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400000002

第2章 留学美国(1)

容闳:近代中国留学第一人

1872年容闳奉命率学生30人赴美留学

清末近代是中国留学的第一个高峰期。从政界、商界到学术界,大部分人都有海外镀金的经历。但要说近代留学的开端,那还是在1847年。容闳,一个已经被遗忘了多年的名字,现在又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他被称为中国留学的第一人。

虽然容闳成了中国留学的标记;但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举动,却并不是赴美留学,而是在向清政府建议并带领120名中国幼童赴美留学——1872年,由清政府官费派120名幼童,在容闳的率领下,肩负富国强兵的使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耶鲁、哥伦比亚及麻省理工等名校求学。虽然这次留学以中途夭折而告终,大部分留美幼童都没有完成学业,但是,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后来便成了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如唐国安、唐绍仪)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

容闳是耶鲁的骄傲。1854年,作为第一个毕业于这所美国著名大学的中国人,他引人注目;后来,作为中国留学计划的策划者和实施者,他更受尊敬;1876年,耶鲁授予他法学博士的学位。他的画像至今仍悬挂在耶鲁校园,承载着他贯通中西的伟大创举。

意外的留学机缘

当时的容闳只有19岁,中国人对于留学毫无概念;而对于去半个地球以外的“花旗国”,更是抱着怀疑甚至恐惧的心理。他去留学,也只是基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容闳的家乡在广东省香山,与澳门相望。因此,香山得地利之便,对待美国等西方社会的观念自然与内地不同。那时葡萄牙人已在澳门聚居。特殊的地理因素,使香山人和西方人长期来往;以致在闭关锁国的时代,澳门成了香山一扇开眼外看的窗户。

容闳的父母,很希望儿子将来能当一名和洋人打交道的翻译,改变贫穷的命运。于是,7岁的容闳就被送到澳门一间由普鲁士人郭施拉的夫人办的学校念书。郭施拉夫人办的是一所女子学校,容闳就读于校内附设的一个男生班,是教会所办的马礼逊学校的预备学校。

马礼逊是基督教新教派到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最早的《圣经》中文本就是他翻译的。他死后,英国成立马礼逊纪念协会,每月拨出15英镑,在澳门办学。该校的校长,是来自美国的布朗牧师。1843年时,马礼逊学校迁到已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成为香港第一所新式学校。

然而容闳在这只读了4年书。由于中国和英国开始交恶,郭施拉夫人办的“西塾”停办,容闳只得回到自己村里。

容闳读洋文的事,村里人知道的不多。姐姐在田里随口说出,立刻引起了农夫们的好奇。一个农夫马上说:“我从来没有听过洋话。你要是会说,我会送你一大捆稻子,你背都背不动的!”于是,12岁的容闳站在没胫的水田里,放声朗诵:“A—B—C—D—”26个英文字母读完,四周一片惊呼。农夫加倍奖赏,给了几捆稻子。姐弟俩要回家喊人来,才能背回。

为了补贴家用,容闳来到澳门的天主教印刷所,当装订书籍的小工。这时候,家里收到了一位医生的来信,他是郭施拉夫人的朋友。郭施拉夫人觉得容闳聪明伶俐,特意曾叮嘱朋友,一旦马礼逊学校开课,要把容闳召回来上学。没想到,在马礼逊学校开课近1年之后,那位医生才找到了他。

容闳终于又可以返回学校读书了。马礼逊学校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中文教学,讲《四书》,做八股文;英文教学,有英文写作、地理、声乐、几何、历史。校长布朗先生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教师。他“性情沉静,处事灵活,彬彬有礼,为人随和,且多少带点乐观主义精神。他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他了解学生们为了掌握知识所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他自己更是不惜化费心血去教育他们。教学上,他别具天赋,释物说理,清楚明了,简洁易懂,从无学究气。”

1846年,布朗告诉中国学生,自己因为健康的原因,决定回国,并想带几个学生去美国完成学业。班里顿时安静了,去遥远的美国,远渡重洋,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但是,很快容闳就第一个站了起来。接着,黄胜、黄宽两个也站起来了。于是,随布朗先生确定了这3个学生跟他回美国继续学习。

