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4500000004

第4章 书生后代思想开明

大清王朝的腐败让李鹏万极为厌恶,可是,他的功名思想并没有改变。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认为如果让子嗣更有造就,唯一的成才之路只有像他一样继续攻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他的至理明言。刻苦读书,然后参加历年的乡试,最后考取功名。次子李晓帆被李鹏万视为可以继承其衣钵的最佳人选。

当年,李晓帆并不是李鹏万的首选之人,他曾经一度寄厚望于长子李起英。李起英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提面命,非常刻苦。李鹏万前往京城为官期间,就把李起英带在身边,希望他也能接受京城的文化氛围,将来为进入官场做准备。后来李鹏万发现一人京门深似海,大清朝官在进入晚清时期几乎人人都贪污,个个都贿赂。李鹏万自此方知后悔,原来朝官集聚之地,俨然是一只偌大的可怕染缸。如果再让爱子继续生活在天子脚下,岂不是要误其一生?当初李鹏万情愿放弃收入颇丰的京官不做,毅然决然地返回粤东老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好在李起英在北京生活的几年,没有沾染朝廷官员们的任何陋习,始终刻苦攻读,自强不息。他回到广东潮州以后,仍以治学为己任。到了弱冠之年,李起英首次参加乡试大考,便中了一个贡生。本来依李起英的才学人品,继续这样奋斗下去,最终的结局肯定不逊于其父李鹏万,然而由于他身受父亲看破官场的影响,自从中了贡生以后,从此就再不肯发奋苦读。尤其是他生了一场重病而造成学业的中断后,更是影响和限制了李起英后来的仕途精进。这也成为李氏家族的一大憾事。

李晓帆也是少年聪颖,极喜书画。父亲李鹏万的书斋几乎变成了李晓帆自由游弋的知识海洋。书斋内藏有大量古今线装书,其中甚至有一些世间少见的孤本和善本。所有这一切都为李晓帆的启蒙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尤其是父亲每页上都加了点评的唐宋诗词、老子和孔子等先哲们留下的精品,都让李晓帆无师自通并过目成诵。李晓帆随父亲在京城期间,常常追随其前往琉璃厂观看古玩店里珍藏的辽金、北魏、东晋和唐、宋、元等历代的书画珍品,这些前辈们留下的文化精品,对少年李晓帆的才智启蒙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影响。

就这样,李晓帆终于在大清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清朝将要结束的前一年,考取了一个秀才的功名。那一年他才17岁!在潮州古城里已属破天荒的奇闻了。如果清朝科举制度不因慈禧一年后的突然驾崩而中断,那么很难说李晓帆后来不会像他父亲那样成为紫禁城文华殿中金榜有名的菁英。

这个名叫李晓帆的年轻人,就是李嘉诚的祖父!

李晓帆是当时潮州地区的进步人士。李鹏万去世以后,李晓帆在潮州附近的澄海县开办了一家民办学校。这时早已是民国年间了,李晓帆是粤东地区最早主张废除八股文,提倡白话文的贤明之士之一。他主持的“澄海书院”不但在文章格调上别开生面,而且学生们在他的教育下,大多爱国思想浓厚。李晓帆是民国年间粤东知识界反对袁世凯称帝和抨击张勋复辟的中坚分子。民国四年(1915年)1月下旬,当袁世凯接受日本公使递交的所谓的二十一条以后,举国上下对袁世凯政权的卖国行径同仇敌忾。这时,李晓帆在澄海县积极组织书馆的学生们上街示威,他亲自高举“反对二十一条祸国殃民”的条幅,带领他的学生们从澄海走到潮州,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潮州学生大集会。这也是李氏家族有史以来第一个走上街头的知识分子。,

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以后,全国性的学生运动开始由北及南迅速展开。远在粤东的李晓帆也是积极声援支持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的李晓帆,对北京学生发起的这场旨在对旧制度摧枯拉朽的革命运动积极响应,感同身受。虽然潮州地处边远,学生运动的发动难度较大,可是因有李晓帆等进步知识分子的奋起呼唤,潮州各书馆和学校的中学生们,很快就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洪流之中。

到了当年6月,在李晓帆等进步人士的组织领导之下,潮州古城的3000多名学生,高举反对二十一条等条幅,不断地涌上了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在李晓帆等人的影响下,潮州商界人士也纷纷加入学生示威的行列,甚至有人提出商人罢市的要求。须知潮州地方是以商业为主的城市,如果商人也参与学生运动,势必造成更大的轰动。学生运动很快就受到潮州军阀的武装镇压。李晓帆等人也因此受到官府的通缉。经受这一打击,本来体质不佳的李晓帆,从此变得体弱多病。

不过,作为潮州知识界的先进分子,李晓帆并没有因为五四运动受挫而失去对新文化运动胜利的信心。此后两年,李晓帆始终是潮州地方文化的先驱者。他拥护进步的文化运动,反对腐败落后的八股文章。虽然隐居在澄海,可他对新生活和新文化的追求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翌年春天风声过后,李晓帆又回到了潮州,并参加了当地华侨夜校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在这里,李晓帆仍以其旺盛的精力和激进的思想,给参加夜校的商人和商家子弟们授课。他触类旁通的学识与较为进步的思想,颇得华侨学校师生们的赞许。

