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700000006

第6章 性(5)

性在孩子眼里是很纯洁的,他们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但是,作为家庭性教育者,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这个教育的义务。

“告诉你不能让别人看,你就不要让别人看!”

这些粗暴的强制性教育只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对于性伦理的形成没有什么益处。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都觉得不该让别人看到这里,大家都这样做,于是就形成了习惯。”

伦理本是大家都遵守的一种习惯,因此,从“大家都这样”入手,让孩子比较自觉的形成一种性的禁忌习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我为什么不能摸自己的小鸡鸡?

强强4岁半了。一天晚上,强强非常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看,我一摸小鸡鸡,小鸡鸡还会撅起来呢!”一边说着一边给妈妈示范,同时嘴里还说着:“而且这样一摸还很舒服呢!”

看着强强的举动,妈妈非常震惊和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这个吗?这……

我为什么不能摸小弟弟的“鸡鸡”?

为什么不能摸下面?

3~6岁的孩子对认识自己或者异性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事实上,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的心中,只不过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而已。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凯洛·卡赛博士认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极度的冷静,而最不该有的反应,就是大惊小怪。因为父母的过激反应,将会使孩子的心中产生一种严重的罪恶感,他们会以为愉悦自己身体的行为是肮脏、可耻的,是非常不应该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孩子要么压抑自己,要么产生逆反心理。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想要的,不是吗?

最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应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孩子抚摸自己身体器官来寻找快感的事实,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并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因为父母正确的反应对孩子的性观念的形成和性发育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这样也能避免一些错误的性误区。父母应该理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不仅如此,父母甚至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发育知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

“你怎么那么流氓啊!”

“你害不害羞啊!以后不许再摸啦!”

性以及性器官的罪恶化和妖孽化是一种错误了几千年的愚昧观念,而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还这样回答孩子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的无知和悲哀了!

“不许这样!再这样我就揍你!”

“以后不许再摸了,再摸我就打你!”

父母对于孩子的无意识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给予过分的关注,甚至用恐吓、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以及更多的神秘感,有时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从而损害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脏!不要摸这个地方!”

听到父母这样回答的孩子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呢?“这里是脏的、是见不得人的、是不能摸的!凡与生殖器官有关的活动都是要抑制的,否则便会受到惩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有害的“性心理”便慢慢形成了。有的孩子对于这种从小形成的“性抑制”表现得很强烈,并且很顽固,甚至对将来的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有的女孩出现性冷淡、无性高潮;而有的男孩则出现阳痿等性机能障碍,最后成为一种严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孩子,这个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在你摸的过程中手上的细菌就会偷偷地跑进去,会对身体不好,下次不要这样了,好吗?”

其实大多时候孩子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并非是有意识的。有时候他们只是想探究一下自己的身体或者是觉得好玩。因此,看到孩子“手淫”时,父母不要脸色大变,尽量用平和亲切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个游戏没有意思,你不喜欢”。如果孩子不顺从你的阻拦,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或者是用玩具、讲故事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那样是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另外,从卫生角度上考虑,父母也应避免孩子摩擦生殖器官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养成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洁的好习惯,避免由于不卫生产生瘙痒,养成抓挠生殖器的坏习惯。

“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小鸡鸡,就像人的手和脚一样,是人身体上的正常器官,没有什么特殊的。你摸小鸡鸡的时候会觉得舒服,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抚摸自己的身体的时候都会感到舒服的,就像我们看到好吃的东西嘴里就会流口水一样,是正常反应。但是,即使那样舒服我们也不能总去玩它,就像我们不能总是站在可口的食品面前流口水一样,养成了习惯就不好了。”

父母应预防孩子从小养成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而当孩子出现“手淫”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上述妈妈用打比方的方法给孩子进行讲解,孩子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和改正。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

星期日,妈妈带着乐乐去参加同事的婚礼。

当新郎和新娘手挽手踏上鲜红的地毯时,所有的人都热情地为一对新人祝福。

乐乐看着如此热闹的场面,忍不住问妈妈:“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结婚呀?”

妈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想和自己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呀。”

乐乐听了,偎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也想和你永远生活在一起,我也和你结婚好吗?”

“那怎么能行呢?妈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

“那在学校里,我和小伟最好了,那我和小伟结婚,可以吗?”