晚上,当容闳把自己的决定告诉母亲时,母亲哭了。那时到海外去,很可能意味着生离死别。但母亲最终还是同意了,让自己孩子由海角远赴天涯。

容闳的家境一直比较贫寒。布朗先生已经和校董商议好,找到了愿意资助3个学生的人,答应负担他们2年的学费。容闳觉得,这既能给自己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又能减轻家里抚养自己的负担,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所以,他虽然万分不舍,但也只是劝慰母亲不要难过。

终于梦想成真

1847年1月5日,容闳、黄宽、黄胜跟随着布朗牧师,乘坐阿立芬特兄弟公司的“亨特利思”号帆船,前往美国。茫茫大海上,风浪颠簸,入夜后又四周一片浓黑。然而,年轻的容闳正是初生牛犊,并不觉得危险,反而以风浪颠簸为乐。又是前往一个完全的不同的世界,他心里早就盛满了好奇和喜悦。

其实,容闳去美国的想法由来已久。2年前,学校为筹措办学资金,邀请香港各界人士到校,主持了一次公开考试。学生们的6篇英文作文,全部在《中国丛报》上刊出。容闳的一篇《梦想之纽约游》也在其中,他幻想自己到达新大陆后的种种情景。如今竟然梦想成真,让他怎么能不兴奋。

船中途在大西洋上的圣海伦娜岛(即圣赫勒拿岛)停泊了,拿破仑曾经就幽禁在此,后来又埋葬在这里。容闳等人借此机会来到岛上游览风景。村落里居民很少,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大家来到拿破仑的墓前凭吊,坟前有大柳树,于是每个人都折了一枝带回船上插在瓶中,留作纪念。(到了美国之后,布朗先生把柳枝种在他任教的纽约省之阿朋学校中。等容闳1954年重回阿朋学校时,柳树已经长成柔丝万条的茂盛大树。)

1847年4月12日,经过98天的风浪颠波,容闳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此时的纽约还算不上太发达的城市,当时居民只有25万到30万左右。

容闳和黄宽、黄胜三人就读的,是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位于美国东北,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一部分。它当时是美国最著名的大学预备学校,全国的优秀学生都远道来这里上学。它之所以名誉特著,也是由于自创设以来,历任校长都是由德高望重、才学出众的学者担任。现在的校长叫做海门,毕业于耶鲁大学,精通古典文学、英国文艺;而他崇尚节俭的品德,一直大力提倡戒酒。他为人胸怀超逸,气宇宽宏。在当时的新英格兰地区,海门是个无人不知的著名教育家。

第一年,3个人都在英文班学习,主要学习算术、文法、生理、心理及哲学课。其中生理、心理两科是由布朗女士教授,她是以霍来克玉山女校毕业生第一名的成绩来到孟松的。她与医学博士麦克林结婚后,住在斯丕林费尔。她对学生非常关心。夫妇二人对容闳都非常热情,觉得他远离父母、亲人,独自在异国,很孤单,每到假日,就邀请他到自己家去。后来容闳到耶鲁上学,费用不足,也得到布朗女士和丈夫的不少资助。回国后,双方也经常书信往来。以后他几次来到美国,都借住在他们家。

布朗牧师回到美国后,去了纽约省的阿朋学校教学,就把容闳3个人托付给自己母亲。这个慈祥的美国老太太,对3个中国孩子更是照顾得细心、周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是家里地方狭小,还有布朗牧师的妹妹和孩子居住,她只好给容闳他们在旁边另租了一间房子。

容闳在学校苦读拉丁文、希腊文和英国文学。在校长海门的亲授下,他在这里读了许多英国作家的名著。海门反对把学生训练成“会走路的百科全书”或是“有灵性的鹦鹉”,所以他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美的品格”。容闳很自然地融入到了新英格兰地区那充满新教精神的生活。

