很熟的一首乐曲弹了一遍。他刚弹完,勃伦宁先生就大声喊道:“太好了!这孩子真是个神童!”父亲对此感到很自豪,说:“您还不知道吧?这孩子可是我亲自教出来的。”勃伦宁先生愣了一下说:“您应该为他请一个专业钢琴教师。”贝多芬的母亲也插话说:“可不是嘛,我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了,他总是不听。”

父亲起初有些不太高兴。勃伦宁先生连忙说:“我知道您也是个很出色的歌唱家,但是教育孩子是另一回事,需要很多的理论知识,还得有儿童心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耐心,所以我建议您还是请位专业教师比较好。我可以向您推荐一位老师,他就是教堂的风琴师伊登先生。”

父亲考虑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父亲就带着贝多芬往教堂走去。街道上还盖着白雪,显得冷冷清清。路上,父亲对小贝多芬说:“我们要去见的这位先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风琴师,昨晚勃伦宁先生已经和他打了招呼,他好像十分乐意收你这个学生,主动提出免收学费。你去了一定要认真学习,决不可贪玩,随便跑到郊外去,听到了没有?”说完他严肃地盯着小贝多芬。见小贝多芬认真地点了点头,他才轻松起来。

他们俩人进了大教堂,随便坐了下来。教堂内长明灯闪着幽幽的亮光,使一切显得十分的安详肃穆肃穆:严肃安静。。小贝多芬立刻被这一切吸引住了。忽然,耳边响起了浑厚的琴声,那种精湛精湛:精深的技艺使小贝多芬羡慕不已。他循着琴声望去,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风琴前,熟练地弹奏着。那种超凡脱俗的神情,随着神圣的音乐,使小贝多芬感到仿佛进入了仙境。

等到老人弹完了一曲.,父亲带着小贝多芬走到老人跟前。老人低头看着小贝多芬说:“我和你的祖父还是好朋友呢,你长得有些像你的祖父,将来一定也是个天才。”老人说完,慈祥地笑起来。

此后,贝多芬就正规地和伊登先生学钢琴,老先生的教学方式很古板,进度也很慢,贝多芬刚开始很不习惯。但是过了几个月,贝多芬惊异地发现,他的琴艺进步很大。

这种方式虽然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却使他感到一种约束,觉得自己蓬勃(bó)的生命力受到了制约。因此,他总是乘老先生不在的时候,凭着自己的天赋(fù)在钢琴上自由发挥,还经常自己作一些曲子。

一天,贝多芬正独自在琴房弹着他刚刚写成的作品,门忽然开了,老先生走了进来,很显然他听到了这支曲子。于是他问小贝多芬:“你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贝多芬说:“是我自己刚写好的,这儿,您看。”说着他把刚写好的乐谱递给了老先生。老先生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遍,说:“你再弹一遍”。

等小贝多芬演奏完了,老先生指着乐谱说:“这儿不合乎作曲规则,应该是这样才对。”于是他自己演示了一番,然后又说其中有些指法安排得不对,这使贝多芬很沮丧。于是老先生对他说:“你不能好高骛远(好高骛远(wù):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还没学会走就要飞,你现在应该把精力放在学钢琴上,而不是作曲,不然你可能什么也做不好。”

贝多芬只好继续专心地练琴,有时候也偷偷在阁楼上写一些曲子,然后藏起来,因为他不知道该拿给谁看。

在这之前,每逢他写了曲子,总是拿给菲费尔看。菲费尔是父亲的一个同事,他经常鼓励小贝多芬自己写曲子,而不赞成贝多芬的父亲的那种教育方法,但他也爱喝酒。

父亲对显得比实际年龄弱小的贝多芬并不担心,反倒觉得正可利用。父亲正准备为贝多芬举办首次音乐会。他要让人们相信,自己的儿子毫不逊(xùn)色于“神童”莫扎特,因此在广告上把贝多芬的年龄干脆缩小了2岁。莫扎特的首次音乐会不也正是6岁吗?

