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00000005

第5章 准备和平渡江(1)

时间:19占年三四月间,地点:江北。

总前委召开了扩大会议。一间宽敞的土墙茅舍内烟雾缭绕一幅巨大的长江地区战略态势图占满了一面墙。《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高屋建瓴。二野、三野部队有计划地向长江沿岸挺进。

1948年,陈毅与粟裕在西柏坡。

邓小平亲自给毛泽东写报告。陈毅说和平渡江自然求之不得。但推迟渡江时间可万万使不得!

渡江计划开始部署

1949年2月3日。是阴历正月初六。春节期间一直没有得到休息的毛泽东。这时又开始考虑第二、第三野战军的渡江问题。

还在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时,毛泽东就电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刘、陈、邓:歼灭黄维兵团后开一次总前委会议商讨战役结束后的渡江作战计划。

渡江战役作战方针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华野。中野同时休整同时举行渡江作战。渡江以后华野、中野协力经营东南。包括皖南。苏南、浙江。福建及江西一部。

1948年12月17日。毛泽东电示淮海战役总前委:拟请伯承、陈毅二同志偕来中央一商。当晚,刘。陈、邓驱车去华野指挥所。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徐州蔡洼村举行全体会议。议题却是渡江。这是自总前委成立以来。5位成员第一次有机会相聚在一起。会后。刘伯承和陈毅分乘两辆吉普车。连夜从蔡洼出发前往西柏坡去向毛泽东汇报战场情况以及渡江作战计划。

邓小平也要连夜回中野前指。粟裕。谭震林和他们一一握手道别。最后连谭震林也驱车去了山东兵团。

茫茫的雪原,静静的寒夜,云霭不知何时散去。一轮明月细细打量着这些互道珍重的人。

粟裕在户外站立了许久才转身回屋。吉普车行驶在冰雪之中,为了防滑。轮胎用链条捆了起来。车开得很慢。又嘎吱哩吱地响。使人昏昏欲睡。陈毅一会儿就打瞌睡了。坐在陈毅旁边的警卫员,看他一歪一歪的。不时拉住他,怕他碰伤。陈毅有些难为情地说:干脆把我捆到车上吧!这行吗?警卫员觉得不合适。捆吧!陈毅叫驾驶员停车。大家七手八脚地用背包带将陈毅捆在靠椅上。陈毅哈哈大笑说:就是不大雅观,天一亮,或是到了有人群的地方,就叫醒我,给我松绑。

他们日夜兼程赶到西柏坡已是1948年的最后一天。刚刚住下。门口突然有人通报:两位司令员主席来看你们了。

刘伯承、陈毅笑着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握手互道问候。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久别重逢的軎悦目光里闪烁着坚定。自信的光芒。从他们的目光中似乎看到了中国的未来。1949年1月6日,刘伯承、陈毅在西柏坡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聆听了毛泽东所作的题为《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报告。毛泽东的声音在整个大厅里回荡,激励着每一位出席会议的同志。

会议分析了当前形势和确定了党在1949年的任务。指出:1949年和1950年将是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的两年。确定1949年的主要任务是:解放湘、鄂。苏。皖。浙、闽、陕。甘等省的大部其中有些省则是全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确定准备组成海军和空军:进一步加强各野战军的正规化建设。

2月8日,总前委召开会议,具体研究渡江时间。部署及准备工作。邓小平作了国际国内形势报告,提出了渡江战役的要求。此时解放军已统一整编,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所有纵队改称为军。

渡江时间初定3月底,前委考虑到这时候雨季未到春汛未发。同一天。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电示二野和三野:横渡长江进军江南以后,要占领许多城市和广大乡村。中央强调。要研究农村。学习农村政策学习城市工作。如果不能迅速学会管理城市将来解放江南的广大城市以后。将会遇到很大困难。

2月11日。中央军委批准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渡江战役的初步部署和部队整训计划指出: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所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厉中央。从此。淮海战役总前委更名为渡江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仍为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对这个团结统一的班子。十分满意。

毛泽东认为,二野。三野两大野战军并肩渡江直插东南含有准备在必要时防备美国武力干涉之意。这就要求指挥者既有胆略又能把渡江战役组织指挥得周密灵活,使军队强渡天堑的损失尽可能减少而渡江后消灭的敌军尽可能多。越能如此,则中国南方解放越快人民遭害越小,美国出兵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中央军委于1949年2月3日至3月20日先后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100万人。准备于4月间发起渡江战役。

