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700000004

第4章 天涯走马(3)

又奔跑了二十多个小时,我们终于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了塔里木盆地的北沿。一过塔里木河,又停车“唱歌”了。河畔有树林做舞台,可以自由自在地唱。大家陆续唱罢回到停车地准备吃饭时,有人说在林子深处发现一个维族女孩,是进疆以来看到的最漂亮姑娘,招呼大家都去看看。我们以为他是太寂寞了搞恶作剧捉弄人,都没动,只有一个人被拉了去。不一会儿去的人回来说真有个漂亮姑娘,谁不看肯定是一大损失,执意鼓动大家去看。除几位女士外,我们男同胞都去了。清清小湖边,一个十七八岁的维族姑娘在树下洗衣服。也许水边的树营养太好了,从根部就开始长枝生叶。在细枝茂叶的小树陪伴下,她的一头黑黑长发随着搓衣的节奏轻轻波动在绿长裙裹着的肩上,很静很热的阳光把她脸晒得很红,像涂了闪亮的油彩,真个好清纯好动人。见我们一群外来人站到身边,她羞涩而有礼貌地用目光向我们笑了笑,又低头继续洗着。她抬头笑时大家看清了她又黑又长的睫毛,所以每人的手都痒痒地伸向了背着的相机。先是黄济人上前说给她拍照,她摇头说自己不好看,不照。后来听懂是让她陪我们照时才微笑着站起来,一一陪我们照了,从容大方,一丝不苟。说实在的,我们都受了感动。在内地,像她这么个漂亮姑娘,是不可能无偿陪一帮陌生男人一一照相的。因此,离去时黄济人代表大家塞给她二十元钱。黄济人是一行中最有钱的,每遇了付钱的事都是他出面。如果没见到牧羊孩子不要钱那一幕,我仍会感谢济人兄的。这回我却想,如果真的感谢她,最好记下她的名字和通信地址,以后把照片寄她一张,让她也能把自己的美作为一笔财富留下来,甚至传给后人,这会比钱重要的。当然我也没能做到这点,甚至连钱都没给,不过我真的反思了一下,我们潜意识里是有比人家高贵想法的,觉得一帮大作家的时间很宝贵,半小时写的文章何止二十元钱呢,还会不朽呢。所以想接到信是越来越难了,这次采风散后就只接到些电话,真正的信几乎没有。这其中和钱真的无关吗?

果然,看到钱时,湖边女孩几乎和沙漠南端那男孩子一母所生似的,羞涩而不安地表示说,这不可以。但济人兄还是把钱扔在少女的洗衣盆边了。我走在大家后面,特意拐了几步路到姑娘家小屋看了一眼。那是间没有窗,只有一个小门的泥屋啊,墙上连一张纸都没有糊,土炕上,白被单儿蒙着一个睡汉,不知那是她的什么人。小泥屋里几乎连一件家具也没有,就像她的心地一样干净。我想了好多,她就长年住那泥屋吗?那泥屋连炉子也没有,冬天能挺得住寒冷吗?她的绿长裙是自己做的呢还是买的?她有钱买冬天的衣服吗?她为什么不面对那二十元钱说太少了再加十元,却说不可以呢?

回到沈阳后,我把新疆之行的照片单独装了一册。和唱歌时遇见这两个孩子的合影成了相册最前面的两张。一张背景是走着牛队的洁净沙漠,另一张背景是岸边长满矮树的清清湖水。一看这两张照片,我便想到扔在遥远的骆驼草下和洗衣盆下那两张钱,而一看到别人或自己手中较大数目的钱时,我又不由得想到那两张照片上的孩子。

千年夜,万里黄梅

应该是两千年即将到来前那几天,我去了重庆。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忽然就被邀请去的,万里迢迢啊,竟然就去了,去参加一个大会。其实我是可以编个理由推辞不去的,之所以选择了去,除了工作需要,其中还包含了自己也说不清的希冀,朦胧中似乎期望能在世纪之交遇到一点什么振奋自己的东西。手提箱里除了塞满御寒的衣物,还放了一本自己的散文拙作《高窗听雪》。书是有意带的,但送给谁却不知道。我想,只要离开死寂无聊而又无可奈何的办公室,到新地方走走,哪怕来去匆匆,也会有几缕清风吹进寂闷心田的吧。

