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4500000005

第5章 宁可饿死不经商

李鹏万去世后,李氏家族一度出现短暂沉寂。毕竟是一颗光耀东粤的文官之星陨落了,李鹏万在世时虽然在大清政坛没有显赫官职,但他毕竟是名噪一时的文官八贡。他的余威仍然影响着他的子子孙孙。长子李起英虽然也没有取得显赫功名,可是,他的两个儿子却给萧条的李家带来了新的希望。长子李云章,在民国年间即进入正式官办的学校读书。他进的是潮州当时唯一的一所公办小学,后来再到广州读中学,也是公办的学校。这在李家书香门第中无疑是开天辟地的改变,特别让李起英无法接受的是,爱子李云章所学的再也不是晚清时代的八股文,而是当时在中国南方刚刚流行的日语。

当时已经病得不轻的李起英挣扎着从榻上起来,指着满室祖上留下来的线装书,对他说:“要知道中国语言是一大宝库,你就是一辈子钻进里面去,相信也是读不完的。我真不明白,日本话有什么好呢?”

李云章颇有见地地告诉老人:“爸爸,现在已经是民国了,再不是从前的晚清时代。日本虽是一个弹丸之地,但它却是东亚的先进国家。我们中国人如果想振兴自己的国家,就必须学习外国人的先进经验。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学习日语的原因。”

老人毕竟是从晚清过来的学究,他说:“你想从日本书中学到先进的知识?笑话,日本有什么可学,他们日本国的文字可都是从咱们中国学去的呀!”李云章点头说:“是的,可他们对西方先进思想的接受远比我们中国人宽广得多。据我的观察,日本现在不仅教育发达,军事发达,而且商业也比咱们国家开放得多。他们生产的许多轻工业产品,很受国人的喜欢。譬如日本的手表、日本生产的汽车和飞机,都可以与当今世界第一流的国家的产品相比。有些轻工产品,甚至欧美等国也望尘莫及,所以,我对日本的商业很感兴趣。”

“胡说!”不料老人在床上气得面孔发白,用颤抖的手指着站在榻前的李云章说,“你怎么敢在我面前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再说,我让你继承的是祖上的治学风格,哪里让你讲什么日本商业如何发展?莫非你将来还要去日本经商吗?”

李云章穿着时髦的玄布长袍,振振有词地说:“爸爸,我并不是想到日本去经商,我是考虑有一天可否到日本去学习他们经商的经验?然后有一天学成归来,我要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商,到那时我们就再也不会受东洋鬼子的欺负了。”

李起英听了儿子要到日本学习经商的话,气得下巴上的胡须顿时乱抖。“真是世道变了,我就不明白,云章你怎么会如此堕落?你要知道咱们李氏家族几辈子在潮州始终都是正正经经的书香人家,你懂吗?从咱们世祖来潮州时就极力反对经商。商乃奸术呀,一个有才学的人,怎么可以与那些奸商为伍呢?你这不是要败坏咱李氏家族多年形成的治学家风吗?不成器的不肖子弟,将来怎么面对李家的祖先呢?”

李云章没有想到,他这一番话竟然激起了老父亲的强烈反感。他不敢再说什么,但仍然返回广州日语学校继续学习。

又过了一年,李云章以优异成绩从广州日语学校毕业,这时他终于获得了公费赴日留学的资格。他再次回到潮州家中,一连几天,李云章虽和他母亲暗暗做着前往东京求学的准备,可是谁也不敢跟病榻上的父亲说,他们知道李起英肯定反对。当时的广州,已有了一点开启国门的意思,而日本的先进轻工业深深吸引着心高气盛的李氏家族的新一代。直到李云章即将赴日的前一天,他才来到父亲的房间里。

当李起英睁开眼睛,将行装整齐的儿子上下打量一番后,忽然茫然地探询说:“既然毕业了,就别走了,索性就留在潮州吧,如果没有职业,不如就学你世祖的榜样,教书育人吧?”