3月21日,蚌埠以南凤阳县的孙家圩子显得异常热闹。从清晨起,已有几十辆吉普车驶进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从战火硝烟中冲杀出来的解放军将领们。在解放了大批中等城市后。仍习惯于在沿交通线的乡村建立指挥部。时至中午。淮海战役总前委的全体成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和二野、三野兵团司令员们及参谋人员先后到达这里。研究渡江战役的详细方案。邓小平点了支烟。宣布会议开始。

他以平稳有力高度概括的语调说:渡江战役我军的战役目标是。以第二、第三野战军全体,歼灭上海、镇江。南京。芜湖。安庆等地及浙赣线蒋军的全部或大部。占领苏皖南部和浙江全省,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多么鼓舞人心的光明前景。它标志着国民党的统治将告结束。为了这一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浴血奋斗了28个春秋!会议室里涌动起一股昂扬热烈的气氛,生性好说好动的陈毅大笑起来,说道:讲得好!同志们哪加把劲哟,等过了长江,可捞不着大仗打喽!

刘伯承笑着纠正道:还不能这样说,三野的同志们还有一块大上海的硬骨头要啃哩。

粟裕笑着说总不会比淮海战役更难打吧?蒋介石把真正的希望寄托在上海。但是蒋介石的愿望没有一次不是落空的。

平素不苟言笑的邓小平,这时嘴角上也现出微微笑意。会场平静下来后,他继续说道,前委统一部署是:刘伯承司令员、张际春副政委、李达参谋长指挥二野的第3、4、5兵团及四野一部为西突击集团。在枞阳镇至望江段渡江作战。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和参谋长张震率三野统帅机构直接指挥第8、10兵团为东突击集团。从扬中至江阴段渡江作战。三野副政委谭震林指挥第7、9兵团为中突击集团,从贵池至芜湖段渡江作战。三野的两大突击集团由粟裕、张展统一指挥。

我和陈司令员在大本营统一指挥渡江战役,主持全局工作。只要我军渡江成功,无论敌人采取何种处置。战局的发展都会发生有利于我们的变化并有可能演变成敌人全面混乱的局面。因此党中央要求我们一举渡江成功!在解放军渡江成功后三野的两个突击集团应迅速合围,力求达到全部或大部歼灭敌江防部队的目的不使其龟缩进上海、杭州此着是全战役的关键。

3月26日言总前委召开了扩大会议。一间宽敞的茅舍内烟雾缭绕一幅巨大的长江地区战略态势图占满一面墒屋子里坐得满满当当香烟的味道伴和着阵阵笑声。从室内一直飘到村外。

时间是极其紧迫的。渡江战役即将拉开帷幕。这次战前会议即具体实施渡江方案的会议。

邓小平指出会议的总原则是:要有对付敌人集结兵力于京、沪。杭地区暂时与我对峙或决战的准备,要考虑渡江后站稳脚跟,巩固滩头阵地,打退敌人反扑尔后乘胜向纵深扩大战果。

这个原则是在粟裕的情报网所搜集的大量情报基础上提出的。毛泽东在1948年就有派粟裕渡江的战略构想,后听取了粟裕的意见。推迟了这一行动。但一向有着超前意识的粟裕。从那时即开始了渡江的准备先后派出三批小部队和地方干部南下,对长江的渡口、水文以及与长江相关联的湖河港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并绘制了地图。第三野战军分布在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军事情报网络搜集的大批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和各类军事地图也为这次会议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会议在研究具体方案时,谭震林指出:军委要求我们4月13。14日渡江,13日正是农历十六。月光通宵。我第1梯队的突击队无法隐蔽,不能求得战术上的突然性。因此建议推迟两天,于4月15日,即农历十八晚九时以前开始渡江那时正值昏夜出动有利。大家一致同意此建议。

讨论到渡江的具体办法时,邓小平说:1947年我们大军南下。强渡黄河前,伯承同志对敌前渡河战术进行过一番研究给部队下发过一份材料反映很好。这次会议他没能来。我这里有一份《渡江作战之研究》。是伯承同志写的,非常有价值。

陈毅接道:伯承同志的这个《渡江作战之研究》我看了能回答解决渡江中的许多问题。我看还是在这里念一下子。他从邓小平手中接过材料风趣地说。伯承同志可是个大军事家。大知识分子,对军事理论很有研究。我陈毅照本宣科,众将官可要听好噢。

根据我们了解长江上是不能架浮桥的,只能漕渡。主要的泄河工具是木船加风篷:其次,我们的渡江行动。敌人已有准备不易奇袭偷渡;第三,长江很宽,我岸上的炮兵不易收到压制敌人火力之效支援第1梯队困难。第四,敌人有海空军配合。对我渡江是一个较大的威胁。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

刘伯承上来就抛出了一大堆问题,像一把钩子先勾住指战员们的心。而后才逐一分析研究论据、论理独到精辟令人豁然开朗。可惜陈老总念得太快,那些做笔记的兵团司令员忙得丢三落四,还是没记全。陈毅说:小平同志伯承这份材料干脆多印一些下发部队,你看如何?