当时,美国的生活成本并不高,贫苦的学生,稍稍为人工作,就不难得到学费。每星期只要得到1元2角5分美金,就足可以支付食宿、燃料等费用;而劈柴、生火、烧炭等,须学生自己料理。容闳“甚乐为此”,认为正可以磨练筋骨。住处距学校半英里,每天要往返3次,即使在寒冬雪天,也要徒步。容闳同样乐此不疲。常年的运动,使这个19岁的男孩胃口大开,食量过人。这样辛苦却充实的生活,容闳过得很开心。

1848年秋天,同去的黄胜因病回国了,此后只剩下容闳和黄宽两人。但是,两人马上就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因为,资助他们的人只答应资助2年时间。到1949后,两个人就完全失去了生活来源。所以,他们一直没敢想过继续上大学。容闳不想就这样回国,毕竟自己来的时间太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他很渴望能继续求学。但是,上学的费用是一大笔支出。自己根本就没有经济来源,家里也负担不起。没有办法,他只好找海门校长和布朗牧师求助,希望他们能给自己想个好办法。

幸好,在海门校长和布朗牧师的联系下,又找到了以前资助过他们的人。回信表示,如果他们能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书,他们愿意继续资助。容闳和黄宽商量之后,黄宽决定去英国爱丁堡大学上学。而容闳却希望自己能进海门校长和布朗牧师的母校耶鲁大学。

1849年夏天,容闳和黄宽从孟松学校毕业了。黄宽收拾行装,准前往英国了。而容闳选择留下来报考耶鲁大学。于是,从马礼逊学校时代开始的同窗好友,历经10年的深厚友谊,现在却到了分手的时候,两个人就要天各一方了。

黄宽后来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科,经过7年苦读,以第三名的成绩毕业。1857年回国后开始从医,成为颇负盛名的医生。移居广东后,就医者更不计其数。很多洋人都喜欢找他看病,认为他的医术比洋人医生还高明。

在耶鲁大学勤读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别黄宽,容闳还要考虑自己的生计问题。虽然他考取了耶鲁大学,但是资金依然没有着落。这时候,海门校长和布朗先生又带来了一线希望:按照孟松学校的惯例,有一定的名额资助贫苦学生进入大学;但是,接受资助的学生必须填写志愿书,承诺毕业后担任传教士。

容闳知道自己没有希望——“我虽然穷,却不能没有自由”。他在他的自传《西学东渐记》中回忆:“传道固然好,却不是造福中国的独一无二的事业。……志愿书一经签字,我就受到束缚,很可能坐失为国家谋福利的机会。”他认定,“人类应尽的天职,不能因为贫穷而改变宗旨。”

但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决定。这个决定,违背了周围多数人的期望。同时,由于这个决定,他同那些慈善基金来源一刀两断,没有了经济收入。

正在困难之时,又是布朗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1850年夏天,布朗牧师到南方探望姐姐,顺道造访了乔治亚州的萨凡那妇女会。他带回了好消息:萨凡那妇女会答应资助容闳。

容闳终于排除万难,走进了他向往已经的耶鲁大学校园。这时候的他还是身穿长袍、拖着长辫子。1年之后,他终于舍弃了这些,彻底融入耶鲁的生活。

耶鲁的繁重功课,对准备不足的容闳来说非常困难。因为,他在孟松学校的时候仅仅学了15个月拉丁文、12个月希腊文、10余月算术。之后,由于孟松附近地方修建铁路,筑路之际,学校不得不暂时停课,以至于影响了容闳的学业。而能来到耶鲁大学上学,自然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容闳觉得,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的差距还很大。所以,他在耶鲁的课程,虽然还没有不及格的,但是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不似旁人游刃有余。

为了能够赶上同学,容闳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努力,经常读书到深夜。第一年的时候尤其严重,一方面因为忧虑自己的经济来源,一方面又要努力补习功课。加上因为白天没有时间做游戏或参加体育活动,晚上又读到很晚,以至于身体越来越羸弱。最后因为精力不支,无法继续上课,他只好请假回到东温若布朗牧师的母亲那里休息了几天,才返回学校。

