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300000008

第8章 美丽总是愁人的(2)

7月2日傍晚,张兆和最好的同学王华莲,如约来到了沈从文的住处。

彼时,这个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青年作家,为了表达得更详尽,将他痛苦的爱恋写在信上交给了王华莲:

因为爱她,我这半年把生活全毁了,一件事不能做。我只打算走到远处去,一面是她可以安静读书,一面是我免得苦恼。我还想当真去打一仗死了,省得纠葛永远不清。

……可是若果她能有机会把她意思弄明白一点,不要我爱她,就告诉我,要我爱她,也告诉我,使我好决定“在此”或“他去”。

等王华莲看完信,沈从文又问起许多与张兆和有关的细节,哪怕一点点触动,都能在他心底刮起飓风。备受煎熬的爱,让他在学生面前放弃了自尊,他说到种种因这无望的爱带来的纠结,说到伤心处,这个曾跟随部队转战数省、不惧死亡屠戮的男人,竟难掩真情,数次悲恸失声。

——“她到底对我有没有爱?她将来会需要我的爱不会?假使她现在不需要,而将来需要,我可以待她,待她五年。”

——“这个我不晓得,不过就我所晓得的,你若认真地问她,她会用小孩子的理智回答你,‘我不要’,因为问急了,她一时答不出来,就给你一个‘要’或‘不要’。讲到将来,将来总有些渺茫,也许是现在恨,而将来变为爱,也许是现在爱,而将来变为恨,那都是不可捉摸的,怎么能凭准呢?”

——“她既不爱我,为什么又不把我的信还我呢?我已经说明了,要解决这个纠纷,最好的办法是把我的信还我……”——说到这里竟痛哭起来——“她却总是沉默。这使我一直地纠缠下去,彼此都不便,也许是不好的事。”

——“……不过我要问一句,沈先生现在需要的乃是她的一句话,还是什么?”

——“我也晓得她现在不感到生活的痛苦,也许将来她会要我,我愿等她,等她老了,到卅岁。”(《从文家书》)

那晚,王华莲将她与沈从文的谈话内容写信告诉了张兆和。尽管是复述,仍然能读出彻骨的痛楚和煎熬。情到深处人孤独。彼时的沈从文,已爱到无我。他原只想得到一句“要不要他爱”的答复,却又怕她断然说出“不要”,便连这可怜的倾诉机会也将不能再有。他不敢设想那样的结局,也无法承受那样的痛苦。

于是他再次卑微地妥协,从最初下定决心要她一句答复,到只要她默许让他等待,他宁愿继续在折磨中等她十年,直到她青春已逝,直到愿意要他。

想想真是心酸,这个儒雅优秀的青年,为爱已卑贱若此,那个女孩该有多么狠心。大半年来,即便是一砣冰,也该被这深情融化了。她却不复一信,无动于衷,眼睁睁看着他为她形销骨立,失魂落魄。然而,她内心也并非波澜不兴,她在犹疑,这爱的存在。

7月4日,接到王华莲的信后,她在日记中写:

可是我是一个庸庸的女孩,我不懂得什么叫爱——那诗人小说家在书中低徊悱恻赞美着的爱!……我一直怀疑着这“爱”的存在,可是经了他们严厉的驳难(尤其是允)后,我又糊涂了,虽然她们所见到的爱的存在的理由,也正如我一样,只是片面的。

她犹疑着,却仍听从了王华莲的建议,7月8日,张兆和带着沈从文写给她的所有情书,坐车赶到上海,决定请胡适出面,将书信还给沈从文。

傍晚六点,胡适在极司非而路一个僻静小巷的家中接待了张兆和。待张兆和说明了来由,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胡适开始赞叹沈从文,说他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天才。又感触颇深地反复提起:“他崇拜密斯张倒真是崇拜到了极点。”