下了飞机一看,十多年前曾见过一面的重庆已面目全非了,高楼林立有如我到过的日本东京和从电视里见过的香港,真像有人比喻的,是一片水泥的森林。那些不甘低谁一头的楼们被希望它越高越好的主人提拔得更高了,似乎有点拔苗助长般高起来的,加上终日不散的雾,于是就使人更加感到压抑。出席的是同行们的会,该是能寻些共同语言的,但大家都在忙选举,匆匆的竟没有坐下来聊一聊的人。晚上参加了两次很刺激的夜生活活动,心情也没弄好,随我而去的两本《高窗听雪》便躲在提箱里动也没动。空闲时我只好上街散步,打算遇见商场进去买点重庆特产回家过年算了。

直接从长江和嘉陵江里弥漫上来的浓雾使这个庞大的山城显得更加拥挤,直撞人的雾里匆忙走着染黄染红头发的少男少女,也有手持竹杠和绳索来自乡下的“棒棒军”(用短竹杠挑脚卖苦力的),他们,以及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在眼花缭乱的霓虹灯光里向我显示着陌生。就在这样心境下的一个中午,我的眼光忽然被街头一簇跳动的鲜黄吸住了。那新鲜生动而又星星点点的黄色,捧在一个走着的,包红头巾的布衣少女手中,她双肩背着的竹篓里还有一大团同样灵动的星黄。我清冷多时的心田立刻有股暖流穿过,暖流推动我向红头巾少女捧着和背着的似乎在向我眨眼的星黄走去。我认定那一定是梅花,虽然我从没见过黄色的梅花,但她的长相和灵韵定是梅花无疑,似乎我们在什么时候的梦中见过的。我立刻感到,我的迢迢万里之行就是冥冥中被她召唤而来。那乡下少女说这花叫腊梅,是从她家的山里剪下的,赶在新年前到城里来卖。她回答我时还带着一丝羞怯,那腊梅似乎也跟她一同羞怯着。我仔细端详开了的一朵,那小小花瓣黄得几近透明,似乎玉石雕就一般剔透。待开的花苞圆圆的,像一颗颗要滴出水来的活玉珠子。我因感冒而嗅觉失灵的鼻子也闻到一股直沁肺腑的幽香,那是没有一丝污染的天然清香,没有一丝虚假的真香。此时我忽然想到,十多年前有位朋友送我一本咏梅诗,上面写有一句话:愿地上洁白的雪永远不要化。于是我感觉到,腊梅的幽香是雪培育出来的,我家那边正是下雪的时候啊。我立刻决定什么也不买了,就买一抱腊梅带回东北去。但我定的是第二天傍晚的机票,现在买下会影响她寿命的,我便问女孩明天是否还来卖,她说来的。我怕她一旦有事来不了,又问她哪里还有卖的,她说还有她母亲和姐姐也一同来卖。我问明她们卖花的地方,以及腊梅的习性和瓶养的注意事项,决定明天去机场前再买。

不想晚饭后东道主改变了接待计划,通知明天早饭后带我们到北碚区的北温泉公园游览,行装要随身带着,到时直接去机场。我一时急了,腊梅还没买呢。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微不足道连芝麻粒儿也算不上的事情,几枝山里人卖的淡花算什么呀。可不知怎的,我感觉这腊梅于我不是可有可无,如果与她失之交臂,整个2000年我都会不快活的。已往的生命中,自己深爱却失之交臂的东西太多了,不能再这样。我推掉别的事情,找了个伴儿陪我上街去寻。天已经暗淡下来,霓虹灯也开始亮了,还能有人卖腊梅吗?我们在人多的几条街上走来走去,惹得好几个艳俗的暗娼靠近我们直挤眉弄眼,那多情而俗鄙的眼光像钩子想把我们勾了去,甚至有男皮条客直接上前拉我们。我知道她们那不洁净的热情是为了骗钱。扫兴之余反倒更加刺激我要找到腊梅的欲望。甩掉这些丑陋的热情后,我们继续沿街寻找,真的在路边一个电话亭边发现了一束,不过被一个着装和面目都十分清纯的女孩擎着,她正在打电话,听口气像是跟她过生日的朋友解释迟到的原因。我知道她的花肯定不是卖的,我却想商量她能卖给我,但话到嘴边还是改了,不能夺人所爱。我问她是从哪里买的,她说是在花市。她耐心告诉我花市怕是要散了,并且整个花市只有一人卖腊梅,要买得快些去。她甚至比卖腊梅的人还热心,详细指点怎么走怎么拐,我们刚转身她又叮嘱说不打的士肯定赶不上了。我们就连忙打了出租车赶到花市,果真只有一家卖者正在收摊,而且花摊上只有不多几束了。谢天谢地,我总算找到了腊梅。我把像样点的都挑出来,共有五束,都买下了。小心翼翼捧回下榻的宾馆,放在近三十层高的楼窗边,心里不由生出巨大的满足。凭窗眺望夜雾遮着根本就看不见的远山,倒像是看见了腊梅生长的山坡。还有将近一天两夜才能回到沈阳,不精心照料,会枯萎了啊。我费心将她们捆成一大束,又到楼外商场买了一只大塑料袋子,装上水,再把腊梅放于袋中。夜里睡不实,起来看了几次,发现塑料袋被梅枝扎了洞,水都流掉了。便又琢磨再三,想出把毛巾蘸了水包住腊梅根部的法子。

