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08

第8章 创建自己的成功模式(1)

无论从事哪种行业,跟风则意味着需要不断追赶,意味着被动;只有独创需要不断超越,不用超越别人,只需不断超越自我。只有拥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创新,而马云的创业路正是这样一条不断创造和超越的过程。从第四种互联网模式到以中小企业为客户中心的经营理念,马云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1.名字真的很重要

名不正则事难成。对于一个一开始就志在做中国最伟大公司的马云来说,好的名字不仅是个简单的企业标识,更是有着战略意义的东西。

据说,为了阿里巴巴这个名字,马云苦苦思索了很久,先后想到的名字有:bargain.com,ok.com,open.com,都觉得不理想。

一天,马云在网上苦苦搜索,突然蹦出了一个alibaba,马云眼睛一亮,再一查,已经被加拿大人注册了,“Shit”,马云骂了一句。

然后,又继续搜,但再也没有搜到让他兴奋的名字。

马云和多数创始人还是觉得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好:一是因为它具有普适性和易拼写性,且不带中国色彩。他曾在美国和香港的大街上随机找了30多人,问他们“知道阿里巴巴吗”,回答都说:“知道”;二是因为它含有芝麻开门的意思,容易让人联想到财富。

想来想去,再没有比阿里巴巴更好的名字了!既然alibaba.com被人注册,就用alibabaonline.com。阿里巴巴网站前几个月的网页就是这么做的。

为了得到这个域名,马云与加拿大人周旋了好久。马云为此事专门征询当时还在雅虎的吴炯的意见。吴炯后来回忆说:“买阿里巴巴的域名,对方开价3000美金,马云觉得贵了,我认为太便宜了。我说,你不是要办国际化公司吗?赶快买,省得对方抬价。”听了吴炯的话,马云将3000美元打入了对方账户:“我凭直觉知道对方会同意。”

马云终于买断了阿里巴巴域名。当时也有许多人对此举无法理解,但是比起Google斥资百万赎回两个CN域名的个案。马云的这一步走得并不亏。

他省下的不仅仅是动辄百万美元的赎买费,还有漫长无果的仲裁所消耗的宝贵时间。

不过有趣的是,瞻前顾后的马云仍然十分细心地将alimama.com、alibaby.com域名注册下来。“阿里爸爸、阿里妈妈、阿里贝贝本来就应该是一家。”马云想得很远。但是,千万不要认为他很有计划,恰恰相反,“如果你去计划,你肯定要失败”。他在哈佛大学用英文表述的这句话,让哈佛学者看到又一个可供研究的案例。

当年那个抢注阿里巴巴的加拿大人可能庆幸发了一笔横财,可他不会想到,5年之后的阿里巴巴已经价值连城了。

2.第四种互联网模式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马云的所作所为正如他的老乡鲁迅说的那样,硬是在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

世界上的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都各有各的蜕变历程,而那些成功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公司的起点却几乎是一致的:一是能否抓住历史性机会;二是能否建立傲立于世界的商业体系。

马云的成功符合这个理论。第二次北漂结束后,马云和他的团队回到了杭州。一切又都从零开始了,这次他们要做一件大事,但很多人心里没底。马云不是这样,他坚信他们有机会干一番大事业。

1999年2月,新加坡政府组织了一个“亚洲电子商务大会”,由于马云在中国外经贸部做网站,使他在互联网界小有名气,所以才有幸受到了大会的邀请。

之所以说有幸,是因为尽管大会美其名曰亚洲大会,但受邀的与会人员中,真正的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却寥寥无几。走进会场,放眼望去,尽是金发碧眼高鼻子的欧美人。据说当时参加大会的欧美人竟占到了80%。当然我们不能用来了多少老外来判断这场会议规格有多高,但是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时的亚洲电子商务几乎还没有开始起步,不然也不会不惜重金请一批不了解亚洲国情的老外在台上高谈阔论。

老外们所谈的自然是欧美式的电子商务,他们讲eBay,讲亚马逊,而在台下认真聆听的马云不禁暗暗思考。

当轮到自己发言的时候,马云没有片刻犹豫,他用流利的英语说道:“亚洲电子商务步入了一个误区。亚洲是亚洲,美国是美国,现在的电子商务全是美国模式,亚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模式。”

这已不知是马云第几次语不惊人死不休了,但10岁开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马云,有很多“狂言”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经常会一个人想很久,我绝不是一个冲动的人。”