李云章却说:“爸爸,学祖上教书当然没什么不好,可是人各有志呀。我还是要走我自己的路,因为……”

李起英愕然:“走你自己的路?你自己的路是什么?”

李云章只好坦率直言:“我想先到东京去看一看,如果我真能把他们的先进东西学到手,那么,我会回国做一番自己的事业的。”

“混帐!”李起英愤然打断儿子的话:“莫非你真敢到日本去?难道你真想经商做生意吗?”

“……”李云章低头不语。他知道至少在目前他的任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父亲的态度。

李起英见儿子沉默以对,气得他连声咳嗽起来,怒道:“经商,决不是咱李家的门风啊!不过,你可以去一次日本,但是我绝对反对你将来走经商这条路!我告诉你,如果你仍然执迷不悟,如果你真要经什么商的话,那么,我就没有你这个儿子了!”

尽管遭到父亲的严厉责斥,尽管他也清楚自己现在所走的路有一点离经叛道的味道。但是,彻底改变李家捧读四书五经,对窗外生意场不闻不问的旧传统,仍然是他那时最强烈的追求。

翌日,李云章毅然在广州码头登船,东渡扶桑,开始崭新的留学生涯。

数年后,李云章获得了商学博士学位,再次回到潮州。在这里,他平生第一次挂起了经商的旗帜,为书香门第的李氏家族打造出一方商海天地。

李云章是李嘉诚后来经商的楷模,也是他行事为人用以借鉴的一面镜子。

在潮州的笔架山下。竖立着一座巨大的汉白玉牌坊,上面镂刻着“昌黎旧治”四个大字。李嘉诚少年时期常常一个人来到那高大的牌坊下面,驻足翘望着牌楼上的四个字,不过他那时还无法理解这四字的含意。直到若干年后,李嘉诚一人在香港支撑起“长实集团”巨厦,才渐渐悟出家乡那幢刻竖于宋代的石坊,还有那建在城外半山间的孔庙,原来都表明故乡人对治学的崇敬和对经商的轻视。

当年,李云章并非只身一人前往东京,还有其胞弟李云梯。李云章在广州读书不久,其胞弟李云梯也从潮州小学考进了广州的中学。也许是受其兄李云章的影响,李云梯到广州不久也开始学习日文。那时李起英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家中的经济来源也日渐枯竭,李云梯就一人在羊城半工半读,以给报馆撰写稿件来换取必要的学费。后来他还用日语写稿,投寄给远在东京的《读卖新闻》和一些教育类杂志,以换回一些稿费。直到李云章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商科并取得奖学金以后,李云梯才在广州中学肄业,于是他也萌发了前去日本读书留学的念头。只是他与哥哥有所不同,他前往东京读书时不存在任何其他阻力,因为当时李起英已经病故。

他们兄弟俩的志向略有不同。李云梯希望去日本学习教育学,而不是商学。因为这个年轻人仍牢记李家的祖训:有知识的中国人,绝对不能走经商之路!李云梯晚于胞兄三年从日本学成归国。那时,李云章在潮州已是经商有道的生意人,然而李云梯却初衷不改,归来后仍然潜心办教育。

“孩子,我觉得还是你云梯哥做得对。”看到兄长李起英家两兄弟赴日求学归来后的不同谋生之路,同住在一条面线巷里的李晓帆,思想虽然要求进步,可他头脑中始终有着文化人不经商的强烈理念。他常常对爱子李云经悄悄叮嘱:“因为他听了你曾祖父的临终遗言:宁可饿死也不要经商啊!凡是下海经商的人,哪有几个有识之士?你们不要忘记无商不奸的古训啊!”