邓小平表示赞同。这时机要参谋送来两份电报。邓小平接过展读,一份说李宗仁又从西北调了一个独立第95师增防江南。邓小平把电报递给陈毅他们。想了想说:对头从前我在冯玉祥那里工作的时候。就晓得这个部队,现在又要见面喽。

接着。邓小平又看第二份电报。看着看着,突然倏地扬起了双眉欣軎地高声说:好啊毛主席、党中央昨天进北京啦!

当时北京还叫北平,但是在座的人都听到邓小平说的是北京。这个消息使会场为之雀跃。虽然党中央和毛泽东进北平是情理中的事。然而一旦这一天成为了现实那种振奋与激动。还是让这些数十年横刀立马的将军们为之动容的。这让他们切实地感到新中国的诞生已为时不远了。共产党为之浴血奋斗的理想就要实现了。

邓小平为了克制难以抑制的兴奋。点上了一支烟一口嘬下半截儿。不太害欢说笑的他,这时不乏幽默地说:哎呀以后进京可要三跪九叩喽!

三野的参谋长张震是个活跃的人物接道:可要小心哟弄不好要推出午门斩首的!

陈毅大笑:同志哥,还要刀下留情嘛。

谈笑间两张并在一起开会用的桌子已经拉开。摆上了饭菜。不等招呼。众人早围桌而坐。挥舞起族子。

饭后会议继续傍晚时总体部署完成:第二、三野战军120万渡江部队。划分为东、中、西三个作战集团。首先以中集团从芜湖、南京段突破。击敌左侧背。切断敌南擞道路。中集团由第三野战军第7、9兵团及榴弹炮兵第2、4、1团的一个营和骑兵团组成,约30余万人。由第三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指挥。

再以东集团从镇江、江阴段突破,切断南京、上海间交通。割裂敌人防御体系。尔后视情况以主要兵力控制京沪线以主力协同中集团挺进合击可能南撤之敌主力于太湖西侧郎溪、广德地区。东集团由第三野战军第8、10兵团及榴弹炮第5、6团。苏北军区三个警备旅、海防纵队、坦克团、炮兵预备队等组成。约35万人。由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和参谋长张震指挥。

西集团由安庆东。西地段渡江。进击浙辕线。西集团由第二野战军第3、4、5兵团组成。约35万人。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参谋长李达指挥。

为便于整个战役的组织指挥邓小平、陈毅率轻便指挥所,进至合肥附近统一协调各集团的行动。

粟裕、张震拿第三野战军司令部进驻泰州白马庙指挥东集团。谭震林随同第7兵团行动。指挥中集团。刘伯承、李达率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进驻舒城指挥西集团。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还高兴地通报:由第四野战军第40、43军组成的第四野战军先遗兵团已经南下近日即可抵达江岸指定位置。

经过几天热烈的讨论3月31日邓小平在会议讨论的基础上。运筹帷幄。拟订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全文共分8个部分从全局上正确分析了敌情。提出了我军的作战纲领、作战部署。战役目的及发起战役的时限等,既从大处着眼。提挈全军。又不统得过死充分体现了战役计划的灵活性。在赋予各野战军。兵团任务时,同时指出了各部可根据情况的具体变化,机断专行。

《纲要》规定:以第二、第二野战军全部,歼灭国民党军集结于上海至安庆段之兵力,占领苏南、皖南、浙江全省,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于4月15日18时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实施全线渡江作战,并决定以第二野战军为西集团在枞阳镇至望江段实施渡江,以第三野战军为中、东两集团在贵池至芜湖和扬中至江阴间实施渡江。战役指导上要求从最困难的情况出发,作遇到严重战斗的准备,着眼于粉碎敌固守江防和在我军渡江后敌收缩兵力击我一路的企图。

战役计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实行战役展开;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包围敌人。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歼被围之敌。战役的关键在于第三野战军两个集团迅速东西对进,打乱敌之作战体系。完成钳形合围达成割裂包围敌人之目的。第二野战军着重密切协同第三野战军行动适时以主力东进。担任攻占芜湖、夺取南京和杭州地区之任务,并以主力一部迅速出密县地区。控制浙赣线一段及屯溪南北公路。断敌退路。