到了第二年级时,别的课已经轻松一些了,只有微积分是让容闳非常头痛的,考试常不及格。他甚至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留级,也不好跟系主任去问,整日提心吊胆的。好在容闳的英文成绩十分优秀,在第二、第三学期接连获得第一名,所以平均起来分数并不低,才没有因为微积分差而留级。英文的出色,让全校师生都认识了这个中国学生。

他还参加了学校的橄榄球队和划船队,是划船队的主力之一。作为兄弟会成员,容闳经常热心为同学拉选票。他是划船俱乐部第一分队的成员,也是橄榄球队的队员。那时,每当比赛,他们的啦啦队就会唱起自编的歌曲,那首歌曲巧妙地利用了容闳的名字Yung Wing(广东话发音)的谐音:“我们一定赢(Win)!因为我们有闳(Wing)!”

在耶鲁大学,第二学年末及第三学年,容闳的经济开始宽裕起来,因为他有机会勤工俭学了。当时二三年级的学生20个人住在一起,需要找一个人专门负责伙食问题。容闳主动要求,争取到了这个工作。他开始早晨起来去买菜,晚上负责烧菜、煮饭。于是,他后两年的膳食费用便节省了下来。

同时,容闳又竞聘为兄弟会的图书管理员。兄弟会是校中两个辩驳会之一,有一个小藏书楼。容闳以会员的便利条件,谋得了这个工作。到了第四年时,管理图书的报酬涨到了每年30美元。

容闳现在不必再像当初那样贫困潦倒了。小村落中的牧师,每年的收入也不过二三百美金,何况他还需要养活一家人。而自己只有一人,食宿不需要花费,穿的是萨凡那妇女会寄来的鞋袜,学费来自萨凡那妇女会和阿立芬特兄弟公司的资助。他甚至节省下了这30美金,托人辗转带回中国,交给母亲。

容闳开始在报纸上用笔名发表文章。有几篇关于中国问题的评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哈特福德市的一位著名学者找到这位中国学生,打听作者是谁。当容闳见到这位学者时,他非常不好意思,“羞赧如处女,手足无所措”;低着头小声承认,他就是那些文章的作者。

他对美国社会的了解也更深了。虽然他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如鱼得水,但仍时时想起祖国。他说:“予当修业期内,中国之腐败情形,时触予怀,适末年而尤甚。每一念及,辄为之怏怏不乐。”“更念中国国民,身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他亲眼看到了西方的富强,也感到了中国的落后。但更使他忧心不已的是,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仍然茫无所知,仍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所以,他在大学时就自问:我将用自己的所学去做些什么呢?“在耶鲁读书时期,中国国内的腐败情形,常常触动我的心灵,一想起来就怏怏不乐。”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集了众多名入撰写的情书。他们当中,既有政治明星、高官权贵,又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写信人诚挚炽烈的情感。编者在每封情书前,对写信人作了详细介绍。部分书信还在结尾处给出了写作背景,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写信人的心理。这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情书,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真谛。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红色禁卫军(三)

    红色禁卫军(三)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为了保持全国形势的稳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随即于采取特殊措施的两天后,召见了三个大军区和四个省的领导人,向他们讲述了“四人帮”种种恶行,解决“四人帮”问题是毛主席提出的,为什么必须在此刻对他们采取特殊措施等等,像是个打招呼的会议。参加召见的中央领导有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纪登奎、陈永贵、汪东兴、苏振华、吴德、倪志福。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是老舍作品中最长的一部。整部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北平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黄金敢死队

    黄金敢死队

    五月二十号上午十点,草草处理完几件公务的镜湖市市长吴光远,忧心忡忡地挥退了秘书,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办公室很安静,他的皮鞋踏在打蜡红漆地板上发出笃笃轻响,很单调,也很枯燥。走到办公桌前,他略略迟疑一下,然后拿起电话,要通了市警察局,约局长钱德山中午到自己家来小酌一番。做为日本人统治下的镜湖市市长和警察局长,吴光远与钱德山都是毫无疑问的实权人物,他俩在各自的职位上共同为日本人效力,将满八个年头了他们一直配合默契。
  • 王牌大记者