每当听父亲李晓帆隔门指着从桂树小院前经过的李云章、李云梯两兄弟开导他时,李云经表面不声不响,但心中总会掀起万丈波澜。那时的李云经当然亲眼看到潮州商埠繁荣的景象。城外的笔架山和巅连起伏的金山余脉,宛若一座坚固的城池。远看山顶上森然的树林,则在他眼前组成了一道碧绿葱茏的天然屏障。距他们家不远的北门街上,每到夜晚支起的栉比鳞次摊床,琳琅满目的潮州菜在盏盏夜灯下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这让他很神往。李云经不明白这些小摊床的生意人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他们的日夜操劳,潮州又怎么能有吸引人的夜市呢?

李晓帆说:“他就是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啊。云经,我为什么喜欢此人,就因为他也是个清高自重的读书人啊!”

“郑板桥?”李云经困惑地望着画上峨冠修袍、目空一切的狂傲书生,心中越发不能理解父亲的用意了。

李晓帆娓娓地告诉儿子:“郑板桥是前清一位很了不起的画家,可惜他一生怀才不遇。前半生官运不佳,归返扬州故乡以后晚景越加凄凉。你看,他身后那座茅屋,真有点无法避风挡雨的样子。可是,郑板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至死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啊!”

李云经闻不禁之肃然。只听父亲李晓帆继续开导他:“郑板桥曾经说,他的家虽然只是三间茅屋,可是这个家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你说他这是何等雅趣?他认为这种恬静,正是做官经商之人所不能体会到的。

在他眼里,为官和经商的俗人都是浑浑噩噩,绝对不知乐在何处。他认为只有饱读诗书的秀才,才是真正懂人间安乐的人。他还说,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和小径之间。孩子,你看郑板桥有多么清高,有多么自重?郑板桥本来也可以经商,如果他经商的话,我敢断定他比许多商人的头脑还要精明,可是,他至死也没有走经商这条路,你说,这究竟是为什么?”

李云经半天不语,他品味着老父这番话的用意。再想一想北门前那些店铺、商号以及古色古香的酒楼,他忽然明白了老父的真意。半晌,他喃喃地说:“爸,我懂了。不管教书有多么辛苦,它都是至高无上的职业,而经商无论有多少诱人的利润,都是咱们李家坚决不能问津的,对吗?”

“好孩子,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啊!”李晓帆做梦也没有想到,身体孱弱,但却生得高高大大的李云经,终于明白了他以郑板桥凄凉人生对现实生活的影射。他忽然紧紧攥住儿子细瘦的手,再三叮嘱他说:“我告诉你的是,经商虽可衣食不愁,可有些商人的心实在太黑太黑了。所以我的后代说什么也不许经商,你听懂了吗?”

李云经点头:“听懂了,我决不经商就是了。”

“这就好,这就好。”老人用他花白的胡须在儿子稚嫩的脸上摩擦,然后郑重地说,“咱李家虽然几代清贫,但都是以读书教书为荣为乐。我希望你也像李家先祖一样,青年时一定要苦读书,多读书,成年以后,再把学得的知识,都教给那些贫民百姓的子弟。云经,这就叫诗礼世家,薪火相传啊!”

李云经恭恭敬敬地给老父鞠了一躬,说:“放心吧,我会把书读好的。”

老人连连含笑点头:“这就好,这就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李晓帆传送给他的儿子李云经的思想。李晓帆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系正统观念。

同类推荐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人类的飞行梦想在这里从神话变为现实:“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徐世昌(北洋风云人物)

    本书以真实史料为依据,用较为凝重的笔触描绘了徐世昌从九年翰林到小站练兵,再到总督东北、出任袁总统的国务卿,一直到当上民国总统,最后直至卸任后的生活起居及志趣。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徐世昌风云起伏的传奇人生,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缩影。
热门推荐
  •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本书抱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并将心理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想法,编写成册。收录了工作中和生活中最有用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再配以众多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数据报告,以及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趣味性非常强。
  • 盲愈