贝多芬的音乐会非常成功。如此小的年纪便能熟练地演奏这么复杂的曲子,令听众们惊叹不已。贝多芬轰动了整个音乐界。人们到处传颂着这个新的“音乐神童”。

为了挣钱补贴家用,11岁的贝多芬离开学校,加入了剧院乐队,小小年纪就走上了谋生的道路。尽管只是一点点微薄的薪(xīn)水,但对于每天为生计而愁容不展的母亲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从此,贝多芬一边参加剧院的排练演出,一边继续学习弹琴、作曲,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一如既往地把生命投入到音乐艺术中去。

这是一段欢乐的时光。最令他难忘的不是初次登台带来的喜悦,也不是剧场中的演出,而是那些充满温馨(xīn)的家庭音乐会。贝多芬一家常常聚在家里演奏。每当这时,邻居们便纷纷走出家门,伫立(伫立(zhù):长时间地站着。)在街边,倾听这不花钱的音乐会。

正当贝多芬在音乐上大有长进的时候,贝多芬的母亲病了,她患上了肺病,健康状况很糟。贝多芬的父亲依然天天酗酒,嗓子早已被酒精毁掉了,再不能去宫廷内唱歌,家中的经济十分紧张。

贝多芬成了全家的支柱,他勇敢地挑起了持家的重担。每天从尼慧先生那里上完课,他就跑回家,服侍生病的母亲,照料年幼的弟弟妹妹。

只有在音乐的世界里,贝多芬才感到一种解脱。晚饭后,他经常一个人坐在钢琴前,全身心地弹奏着他喜爱的作品,让自己沉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忘却了他过早挑起的生活重担。

后来,由当过贝多芬一段老师的宫廷乐师聂弗推荐,11岁的贝多芬代替他任宫廷乐队管风琴独奏家。翌(yì)年,聂弗帮助贝多芬出版了《钢琴变奏曲》。不久,仍是聂弗的荐举,贝多芬又被宫廷乐队任命为古钢琴独奏与伴奏员。除此之外,聂弗还鼓励贝多芬走出去,到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出席那里的各种戏剧演出或音乐会,欣赏风格各异的表演,体验社会与人生,更加深刻地感受音乐之都的艺术氛围。

在聂弗的竭(jié)力呼吁下,由选帝侯资助并推荐,贝多芬终于有机会去维也纳求学了。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旅行,它给贝多芬的一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787年3月,贝多芬登上了驿车,于复活节前到达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繁华的古城使贝多芬目不暇接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他不住打量着那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和店铺里奢(shē)华的商品,然而,他知道自己不是来闲逛的。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拜访他所敬慕的赫赫有名的大音乐家莫扎特,以便当面向他求教。

会面的那天,莫扎特那里有许多客人。贝多芬说明来意后,就在一架钢琴上演奏了一首曲子,请大音乐家给予指教。一开始,莫扎特待他很冷淡,自顾与客人们谈话,对他弹奏的曲子也未置可否。见此情景,贝多芬胸有成竹地请求莫扎特给他指定一个主题,让他作即兴演奏。莫扎特微笑地点了点头,转过身准备回到另一间屋里的朋友们中间去,忽然身后响起音乐声,这娓娓动听(娓娓动听:形容谈话不倦或说话动听。)的音乐完全是莫扎特的演奏风格。原来,贝多芬早已熟悉了大师的演奏技巧,在模仿他哩,难怪音调如此熟悉,演奏的手法又是如此娴(xián)熟。接着,贝多芬又在同一个主题上即兴奏出了若干变奏。莫扎特越听越感兴趣,忍不住停住脚步,重新打量起这个少年来。他站在贝多芬的身后静静的倾听着。当乐曲结束后,莫扎特大步走到朋友们中间,激动地对众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吧,不久他将震动这个世界!”

可惜,就在这年7月,贝多芬的母亲因患肺病不幸去世了。他急忙赶回波恩。善良而慈祥的母亲是小贝多芬最知心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都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并帮助他排忧解难。

很小的时候,贝多芬心里就一直埋藏着一个心愿:要靠自己的本领使母亲过上好日子,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可是谁想到,自己刚刚迈上成功之路,正值英年的母亲却突然离他而去,怎能不使贝多芬肝肠寸断,悲痛万分!

母亲去世后,这个家就像是塌(tā)了半边天。父亲面对着大大小小一堆孩子和几乎变卖一空的破旧家当一筹莫展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他酗(xù)酒越来越厉害,身体也越来越糟。终于有一天,父亲失去了他的职务,也失去了生活来源。贝多芬的两个弟弟去当了学徒,而年仅18岁的贝多芬替父亲担负起全家人的生活重担。

早在母亲去世前,贝多芬家就已经负债累累。不久,经人推荐,贝多芬到布罗伊宁家担任钢琴教师。布罗伊宁曾任选帝侯的枢(shū)密官。从此,贝多芬在这个好客之家开始了一段受益匪浅的光阴。女主人特蕾泽聪明温柔,善于理解人,成了贝多芬第二个母亲。在这个富裕而又充满了活跃和富有教养气氛的家庭里,贝多芬一改以往拘(jū)谨内向的性格,变得无拘无束,充满欢乐。他很快就被当作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和孩子们一起嬉戏练琴。

