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2500000003

第3章 先秦两汉时期(2)

子路对政治特别感兴趣,向孔子询问为官的诀窍。孔子说:“做官就要身体力行,为老百姓做出榜样,还要勤政爱民,解民所忧。”子路点头赞同。

后来子路果然当了官,替卫国大夫孔悝管理封地。当初,卫国国君卫灵公宠爱一个叫南子的妃子,卫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了南子,害怕被加罪而逃到了宋国。卫灵公去世后,南子想立公子郢为国君,但公子郢却推让说:“蒉聩的儿子辄还在卫国呢,他应该继位为国君。”于是卫国人就拥立辄当了国君,就是卫出公。卫出公即位后,他的父亲蒉聩仍然一直住在宋国,被禁止进入卫国;蒉聩联合孔悝发动叛乱,想要夺得君位。

蒉聩偷偷混进卫国后,率领他的支持者突然袭击卫出公,卫出公措手不及,只得逃到鲁国,蒉聩就这样即位为卫庄公。

孔悝跟随蒉聩叛乱时,子路正在孔悝的封地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骑上快马向国都飞奔而来。迎面碰上了从城里出来的子点,子点说:“卫出公已经逃出卫国,城里面乱得一团糟,你进去干什么?还是赶快回去吧。”子路说:“我是孔悝的家臣,既然拿了他的俸禄,当然要尽到做臣子的责任。”于是跟随一个使者混进了城。

子路找到蒉聩的住处,蒉聩和孔悝正坐在高高的台子上庆贺政变成功呢。子路上前对蒉聩说:“孔悝背叛先君,您怎么会任用这样的人?请让我将他杀死。”蒉聩哪里会让子路杀掉帮他夺权的有功之臣呢?于是子路便要放火烧掉高台,蒉聩连忙命令卫士杀死子路。

卫士们一起进攻子路,子路当然招架不住,衣服都被割破了。子路大喝一声,跳到一边说:“君子不会让帽子掉在地上,就算是临死之前也要先戴正帽子。”说完系好帽带,戴正帽子,从容不迫地被杀死在高台之下。

子贡善辩

子贡的原名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他是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着名的一个弟子。

子贡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就连孔子也常常被他辩得理屈词穷。

齐国的贵族田常打算发动叛乱,当上齐国的国君,但又害怕齐国大臣的势力,所以就准备攻打鲁国,借机提高自己的地位。孔子担心祖国的安危,就派子贡出去游说齐国的国君,阻止这场战争。

子贡到了齐国,面见田常劝说道:“你现在要掌握权势而派兵攻打鲁国,是犯了个大错误,人们常说国家的忧患在内部,就进攻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外部,就进攻弱小的国家。现在您的忧患在内部。听人讲您三次求封,三次都被国君拒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大臣挑拨你和齐王的关系。如今您要攻打弱小的鲁国肯定可以打胜仗,扩大齐国的领土,这就使国君更加骄傲自大,使大臣更加自以为是。可这对您又有什么好处呢?君主骄傲以后会随心所欲,大臣们自以为是就会忙于争权夺利。如果这样,您在齐国的处境就不好了。我劝您不如放弃鲁国,去攻打强大的吴国,攻打吴国不能马上取胜,战士们战死在疆场上,大臣们在国内的地位肯定日益衰落,君主逐渐被孤立起来,那么你就很容易可以控制齐国的大权。”

田常听后很高兴地接受了子贡的建议,并派子贡游说吴王出兵救援鲁国,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攻打吴国了。

子贡于是来到吴国,游说吴王夫差救援鲁国。子贡说:“只要您出兵救鲁,那么一来可以在诸侯中博取一个保护弱小的好名声,二来鲁国感谢吴国必然会送礼物,而且吴国还可以防止齐国的扩张。”夫差赞许地点头,只是担心邻近的越国会趁机东山再起,于是答应子贡先攻伐越国再进攻齐国。

子贡说:“越国只是一个小国,您如果不趁鲁国尚未被攻破去救援鲁国,那么齐国攻破鲁国后,势力就要大了,到那时恐怕想再进攻齐国也力不从心了。如果您实在不放心越国,那我这就出使越国,让他们也出兵救鲁,以解除您的后顾之忧。”吴王夫差非常高兴,就派遣子贡出使越国。