我能和妈妈结婚吗?

我想永远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能和爸爸结婚吗?

我能和小伟结婚吗?

我能和我最好的小伙伴笑笑结婚吗?

面对整天与自己生活在一起,与自己最亲密的爸爸妈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问这个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要采取取笑、嘲讽或者不置可否的态度,而应将问题逐一解剖梳理后,再把正确的答案完整地灌输给孩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棒子将孩子的问题打死,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的求知欲也会从此衰减,甚至丧失。

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提问,欢迎他们的探索行为。而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提问或者想法,也恰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点。对于孩子关心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而对于孩子的错误观念,父母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便于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爸爸妈妈想结婚所以就结了啊!”

父母的这种回答给孩子一种“结婚是件很随便的事”的感觉,容易影响、导致孩子将来长大后,对恋爱以及婚姻抱有随便玩玩、不重视的思想及举动。

“你想跟爸爸结婚,那不是乱伦吗!”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并没有伦理的概念!父母的训斥只会增加孩子的罪恶感,而面对孩子的问题以及想与爸爸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渴望,父母只需告诉孩子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对于孩子对父母的爱给予肯定即可。

“想和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那你就一辈子守着妈妈吧!”

如果你想纵容或者放大孩子的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回答方式!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心理偏差的人,给孩子正确的伦理认知是最好的选择。

“胡闹,你这么小整天想什么呢?”

孩子喜欢一个小朋友并没有什么错,他们只是在探索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并不理解“恋爱”、“结婚”等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父母这样将孩子的探求行为强行终止,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正确理解恋爱、结婚的实质呢?

“你这不是小流氓吗!”

父母的过激反应非常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看到父母的反应后,孩子会认为性是罪恶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他们日后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爸爸和妈妈本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后来有一天爸爸和妈妈相识了,妈妈很喜欢爸爸,爸爸也很喜欢妈妈,于是我们便开始谈恋爱了。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感情,爸爸和妈妈都很爱对方,并且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最后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就想永远生活在一起,于是爸爸妈妈便结婚了。结婚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抱着玩玩的想法,一定要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结婚,那样才会幸福。你看爸爸妈妈现在不是很幸福吗?因为我们俩一直很相爱,并且一直相互关心,相互体谅。”

父母这样回答孩子其实就是在情感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婚姻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对恋爱、婚姻的幸福以及作出那些行为应负的责任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回答,对孩子长大后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宝宝,妈妈现在告诉你:人是不能和自己的亲人结婚的,包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表兄弟以及表姐妹,那样的婚姻叫做‘近亲结婚’,从伦理道德上讲是不允许的。不但如此,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也容易得一些遗传疾病。”

借助一些机会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伦理观念以及约束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使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不要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再后悔莫及!

“爸爸和妈妈因为很相爱,所以结了婚,然后就生下你。爸爸是很爱你,但这和爱妈妈是不一样的。等你长大以后,也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啊。”

告诉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不一样的,不是随便两个人相爱就可以结婚的。

“你和小明很好,但是并不表示就要和他结婚啊。只有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才能结婚,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而且相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需要彼此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双方都有能力结婚的时候才能结婚。而现在的你呢,还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爱’,而且也没有能力结婚。等你长大了,知道什么是‘爱’了,你会碰到一个你喜欢的人,和他恋爱、结婚的。”

给孩子讲解爱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还可以给孩子讲述爸爸妈妈谈恋爱以及结婚的经过,用父母具体真切的事例使孩子心中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形象,并告诉孩子对待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应采用的正确的方法,例如:帮小朋友学习、送小朋友玩具等等。

“你是男孩,只能和女孩子结婚。将来你会和一个你最喜欢的女孩子结婚,当然,她也得最喜欢你才行哦。”

从小教育孩子,使之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将有利于孩子将来正确的恋爱和婚姻的形成。

性教育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一是性知识,这很容易了解;二是性规则,也可以称为性道德、性伦理。性知识的培养许多父母都注意到了,性道德培养许多父母却没有那么注意,其实,这一被忽略的部分更为重要。

许多父母也许会感叹于当前的年轻人性观念的开放,也会对出现的种种的性问题表示不满和鄙夷,但正是上一代人对于性的教育没有做到位,才出现了下一代的诸多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父母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一些观点,例如性是建立在爱情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是重要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等等。