祸不单行。不久,贝多芬也深染重病。家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他。这一切对于年轻的贝多芬来说,简直难以承受。在艰难的岁月里,他牢记着自己始终信守的座右铭——“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管好这个家的责任感支持着他克服所有困难,勇敢地担负起家长、抚养人、教师和乐师的职责。

这个时期他除创作了各种歌曲和钢琴曲外,还创作了一首至今广为流传的钢琴、长笛和巴松管三重奏,两首钢琴协奏曲,一首交响曲。而此时,贝多芬的演奏水平已日渐走向成熟,并显示出后来名扬天下的高超的即兴演奏的技巧。在乐队中,他虚心好学,拜周围优秀的音乐家为师,既全面学习各种传统的演奏风格,又不是简单地模仿。所以,他的演奏既不同于莫扎特的温文尔雅,也不同于其他音乐家传统的艺术手法,而是一种刚强毅力下似火一般热情的进发。在他的手下,乐器时而发出悲叹,时而欢呼咆哮(咆哮: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时而又如丝般温柔。贝多芬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整个乐队的爱戴。每当他单独演奏时,乐队成员和观众们全都全神贯注,洗耳恭听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客气话)。,欢呼喝彩。

就在这个时期,著名的音乐大师约瑟夫·海顿也应邀在其伦敦之行途中于波恩小住。在盛大的欢迎宴会上,宫廷乐队和艺术家们也前来助兴。宴会结束后,乐队作为音乐同行,特地请大音乐家海顿给予指教。贝多芬自豪而又腼腆地献上了他的两首新作。

海顿立即发觉这个年轻作曲家是个音乐天才,顿生爱才之意。他关怀备至地向贝多芬建议:“不要再呆在波恩了!凡是这里能学到的东西你都学到了。你应该走出这座平静的小城,投身到广阔的天地中去。”

海顿说出了贝多芬长久以来埋藏在心里的愿望。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贝多芬于1792年11月2日,满怀希望地再次踏上去维也纳的路途,开始第二次求学旅行。烧烤人心的“恶魔”

维也纳当时不仅是欧洲的政治中心之一,也是欧洲重要的乐坛中心。一批有才华的音乐家云集在这风光秀丽的城市。贝多芬怀着自信、希望和理想,再度踏上这块土地,但他情不自禁地想起5年前在这里度过的两周。

那一次,他原是为了求教于莫扎特而来的,但由于莫扎特正忙于写作歌剧,不能答应做他的老师。

这一次的重访,等待着他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前途呢?

他先租了一间比较简陋的房子住下来。他不得不节减各方面的开支,同时也尽量使自己有高雅的举止和风度,以适应社交场合的需要。不久他就结识了维也纳许多爱好艺术的上流人物。其中里赫(hè)诺夫斯基公爵和其夫人对贝多芬尤为关注,经常给他各种经济援助。没过多久,贝多芬就搬进了公爵的家里,不再为房租担忧了。

公爵十分喜爱音乐,而且还是一个音乐鉴赏家,他自己也会弹钢琴,十分欣赏贝多芬,他经常请一些客人来一起听贝多芬弹琴。有一次,公爵要求贝多芬为拿破仑的军官演奏,他不从,后来毅然从公爵家出走。

贝多芬虽然经济上经常得到权贵们的支持,但他对权贵们的态度却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言行自然、得体。。在他看来,天才优于出身,优于官位。

同类推荐
  •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她的写作,还是她的生活,都可谓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太多的人,沉醉于她笔下的故事中,却忽略了那些故事的背后,她若隐若现的寂寞身影。本书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张爱玲的众多作品,追溯了张爱玲似若传奇的一生,并挖掘出了诸多关于张爱玲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年少恐怖的遭遇、结实炎樱、成年后与胡兰成的爱情、五光十色的成名经历、大洋彼岸与赖雅相识相恋、老年孤老他乡……比期现有的对张爱玲的各种记述,本书更为完整、详细、清晰,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张爱玲。作者用凄美的文字还原了那个民国第一奇女子的一生,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将独属于她的时光,刻成一段新的传奇。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 参军