子贡见到越王勾践之后,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攻灭越国,如果这样,那越国就十分危险了。我劝您给夫差送上厚礼,再派兵随同吴国攻打齐国,这样吴王就会认为越国是真心的臣服吴国了。只要吴国和齐交战,您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勾践当即答应下来,派大臣给吴王送去了厚礼。吴王收下礼品后立即放心地出兵救鲁伐齐,使鲁国免于兵灾。这全是依仗着子贡的功劳。

子游治武城

子游是吴国人,比孔子小45岁。子游跟随孔子学习时,熟读各种文献典籍,并且善于实践。

子游完成学业后,做了武城的县长。一天孔子带领弟子出游时路过武城,子游来到城外迎接。正在他们互相问候的时候,城中传来了一阵阵弹奏音乐、演唱诗歌的声音,孔子说:“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的大刀?治理这么一座小小的县城还用得着礼乐教化吗?”

子游行礼回答说:“以前老师曾经对我们弟子说过:‘君子学习道理就应该爱护他人,小人学习道理就容易使唤。’我既然跟随夫子您学习了礼乐等教化之道,当然要把它应用在实践之中。”

孔子听后十分满意,说:“各位弟子,子游刚才讲得很正确,我只不过是说句玩笑话而已。”

孟子

孟子,生于约公元前372年,卒于约公元前289年,战国中期着名的儒学思想家,姓孟,名轲,字子舆。原本鲁国人,出生于邹。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孙氏曾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把持着鲁国1/3的天下。但是到了孟子父亲(据说是叫孟孙激)这一辈,彻底沦落为穷人。孟子的父亲读了一点书,能写会算。但手无缚鸡之力,干不了农活。由于家道败落,孟子的父亲流落到了邹国,在一个地主家中找了个账房先生的差使。

孟孙激出生仕宦之家,又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农村人眼里,就成了受尊敬的人物。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彬彬有礼的作风,在乡民中传为美谈。孟孙激在这里干了几年,就有一些好心人前来为他提亲。他选中了一家破落大户人家的小姐。这女子,知书达理,很有教养,他们成了亲。

一年之后,妻子生下了一个白胖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孟轲。

孟轲4岁时,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卧床不起。母亲到处为他求医寻药,但最终也没能把他的病治好。孟孙激抛下幼子和年轻的妻子,撒手而去。

孟母教子两度迁居

孟孙激死后,妻子在乡亲和东家的帮助下,埋葬了丈夫。后来邻家的房子租给别人做生意,谁知道那人做的是棺材生意,小孟轲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点出殡的常识。一次小孟轲在家里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开始玩出殡的游戏,正好孟轲他妈妈回来了。未进院子就听见了孩子们的哭声。她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急急忙忙赶回家,一进院子,见孩子们一本正经模仿出殡的样子,孟轲担任总指挥,真是让人既好气,又好笑。

孟氏对儿子说:“轲儿,这出殡发丧的事可不是游戏。以后别再玩这种不吉利的游戏了,好吗?”孟轲答应了。然而,没过几天,她又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见到孟轲和孩子们玩起同样的游戏。为了不让孩子学这些,孟母决定搬家。

她找了一处离织布作坊近的房子,为的是替人家织布并以此谋生。这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镇子,来往行人很多。镇上每5天有一次集市贸易。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人地生疏,孟轲的心也收敛多了,开始在母亲的指教下识字和读书。

孟轲母子住宅周围,既有榨油的油坊,又有织布的作坊,还有杀猪宰牛的屠宰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里小孟轲又对杀猪宰牛发生了兴趣,功课也做得少了。孟母看到这些又开始担心了,决定再一次搬家,为孩子的成长寻找一个适当的环境。她认识到,儿子心地善良,接受事物的能力强,受环境影响严重。于是,她想最好能找一个靠近学堂的住所。不久她在镇子的另一端找到一所学堂附近的房屋。随后,孟母带着儿子,来到了简陋的新住所。