然而这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小女人却回答:“这样的人太多了,如果我一一去应付,那简直就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胡适稍作沉吟,又说:“沈先生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她回答得不假思索:“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事后,胡适写信将此情此景告知沈从文:“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是的,你千万要挣扎——彼时,胡适的这番话,是多么体己的温暖。他明白沈从文在这无望之爱中苦苦挣扎的痛苦,也知道,沈从文的心,快被这女子揉碎了。他懂得这爱的神圣并为此感动,但他又觉得不值,一个并不理解也不懂得这神圣之爱的女子,不值得沈从文为她付出这么悲壮的深情。

回到苏州的家,张兆和依然是那个稚嫩懵懂的张家三小姐。夏夜,皓月当空,清冷的月辉泻满了她的闺房,她辗转难眠,想起那个因爱她而忧伤的人,便有许多复杂的情感纠结在心,于是与二姐允和彻夜长谈。这两位名门闺秀虽典雅婉致,对俗世情感的体验却都稚嫩青涩。兆和固执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外在情感不过都是彼此利用;允和则反驳:必有一种情感,是不染俗念纯粹的爱。辩论的输赢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她的心,渐渐在辩论中变得柔软明澈。

在上海,胡适曾建议张兆和:“最好是自己写封信给他,再把态度表明一下。”于是从上海归来后,张兆和听从胡适的建议,给沈从文写了第一封回信,态度很明确,要终止这情感的纠葛。在她看来,这纠葛之所以延长了这么久,也许正如沈先生自己强调的那样,基于她一直没有回信表明态度。

谁也不知道,接到这封回信的沈从文,彼时心底的潮水会怎样澎湃。然而多年后,当故事的主角都已老去,允和的一段回忆透露了一丝信息,苍凉得让人想流泪。

那是1969年初冬,67岁高龄的沈从文即将下放湖北“五七干校”,临走前他在杂乱的屋子整理书报杂物,二姐允和去看他。当时,张兆和已提前下放,他一个人生活。

屋子里乱得吓人,简直无处下脚。书和衣服杂物堆在桌子上、椅子上、床上……到处灰蒙蒙的。我问他:“沈二哥,为什么这样乱?”他说:“我就要下放啦!我在理东西。”可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并没有动手理东西。他站在床边,我也找不到一张可坐的椅子,只得站在桌子边。我说:“下放?!我能帮忙?”沈二哥摇摇头。既帮不了忙,我就回身想走。沈二哥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对我说:“这是三姐(指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

我说:“我能看看吗?”沈二哥把信放下来,又像给我又像不给我,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并没有给我。又把信塞在口袋里,这手抓紧了信再也不出来了。我想,我真傻,怎么看人家的情书呢。我正望着他好笑,忽然沈二哥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接着就吸溜吸溜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张允和《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事隔多年,偶然翻到她的第一封回信,他依然像初恋的情人,又快乐又忧伤,这历久弥新的情感多么坚韧而温柔。往事纷纷于眼前,当年的深情,当年至死不渝的坚贞和苦苦等候,是一朵最圣洁的情花,美丽得让人心碎。

据王华莲说,收到张兆和回信的沈从文,曾伤感地哭了好久。他懂得了她的拒绝,但也明白,相对于她大半年来的沉默,这已是破冰之举。他深爱着这个小女人,他尊重她的顽固,但他的心,即便被她伤得再重一些,也绝不会停止爱她。

拒绝他时,兆和小姐在信中虽然说:“一个有伟大前程的人,是不值得为一个不明白爱的蒙昧女子牺牲什么的”,但不管值不值得,沈从文的信,仍一如既往寄到她的手中。他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减分毫地爱她,只是这爱多了不由分说的坚决。“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生命一样长久的。”他如此明确地告诉她,只要一息尚存,不论天涯海角,他爱她的心将至死方休。

只要是爱你,应当牺牲的我总不辞,若是我发现我死去也是爱你,我用不着劝驾就死去了。或者你现在对这点只能感到男子的愚蠢可悯,但你到另一时,爱了谁,你就明白你也需要男子的蠢处,而且自己也不免去做那“不值得牺牲”的牺牲了。

