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1400000002

第2章 图国篇(1)

本章综述

谋略的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富国强兵。同时,也只有在国富兵强的基础上,才能将谋略发挥的更彻底,也才能进一步在激烈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中制服敌人、取得胜利。因此,一开始论述的不是具体的战略战术,而是谈论如何治理好国家以达到富国强兵的谋略思想。

吴起指出,要“治国”、“富民”,必须“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对此,吴起提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施行仁政,要先“教百姓而亲万民”,主张礼义兴国、仁爱百姓,任用贤能。

吴起所提出的这些“治国”、“富民”谋略极有见地。作为统治者,最高境界是以道德治理国家。统治者如果有深厚的道德修养,那么委任官吏就不会与他的实际能力不相称,大小官员也都能胜任自己的职务。而君主拥有贤明的将相,对内对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例如:周初用所谓的“圣人之道”治国,后来行不通,便换用较为严厉的法令,继之用策谋、用权力,仍行不通,最后只好用威势。然而一旦到了以威势迫人的地步,就出现东周末年诸侯国互相争战、兼并的局面。

由此观之,相对于严刑峻法,道德治国方针是值得肯定的。人们向来畏惧政治上的玩弄权术、勾心斗角。在政治上如此,在商业活动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以公司的管理为例,虽然管理离不开奖惩,但不可过度依靠严厉的惩罚制度来规范员工。如果员工动辄得咎,将磨损其工作的意愿和主动性。而且管理过于严苛,甚至会侵犯到被管理者的自尊与信心,其结果正与管理过于松散一样,都不能激励起员工的敬业精神。

只有内部稳定,方能放手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在经营活动中尤其要避免“内耗”与“内讧”。经营者在人员的任用上要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并留心那些喜欢搬弄是非、道人长短的成员,不能让他们有机会煽风点火。

此外,“选贤任能”则是历代统治者都倡导的一种治国的基本策略。虽然各个时代的统治者大多任人唯亲,例如古代的分封制,就是典型的任人唯亲。但也不乏贤明君主在施展其雄才大略时,能够做到“任人唯贤”。

在军事上,由于要应付各种急剧变化的局势,而且战争中确实也需要各种能人,既需要能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将帅,也需要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臣,同时还需要善于筹备军需的后勤指挥;这三者无论缺乏哪一个,则不能有全胜的把握,有时哪怕是只能力战沙场的勇士,也能对战争的胜负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任能”显得益为重要。

“选贤任能”,其一在“选”,其二在“任”,而“选”要准、“任”要信。楚汉之争时,萧何月下追韩信,就在于萧何知道韩信确实是将才。韩信本在项羽营中,曾多次献计,却都未能引起项羽的重视。后投奔刘邦,刚开始也不得刘邦信任,于是决意离开刘邦。萧何追回韩信,向刘邦举荐韩信的能力,并感慨地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后来在楚汉之争中,韩信所建的功勋是所有将领中最卓著的,以此证明萧何识英雄的能力确实非常人能及。

不过萧何之功还仅在于“选”,刘邦称得上是贤良君主,其用人的原则就是“信”。正因如此,才使韩信在历次的战争中能不受任何约束地将其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大多能做到选贤任能,上举刘邦是这样,后来的汉武帝,更是广求天下人才为己所用,所以汉王朝到武帝时国力达到了颠峰。又如唐太宗李世民,也能任用各种有才能的人,哪怕只有一技之长者。唐玄宗也是如此,自他得知李白是个才气横溢的诗人,就特召入京,拜为翰林,当李白发牢骚之时,要其亲信高力士进履,要其宠妃杨玉环调墨,玄宗也不曾治罪。

当然,“选贤任能”的最终目的,是让有才能的人能各尽其才。例如现代的体育比赛,在训练之前,教练总是费尽心机选出可能发挥特长的人才,而训练时针对每个队员的特点进行训练,使之在正式比赛中尽可能地发挥所长,以期夺得冠军,甚至打破世界纪录,为国争光。在体育比赛中,不独教练、队员要尽量设法取得最佳成绩,就是本国的人民也都万众一心地盼着队员有超水准的表现,并每每为一些队员失常的表现而称憾不已!