第二天陪我们去游北碚的一行人见我带了一抱腊梅,有的笑,有的唏嘘,有的惊疑,但表达得最鲜明的是赞美。邵薇女士赞叹连声,说这是重庆最高雅的花,也是她最喜欢的花,她们老家万县的山上就长有这种花。她还当众说,没想到时下中国男人中还有如此难得的审美情趣。邵薇小姐刚从美国留学回国,师从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文学写作教授金奈尔。金奈尔同时又是著名诗人,曾获美国最高文学奖--普利策诗歌奖,邵薇也因自己的直接英语写作而获美国女作家奖。邵女士赞美完腊梅便感叹起中国文学来。她在美国留学四五年,泱泱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文学,虽然每年的新作铺天盖地,可是面对不懂汉语的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几乎如这深山腊梅一样,虽然很美,却不被人知。她的获全美最高文学奖的诗人导师已七十有余,对中国诗人除李白杜甫外几乎一无所知。金奈尔先生在指导中国女弟子英语诗歌写作时,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不可小视。留美女士能把她家乡的腊梅与中国文学联系起来赞美与感叹,更增加了我的欣慰。一路浓雾沼沼,一二十米外都看不见东西,这反倒使我高兴,我的腊梅在雾中就不会枯萎了。后来我在雾中的北碚山上看见了一株腊梅树,在一片高大的名贵树种里,她显得有些单薄,但一眼看去就给人不同凡响之感,那是一种高雅的单薄,一种傲然的低矮,她的境界与灵韵绝对超乎周围所有草木。多日来心中积郁的冷清被雾中山梅一挥而去,我更加感到充实和富有,一行人只我拥有一大束腊梅啊!

直到傍晚,大西南的腊梅才几经辗转跟我登上飞往大东北的飞机。随身带的还有一把长刀和长剑,通过安全检查口时刀剑被扣下了,有腊梅在,我并没怎么懊恼。所以众多旅客中,只我什么也不带光捧了一大束花反而心满意足。为了保护好腊梅,我在机舱最后边找了两个无人能碰及的座位,离卫生间也近,花干了可以弄点水洒一洒。我刚坐定,机上最漂亮一位服务小姐就走到花前,我以为她让我把花拿走,不想她十分感兴趣地问了好一阵是从哪儿买的以及怎么养等等,而后便又忙去了。后来每次走过腊梅,这位小姐都文雅地看上一眼,同时还要看看我,那匆忙的眼神里明显带有敬意。给旅客送饮料时我也明显感到受了她的特别关照。我一个其貌不扬也不年轻的旅客,因何得到漂亮小姐的敬意和特别关照呢?喝下她送的热茶,我忽然想到,她是如我一样特别喜爱梅花吧?待她忙过一气歇下来时,我这样一问,她竟十分惊喜地反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说了我的判断,她更加欣喜,竟蹲于我座位边哼唱了一只歌儿,还把歌词给我写在一片纸上:“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儿把歌唱,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好花采得供瓶养,伴我书香琴韵,共度好时光。”字也写得很娟秀,像她的容貌和神态似的。没想到天空中飞来飞去的现代女孩还能有如此深厚的古典情趣,不仅爱梅,而且喜雪,使我又想到昨夜街头浓妆艳抹挤眉弄眼的暗娼们了。我像又遇见了一株亭亭玉立的山梅,情不自禁问她想不想要几枝。她说早就想了,只是见我带得万般珍惜,没好意思说出口。后来我就悄悄分出几枝,连同写在一片破纸上的两句话送给她了。“天上送你一束腊梅,地上一定有雪伴她开。这是两千年即将来临的夜晚,她一开就是二百年。”我丝毫没期望什么回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之所爱施与了知音,不就是最大满足了吗?