    王牌大记者

    有位前辈告诉我:做记者简单,做一名好记者太难,难在有没有良心。一开始,我还不懂,甚至嗤之以鼻。但,采访过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后,我懂了,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社会中,良心是多么的可贵。我叫卓峰,我没有那么高尚,没有那么无私,但我还是有点良心,甚至还有点冲动,有点疯狂,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疯子记者的职业生涯。
  • 傲世玄灵师

    傲世玄灵师

    她本是古老世家的嫡出小姐,却因一个奇异的手镯成了孤儿,成长于渺无人烟的幽深崖底。身为万年不遇的废材,她是如何得奇书,收神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那片与世隔绝的崖底?她本是傲世九重天的女神,一场大战,肉体湮灭,灵魂轮回,一朝转世,掀起风云无限。她有一个诡异的游魂朋友,一双慧眼识珠玉。她有一个极端的剑灵丫头,仰着娇俏可人的小脸对她说:“主人,我是真正的杀戮之剑,鲜血才能提升我的品质。”她有一只强大的本命玄兽,霸气天成的他一腔柔情为她绽放,霜,我们生命共享,灵魂相契,生生世世都得在一起。她位高权重的师父说:“生命比面子更重要。”她还有一个亦敌亦友的朋友,那个风华绝代的美男。滟滟紫衣,幽幽紫眸,敛尽世间芳华。身为神殿最年轻的大祭司,他高贵优雅若春风。他说:“这是我的选择,与她无关,不论什么结果,我都接受。”身怀世人禁忌的光明元素,她不得不韬光养晦,身怀世人觊觎的至尊玄器,她不得不谨小慎微,即便步步为营,也有那无耻的世家家主对她巧取豪夺,“如此强大的玄兽,你不配拥有。”即便小心谨慎,也能遭遇那阴险狠毒的美貌圣女,“敢抢我的男人,我要让你生不如死!”即便天赋卓绝,遇上那心胸狭窄的丹药宗师,也得遭受诬蔑。“就是你个小偷,偷了本大师的上古神丹。还说自己炼的,你以为上古神丹是路边的烂白菜?”阴谋诡谲,征途险恶,且看何人陪她直捣黄龙。世事如棋,波涛暗涌,且看她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面对强大得不可战胜的神祗,她傲气扬眉,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本姑娘定要傲世这九重天!
  • 天价弃妃:嫡女不愁嫁

    天价弃妃:嫡女不愁嫁

    苏瑛一朝穿越,沦为爹不疼娘已死的嫡二小姐。只因外传不知进退粗俗无礼,明王娶了公主抛弃了她。那个病怏怏的安王,竟然深藏不露,对她情有独钟。穿越而来她定要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前世没有过的,她要一一占有!看她优雅浅笑,活出锦绣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蓋平縣志

    蓋平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子明探案(第一辑)

    子明探案(第一辑)

    近些年来,犯罪分子在设计犯罪程序、布置犯罪现场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其目的无非是妄图迷惑警方、将侦破方向导入歧途。然而,这一切伎俩在临渝警察学院资深教官陈子明的面前都变得苍白无力,在陈子明的剖析之下,许多迷雾重重、看似陷入僵局的案件会立刻变得柳暗花明、简单明晰起来……
  •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

    送从弟谒员外叔父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你马甲掉了

    邪王你马甲掉了

    【正文+番外完结】一朝穿越,她成了凤元王朝的草包公主?长的比花娇,名声比屎臭,位置还没坐热,便被贬回安伯侯府不受宠的嫡小姐。姨娘阴毒,庶妹伪善,生父更是冷血无情……个个恨不得对她杀之后快,却不知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她!某日夜黑风高之时,她好心搭了一把手,来年她收获了一个美貌绝伦的腹黑王爷。初时,她得意洋洋的捏着他的双颊逼迫:“宝贝,叫一声姐姐听听!”后来,他挑起她的下颌,眯着眼诱哄:“心肝,叫一声夫君听听!”这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小女人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 Jeremy Bentham

    Jeremy Benth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吃掉腹部赘肉

    吃掉腹部赘肉

    不用流汗,不用望“肉”兴叹,甚至不用花大把的银子买减肥药,本书告诉你修炼“小腰精”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