吴起主张任用贤才,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为做到人尽其才而努力,而真正能做到人尽其才的统治者并不多。形势如此,但未能尽其才的人不能只是感叹生不逢时,应当自觉地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创造条件,因为条件并不会凭空而降,而机会的得来看似亦属于偶然,然这偶然而来的机会其实往往是人们长期以来努力的结果。就当代的商业领域而言,须尽其才,才能如鱼得水般地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既然现实具备了能使人尽其才的众多有利条件,我们就应当好好把握住时机,因为感慨是无济于事的。

一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原文】

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

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

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为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车奄户,缦轮笼毂,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以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矣。”

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吴起于庙,立为大将,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注释】

儒服:穿戴儒家学者的衣帽。儒,指儒家学者,后来泛指古代知识分子。

魏文侯:战国时建立魏国的君主,姓姬,名斯,公元前446年~前397年在位。

军旅:周制以1.25万人为军,500人为旅。在此泛指治军打仗。

见:同现。

皮革:古代制造甲、胄、盾以及革车等战争器具的重要材料。

烁以犀象:在人的盔、甲、车身上画上犀牛、大象等图形,以壮军威。烁,光彩耀眼。

戟:古代一种长柄兵器,形状如戈与矛的结合体。长戟长二丈四尺,用于车战;短戟长一丈二尺,用于步战。

革车奄户:车,辎车,装运物资的兵车。战时可用作掩护物,宿营时可供卧息,又叫重车,也泛指战车。奄,通“掩”,覆盖;户,通“护”。革车奄户,即用皮革掩护覆盖重车之意。

缦轮笼毂:缦,没有花纹的丝织品;笼,笼罩。毂,车轮上装轴的孔。本句意谓将战车用铁皮和没有花纹的布幔等物覆盖遮掩。

田:同畋,打猎。

承桑氏:相传是神农氏时东夷族部落之一,又叫穷桑氏。

有扈氏:夏禹时的部落之一,禹传位于子夏启,有扈不服,兴兵讨伐,为启所灭。

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古代以社稷代指国家。

文德:指仁义礼乐等文教之功,常相对于武功而言。

醮:古代敬神或主人向客人敬酒的仪式。

西河:黄河西岸地区,今陕西东部。

钧解:钧,同均,指胜负不分,打了平局。解,和也,即打和局之意。

【译文】

吴起穿戴儒生的衣冠,带着治军打仗的谋略去谒见魏文侯。

魏文侯说:“我对治军打仗方面的事情不感兴趣。”

吴起说:“臣根据外显的来观察隐藏的,根据过去来推断未来,君王为什么言不由衷呢?现在君王一年四季派人杀兽剥皮以制革,并在革上涂红漆、画色彩,烙上犀牛和大象的图形,这些东西,冬天穿着不暖和,夏天穿着不凉快。君王又派人打造二丈四尺的长戟和一丈二尺的短戟;还用皮布覆盖战车,这样的车看起来并不华丽,用它去打猎也不轻便,不知君王要拿它们做什么?如果是用来准备作战,却又不寻求会使用它们的人,这就好比孵雏的母鸡去和狸猫搏斗,也好比哺乳的母狗去挑衅老虎一样,虽然有拼命的决心,却必然丧生。从前,承桑氏的国君因只讲文德、废弃武备而丧国。有扈氏的国君因仗恃兵多、凶狠好斗、不修文德,也亡了国。英明的君主有鉴于此,必然对内修明文治,对外加强武备。所以,当敌人来战而不敢进击,这说不上是义;看着死伤的将士才哀伤,这也算不上是仁。”

于是魏文侯亲自安排席位,夫人捧着酒杯,在祖庙宴请吴起,任命吴起为大将,防守西河。后来,吴起与各诸侯国大战76次,大获全胜64次,其余12次未分胜负。魏国因此向四面扩张领土达千里之广,这都是吴起的功绩!

