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300000004

第4章 飘泊之途(2)

仿佛在举行诗歌大赛,或是开元宵灯会,每个单位都尽力将自己的“牛鬼蛇神”打扮得特别些,醒目些,刺激些。仿佛只有凭着这份刺激,精神生活已经瘦土般贫瘠的人们,才能得到某种满足,某种宣泄,也使这被灰蒙蒙色调笼罩的南方小城,略略显出了几分生气……如果说李九莲震惊:国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但表现在诸如“四大发明”和万里长城上,也表现在对人格与自尊蹂躏的种种花招上;那么,她更是震惊这种蹂躏何以如此强大,有时竟简直不像是被迫的,而是自觉的。她父亲本是莫须有的问题,他却总是写莫须有的检查。肚里没喝过几滴墨水,别人代他写了,他嫌不深刻,要李九莲重写。平时他话并不多,像许多老工人一样,那话大抵停留于感性层次。可现在他却有了凭空给自己上纲上线、搜罗“罪名”的能力,而且,这能力每过几天都几乎提高几寸。像有了鸦片瘾的人,离开了那杆老枪不行,他则每天离开了那几寸不行,仿佛这不是在给自己编织政治上的死刑,而是给自己编织一件温暖的毛衣……

于是,他一次次要女儿代写检查。李九莲怜悯父亲,卑视父亲,他的肉体虽在,灵魂早就死了,她不肯写,他猛然跪倒在地,一个劲地向她叩头。她躲开父亲,走到窗口边,泪水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厨房里的母亲被外屋捣蒜般的响动惊动了,走进屋来,怔怔地看了一会,又走到女儿身边,叹了口气:

“九莲啊;他是做爹的,你是做女儿的。他要写,你就给他写吧。你要不写,不怕他把你拜死?”

“三查”运动,随着夏季的来临,急剧升温了。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程世清,满面红光,熊腰虎背,自称“脚板下走出了马列主义”。在全省境内,他不辞鞍马劳顿,走到哪里,他那个带湖北红安口音的宏亮嗓门,便如一门榴弹炮似地,隆隆地响在那里:

我们江西省的形势是空前的大好,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宣传大普及,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人心,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出现了崭新的阶段……形势大好的又一标志是,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大提高,广大革命群众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掀起群众性的大批判和“三查”运动的新高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理论上向中国的赫鲁晓夫及其代理人,一小撮走资派、特务、叛徒,未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发动一个持久、主动进攻的人民战争。形势确实是大好,在我们江西,从档案里清查到的叛徒、特务有四千多,方志纯又拉进一批。国民党在江西,庐山是大本营,上饶是集中营,49年南下又一批国民党渣子,都留在江西,很多机构是原封未动。医学院原是中正学院,从干部到讲师,70%是国民党留下的,院长就是国民党员。盐务局、航务局、港务局,都是原班人马。学校更复杂,

在干部和教员中,有一批坏人,党政机关,省人委挖出五百多,省委也挖了一百多。南昌七中是美国教会学校,是训练特务的,这回事件出在七中,不是偶然的,是有历史原因的……

赣州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刘云,也仆仆风尘,冒酷暑去瑞金、兴国走了一遭。他回到赣州后,在地、市各单位革委会负责人的大会上,作了一个报告。李九莲听了这个报告的传达,报告里首先讲到瑞金的情况:

……通过大反右倾大鼓干劲,对领导上的右倾解决得比较好,一般都能积极认真地去抓阶级斗争,对“三查”领导决心大,抓得紧,效果明显,能亲临第一线指挥,亲自把关,很快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因此发动了群众,出现了子女揪自己父亲、揪自己母亲的大好局面,攻下了瑞金以刘辉山为首的***“粗长黑线”叛徒集团的顽固堡垒,揭露了“老革命”的假面目,教育了群众,有力地打击了阶级敌人。

在刘云看来,这个昔日的“红都”,现在已成为小台湾了--

“目前,瑞金全县共揪出三查对象5319人,其中叛徒830人,占全县原老干部的80%左右,特务266人,顽固不化的走资派48人,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2354人;现行反革命和反革命两面派94人,还破获了反革命组织49起,331人。全县先后还组织了三批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难点单位,揭盖子,攻碉堡。由于群众发动起来了,形成了进攻的强大力量,真正做到狠批深挖,许多难案都得到了答案……”