每次见到你,我心上就发生一种哀愁,在感觉上总不免有全部生命奉献而无所取偿的奴性自觉,人格完全失去,自尊也消失无余。明明白白从此中得到是一种痛苦,却也极珍视这痛苦来源。我所谓“顽固”,也就是这无法解脱的宿命的黏恋。(《从文家书》)

虽然等到了她的答复,却是最不希望的结局。此时,三位知情人分别向沈从文提出了不同建议:胡适叫他继续等待,王华莲让他安心教书,徐志摩却劝他“受不了苦恼时,走了也好。”他觉得自己受不了,所以他选择了徐志摩的建议。于是他一面给他心爱的小女人写信,指引她人生向上的计划,一面准备带着这份爱,长久地离开。

我留到这里,在我眼中如虹如日的你,使我无从禁止自己倾心是当然的。我害怕我的不能节制的唠叨,以及别人的蜚语,会损害你的心境和平,所以我的离开这里,也仍然是我爱你,极力求这爱成为善意的设计。(《从文家书》)

1930年9月,在胡适与徐志摩的帮助下,带着满怀失恋的惆怅,沈从文离开了上海中国公学,辗转来到武汉大学当了一名助教。

失意、悲苦、忧愁,以及没有回报的思念,折磨着初到武汉的沈从文。他极度地不适应,一边流鼻血一边坚持工作,并且,心境的恶劣使他与陌生的环境难以相融。这年底,他给远在美国的友人王际真写信时说:

我到什么地方总有受恩的样子,所以很容易生气,多疑,见任何人我都想骂他咬他。我自己也只想打自己,痛殴自己。

因为在上海我爱了一个女人,一个穿布衣、黑脸、平常的女人,但没有办好,我觉得生存没有味道。……今年来,把文章也放下了。到任何地方总似乎不合适,总挤不进别人那种从容里面去,因此每个日子只增加一种悲痛。(1931年给王际真的信)

然而,他此时并不知道,也许是上苍怜悯,这段无望之爱已开始绝地逢生。

新学期开学,上海中国公学一如往昔。只是,视线里少了那个深爱她的人,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为她痴迷伤感的儒雅青年,隐隐的失落如麦田收割后的浅草,在张兆和心底袅袅地生长。

一个女子的心,被爱意包围时,她不觉得这是一种珍贵的拥有,当有一天这一切忽然变成空白,她才会慢慢成熟,才把丢失的曾经重新定义。她开始从头梳理这一段感情,细细地回味,试着体察他的心,也渐渐将他的鼓励与关怀当作了温暖。

这懵懂的小女人,此时,她初恋的情怀似三月新柳,在春风的拥吻下,慢慢苏醒。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我应当为自己庆幸……

同类推荐
  • 哈尔滨老人与希特勒共进午餐

    哈尔滨老人与希特勒共进午餐

    最初,有人对我说有这么个老头,他曾亲眼见过希特勒十几次,甚至还握过手、同桌吃过饭。我听了,觉得这事儿挺可笑;真有这么个人,还不早就被炒成新闻人物了?后来又有一个人对我说这事儿,其情节大同小异,我听了,只是笑了笑,只当是长了腿儿的谣言从耳边跑过。直到几个月前,一个不可能听信道听途说的人由章回小说编辑部送给我一本小册子。我翻开一看,竟是那传说中的老头儿写的回忆录。这是一个伪满外交官的传奇经历,我被他的故事弄得目瞪口呆。在伪满的十四年中,他历任伪满洲国驻赤塔领事馆雇员、书记官、伪满洲国驻柏林公使馆书记官、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参事官。
  • 山歌儿

    山歌儿

    我窥见了那个已经远去的年代里山里女子的生活状态。同时,我联想到今天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物质已经相当丰裕。生活方式也大不同于过去。我们生活中充斥的是求学,找工作,谈恋爱,上网,等等。我们双手根本不会捉起一束五彩丝线,更谈不上绣一朵花儿,一条金鱼,一幅喜鹊登梅或鸳鸯戏水。更不会心甘情愿守在某个穷山沟里,为一个男人,一家老少,将青春和生命全部奉献出来。而母亲的故事中,那个单纯朴素的小媳妇,过的正是这样的日子,并且过了一辈子。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缺少着一种美。一种久违了的质朴,率真,善良和贤惠。
  • 伤沉