二野渡江突破地段,为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的接合部。又是长江向南突出部分,处于汤恩伯集团之左侧背。沿江守敌为第8兵团刘汝明部3个军8个师约4万余人其第68军军部位于贵池。3个师分布在东流至湖口线。第55军军部位于贵池。一个师位于乌沙闸至贵池段。两个师位于三野渡江正面之铜陵。青阳地段。第时军军部位于段家汇,两个师分布在吉阳大渡口至乌沙闸线。敌纵深地区仅有第17兵团侯镜如率两个军在联县至宁国地区。

同类推荐
  •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本书为李叔同作品精选集,收录了李叔同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禅心修养、私人书信等方面的文章,分为“出家前后”“艺术丛谈”“明月禅心”“经国文章”“良师益友”五辑。其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尽显弘一大师生命本来的样子。文中配以李叔同的书法、绘画、照片等,领略他博大而独具魅力的精神世界。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 中国意象:寻找一生最美的时光

    中国意象:寻找一生最美的时光

    涓美文字,山水之情。作者以雨水,光,泥土和墨抒写的美,汇成一部中国的先知与史官们的春秋大义,仿若古代的神秘与幽香重生,你的灵魂已经进入冥想的寂静时空。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深深的脚印

    深深的脚印

    书的内文分为“矿工生涯”“青梅竹马”“秦淮记事”三部分,分别是回忆自己当年的工作岁月、和爱人相知相识又陪伴的往事、回忆儿时住在秦淮的时光。作者有一说一,朴实感人,没有矫饰和虚夸,每个字都饱含真挚情感。对矿工生涯和秦淮记事的回顾,让人看到几十年前的南京生活。而尤其令人感动的是“青梅竹马”部分,作者和爱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大院,后来结为伉俪,到了晚年,爱人却罹患癌症……读起来颇令人心酸。
热门推荐
  •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亦轮回
  • 快穿之女配要转正

    快穿之女配要转正

    网文作者韩筱素因为自己写的小说中的女配结局太过悲惨,得到报应成为了她笔下那一个个为了衬托女主而一次次被炮灰掉的女配身上,而她必须在系统一次次刁钻又难搞的任务下逆袭女主成为主角,完成原女配的愿望才可以回到现实世界。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建了个群,太多屏蔽的章节加群看吧,群号:775232976,捂脸。
  • 让客户回头:超乎想象的客户服务6大宝典

    让客户回头:超乎想象的客户服务6大宝典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提出了完善企业客户服务的6大宝典:客户服务的3重境界,打造高效服务团队的5大步骤,卓越客户服务人员的5项修炼,卓越客服人员的5大任务,客户服务的6大创新模式,应对客户抱怨和投诉的4个方面。
  • The Complete Chronicles of Narnia(7 Books)(英文朗读版)

    The Complete Chronicles of Narnia(7 Books)(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给你一个近距离观察第一名的机会,让你看看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看他们是怎样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怎样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以及他们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方法,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最佳捷径。当然,这条捷径需要你开放脑袋,清除固执和偏见,留出一个思想空间,虚心接纳他们的观点,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
  • 异能重生小甜妻

    异能重生小甜妻

    新书《左少他今天又黑化了》“老公,你当初因为什么喜欢上我的啊?”“全校就你最好看。”男人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哎,你就这么肤浅的吗?”其实啊,他当初喜欢上她是在她正值青春期满脸长痘痘那会……世人都知道生人勿近、不可一世的肖左琛有个嚣张跋扈的夫人。重生前,宋柒柒被谎言冲昏了头脑,爱错了人,竟然在爱她的那个男人死后才明白了一切,重生后,宋柒柒第一时间就是去向肖左琛认错求和,奈何男人傲娇了起来。前世男人默默地守护让得宋柒柒以为肖左琛是个温柔没有脾气的男人,直到某次她才知道,这些都是表象表象昂。【重生+高甜+爽文+双洁】
  • 雪扇吟

    雪扇吟

    一个自幼做扇子的女孩子,她的身世跟城池有什么关系,她身边的人是为何出现、离开、又或留下来。
  • FRANKENSTEIN

    FRANKENSTE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纷繁复杂,且动态多变。即使战后日本某一社会阶层,或同一阶层不同社会集团的战争责任认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和变化。甚至同一个日本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其战争责任认识也不尽相同。为总体把握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的概貌和特征,本书以战后日本天皇、政府、保守派、进步派、普通民众的战争责任认识的连续性为“经”,以其因应国内外时局的阶段性为“纬”,重点阐述他们从战后至今的战争责任认识变迁史,探寻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与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症结关系,从而增进彼此了解,加强中日互信,消除影响东亚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思想障碍和历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