断机教儿孟轲醒悟

孟轲跟着母亲来到新的居所后,每天在家读书、认字。一天,小孟轲向母亲提出:“母亲,我也要上学。”孟母听到儿子的要求,心底生出一股喜悦,通过选择环境来影响和教育儿子的目的达到了。她立即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孟轲上学后,孟母每日为人织布缝衣。这种日子持续了大约半年后,孟母感觉到儿子好像有些变化:过去孟轲回来总是情不自禁地讲一讲学了什么功课,先生教了什么生字,而最近一段时间,进家之后总是躲躲闪闪,有一种不安的神态。孟母心生疑问,又不便直接问儿子,于是在一天早晨悄悄跟着孟轲出了门。令她吃惊的是,这天中午,孟轲又假装从学校回来,背着书包进了家门。进门后,母亲把他叫到身边问道:“轲儿,娘这布织得如何?”“很好哇。”孟轲应合着。他心里觉得奇怪,母亲从来没问过织布的事,今天怎么啦?“这布如果继续织下去会怎么样?”孟母问。“是一块很有用的布料。”孟轲回答。孟母拿出一把锋利的菜刀,突然使劲一割,把所有的经线全部割断。织了半截的布和经线分离了,布不成材,线也无用了。孟母问被惊呆了的儿子:“织布上的布和线还有用吗?”“没有用了,它们全成了废物。”孟轲回答说。“人受教育也是一样的,坚持下去,就会成才,半途中断,就会成为废物。这就是所谓的‘半途而废’。”母亲的话音刚落,孟轲就老实承认道:“母亲,孩儿错了。”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知错能改,一定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学问的人。”

学而专心立志成材

孟轲聪慧早熟,孟母教子有方。在孟母巧妙的引导下,小孟轲过了10岁,就专心投入学习了。他经常和先生讨论问题,探讨可以吸收的道理。当地学堂的先生已经不能满足孟轲的学习要求,他想到外地去游学。孟母虽然不愿意离开儿子,但为了他的前程,还是很痛快地支持了儿子的选择,并且建议孟轲先去鲁国,那里距离较近,又是孔夫子的故乡,还是自己祖先的所在地。孟轲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带着母亲的厚望和自己的向往,走上了游学之路。

孟轲来到鲁国都城曲阜,寻访了许多学者,最后选定了子思做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后裔,是精通孔学的大学者。孟轲在外游学3年,饱读儒家经典,成了儒学的最大继承者。他学有所成之后,决定学以致用,了解政治,力争效力于民,学习治国之道,以便将来成为有名的“士”。

后来孟轲果然成了大学问家、儒家思想的继承人。他曾在宋王偃称王时游历宋国,入魏先后会见魏惠王、魏襄王,继而任齐宣王的卿。因为其主张不见用,就退而和弟子万章等着书立说。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反对武力兼并,他的理论核心是“仁政”,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着作有《孟子》。

韩非

韩非,生于约公元前280年,卒于公元前233年,是战国末着名的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他吸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将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系统的法家思想,建立了一个以维护中央集权国家为目的、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的法家思想体系。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是韩国人,出身于一个韩国贵族家庭。他从小口吃,不善言谈。当时正是各国用武力争夺天下的时代。一方面是刀枪剑戟,血雨腥风;另一方面是说客、谋士横行天下,有的人早晨还是穷困潦倒,晚上就贵为卿相。韩非也想这样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可惜自己是个从小就患有口吃的人,吃不了这碗饭。他是着名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和后来做了秦王朝丞相的李斯一道学习。不过,韩非尤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不善言谈的他文章写得很好,词锋犀利,论理透彻,气势不凡。

韩是七雄中比较弱小的国家,国内政治又很混乱,国力日渐衰弱。为了救亡图存,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要求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但他的建议和主张,都未能被韩王采纳。韩非于是发愤着书立说。

韩非的着作传入秦国,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赏识,秦王政对他的文章赞叹不已,说:“我如果能见到写文章的这个人,和他交往,便可死而无憾了。”丞相李斯告诉秦王政,说这些文章是自己的同学韩非写的。秦王政大喜,为了得到韩非,于是派兵攻打韩国。韩王本来就不用韩非,现在又强兵压境,就做个顺水人情交出韩非以解燃眉之急。

秦王政在咸阳接见了韩非,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然而,秦王政一时还没有重用韩非。但是秦王政对韩非的欣赏引起了李斯的嫉妒,李斯怕秦王政真的重用韩非,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他在秦王政面前极力说韩非的坏话,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因此以韩国的利益为重,不会真心为秦国效力,秦王听信了,决定叫韩非回国。

李斯又从中阻挠,说韩非太有才能,这样会留下后患,要秦王政杀掉韩非。于是,秦王政下令把韩非关进监狱。李斯怕秦王政后悔;就派人假传秦王政的命令,逼韩非服毒自杀。

秦王政14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带着无尽的遗憾,饮恨而亡。等到秦王后悔不该如此对待韩非,派人去赦免他时,韩非已经死在监狱里了。韩非在异国他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没有辉煌的政治业绩,却留下了十余万言的政治理论、治国方略,后人编为《韩非子》。秦王实践韩非的理论,把他的法术势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扫天下,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人性本恶”是韩非思想的基础。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在他看来,人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去做各种事,医生希望人人都生病,到他那去看病;做棺材的则希望人早死有更多的人买棺材。韩非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看成是利害关系。如韩非认为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君与臣、君与民之间都存在利害关系,还认为人们都是在矛盾冲突中生活的,都在互相算计对方为自己谋利。人性恶是韩非法治思想产生的基础,法治也是他管理性恶之人的对策。