飞机迎着万家灯火降落在沈阳机场了。我又小心翼翼捧起那一大束腊梅走向舱口,这时爱梅的女孩迎住我并将一只手伸给我。我以为她是同我握手道别,不想她递给我一张小纸片儿,上边是她匆忙回报我的诗句,字仍然那么娟秀:“在这世纪末的冬夜,谢谢你天上送我腊梅,幽幽清香融融暖意,两千年也化不尽地上的雪。”我无比珍重地捧着腊梅和她的诗句回到家里。第二天我便把带到重庆又带回沈阳的《高窗听雪》寄给她了。

带回的腊梅我没舍得独养,又分出几份送给了好友。在严冬的沈阳,送出一份鲜花不是容易的事,尤其腊梅,花蕾一粒一粒长在枝上,一颠一碰都会掉的,还怕严寒冻伤了她。但我都在新年夜之前安然送出了,我希望她能给朋友们的新年带去一份喜悦。

新年的第一天,不仅沈阳,几乎整个东北都下大雪了。那雪,棉絮一般纷纷扬扬,白蝶一般翩翩飞舞,就像专为欢迎南来的腊梅而下。夜里,已经很晚很晚,我写累了,便与梅花一同伏在窗前,倾听北国两千年的第一场大雪,那是多么少见多么美妙的雪啊。忽然电话铃声响起。我先还怪电话打扰了我赏梅听雪的心情,不料静静的落雪声里传出的竟是飞机上那漂亮女孩的声音:“老师啊,您送我的梅花开啦!”

我不由得一阵狂喜,心下似有长长的春风拂过,窗前的梅枝也兴奋得跳跃起来。灿烂的夜色中,千里万里的飞雪都在我眼下变成了怒放的黄梅。

那年在厦门听雨

到底是春节了,北方刚下过一两天的雪就已开化,不仅街上湿漉漉的,向阳楼檐的雪下面也有雨似的水珠儿慢慢滴下来。没谁来家拜年,也没出去拜年,我便有空儿望着化成脏水的雪们想点什么,不由得又想起那年在厦门听过的雨了。

那时年轻,血不稠,很容易被包括雨在内的什么事儿弄得热血沸腾,夜不成眠,尤其南国鼓浪屿那个有了心事的春夜。我这北方男人眼里,厦门鼓浪屿,那就是天之涯,海之角了,什么都有诗意,何况比北方湿得饱满落地很快便可入海的雨呢!我在厦门那些日子,一直把雨当诗读,唯独那天夜里,我把雨当成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同类推荐
  • 在路上,邂逅最好的爱恋

    在路上,邂逅最好的爱恋

    本书收录了一位拥有坚强不羁灵魂的女子独自走过的十三个地方,每个地点都有一个故事和一个浪漫传说,每个地点都是最令人向往的艳遇之地。用最流行的最温暖文艺风进行诠释,让人欲罢不能。
  • 奇山秀水张家界

    奇山秀水张家界

    张家界号称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人称“名动全球,到此实堪三击掌,热拔五岳,归来不用再看山”,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其自然风光具有雄、奇、险、秀、幽等五大特色,其中黄石寨、金鞭溪被推介为国际黄金旅游线。本书重点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国家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新秀杨家界、百里画廊茅岩河等风景名胜区,26条游览线,总计240多个自然风光景区和人文景点,并为旅游者提供旅程设计、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娱乐和旅游购物等实用资讯。本书内容丰富,照片精美,实用性强,是自助旅游的好向导。
  •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本书是作者用一年的时间走访各省区市旅游委主任/旅游局局长及部分业界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后的作品集,以“口述”的方式,立体化展示“515战略”落地实施以来各省区(直辖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亮点,记录地方旅游部门管理者及业界专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旅游深化改革发展的敏锐洞察和解读,其中不乏优秀的地方创新模式背后的故事与经验,对于总结“515战略”推行的阶段性成果及省区市之间经验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 品味丹麦

    品味丹麦

    《品味丹麦》作者何立秋于2010年8月底到2010年11月中旬,参加了AFS的教师交换项目,在丹麦任客座教师,居住在平民家中,从平民的视角了解丹麦,以地理的思维解读丹麦,用日志的形式品味丹麦。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童话王国的无穷魅力,洞悉袖珍小国的大爱情怀。《品味丹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本全方位介绍丹麦的自然、人文、经济的书籍。
  • 河南河北行知书