【心得】

吴起在论述中提出了“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谋略思想。文与武,历来是治国安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武功不离文治,如果不修礼乐法度,将无法维持社会秩序,造成国力贫乏;文治不离武功,如果没有足以维护统治的武力,国家的稳定和社稷安全也是不可能的。

早在吴起之前,孔子就曾提倡“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主张。孔子在鲁国主政时,鲁国正值多事之秋,孔子于是文武并举,一来重修礼制,使民讲礼义、知廉耻。同时,立纲陈纪、平定内乱,使鲁国一度出现了中兴迹象。

公元前500年,孔子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盟于齐鲁界上的夹谷山前。当时,鲁定公没有考虑采取必要的武力防护措施,孔子遂向定公说明“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武之事不可相离”的道理,并举出宋襄公不修武备而失霸权的例子,请定公命左右司马率兵随行。

到达会盟之地,孔子探知周围驻扎了众多齐国军队,则命左、右司马提高警觉,随时准备迎战,又命大夫率兵车300乘,离会盟地十里之外扎营。

不出孔子所料,齐国大夫犁弥果然对齐景公说:孔子知礼而无勇,不懂战事。明日会盟,可由300莱夷人假扮成乐工,趁其不备拿下鲁侯君臣、鲁国命运便操之在我了。

第二天,齐鲁两国君相4人登坛会盟。齐景公派300莱夷人上前演奏本土之乐。鲁定公吓得变了脸色,而孔子却是面无惧色,请齐王先去夷狄之乐,齐王自知理亏,只好让莱夷人退下;之后孔子又要齐王惩处侮辱鲁侯的乐队领队,齐王不肯,孔子怒不可遏,更对齐王说:两国通好即兄弟,鲁国的执法官也等同于齐国的执法官,于是举袖大呼左、右司马,二将立即飞驰上坛,于男女乐队中各揪出一领队当即斩首,余下众人惊走,齐景公骇然,鲁定公起身下坛。

会盟不欢而散,齐景公谴责出馊主意的大夫犁弥。为挽回颓势,齐王接受晏婴的建议,退还了齐国先前所占的鲁国领土。

据《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孔子用文治武功之策使鲁国道不拾遗、国力日强,使齐景公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后来齐侯送鲁哀公15名美女,使之沉湎声色,不问国政。孔子屡次向哀公劝谏不听,就离开鲁国到楚国去了。

文治武功相得益彰,是历史上各个全盛时期的共同特征。现代社会中,吴起所倡之文武兼备的治国策略,已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同。“无文不足以治国,无武不足以安邦”不管世界局势如何趋于缓和,只要战争形成的因素仍然存在,就不能忽视此一策略。

同时,从整段论述看,吴起特别强调“内修文德”,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就必须以德为本。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谓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被其他星辰所环绕。的确,正如吴起所言,政治上要立于不败之地有诸多因素,而坚持“以德为本”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春秋时,韩起是晋国的正卿,叔向是晋国的大夫。一天,韩起对叔向抱怨说:“我空有正卿之名,却没有正卿的收入,穷得连和其他卿大夫交际往来的费用都没有。”他本想借此博得叔向的同情,想不到叔向却对他拱手道贺。韩起不解其意,便问叔向:“我如此窘迫,也常为此忧虑,你非但不同情,反而恭贺我,这是什么道理?”