不仅是瑞金,整个赣南,恍如回到三十年代红军被迫北上,国民党打回中央苏区的日子,不同的只是那时被称为“白色恐怖”,而现在的恐怖,则是“红色”的。

李九莲几乎走到哪里,那里便见到惊恐不定的眼睛,每一天都能听到来自各地的毛骨悚然的风闻,她总觉得空气里有一股血腥味--

在杀了三百多人的瑞金:

有一家理发店,店里有三个师傅。两个师傅组织起“革命群众法庭”,摇起语录本向另一个宣布,根据《毛主席语录》某某页某某条,你被定为“现行反革命”罪,现在判处你死刑,立即执行。将他杀了后,还在理发店门口贴了布告,以示郑重与磊落。

一个公社,将预先选定的“三查”对象集中起来,要他们去山上挖树洞。横多少米,宽多少米,均有严格要求。可树洞不挨在一起,稀稀疏疏,以致谁也看不见谁。挖好洞后,便向看押者报告,未等讲完,报告者便被一顿铁锄砸死,推进洞内埋掉了事。事后,公社“三查”领导小组负责人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敌人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活学活用了,阶级敌人也得给自己准备坟墓。”

在杀了二百七十余人的兴国:

一个公社的武装部长被打成“反共救国军司令”,家里被视为“黑窝”。经公社“三查”领导小组核准,全家满门抄斩。根据上峰“一不能开枪,二不能白天执行,三不要贴布告”的指示,行刑队夜里开到了前武装部长的家里。从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到其老婆、孩子,全被一个个绑在户外的几棵老树上。不知怎的,这时,厩里的猪,笼里的鸡,全炸了营。一个队员嚷道:“叫,叫个屁,杀了主人后就收拾你们!”

不料,这一嚷,引出了不同意见,一个已经有些疲乏的队员,想到等会儿还要用梭标将这家人一个个捅死,便提出:“杀了人,满身血污滴嗒,哪能吃得进酒肉?不如先将畜牲们杀了,吃了,咱们杀起人来也有力气。”

后者的意见占了上风。正在拔鸡毛、剖猪膛的当口,县里来人通知,说是省革委会紧急电告各地,必须制止愈演愈炽的杀人风。行刑队头头自觉保持了与上级的一致,说停就停了。临走前,前武装部长噙着豆大的泪花,紧摇提出先吃酒肉的队员手说:“不是你,我一家都去阴曹地府了,你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呐……”

在另一个公社,公社“三查”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却闹起了“自由化”。县里来人通知时,十几个“五类分子”子女,还有“反共救国军”的“司令”、“副司令”、“参谋长”、“组织部长”……已被结结实实地捆在公社所在大院的树上。下面人正要松绑,此公端杯茶水,慢悠悠地从屋里荡出来,环视了一下现场,又慢悠悠地说:“既然绑来了,放也麻烦。反正明天就不杀了,今天还是杀了吧。”

于是,这一行人没能赶上“落实政策”……

真乃是“红色恐怖”,“三查”运动的那段日子,李九莲做梦也常常是红色的:冲天的火光。淌血的梭标。天安门广场上红卫兵的海洋。响尾蛇般嘶嘶奔窜的机枪火舌。苍蝇兴高采烈地发现了几朵艳丽的罂粟花,它们开在一个年轻人的尸体上。嶙峋的野狗懒洋洋地逡巡,猛然,精神顿时竖起在尾巴上,它吮吸地上从未喝过的高贵液浆。语录本,森林般挥起的语录本。幸福时挥,批判时挥,武斗时挥,宣判时挥。被别人推上首页的毛主席老人家,您不觉得累吆……

李九莲从梦里惊醒过来,连梦里都无法逃避,她觉得眼前的世界真是没有一块净土!

她不知道别人怎么能生活下去,照旧吃饭、排泄、上班、性交,生孩子,照旧议论别人的劫难和庆幸自个的平安……眼前,她看到的不是人在生活,如同她认为她父亲的灵魂已经死了一样,她看到满街上走的只是没有思想、也无需自由呼吸的幢幢影子。

一种犹如冰水侵透骨髓般的孤独感,常常驱使她在街头看那一张又一张军管小组的判刑布告。一个二十四岁、名叫熊辉的青年,公开刷出反对“文化大革命”的标语,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因此类原因被判酷刑的还有不少。她觉得这才是人的世界,响彻的才是人的声音!