    河南河北行知书

    那种走马观花型旅游(奢侈豪华的炫耀性旅游)、暴殄山水型旅游(没有环保意识的野蛮旅游)、木然参观型旅游(没有探索欲只追求到此一游)、随波逐流型旅游(对旅游没有独特感动,跟着人多的地方走),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都是我们自觉地加以拒绝的。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行走,意味着本套丛书资讯的向度、内容的特质以及丛书的风格。我们所认同和提倡的自助旅游理念是:真实、朴素、简单并且寻求一定意境的行走。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本套丛书能够传达一种更为朴素的方式——贴近大地行走而非来回飞机、进出打的,更为新锐的旅游观念——旅游求自由。行四方,知风物;探幽深,会人文;踏艰险,悟精神……
热门推荐
  • 传奇冒险家雪莱

    传奇冒险家雪莱

    神奥。远在极冷的冰原上,一位带着雪笠怪踏上旅途的训练家。从此开始了征途神奥的旅途。
  • 小城女律师

    小城女律师

    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和气的人际关系下你争我斗,这就是江湖。江湖听起来很远,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城很小,江湖却一样深。黄一曦就是这个小城江湖中的一名女律师,初涉江湖,前途充满憧憬,也充满迷茫。做律师难,做女律师更难。矛盾焦点,利益纷争,名利丛林,荆棘密布。一个娇弱女子是如何运用手中的法律之刄,在这个荆棘密布的法律江湖中生存?是在不断的挣扎和追寻中破茧成蝶?还是在熙熙攘攘的利来利往中沉沦........
  • 体育传播学导论

    体育传播学导论

    《体育传播学导论》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强调了体育传播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数据比较丰富,其中关于手机媒体和户外媒体的体育传播,在我国体育传播学同类著作和教材中尚属首次出现。《体育传播学导论》对各类传媒中的体育新闻传播工作者、官方和民间体育组织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体育相关企业如俱乐部和经纪公司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社会体育工作中的体育传播工作者等相关人士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东凌王妃

    东凌王妃

    她是一代皇后,却被活活烧死在宫中,重生在乱世中,面对仇人的逼迫,小人的冷眼,平民和皇族的仇视。重头来过岂能让这一切重演?PS女强重生,爽文,热血天下权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王的西游记

    王的西游记

    唐僧去西天,取回真经渡众生;他去西天……西天亡国了……唐太宗:朕君主华夷,天竺为何不来朝觐?戒日王:我当东面朝之。太上老君:佛门可把经文取到东土,就不许我道门把经文传至西天?《旧唐书》:迦没路国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天竺佛教日衰,为挽颓势,如来策划取经大计,神仙妖魔闻风而动。西行之路劫难重重,其根源为何?是教派斗争,或是中印两国君主的王权游戏?
  • 天围

    天围

    一道天雷让神棍魏长宁穿越到道元大陆,灵气苏醒大时代来临,他是正统道门的宗主,却一路狂修成一统幽冥的大魔王。
  • 可惜不是我,陪你到最后:一个男人的逃婚日记

    可惜不是我,陪你到最后:一个男人的逃婚日记

    老吴是一个人人称赞的好男人,从不在外拈花惹草,跟妻子张梅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婚姻有七年之痒。老吴跟张梅结婚第七年,矛盾有,吵架有,唯独没有爱情与幸福,婚姻已经平淡如同死水,但在隐藏在水面下的却是休眠火山。为了拯救婚姻,老吴跟妻子用了很多方法寻回恩爱,可惜都失败了。老吴表面上是一个好男人,实际他爱得只有自己,年轻时的花心,喜新厌旧,婚后只不过是给自己戴了枷锁,外表的正义凌然,内里却总是充满骚动。很快,老吴出轨了,跟一个让他心动的年轻女孩——小琪。
  • 神域传奇1上古召唤

    神域传奇1上古召唤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群精通元素之力的人类,他们在一个未知的地方建起了另所有元素师所向往的国度--神域,在众多的大陆面前,屹立着七大神域,那些在大陆之间闯荡的元素师没有进入那未知神域,但是对神域的大名早已是清清楚楚,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这强大的神域背后还有一个最神圣的圣域。在所有人的背后还有许多惊险,恐怖的秘密,他们能否联合去解开这些秘密,神域能否抵住魔域的大肆进攻,他们能否与众大陆的元素师联合击败魔域,他们能否保护那些不会元素之力的普通之人,圣域会不会派人来阻挡魔域对世界的恐怖侵略计划,而隐藏很深的那位神秘之人到底是谁?世界是会毁灭还是会重新易主让魔域一统天下,还是发生许多不为人知的奇异事件
  • 红铅入黑铅诀

    红铅入黑铅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