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4800000004

第4章 野旷江清孟浩然

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清照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我说:下了一夜暴雨,大院里栀子花肯定开了,我偷些去学校送女同学。

这就是我和唐宋才子的差距,这就是我对待人生的现实主义态度。

所以一首《春晓》,历经千年,妇孺能诵。而我的栀子花,只能被班主任当作我斑斑劣迹的证据,使我有幸得到班里最后一个加入少先队的荣誉。班主任不解风情,孟浩然、李清照的伤春惜花,与我送花给女同学的行为不都是对美好的向往?!

孟浩然公元689年生,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终身不仕。

唐宋两朝,一生没有入仕的大文人不多,孟浩然和姜夔比较典型。

在当时看来,二人都满腹牢骚、痛不欲生;现在看来,没当成官未必是件坏事。诗人作官,就跟军阀作诗一样,结果都好不了。

孟浩然可以种种田,喝喝酒;姜夔可以填填词,泡泡妞,不比当个鸟官来得逍遥快活!

四十岁之前的孟浩然比较可爱。那时候他是真的不愿入仕,长年隐居在襄阳附近的鹿门山,此地也曾是三国时庞德公的隐居地。

也许唐朝的隐士都比较牛,何况像孟浩然这样诗名在外的隐士。想想那时候的读书人也真是矛盾——既向往魏晋高士的隐逸之风,又希望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匡国济世,奈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称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

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士名流除了腹中才学以外,飘逸俊朗的外貌气质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谓之:“美颜不裹痴骨。”

唐朝的士子对名士的评点,深受魏晋遗风影响。

自然,像孟浩然这样“风神散朗”、品行高洁的隐逸诗人,在当时是很为世人倾慕的。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等名士都与孟浩然有交往。

狂傲如李白,在《赠孟浩然》诗里对前辈也是狂拍马屁: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连李白都叹“高山安可仰”,可见孟浩然在当时诗坛的江湖地位。

想必那段田园隐居的日子,孟浩然过得也是恬静悠闲。最能体现他诗歌风格和闲适心情的当属《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我一混社会的哥们儿对这首诗有极其经典的翻译:“今天吃的不错,重阳节还来吃!”我绝倒。

《过故人庄》深得陶渊明田园诗真味。王维虽也写田园诗,可那毕竟是朝中大员想象中的井田阡陌,哪抵得过孟浩然生于其间的泥土气息。

四十岁那年,孟浩然对人生的态度突然有了很大的转变。也许是生计无着,也许是其他原因,孟浩然赴长安应进士试。

初到长安,这样一位高士,名流公卿自然争相邀请赴宴。

一次,在太学的宴席上,士子们赋诗作乐,孟浩然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钦服,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

后世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皆是千古名句,可词境都与孟浩然的“疏雨滴梧桐”雷同,应该是从孟浩然此句中化出。

有才华不等于会考试,孟浩然科考落第。之后,王维、张九龄等都为其入仕做过努力。《唐才子传》说了一个王维帮孟浩然的故事:

一日王维邀孟浩然至内署商较风雅,突然闻报玄宗临幸。孟浩然也是个土包子,惊慌之下钻入床底躲避。王维不敢欺君,据实奏闻。玄宗素闻孟浩然大名,只是一直没有见过,就命孟浩然出来拜见。帝问曰:“卿将诗来耶?”本来多好的一个机会啊,皇帝都仰慕你的诗名,让你现场做诗一首,你随便写首歌功颂德、感叹盛世逢明君的诗不就结了?皇帝一乐,赏个四品五品的官帽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可叹我们灰头土脸的孟夫子啊,估计床底下钻进钻出的,被床架子把脑袋撞出包了,脱口吟出: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八句诗,哪一句都是牢骚。王维在边上估计脸都绿了。也就是我们的盛唐皇帝气度大,若换作乾隆,孟浩然保管吃不了兜着走。

玄宗虽没有龙颜大怒,闻之却很是不悦,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

确实也是,你孟浩然从未求仕,又何来被皇帝所弃之语,这不是往三郎头上扣屎盆子。难不成孟浩然自比孔明,怪皇帝老儿没有三顾鹿门?

玄宗最后倒也没难为孟浩然,只是“命放还南山”。

唯一一次入仕的机会就这样被孟夫子砸锅了。当然《唐才子传》谬误颇多,这也只能当个传说听听。

孟浩然离开长安时的心情是凄苦失落的,他曾给一名叫远的僧人写信——《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这里我们应该能了解孟浩然为何突然在不惑之年求取功名。“三径苦无资”就是句大白话,想归隐苦于没有钱。“黄金燃桂尽”一句是说长安物价水平太高,消费不起了。

你说这世界把人给逼的,活生生能把好人逼成坏人,坏人逼成好人。

想当隐士没money,想入朝堂没门路。孟老师啊,人家陶潜都能回家种田,海瑞可以回家种红薯,你就不可以回去弄几亩菜地啊,非要坏了你的晚节,哭着喊着要去当官,而且你这当官的动机也不纯哪!