此外,李九莲只有梦醒之后,披衣而坐,在自己的日记里汩汩地渲泄着孤独……

毛泽东主席犹如一位气魄宏伟的魔术师,在东方大地上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红卫兵运动,可终究,他又是位力不从心的魔术师,未能把放出来的“魔鬼”又收回到自己的瓶子里。

1969年2月以后,已经摘下红卫兵袖章,分配在赣州冶金机械厂当学徒的李九莲,在日记里写了以下内容--可恨乎?宫廷里指鹿为马,无人敢言,是宗派分裂。还是阶级分裂?百姓难断是非,何必跟着瞎跑呢?真是欲加罪名,何患无辞!

抓阶级斗争有什么用呢?只是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老老实实,不乱说乱动罢了。“一抓就灵”,有的时候也会失灵。比如下乡工作中的阶级斗争吧,是根本错误,抓学生中的右派,原来不是取消了吗?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人们乃至青年的资产阶级思想是少了呢?还是多了?我看是多了,把政治那一套都看透了。

残冬的太阳余光是明亮的,略有温暖的,然而实在是无力的,不能持久的。尽管是这样,即使穿着棉袄还在发抖的人们,仍不得不赞叹--在人群中说:“啊,多么伟大,多温暖的太阳啊!”为的是……只有那些还没有棉衣的“无产者”才能大胆地说:“它并不伟大,也并不温暖,不然,我怎么会冷得发抖呢?”

现在人们是得过且过罢了,而在心里都是期待着……文化大革命后,对干部阶层,对知识分子阶层,对青年学生阶层,有着特别深重的影响。干部下放劳动,这期间的血泪何其多?青年学生到农村去,这期间的痛苦与绝望又是何其多?知识分子们呢?不干了。我国的知识分子并不是太多了啊!

这是什么现象呢?人们都在问,活着有什么意义?都渴望战争,希望在战争中消灭自己。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什么地方?既然是搞社会主义,为什么人们逐渐陷入痛苦和贫困,难道这是所谓的“共产”吗?

我的家庭,只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即由幸福走向痛苦。这样的家庭现在有多少?《家·春·秋》作于旧时代,反映了时代的去向,今天的《家·春·秋》也似乎如此吧?我决不在革命的道路上倒下去,只不过想试图开辟新的道路罢了……

世上是浑浊的,人们是麻木愚昧的……

我厌世。

厌世者是愚蠢的无能的自私者也……

屈原是何苦呢?未免太悲观了吧?

国破尚如此,何苦惜自身?

自“三查”运动伊始,毛泽东不打“民意牌”了。但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之所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充分发动起来,并不仅仅是因为理想主义,因为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

“今后几十年对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是多么宝贵和重要的时间啊!现在二十来岁的青年,再过二三十年正是四五十岁的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自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终身。”

更重要的是,他老人家虽然未在理论上提出,却在“文化大革命”的实践里触及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权问题。在《十六条》中,他明确主持制定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人民群众在这场“革命”中必须具有的权利。“炮打司令部”后,他愤怒地斥责了一条“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撤走了工作组,下令为被这条路线迫害的群众平反。1967年夏天,又是在他的批示下,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造反派。将那些在所谓的“二月逆流”里被关进监狱的“反革命分子”接了出来,并给他们以拿破仑凯旋法国似的欢迎……

这一切,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中国,何曾有过?

同类推荐
  • 从“煤结”到“煤解”

    从“煤结”到“煤解”

    煤炭资源整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2009年,作为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整合先行省,山西掀起的煤改作为起笔,已经足够浓重。其后的趋势,更有人称其为“风暴”,说它牵动数以万计的“煤老板”的命运,甚至显得微不足道,即使将它上升到牵动亿万民众神经的高度,应该说也不为过。煤炭资源整合,在三晋上北下南的地图上一路驶来。从雁门关外到河东大地,从吕梁之巅到太行山麓,整合发展如火如荼。潞安集团,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决战中,领导班子全过程、全方位组织指挥,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监督,诸多部门联合行动,整个企业倾力而上。
  • 轮舞

    轮舞

    本剧创作于1900年,凭借10段男女之间的对话来传达当时奥地利道德的堕落,揭示了追寻欲望立即被满足的人性基本面。妓女、士兵、平民、艺术家、贵族等来自社会上、中、下三个阶层的10个人物轮流出场,以AB-BC-CD-DE-EF-FG-GH-HI-IJ-JA的形式轮番出场,不同的人通过“性”这一主题连接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循环复返、首尾相接的构造,同时也暗示着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环环相扣。施尼茨勒在介绍人物的时候故意仅仅说明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剧本出版20年后才全部搬上舞台,演出时引起轩然大波,后被认为色情戏剧而禁演。
  •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上)