同类推荐
  • 分娩方案

    分娩方案

    孕妇的分娩是关系孕妇和胎儿健康和生命的问题,是孕妇和胎儿最关键的阶段。谁都希望顺利分娩、正常出生,那就必须学习分娩的有关知识,做好临产的精神和物质准备,掌握分娩姿势,积极配合生产,喜迎宝宝的诞生。并很好地保养与康复,争做漂亮妈妈!
  •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法国父母这样教孩子乐观

    你还在为孩子的心理能否健康成长担忧吗?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而一个懂得对生活微笑的人,他的世界怎么会有阴雨天呢?作为父母,如果你希望孩子可以幸福一生,那就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本书从营造氛围、快乐学习、愉快社交、享受自由、接受挫折、有效沟通、拉近关系和热爱生活等不同角度,借鉴法国父母的教子之道,通过案例、具体的解决办法等,看法国父母如何教孩子拥有这把“乐观的钥匙”,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成功开启孩子的心灵,为孩子铺开一条乐观的人生之路。
  • 只有失败的父母  没有平庸的孩子

    只有失败的父母 没有平庸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在我们要求孩子“完美无缺”的同时,何不扪心自问:“这样要求孩子,我自己做到了吗?”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儿童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从大量耳闻目睹的生活实例中,总结出教育孩子的宝贵经验:只有失败的父母,没有平庸的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首。本书旨在为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指点迷津,引导广大父母走出教育误区,帮助他们实现望子成龙的梦想。
  •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名人教子的100法则

    通过阅读《名人教子的100法则》一书,让您教育子女不再迷茫,不再无的放矢,不再走弯路,不再做无用功!在本书中,我们精选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良好的教育方法、成熟的教育思路、独到的心得体会以及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子女,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众多名人在家庭琐事、生活细节中以身作则,在为人处世、求知做事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与之携手共进,以及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构筑一个充满阳光和谐的家园。
  • 怎样让孩子服你

    怎样让孩子服你

    本书共分六章,从学习上、生活中、习惯的培养上等六个角度说明了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并进行了描写,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问题。
热门推荐
  • 近思录集注

    近思录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

    洞神三皇七十二君斋方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1979

    我的1979

    一觉醒来,回到那个年代,再次面对过往,你猜不透的结局..........
  • 不世高人

    不世高人

    天地六界:魔,人,灵,仙,神,天。等级从低而高。六界共在。然,六界之中多有界中异类,是其他界的生物混入了异界的肉身。通常这些异界生物都比较强。故事是从2020年的一天开始。那一天,在这个末法的时代,重演了远古的神话射日传说……………
  • 寒少的隐秘甜妻曝光了

    寒少的隐秘甜妻曝光了

    原名《国民男神超好冷》 辛辛苦苦养大的包子却被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说是他的种!关键这个男人竟是亿万财团的继承者,国民男神!“要么跟我结婚,要么放弃抚养权,只能二选一。”“开什么玩笑!抚养权死也不让。”“那好,跟我结婚。”惹不起,还躲不起吗?连夜揣着包子开逃。但是!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抓住!还直接被绑到了民政局!说好的一年非事实婚约!没想到这个男人竟然说:“抢你一个包子,再还你一个,两清。” 完结小甜文推荐《大佬每天只想给我当助理》,求关注~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吕村的疑惑

    吕村的疑惑

    吕村得知父亲噩耗那会儿,学院期末考试刚完,他正想放松一下,母亲宗秀娥打来了电话,她说,他父亲在窑里出了意外,事发时有个肚子痛得很的矿工正蹲在巷道凹处唤“啊唷”,忽听三四丈外传出骇人的惨叫,觉得不可思议就寻声而去,结果脚底踩着了个软乎乎的东西,惊恐得尖叫起来。他的叫声在狭窄幽深的巷道里格外刺耳,惊动了不远处刨煤的矿工,纷纷赶过来,一阵骚动后,就把人抬到运煤的手推铁斗车里,送出硐口来,可人已无法回生了,话到最后宗秀娥劝吕村别过度哀伤想开点,人之生死乃天意也。说实在话,吕村并未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只是惊呆了。
  • 和乐天感鹤

    和乐天感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