我这里倒不是在指摘孟浩然的不是,我是太理解他欲上不能、欲下不能的心情了,都是穷人家的苦孩子。

孟浩然离开长安的时候,给王维留了一首诗: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留别王维》

唉,“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守得住寂寞,愿做那没有看客的孤单舞者。连发条微博、微信都盯着看有没有人回复,有没有人点赞,更别说是一世的寂寞。

失意的孟浩然离开长安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宿建德江》就是在此途中写下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幅苍凉壮阔的塞外画卷;“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则是一张静谧深远的江南风景。

吴越期间,孟浩然还不死心,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给宰相张九龄,以求引荐录用。张九龄贬荆州长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官归乡。

公元740年,王昌龄从被流贬的岭南召回,途经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孟浩然因纵情饮宴、食鲜,引发背疽而死。性命相赠知己,也算死得其所。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里评孟浩然诗:“语淡而味终不薄。”

王维曾画孟浩然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先生,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

同类推荐
  • YK作品精选集

    YK作品精选集

    该合集主要由作者YK的四本书组成。本书集结YK几年来在《红秀》,《广州日报》,《嘉人》,《希望》等时尚/生活杂志上发表的专栏,痛快淋漓,一针见血地分析男女关系中的方方面面,荷尔蒙拥护者,教我们科学地谈恋爱。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为青海散文女作家李万华近年散文随笔作品的结集。本集所收作品多篇幅短小格局精致,记录生活感受片段和生命思索点滴,既体现了身为青年女性散文作家所固有的新鲜明亮的生命力特征,也同时体现出了因身患深重疾病而对人的生命历程进行反观和思索,而获得的沉静、深邃的品质。
  • 文人的风骨

    文人的风骨

    当代文人在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划时代的先进意义。应该具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反映民间疾苦,针砭时弊,鞭挞丑恶,弘扬人间正气。$$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精神文化领域的相对低落,文人的身价,似乎在一天天贬值。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甘守清贫,耐得住寂寞,不为世俗浮华所左右,潜心写一些有责任写、喜欢写的文章,保持文人应有的风骨,这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应该做到的。$$本书就是再现了中国文人的风骨。
热门推荐
  •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收集了许地山先生各个时期的小说代表作,许地山的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委婉细腻、纯真自然的文笔,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 孤女天骄

    孤女天骄

    奋斗十年,白沐秋终于买了新房,除去了脸上的胎记,正打算找个人一起共度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一朝穿越,一切归零,从头再来!看小孤儿两世为人,召唤妖王,收服魔君,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魔王大人,让我回去吧!”“想回去也不难,只要你够强。”“多强算强啊?”“只要能呼风唤雨,翻江倒海,摇山震岳,拔地参天…”“停停停!我先去吃个饭。”
  • 落魄千金:恶魔校草别吻我

    落魄千金:恶魔校草别吻我

    前有傲娇校草说:“我爸就是王道,我在这里就是王子,就是天。”她说:“你是天,那我就是玉皇大帝,你—管不到我。”后有高冷校草让她滚出自己的家门。滚?先把房子还来。吃她的吐出来,拿了她的十倍还回来。
  •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关于养生,佛家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佛家对养生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另外,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也让修炼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佛家养生的要旨。本书是一本集佛家养生精华为一体的大众实用通典。书中涵盖了素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静坐养生、禅定养生、德行养生、情志养生、休闲养生、名人与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探索佛门中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揭示了佛家养生的观念,并结合这些观念,详细阐述了佛家养生之道,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易行的养生方法。
  • 共存亡之与天下之主

    共存亡之与天下之主

    紫飞燕,一个心里有着远大理想的女孩。三岁时失去了最疼爱她的舅舅,后来才慢慢明白,一心想着完成自己17岁的目标,成为世界首富,无人能敌。偶然之下,在别墅的一个小门前,找到了舅舅,才发现自己一路走来,这道路畅通无阻,原来是因为自己是这世界的守护者,成为世界首富,是条件之一,她不断的隐藏,不断的让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最后却败在儿时喜欢的人——程晓林手上,从那一刻起,紫飞燕被宠上了天。“我,和这个世界你选哪个?”程晓林问。“废话,当然是世界了啊!”紫飞燕张口就来,不料刚说完便无法出声了。……
  • 佛说宝云经

    佛说宝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止观法门

    大乘止观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氏璧的谎言

    和氏璧的谎言

    你说过谎吗?你经常说谎吗?你认为什么样的谎言是可以被原谅的?高中优等生石爱力某一天误吞了一颗703口香糖,之后只要他身边有人说谎,说谎的人便会神奇地遭到“惩罚”,石爱力原本的平静生活也因为这些离奇的事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这背后居然与流传了千年的和氏璧的诅咒有关。为了减免诅咒带来的伤害,石爱力必须通过重重考验成为对谎言有绝对掌控力的“心理超人”。在试炼的过程中,石爱力与朋友却发现了想要通过掌控和氏璧诅咒力量进而掌控世界的神秘组织的阴谋,一场因为诅咒而引发的战争即将打响,谎言背后的真相也被一层一层地揭开。谎言,阴谋,拯救……他渐渐发现,原来自己也只不过是这场诡谲游戏里的一颗棋子……
  • 暗示

    暗示

    暗示是意义的渗透,也是对感官和心智的一种考验。人们之所以无视生活的种种暗示,并不是他们所辩称的忙碌和辛劳,更多的是一种逃避和躲藏。一个心灵萎缩的人是经不起纯净目光和朴素实物的直视的。习惯于陌生化生存的现代人竭力回避那些过去曾经熟悉的事物,虽然他们也时常作出怀旧的姿态,但是,他们不愿去追问,不肯去挖掘灵魂的积垢。
  • 蓝桥驿站

    蓝桥驿站

    一个神秘的驿站,二十年前突然出现在市东郊,并吞噬了上百人,为救受害者,警局发现了普通人赵蓁蓁身上奇异的能力,赵蓁蓁于是受托前往东郊,谁知竟然被驿站主使卖到了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