    伤沉

    壹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以暖色调为主的游泳间宽敞明亮,一整面的落地门窗干干净净。然而,那片清澈水面的游泳池,池边上的瓷砖被水渍阴湿了一大片。黑色袋子在暖色调的房间里显得尤为扎眼,里面竟是一尸体。霍刚忧心忡忡地站在游泳池边看着鉴证组人员把尸袋拉好,运出案发现场。周围的警员们或取证,或拍照,在忙碌中鸦雀无声。一旁的老王见霍刚这般神情,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再一次拨打了法医室的电话,很久很久也无人接听。他把手中的记录整理好,走到霍刚身边,说:“初步推断死亡时间是今天凌晨三点到六点之间,死因不明。报警的是两个到附近做采访的记者。”
  • 和平军旅系列

    和平军旅系列

    《和平军旅系列ⅠⅡ》收录了阎连科最具代表性的中篇作品,包括《从军行》《中士还乡》《和平雪》《四号禁区》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品。《和平军旅系列》以平视的角度重新审视新时代“农民军人”,展现了一幅既典型又普通、既清晰又模糊、既鲜明又暧昧的英雄长卷。正如作者所说:我的笔下是没有英雄的。因为,在我看来能够在艰辛中活下来并且脸上还时常挂着笑容的又何尝不是英雄呢?在军人之间,将军未必就是伟大的人物,士兵未必就是卑微的人物。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普通人,有血有肉的人。首先是人,之后才是其他的一切……
  • 和一只蚊子较上了劲

    和一只蚊子较上了劲

    一只蚊子幽灵般地介入了我的生活,起初我并不是很介意,直到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杂乱无章后,才引起了我的重视。我是个职业诗人,已经出过八本诗集了,尽管都是自费出版的,让我倒贴了许多印刷费,但这并不影响我在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大家都知道我的大名叫郎一豪,笔名一嚎。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头孤独的城市狼,企图通过一声声干嚎把人们从欲望中唤醒。刚开始,写诗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职业曾经是银行职员,在营业部数钱的那种。渐渐的,我发现数钱和写诗是两种非常犯冲的行当——数钱扼杀了我许多诗的灵感。
热门推荐
  • 来生请你爱别人

    来生请你爱别人

    身在职场,当唯美爱情遭遇金钱、权利、欲望,他和她应该如何选择?qq群79451447(已满)、78341610(新建),敲门砖主角名字,欢迎大家加入交流。
  • 经济咨询所

    经济咨询所

    沃顿商学院的高材生,被称为华尔街黑武士的罗北一场意外,穿越到富豪罗百万的废柴儿子身上。赚钱逆袭,吊打高富帅?这事情,罗北前世已经干过了,再干就差点意思了。所以,罗北决定开一间经济咨询所,教别人赚钱,教别人发达致富。有人带着千亿资产而来,有人孑然一身而来,但他们带着同样的问题:北哥,请你救救我。罗北:先帮我到街角买碗鱼蛋粉,等我先品完这瓶八七年葡萄汁再聊。
  • 汉天师世家

    汉天师世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穹顶之下的骑士

    穹顶之下的骑士

    这并不是讲述一个人的传奇,而是描绘了一群人的故事。科幻与奇幻的交织,过去与未来的因果,或许它不能登峰造极,但是它会给你不同的感觉。ps:本版本简介是为了感谢,(香烟配不上咖啡)这个,第一个说喜欢我书的人。ps2:作者是个错字兽,多多包涵。(要是章节没有修改时限就好了)(:-()
  • 苍山的颜色