韩非比较了前期法家“法”、“术”、“势”的得失,总结了他们在政治实践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必须综合采用三者的长处,才能完成帝王之功。韩非认为,商鞅用“法”,明法令,设刑赏,以富国强兵。但韩非不满意商鞅重法而不用术,因为,国家富强的成果都被大臣转变为扩张私人势力的资本。申不害用“术”,但法令不统一,使奸臣有机可乘,以致申不害执政17年而无功。慎到用“势”,国君实行起来有治有乱,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术”。因此,韩非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主张法、术、势结合,以便“成帝王之业”。

同类推荐
  •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单德兴(以下简称“单”):各位海内外的朋友好,欢迎参加这场盛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哈金先生来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发表演讲。平常欧美所的演讲都安排在对面的会议室,今天则特别准备了这个大会议厅,因为我们知道哈金先生的演讲会吸引很多人。这几天大家从媒体上知道哈金先生来台参加2010年台北国际书展的消息,而我在去年知道他要来台北之后就积极联系,邀请他到中研院发表演讲,因此要感谢他接受我们的邀请,促成今天这场盛会。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这是一个亿万人情不自禁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歌唱的诗的时代,一个不能没有诗的时代,一个诗人和诗篇喷泉般涌现的时代。想到这些,我就常常要想到新四军。
热门推荐
  • 男儿河

    男儿河

    哲学博士蒋公理坐在省委大楼宽大的玻璃窗前,双手托住下巴,眼睛盯住楼外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各色汽车,嘴角闭了又闭,嘴巴合了又合,怎么也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还是笑出了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一点准备也没有,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个认死理,钻牛角尖,一根筋的倔驴,居然也能当上个县级领导。虽说女为县是全省最穷的山区县,可是能派到那里任县委副书记也算得上是祖上积德,伯乐慧眼。老爹一辈子的清廉做人,为人师表的学究风范,祖宗三代的修行,坟地里才长出这棵挺拔葱绿的蒿子来。听说这女为县有一条流经全县的河流叫男儿河,女为县,男儿河,很浪漫,这里一定有很多奇异的传说吧。
  • 蹲在墙角种蘑菇

    蹲在墙角种蘑菇

    心理专家徐医生,坑蒙拐骗全靠嘴。徐硕变态心理学研究多了,自己心理难免有点阴暗扭曲。同事聂医生春风得意地拉着只小土包子秀恩爱,徐硕面上表示不以为然,心里十分嫉妒。决心一定要找块高端洋气的精致小蛋糕来扬眉吐气!没想到,费尽心血找来的,居然是个发面大馒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叶倾城,天才太子妃

    一叶倾城,天才太子妃

    ◇◇她5个月时,他5岁,她是蓝家长女,他是黑市奴隶,她亲指他为她的贴身护卫。☆☆她是蓝青城,隶属情报组织,左手能探知人的过去,穿越重生,竟然变成了甫出生的婴儿,是耀世王朝四大家族之一蓝家的长女。推选太子妃的宴上,蓝青城凭5个月稚龄,在自诩神童太子的画上写下了一个‘烂’字,令她成为史上最小的太子妃。他是夜曦,是世人惧怕的黑暗一族少主。黑暗一族遭血洗,他流落至耀世王朝,阴差阳错被蓝青城所救,而蓝家,正是血洗黑暗一族的主谋之一。白天,他是蓝青城的体贴侍卫,对她百般呵护、千般宠爱。夜晚,他是暗夜下的冷酷修罗,图谋她珍视的一切!她说:“东宫守卫森严,在那里会很安全,待我成亲之日,就放你自由!”☆☆她十八岁的生辰之日,就是她与太子的大婚之时。然,大婚的前一天,蓝家突然遭遇灭门之祸。十八年的忠诚侍卫,摇身一变成为黑暗一族的少主。他居高临下的捏住她的下巴,邪气的嗓音吐在她脸上:“想救你的亲人,做我的女人,我可以考虑考虑!”水晶新浪微博名:雪色水晶-HX,欢迎来互粉调戏……↓↓↓↓下面有“加入书架”的字样,点击收藏本书,以后可以直接在红袖藏书架看到最新更新提示。
  • 权少追妻365天