    宝鸡优秀剧作选1980-2015(上)

    宝鸡三代戏剧家的历史,是中国戏剧家历史的缩影。宝鸡三代戏剧家走过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是中国戏剧家走过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让我们不妨打开《宝鸡优秀剧作选》,感受一下中国戏剧创作中关中西陲的那一缕山城的来风,感受一下中国戏剧创作在具体的每一个作家笔下的表现形式吧!
  • 未妨惆怅是清狂:唐诗中的美丽与哀愁

    未妨惆怅是清狂:唐诗中的美丽与哀愁

    历史远去了刀光剑影,时间销蚀着一切繁华,盛唐气象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华美的诗句闪烁着辉煌大唐的光芒,卷帙浩繁的唐诗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诉说着兴衰哀乐。紧张的尘世生活中,选一个古典的黄昏或浪漫的清晨,独处僻静之隅,捧读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
  • 楼外谈红

    楼外谈红

    作为著名的小说家,李国文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将《红楼梦》中的人和事置于现实生活中,用现代人的视角进行解读,涉及政治体制、人情世故,甚至饮食文化、语言文化,内容广泛而有趣。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鞭辟入里,独辟蹊径,读出了普通读者所没有看出来的内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进行深刻的剖析,是一本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国民性、大众心理和多种文化常识的必读书。红楼是梦原非梦,李国文以作家犀利的视角,鞭辟入里,独辟蹊径,在现实世界里重新解读红楼梦,读出了新鲜的内容。
热门推荐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海国战记

    海国战记

    地球历3588年,人类移居的类地行星戴尔曼星遭到了外星生命的猛烈攻击,人们使用了所有核武器摧毁外星战舰,却发现外星人留下了一种人类武器无法杀死的“巨虫”。巨虫吞噬着戴尔曼星的生命,以几何倍数迅速繁殖,不到半年,就占领了将近大部分陆地。人类被迫退居到面积狭小的海岛和人工浮岛,并重新建立了各自的国家。为抢夺匮乏的海上资源,各国经常发生战争……海上的人们深陷于内部的争夺中,似乎完全忘记了他们曾经拥有过的富饶的大陆。直到3821年,十四岁的莱斯利进入西兰军校,他在这里认识了达菲和一群热血,充满勇气的同伴,他们都有同一个目标使命:消灭巨虫,重夺属于人类的陆地。
  • 医者仁心王妃归来

    医者仁心王妃归来

    她是一个相府一个不得宠的小妾生的一个嫡女,因为她的母亲比大夫人早怀上,大夫人憎恨她的母亲,于是跟相爷告发甚至污蔑她母亲是与别人的孩子,但是相爷是知道大夫人是憎恨她母亲,所以就没有赶出去,就留在相府做一名不得宠的小妾,但大夫人还是没有罢休。直到她长大,才改变了她与母亲的生活。她发誓一定不让所有人欺负她所在乎的每一个人。然而,母亲还是含恨而死,她代替大夫人的女儿嫁给一个病怏怏的王爷,这还不止,还遭王爷的冷落,王爷知道他娶的不是相府最美得女儿,就让她住在这未麟宫。她好不容易从王府逃出来又遇到一个怪人,让她经历了从没有人喜欢到有人追捧的烦恼。
  • 紫微诗话

    紫微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员

    地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魅上龙皇:弃妃,请自重!

    魅上龙皇:弃妃,请自重!

    一个腹黑冷情的现代女汉子,穿越成爹不疼后娘害的软妹纸!遇上霸道冷酷武宣王,只手遮天、权倾朝野,传闻说,他睡过的女人比吃过的饭都多,可是他竟对她痴缠不止,他说,女人,你,本王很满意,赐你王妃之位以资勉励。【第一次见面】傅子轩:听侍卫说,你倾慕于本王。秦落烟:不,准确的来说,是我想独占你。喜欢和独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二次见面】秦落烟:你这裤子很碍眼。傅子轩:该死,我要杀了你!
  •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我就是这么强

    我就是这么强

    从小孤儿的阎羽,有五个妈妈,谁也不知道,这看似普通的五位,在尘世间都有着惊天身份!为了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十八岁的阎羽重返尘世,我就是这么强!书友群:985652805
  • 战族传说(全集)

    战族传说(全集)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然而世事难料,天机无常,在阴阳二气互冲之时,群魔并起,浩劫迫在眉睫,十大名门中数大门派在战族魔威之下,竟灭于弹指之间。谁曾料,扶武林之危倾者,竟是千古一邪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