但是这一次,就是马云也几乎对自己的发言感到了震惊,但是这种震惊的背后依然是胸有成竹。因为马云思考的结论是:“小企业通过互联网组成独立的世界,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其后,马云和杨致远有过一次谈话。马云虽然拒绝出任雅虎中国的总经理,但他和杨致远一直保持着朋友关系。

马云问杨致远:“雅虎到底想做什么?”杨致远说:“雅虎想做一切。”马云说:“从理论上讲,你什么都做,往往什么都做不好。互联网的走势越来越纵向化,往横向发展比较难。”但杨致远不这样看。

回来后马云反复思索:他要做横向,我就做纵向。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就做商业,做贸易,做商人的网站,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是真正的趋势。

当时的中国互联网一片喧嚣和躁动,人们争相拷贝雅虎、亚马逊(Amazon)、eBay……拷贝网上门户、网上书市、网上扪卖;甚至网上生存、电子商务也被炒得火热。但此时的马云却有一份独有的清醒,在他看来,电子商务对于中国是3年以后的事,因为银行没准备好,配送没准备好。马云感到,美国的三种模式都不适合中国。

马云认为商人最关心的焦点:买与卖,让商人把求购及要销售的商品信息免费“贴”在阿里巴巴的网站上。就是这么简单的模式,和我们今天看到的BBS几乎没有区别。在当时没有人注意到这种“简陋”的模式,也不认为它能成什么大气候。然而,这就是后来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雅虎、亚马逊、eBay比肩的互联网第四种模式——B2B模式。

这种创新性的开拓告诉我们:创办公司不仅不能盲目模仿大公司的做事方法,更切忌抄袭其商业模式。那些知名企业在成名之前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他们是怎么积聚自己的能量,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简单模仿他们,结果可能会南辕北辙。一个伟大的公司不是靠简单模仿取得成功。创业者要永远记住,全国的眼光也要当地制胜,一镇的眼光是小店制胜,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前走才会有这个机会。人的眼光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一点一点爬上去的,就像爬山一样,越往上走,风景越好。

很多新创业的公司总是喜欢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自己明明是只兔子,却号称可以像大象一样活着。轻视在面前慢慢踱步的狼,最后只会被狼吃掉。创业,就意味着你要有创业的做事方式。

在商业做法上盲目模仿大公司,这是不少创业者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不少出身大公司的人,会在自己创业的时候,不自觉地按照大公司的做法建立一些规范制度。必要的规范当然有益,但大公司为了稳妥,一般都比较慢。大公司为这个“慢”付得起代价,而这对小公司而言则是一个灾难。

生意上的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

3.赚多数人的钱

赚富人钱,是犹太人的生意经。马云却反其道而行之,阿里巴巴弃“鲸鱼”而抓“虾米”,走出了一条为中小企业谋发展的路。

商业其实就是对人类基本需求的回应。犹太人笃信“二八定律”,他们只满足少数有钱人的需求,赚少数人的钱;马云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从“弱势群体”下手,赚没钱人的钱,这很大胆。

由于受制于规模、资金、技术的影响,中小企业始终处在“弱势群体”的地位,这种情形在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的亚洲尤为明显。许多中小企业,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自身无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推广。许多小出口商由于渠道不畅而被大贸易公司所控制,面I艋着难以打开市场的难题。

在中国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巨大的创业热情,全国兴起了下海热潮,一时间中小企业云集。但是,由于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还无法享受大企业所享受的“国民待遇”,制度上的约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这是个困境,也是个机会,马云一直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

马云天生就是个另类的人,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想:既然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电子商务都为大企业服务,都想“傍”上那些“鲸鱼”,那么我就不去“红海”跟他们争,开辟自己的“蓝海”,专捕“虾米”。

他认为:

借助互联网能够且应该肩负起帮助中国企业出口的使命,用互联网为他们服务,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只要通过互联网,这些小供应商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客户;只要通过互联网,这些小公司就可以把它们的产品带到欧洲、美国,带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于是,马云决定“做众多中小企业的解救者”,“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本就是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梦想。