因身体关系,晚年的李晓帆不再继续参与外界的活动。老人以读书和治学为其最大的乐趣,他身边仍然不断围绕一些求知欲很强的青年学子。

在这期间,李晓帆仍然积极支持反帝运动,虽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率领青年学生们上街游行,可他在面线巷的家中仍然关心时事,亲自给参加示威的学生们书写标语和条幅,尽其绵薄之力。一直至民国十年(1921年)因病去世。

同类推荐
  •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是一本值得广大读者阅读的优秀传记作品。传主叫常书鸿,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开创者,享誉世界的敦煌学家。长期主持敦煌研究院,也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是常书鸿的自述史,回忆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记叙了他苦学绘画、留学法国、守护敦煌的诸多经历。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一个农民的手记

    一个农民的手记

    以往的个人自传多以幼年、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为时间线索叙事,难免有叙事拖沓之嫌,经过苦心思索,接受朋友指点,别开生面,以无论是贵族富豪,还是寻常百姓皆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病......来架构和记述故事,经纬分明,脉络清晰。窃以为,是本传记的一大特色。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热门推荐
  • 科学谜团:探索科学奥秘(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科学谜团:探索科学奥秘(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科学谜团:探索科学奥秘》几乎囊括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内容包括浩瀚无穷的宇宙、多姿多彩的地球奥秘、稀奇古怪的生物世界、惊世骇俗的科学技术、威力惊人的军事武器……丛书将带领我们一起领略人类惊人的智慧,走进异彩纷呈的科学世界!
  •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些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这是一本紧扣80后情感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借助李雷、韩梅梅、Lily、Jim、林涛等80后记忆中熟悉的人物引发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爱情故事。作者为了创作,曾访问若干80后关于他们青春懵懂的初恋,通过对每个人的叙述,作者引发“如今我们之所以没有在一起,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年轻,都不懂得爱情。”这样的感叹。
  • 明王爷的傲娇丫鬟

    明王爷的傲娇丫鬟

    一个脚滑穿越到萧王府,成为萧王府明王爷的丫鬟,似涯清只想安安静静做个小丫鬟,找个时机穿越回现代,至于那个传闻又冷酷又无情又腹黑的明王爷,当然是有多远离多远啦!只是这王爷逮着似涯清不放了,踹都踹不开呀……
  • 秦淮旧

    秦淮旧

    一九三五年夏末秋初,南京城富商姚家长子溶安与中医世家长孙顾景川同去西洋留学。顾家连着三代为姚家服务,随着年月的增长,景川对青梅竹马的溶月有思慕之心,但碍于门第之见,他一直未表露心迹。与此同时,溶月对日渐成熟的景川也有了别样的心态。在国家风雨欲来之际,他们的爱情将如何安置。。。
  •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衡中,梦开始的地方

    228班是衡中历史上第一个实验班。2005年高考,8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创造了衡中历史上的一个传奇,66名同学,37人考入北京名牌高校,河北省前2000名,228班占46人,全班同学都考入重点大学。进入大学后,228学子继续秉承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训,热心学校各种活动,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取得了很多优异成绩。现在228学子分布在祖国各地,有的已经参加了工作,有的还在学校深造;有的组成了家庭,有的还在一个人打拼。不管身在何处,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228。留给学弟学妹的不仅仅是一个骄人的高考成绩,更是一种“永争第一,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228,也是所有衡中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 江北

    江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花(中篇小说)

    三花(中篇小说)

    这江里有过三条鱼,鳌花鱼、鲫花鱼和鳊花鱼,俗称关东三花。关东三花身上都开着好看的花,小鳌的花是蓝色的,如一颗又一颗的星星绣在身上,莹光闪闪;小鲫的花是白色的,像一片一片的雪,落在身上,久久不化;老鳊惨点儿,它的花是黑色的,老鳊本来就长得灰突突的,黑色的花开在它身上,咋瞅咋别扭,带着几丝怪异、惊悚和不祥。离开那道铁丝网之后,小鳌重归大江的过程非常顺利,它所担心的其他障碍没有出现。铁丝网成为恐怖的记忆,总在小鳌的心头久久盘绕,挥之不去。小鳌没有在大江里过多停留,它把航程确定在远方。奋力游动时,有两个声音似乎时刻回响在小鳌身后。往前游啊,别停下呀!老鳊的声音不无焦虑。加油,鳌兄!小鲫慢悠悠的口吻带着几分亲热。
  • 重生空间之天价神医

    重生空间之天价神医

    程玉重生,坐拥功法,身负空间,再不是那个软弱可欺的无能少女。面对渣爹和渣爹小三,她是虐完渣爹再虐小三。面对贫苦母亲和哑巴弟弟,她先是发家致富把家建,再是让哑巴弟弟开口说话。只是她养了一条狗,这条狗在某一天不见了,她发誓势必要找到她的狗。一直追求她的高富帅同学问她,“找到那条狗要如何?”她咬牙切齿,“先蒸后煮,对待忘恩负义之狗,绝不能手软。”“狗没有,老公倒是有一个。”他,上古麒麟血脉,从来就不是狗!什么眼神!此文算是《倾城国医》的姐妹篇,欢迎收藏!
  • 神通渡世

    神通渡世

    《我意仗剑斩诸天》,新书上线,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瞧瞧!
  • 变革

    变革

    "小说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回水坨为代表的我国农村社会,是如何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以及如何创办乡镇企业、走上致富的道路的。小说重点描写了以赵志清、赵志明、陈长生、杨永志等为代表的党的各级农村基层干部敢于开拓的精神,敢于发展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赞扬了他们冲破“左”的思想桎梏,率先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崭新农村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