    参军

    莫言军队服役21年,这是他从成长到成熟,文学创作从起步到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的时期。过去的莫言研究,实际上是他的创作研究,关于他小说世界之外的人生故事基本没有涉及。对一个经典作家来说,不把他的人生故事与其文学创作相互参照,加以对读,这种研究其实很难真正展开也无法深入下去。或者说过去的莫言研究就其思想和文学创作而言,除创作技巧和方法外,基本属于宏观史观范围,并没有重视到微观史观的问题,而我所说的微观史观,就经典作家研究而言,就是他的家世研究。直白地说,就是弄清楚他是怎么一个人的问题。
  • 萧伯纳:我的幽默

    萧伯纳:我的幽默

    1933年2月17日萧伯纳来到中国上海,宋庆龄为萧伯纳举行的一个小范围的欢迎午宴会。当时在座的还有鲁迅、蔡元培、宋庆龄、林语堂、杨杏佛,史沫特莱等。从史沫特莱的记载中则可以看出萧伯纳在上海短短一天的访问是很愉快的,他那些引人思考、充满智慧的谈话常常语惊四座。20世纪20和3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戏剧教育民众、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诉求在萧伯纳的作品中找到了知音。本书介绍了萧伯纳在中国主要是在上海的活动,并全文收录了他在中国的谈话,他在访华前、在华时及离华后的各种报道和评论,记录了一段珍贵的历史,反映了萧伯纳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今生的魂重生的人

    今生的魂重生的人

    现代女孩蓝雪阴差阳错成了替死鬼大闹阎王殿,最后焦头烂额的阴间使者给她置换了一个新身份,穿越到一个未知时代重新生活,可她偏偏命运坎坷,穿越的路上遇到时空地震,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男人…
  • 龙丘遗事三则

    龙丘遗事三则

    那尸体似乎脸带笑意,眼睛微睁,一直盯着六郎看,六郎越发惊慌,发着抖的双手不住往坑里扒拉沙土。一直到整个坑填实了,他又来回踩了无数次,才失魂落魄地离开。午后的阳光真好,透过树叶照在地面上,斑斑驳驳。重五过了通驷桥,桥下村,来到五爪垄。他边走边想,傍晚能到湖镇,天一亮帮安家员外杀完猪,早饭后就能返回龙丘。这时,丁重五远远地望见,畲人们正赶着一头硕大的野猪往这边跑来。转眼间,野猪便奔到眼前,直直地冲向丁重五。“闪开!闪开!”畲人在后面大喊。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未闻时光凉

    未闻时光凉

    从一开始,她的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因为有闪耀的姐姐,才有被忽视的自己。一个人,因为那个闪耀的光而狂,残忍地部下了这一个局,伤害了与之有关的所有人。为了自己的姐姐,她做替身真的做厌了。也许对于她来说,人生不过是老天对她开的一个玩笑。雪地里,她仓皇而逃,不愿意再去听任何人的解释。我们都是刺猬,越是拥抱就越是伤痕累累。盛夏里那悄然无声的心动,寒冬中未曾说出口的爱意。如果可以,就在这里开始另一段人生吧。愿每个人都被岁月温柔以待,愿每一对相恋的人终成眷侣。我爱你,因为爱你,所以这么执着地爱着你。所以,这么多年来空缺的所有,我都会一点一点为你补回来。那些薄凉的时光,就放到心底未曾再打开过的盒子里吧。
  • 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

    冬日的夜来得早,风从窗户缝里钻进屋,暗下来的房间突然变得好大好冷清。吴老师偎在被子里,正在点艾灸的手,划着火柴的一瞬间不自主地抖动着。火柴梗很长,是宾馆里自制的那种。儿子经常出差,会带回这样的火柴,现在人都用打火机了,火柴很少见,商店买不到了,可吴老师还是习惯用火柴。火柴杆快烧到头了,拇指粗的艾灸还没有点燃。人老了,腿脚不好,长了骨刺,她除了经常到南干渠边上的中医诊所做理疗,就是自己在家熏艾灸,用以缓解不适和疼痛。火柴彻底烧完,火柴杆一节一节熄灭,支撑不住落下来。吴老师想用烟灰缸去接,可动作慢了,落在被子上。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七种武器》中登场的经典人物:白玉京、袁紫霞、秋凤梧、高立、双双、段玉、华华凤、萧少英、葛停香、丁喜、小马、杨峥、狄青麟、朱五太爷、柳长街、龙五七个不平凡的人。七种不可思议的武器。七段完全独立的故事。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夺取的。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此外……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去冒险,天下就绝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 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alay Archipelago

    The Malay Archipelag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