亚洲是最大的出口基地,帮助中国企业出口,帮助全国中小企业出口是阿里巴巴的方向,阿里巴巴必须围绕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展开工作。无论是在“中国黄页”还是在外经贸部做客户宣传,会见一个国有企业的领导要谈13次才能说服他,而在浙江一带去3趟就可以了。这让他相信:做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更有希望、更简单。国外的B2B都是以大企业为主,马云却坚持以中小企业为主。“鲸鱼”有油水,资金、人力、技术都很充足,像comtnerce One、Ariba这样的欧美公司来到中国,他们的目标是找鲸鱼。可是中国没有多少鲸鱼,即便为数不多的那么几条,有些还是不健康的,存在着贸易流程不同、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所以说,马云的坚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和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

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所以,小企业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而马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全球市场。

今天,各大公司关心的是资金流,因为每个人做生意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挣钱。对美国的企业来说,他们现在应该在资金流方面进行突破,因为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很通畅。不过他们现在最头疼的是,怎样从大量信息里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而对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说,缺乏市场信息还是很大的难题。

互联网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今天中国的企业家需要信息,阿里巴巴的价值是可以让全世界的商人直接联系。如今阿里巴巴的会员中,除了中国、美国和欧洲以外,还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2万多名会员,他们的活跃程度令人惊叹。

中小企业特别适合亚洲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讲资金、讲规模,而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时代不是讲规模而是讲灵活,以量取胜,被称之为“蚂蚁大军”。阿里巴巴每年的续签率达到75%,要知道中小企业的死亡率已达到15%,他们续签首先说明他们已经存活下来了。

马云弃“鲸鱼”而抓“虾米”,放弃了15%的大企业,只做85%的中小企业的生意。

4.免费餐,这个可以有

人人都喜欢免费,这是个值得利用的机会。马云看到了,他把大量的钱投入淘宝,却同时下了一道3年不准赢利的死命令。

这一招真毒啊,用今天的免费,换取明天的滚滚财源,为什么不呢?

商业本就是以赢利为目的,从传统的商业活动来看,只有公共产品,才会免费提供给大众,商品不适合免费。

互联网行业的出现打破了一切,商品不但可以免费,而且可以从免费中赚钱,关键是找到新的互联网赢利模式。

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免费午餐:博客是免费的,电子邮箱是免费的,通信工具是免费的,网络游戏也是免费的。在免费中“生财”是新型赢利模式下的优势,也是一种商业智慧。

但是,从开始“触网”的第一天起,马云就是把互联网当成一件生意来做的。他有句名言: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这倒有些让人听不懂了,你怎么一会儿说向用户收费“没技术含量”,一会儿又说不赚钱就不道德,这到底如何理解?

同类推荐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第3季)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第3季)

    这是《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系列的第三部,作者继续在书中分析中基层管理者天天都会面对的各种问题。南勇认为现如今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企业都在管理方面犯了严重的“不人道”的错误,员工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处在一种极其恶劣与腐朽的状态,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所以,南勇以飞蛾扑火般的精神,大胆地质疑、挑战传统权威,用最凶狠的“狼性”语言,最富穿透力的犀利文风,猛烈地抨击了长期弥漫于中国企业之中的,反人类的“狼性管理思维”,热情地讴歌了最温暖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为你带来“耳目一新”“大彻大悟”之感。
  •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被誉为继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的柳井正成为社会热点人物。在《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中,作者以更精准的视角,关注当下,锁定焦点,解读优衣库的成功商业,剖析优衣库近年的重大商业策略,沿着企业的思考脉络,提炼出优衣库的企业文化及谋略,阅读本书,相信读者会更多了解优衣库多年来强势成长中的故事,感受到柳井正睿智而朴素的”一胜九败”商业哲学。《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是经营者和创业者不可多得的案头指导书。
  •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一靠团队,二靠制度。制度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过程。就制度本身而言,只有最适用,没有最优秀。管理企业,不仅要靠智慧、靠手段、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用制度管人,是所有成功企业发展的秘诀。但制度不是一切,合理建立和使用制度才是关键。本书聚焦管理中各个关键环节,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小例子和应对方法,娓娓道来,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思路明朗,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让你的团队更有战斗力,让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沟通艺术

    领导一定要知道的沟通艺术

    沟通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有效沟通是领导者最不可缺少的管理利器,它既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基本条件,又是领导者驾驭领导舞台、统一群体成员意志不可缺少的工作方法。任何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都必须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本书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介绍了领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上级、下级、同级、客户等进行高效沟通的沟通规则与沟通经验,适合各行业各层级领导阅读。
  •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谈商录