叔向并没有直接回答韩起,而是先说两则晋国历史人物的故事:一个是贫而有德的栾书;一个是富而无道的郤至。

栾书曾是晋国的上卿,按规定应享有500顷田的俸禄,不过他却连100顷田都没有,穷得连宗庙中的祭器都购置不起。但他并不介意,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结果赢得了全国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郤至则正好相反,他曾是晋国的正卿,家财万贯,相当国家财富的半数,而且晋国三军中的将佐,郤氏家族就占了一半。骄奢淫逸、贪得无厌的郤至,倚仗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鱼肉百姓,结果不但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还连累宗室亲族被满门抄斩。

讲完这两则故事,叔向接着对韩起说:“现在,您像栾书那样贫穷,相信您也一定能行栾书之德,所以我恭贺您。如果您不致力于品德的修养、而总为自己的财富不多忧虑,那么,我为您悲伤担忧尚犹恐不及,哪还有什么心思恭贺您呢?”

听了叔向的话,韩起恍然大悟,顿时明白德行比财富更加重要,自己不该为贫穷忧心,而应该像栾书那样,在贫穷的时候树立美好的德行,以免步上郤至的后尘。于是韩起跪地叩谢叔向,感激地说:“我只考虑财富的多寡,险些就招致亡身灭族之祸,是您的一席话救了我!现在不单我感谢您,韩氏先祖和后代子孙也感谢您啊!”

以德为本,是政治谋略中最有效的手段,高明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对此莫不重视。正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其中“以正治国”,就是依靠正确的道德观念教育百姓、规范社会、治理国家。而没有正确道德观念为主导的社会和国家,必将混乱失序、恶善不分。因此,以德为本作为昔日社会治国之正道,在今天仍具有其实际的意义。

二教化百姓,亲和万民

【原文】

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必先和而造大事。不敢信其私谋,必告于祖庙,启于元龟,参之天时,吉乃后举。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矣。”

【注释】

百姓:本意为

百官族姓,先秦时百姓是贵族的通称。

万民:亦称黎民、庶民。从春秋后期起,百姓与万民为通用词。

陈:同阵。

大事:指战争。

龟:大龟,古人认为龟有神灵,可用来占卜吉凶。【译文】

吴起说:“从前想治理好国家的君主,首先必定教育贵族百官亲近民众,关心人民疾苦。有四种不和的因素需加以注意:国内人心不统一,不可以出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可以上阵;临阵部伍不一致,不可以进攻;战斗动作不协调,不可能取胜。所以英明的君主,要征召百姓前,务求内部团结一致才兴师出兵。凡有所谋,还不敢偏信个人的谋划,一定要到祖庙祭告,用大龟占卜吉凶,并观测天时,是吉兆才敢行动。民众知道君主爱护他们的生命,不忍心看他们死亡,竟然周到至此,而且愿同他们共赴急难。所以,他们就会以拼死效命为荣,而以退却偷生为耻。”

【心得】

在这段论述中,吴起提出了两种权谋:一是教化说,二是重民说。在吴起看来,要统治人民,必须教之以礼义,才能维护国家安定。同时,统治者还应“亲民”、“以民为本”。

同类推荐
  • 亡命之徒前传

    亡命之徒前传

    本书从臭名昭著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讲述一帮亡命徒在世界各地作战的故事。从籍籍无名到恶名昭著的故事。另:本书续集《我的佣兵生涯》已完本,新书《极限保卫》正持续更新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前往观看。如果觉得不错请不要吝啬收藏与票票。谢谢。
  • 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军事史上传奇丛书)

    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军事史上传奇丛书)

    《军事史上传奇丛书·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中选取的40余个战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而将当代的数次长途对外征伐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远征”之“征”则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以侵略他国领土为目的的军事行动,这种“征伐”的特性也会在文中战例的呈现里有所体现。
  • 武器装备全知道

    武器装备全知道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军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谨慎对待。在和平年代,国无防不立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巳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战争仍不可避免。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想国家真正地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维护世界和平。
  • 猎鹰局档案