    权少追妻365天

    当落魄千金遇上权势冷少,她退避三舍,三十六计逃为上。当霸道总裁爱上倔强小妞,他步步紧逼,七十二变化为狼。他们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原本毫无交集,可是霸道的他,不仅帮她教训了渣男,羞辱了继母,还在她耳边温柔呢喃,“黎烟,我要追你!”一场豪门惊梦,她步步沦陷在他的温柔之中,可是遇到家族破产之时,她满怀期望的上门求他,得到的却是他的一口绝!“黎烟,我不能帮你……”原来他早已有了未婚妻!追她只是为了换一件“新衣”!当感情被玩弄,自尊被撕碎,她只能绝望的消失在他的面前,直到某一天,公司忽然换了一个新老板,将她逼入墙脚。“黎烟,听说你不上班了?”察觉危险,她只能认输。“上!”
  • 穆庵文康禅师语录

    穆庵文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

    《守护教育的良心》这是一本有痛感又饱含温情的书。作者厉佳旭,从青春勃发的大学生,变成双鬓染霜的老教师,一晃二十年。他在多所学校工作过,一直保持着多年来养成的自我批判的习惯。本书记录的,是他最真诚的教育反思。如何理解教师这份职业?如何认识学生?好学校长什么样?如何看待生命和自我?如何理解今天的中国教育?如果对一切熟视无睹,便不会进步。作为校长,更作为一名教师,作者用自己的思考呼吁教育良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教育良心。本书献给所有热爱教育的人。
  • 神秘九爷萌妻来袭

    神秘九爷萌妻来袭

    九爷:谁家的?幕晚:你家的。九爷:准了。“世人不是说进了九爷的家,幸福无限么?”幕晚摸着腰一把心酸泪啊。
  • 鬼王当道,冥妻难逃

    鬼王当道,冥妻难逃

    他和她七世轮回,每次她却以最惨烈的方式死在他的怀里。次次如此,他拥有大片江山,拥有至高无上的财富,却唯独不能拥有她。终于她累了,劝他放手,他不忍心,终究选择放手,可是放手却远比他想象中更难......第七世,当孽缘再次重现,他是否真的能做到干净利落的放手?————一夜,风泫灵清澈的眸子深深凝视着她:“小狐,说你爱本王!”冉小狐嘴角不停的抽搐两下,见惯了这个男子腹黑冷漠的一面,突然如此温柔真不习惯。“我……我没这爱好,我不喜欢!”冉小狐说完就后悔了,因她看到那个男子眸子闪过一丝戾气,就在她闭上眼睛不断祈祷的时候,他却微微一笑。“你看本王俊美又多金,不仅可以带你飞,还可以带你打怪兽,无聊的时候还可以玩玩本王的獠牙!”
  • 触不到的彼岸

    触不到的彼岸

    有人说这是文艺青年的笔触,有人说这是吊丝男的自述,还有人说这是无所事事者的自虐意淫…… 捉摸不透漂浮不定的肖晴青,潇洒玩世的吴萧,乐观搞笑的朱志卓,冷面寡言的余露,顽固现实的付红敏,还有在这些人中间无法摆脱牵绊的“我”……千千结是否能解开?如果可以,那么又将如何解开?彼此牵绊的人又将何去何从?彼岸的故事为您悠然铺陈。 —————————— 上架+推荐,第一本用心叙述的故事。 订阅、收藏、推荐各种求!各位父老乡亲,有票的只管砸过来,飞翔的笨蛋郑重承诺:砸伤了绝不索赔!感谢您的支持!
  • 拽小姐的尊贵邪少

    拽小姐的尊贵邪少

    “这个女人,将会成为我清和源家族未来的女主人!”他揽住她的腰,在所有人霸道的宣布。他是日本最有势力的贵族源氏秘密培养的继承人,他完美到连太阳都羞涩,是个神话般的存在,为隐藏身份,他掩去自己绝色的容貌,隐去自己过人的锋芒,扮成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对她图谋不轨的男人被他废了手脚。嫉妒她的人被他绑了扔进河里。算计她的人被他毁容。打她的人被买到海外当妓……他会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出现,给她最大的安慰。“记住,无论你是对是错,我都会站在你这边。”【男主扮丑,绝对宠溺,跳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