    盲愈

    优雅治愈系骷髅死神×思想深邃的猫系少女亲爱的郁西晚小姐×亲爱的尤里卡先生*你若想,我便是。*你永远都不可能是我的永远,但这一刻,我喜欢你喜欢得像是要死掉了。
  • 重生之最强弃少

    重生之最强弃少

    仙界巨枭重生地球,不仅被人陷害意外的背上了风流债,还被赶出了家门……
  • 深秋挽歌

    深秋挽歌

    她本意一生自由可世事变化无常,九皇子心系天下,所以她要与他共定天下。“月儿,下辈子让我早点遇见你,我要带你踏遍这突厥,草原上的花都为你而开。”“可爱我的人都一一离我而去了,我对不起思靡。”“月儿,做我的皇后,后宫只能有你一人,整个大齐朕只爱你一人。”
  • 冰王嫁到之呆萌丫鬟发家史

    冰王嫁到之呆萌丫鬟发家史

    本文又名《潇潇筝歌行》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热血青年宋潇雅,在第49次见义勇为中挂了变成了大楚国清溪镇宋庄宋孝喜家的大女儿宋小丫不过见义勇为好青年不管在哪里都是能发光发热的一不小心救回一只狐狸精什么的也就司空见惯了————————————————————————————————————————蠢萌蠢萌的丫头能耐倒不小,诗词歌赋、针灸理疗、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做起生意也是创意无限。管她是乡下丫头还是名门之后,这座宝藏只能是本王的,怎么宠都不为过。丫鬟?不行,要贴身丫鬟。王妃?不行,要唯一正妃。皇后?不行,要独占后宫。不想当皇后?好,本王带你周游天下。————————————————————————————————————————不是说什么惊才绝艳、温润如玉,迷倒天下女子么?明明长了张祸国殃民、令天地失色的盛世美颜,为什么在她面前就是个有点二会卖萌、腹黑嘴贱、撒娇耍赖的闷骚病秧子?说出去都没人信,你说多冤枉。上了贼船还能怎么办?谁敢动我相公先过了我这关。————————————————————————————————————————日常对话可脑补:好青年:爹是你的,庶母是你的,兄弟姐妹都是你的,为何要我去斗?我只是个丫鬟啊!狐狸精:人家……身体不好,没人爱!要不你当我媳妇儿吧!好青年:边疆有难,抵抗外族,是你的职责,为何我也要上战场?我只是你媳妇儿啊!狐狸精:人家……身体不好,没人爱!要不你当我王妃吧!好青年:斗皇子、灭佞臣,你是皇帝的外甥,为何拿我当枪使?我只是王妃啊!狐狸精:人家……身体不好,没人爱!要不你当我皇后吧!好青年:……狐狸精:亲亲媳妇儿你尽管向前冲,有事儿你相公兜着,谁敢挡你路就灭谁,么么哒!好青年:……本文绝对一对一,欢喜冤家皆大欢喜,偶尔虐一虐,绝不伤神!
  • 森林报:夏

    森林报:夏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穿着拖鞋出走

    穿着拖鞋出走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请翻开这本能带给你信心与力量的书,它将指导你如何坚持自己的梦想;如何减少拖延和推迟;如何选择与放弃;如何增强信心和勇气;如何开始行动;最终享受精彩的未来。待你阅后,也许,你生命的火花就此迸发了。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神奇女巫

    神奇女巫

    《神奇的女巫》说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女子,找了一个相貌堂堂的未婚夫,女子想考验她的未婚夫,她的未婚夫经过了数次考验,但最终还是在金钱面前露出了原型。故事的寓意是:金钱和财富是人世间最神奇的“女巫”,它们往往有着巨大的魔力,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一切包括爱情、亲情乃至品行,它是检验一个人品行和真心与否最好的“照妖镜”,人在它面前,本性会暴露无遗。
  • 小儿诸汗门阴病门

    小儿诸汗门阴病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