    "张瑞敏无疑是中国现代管理的大师,他的许多思想所闪现出来的光芒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中国有许多管理者可以称为企业家,但真正可以称作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张瑞敏先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现代管理学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播他的管理哲学,学习他的管理思维,对于每一个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意义非凡。本书的主体部分为张瑞敏先生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版出版的《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VCD光盘的文字内容。为传播张瑞敏先生的管理哲学,北京国人规范管理推广中心授权我们独家出版张现在敏先生讲座的文字内容,并且配备VCD光盘。
热门推荐
  • 绝余编

    绝余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河古话

    南河古话

    全书共16万字,收录了《南河谣》、《刺猬告状》、《猴王抢亲》、《罗大人的亲家》、《蜘蛛精深潭捞金船》、《大雁往南飞》、《牯牛坟》、《驴头狼》等作品,荟萃了鄂西北地区的风俗、语言、自然环境、民间传说等。作者写得亦真亦幻,妙趣横生,可谓一部百读不厌的民间神话集、鄂西文化集。
  •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义理与考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系作者的自选集,分为“论文”、“书评”、“序跋”三编。从材料出发,重视考据,以文献带义理,学术研究与校注古典文献并重,构成作者的治学路向与方法。论文如《〈红楼梦影〉的作者及其他》,首次揭示署名“云槎外史”的《红楼梦影》作者就是晚清女词人顾太清。《寻诗与灵感——读钱钟书〈寻诗〉诗》一文,曾得到钱钟书先生的指教。《〈四溟诗话〉考补》、《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的融通意识》亦多发前人所未发之见。书评如《走近大师——写在《季羡林全集》出版之后》,意在廓清社会对季先生学术研究成就的错位模糊认识。
  • 羁旅

    羁旅

    陈默因为公司老总的一个包藏祸心的遣派任务,在异乡沦为人质和替罪羊,被关进看守所。逆境中,他坚信自己是无辜的,凭借着“和而不同”的生存智慧和“洁身自好”的道德底线,躲过一次次的生存危机。然而,在天使难以抵达的牢房,撒旦却在黑暗中横行。一个身为公安局局长爱子的流氓团伙首犯和一个罪恶毕露、难逃死罪的雇佣杀手结成同盟,欲置陈默于死地。神使鬼差的结局竟是雇佣杀手倒在血泊中。公安局长爱子却反咬一口,成了陈默在监内斗殴、故意杀人的目击证人。在停止行刑的通知传到刑场时,冰冷的子弹已经飞了过来。悲剧诞生了。
  • 万宇混沌决

    万宇混沌决

    跳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中,走过的一路路,是冥冥中的定数?还是源自自身的变数?当凛冬的风吹醒了我的梦境,我看见了你们看不见的世界。
  • 沼泽

    沼泽

    《沼泽》分为上辑“故乡史记”、下辑“檐下记事”,共收入作家发表于名刊《小小说选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各大报刊的小小说作品56篇。上辑“故乡史记”,收入富于侨乡特色与韵味,反映侨乡风雨沧桑、悲欢离合的小小说作品,如《白纸船》、《半折兄弟》、《冬日烛》、《干爹爸爸》、《桃源村》、《日出狮子峰》等;下辑“檐下记事”,主要收入描述市井百态、针贬时弊的作品。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30岁前学做人30岁后学做事

    30岁前学做人30岁后学做事

    三十几岁正当而立之年,是创业的黄金期,所以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几岁精力旺盛、热情奔放,敢于挑战。然而,三十几岁是人生黄金期的过渡期,有时候会不稳定,人生经历尚浅,人生经验不足,人生磨难太少,他们需要的是经受岁月的历练,接受时间的考验;他们所缺少的是宝贵的人生经验,丰富的人生阅历。
  • 每天给心灵一杯安慰

    每天给心灵一杯安慰

    365天,365个故事,365杯心灵的香茗。每一杯都蕴含着生命的真谛,从大朵的阳光在心灵中绽放开始,到做人,持平常心,修炼尊重、感恩、分享的心灵、经过培养担当、面对逆境的能力,最后抵达幸福快乐,诗意的心灵港湾。
  • 天择训练场

    天择训练场

    这只是一款普通的书屋app,我们却要为之死撑到底……神鬼莫测的故事世界,甘为棋子冲锋陷阵。在风雨飘摇下的现实世界里,又是维持着秩序的守护神们。为了让这摇摇欲坠的世界屹立不倒,“看客”们被迫争先赴死。这里是书屋的世界,欢迎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