    猎鹰局档案

    终日寻寻觅觅,枪王不如实战。死亡自身畔滑过,练就那极品枪神。
  • 抗战双子星

    抗战双子星

    飞龙特战大队的两名精英队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之中偶遇一阵怪雾,雾气消散之后,他们俩却发现,自己竟然身处1937年深秋的华北平原,自此,两人开始了自己的抗战人生。本文比较正统,没有那么多搞笑场景,非喜勿喷,谢谢!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命运的齿轮

    重生之命运的齿轮

    当她重生时命运之轮又开始转动,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同
  •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成功忠告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成功忠告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成功忠告)》是一本关于成功励志的通俗读物。史蒂夫·乔布斯,这位亲手打造苹果帝国奇迹的 男人,创造了当代历史上不可思议的商业辉煌。自他离世后,世人都在思考:是什么让乔布斯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天才呢? 在《你拿什么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条 成功忠告)》中,作者黄薇收集和整理乔布斯的名言 警句后,归纳总结出乔布斯给年轻人的100个忠告, 将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精彩地呈现给读者,研究乔布斯的思维,找出他成功的秘诀,用生动的案例和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经历无法再现,但只要敢于尝试,你也可以成就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 枕上豪门:老公太爱撩

    枕上豪门:老公太爱撩

    落难时的相濡以沫、曾经的醉人缠绵,在他们的爱情里,她注定是输家,只不过她自己输得心甘情愿。她委屈求全的交付了身与心,甚至为他怀上不受期待的生命,然抛弃尊严换来的,却是更加无情的践踏!明知不该高攀,不该等待,卻还是不住回首;越接近他、触摸他的內心,她越是无所适从,明明应该是要恨着他的!然而,还是渐渐渗入了信任、依赖。
  •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下)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下)

    健康长寿,几乎是每个人的期盼,而年轻的人们,大多过早离去和被病痛折磨,健康的生命远远少于预期,其中健康至关重要,关系着人的成长,左右着人的生命,没有了健康,就算再有钱,再有权也换不来一个好的身体。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健康保健的奥秘和知识,力图打开那知悉不多的密码,让每个青少年都健康成长。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你在掌控实践机会的同时,能够为自己的工作担负起责任。树立为自己工作的职业理念,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让自己更快的取得成功。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都要把自己当作公司的主人,而不是为老板工作的仆人。要知道,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你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
  •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以及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体质的形成、特征、分类,以及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的关系。提出在治病与养生时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区分患者的体质。
  • The Phoenix and the Carpet

    The Phoenix and the Carp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懂管理就做不好老板

    不懂管理就做不好老板

    本书浓缩了当今著名企业的管理智慧,采撷了当今最强企业的管理精华,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运行速度和规律,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能让管理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到世界级管理大师的管理套路,领悟到管理的奥秘和真谛。相信本书对于想成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老板,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 爸王三国

    爸王三国

    梦回大汉,小人物张翦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搅动风云的魔星,一时间天下大乱风云变色。霸王项羽,无敌吕布,打虎李存孝,盖世李元霸。水浒四大寇,隋唐十八路反王,冉天王,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金主辽皇,无数英雄豪杰、奸相弄臣以各种身份进入了这个混乱的世界,且看张子良如何在这乱世中为家人拼杀出一片桃源圣地!
  •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一场莫名其妙的暗杀,杀手之皇穿越成废柴?什么?!爹不疼娘不爱?地位不如下人?太子爷休妻?这些都不是重点,最最重要的是——废柴?!她?真是笑话!且看她如何打众人脸。废柴?不好意思轻轻松松喝口水就能升级。没背景?九千年神女轮回转世吓不死你?穷?哈哈好冷的笑话,她家神级丹药地位不如糖豆!凤眸微挑睥睨天下荟荟众生。冷眼笑观世间红尘。可……她没说她想入红尘!旁边这紫眸美男子怎么搞?!她是好色没错!但这谁顶得住啊?某男“你想要天下?那还不简单!来,有了我不就有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