    苍山的颜色

    那刚刚被雨水浸染过的绿,落在苍翠的岭头那几株清新的树上。此刻,在明净的天空下,似乎看得清每一片叶子都透着新生的青嫩。这,是苍山的颜色。又是她,几乎每个雨后的夜晚,她都会闯进我的梦。这次,她越发美丽了,及腰长发在银白色的月光下飞扬,洁白的裙裾点缀着绿草地。她舞动着婀娜多姿的腰身,秀发随着身体旋转跳跃,像一个黑夜里的精灵!她回头,对上我的眼睛,那双灵动的眼眸让我沉醉。她上前迎接我,就像在每一次梦中那样,我奉上那一捧百合,那是我从遥远的地方采来,还带着泥土气息和露水香气的花朵。只有这纯洁的百合才配得上她动人的笑颜。
  • 霸爱之已婚不离

    霸爱之已婚不离

    十七岁被父亲抵债,险些成为禁脔;二十岁遭遇车祸,险象环生。为了家人,她被迫嫁给他。可这个让人仰望的男人,费尽心思打破她的骄傲倔强,宠她入骨,让她泥足深陷,难以抽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帝的绝世狂妃

    冥帝的绝世狂妃

    她本是被人称为红杀猎鹰的杀神特工,只因为她从不轻易出手,一出手便未曾失手。一场阴谋,一桩看似简单的买卖,却换来一场华丽的葬送,身首异处的她莫名穿越到异世大陆凤家七小姐凤七夜身上。凤家小姐凤七夜天生废材无灵力,更因那一头火红长发被家族之人视为不祥之兆,被送往沧澜国凤家禁地成为那传说中魔兽的祭品。当黑眸睁开,灵魂已换,杀神降临,凤凰于飞!从此御灵兽,斗渣姐,炼神丹,走魔林,跨四海,一双素手,一根银针,活死人肉白骨。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而今欺辱她的,她必百倍还之!当身为红杀猎鹰的她,踏上这片大陆开始,就必定将掀起一番惊涛骇浪。且看废材崛起,凤霸天下!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却不想一道圣谕,将她许配给大陆另一个废材傻王---君天夜。世人皆言:妖邪凤女,废物夜王,绝配!哼,想主宰姐的幸福,姐先让你无“性”可福!***片段一:月色浮影之下,她摸到傻王的床边。以匕首抵住他的脖颈威胁道:“小朋友,乖乖的,明日去给那狗皇帝说说取消和姐的婚约,否则,我切了你下面那玩意!”暗夜之中,他胸膛敞开,玉色健硕的肌肤裸露在月色之下。性感得某女一脸血,却还一脸哀怨邪魅道:“还未嫁娶便想谋杀亲夫,为夫甚恐!”“你不傻!我靠!你是谁?”凤七夜惊呼,眼前的邪魅男子,哪里与傻沾上边。可是以她识人辨物的能力,居然看不出!“我与你做一笔交易如何?”君天夜调笑着开口。“嗯……护我一时安稳,还你一世无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片段二:本以为只是两人之间不过是一场利益之间的交易。奈何不但走了肾,还走了心?只因他的一句无忧,她便将痴傻的他纳入羽翼之下!“欺他,就是欺我!我凤七夜的男人,就算是傻子,也只有我欺负得了!”说完,也不管对方是什么皇朝圣女,照打不误。那一日,痴傻的他为她挡住那灵兽凶猛一击,她指天立誓,非他不嫁。那一日,当那红发鲜衣的少女为了他而差点殒命,他浴血而来,屠戮天下。“她的狂爷宠的,她的傲爷惯的,她的人都是爷的,敢伤她,可有问过本帝?”当傻王不再痴傻,妖女不再废材,只为与那身边之人携手笑傲三界。***“你是夜王,可我不愿做那王妃,你当如何?”红发女子巧笑颜兮,依偎在他的身侧。墨发男子轻笑:“那你我便做这三界的双夜之王。”***PS:本文男强女强,不虐不坑,玄幻为主,里面医学用词皆是行文需要,请勿考据。
  • 海豹突击队体能训练手册

    海豹突击队体能训练手册

    该书是一本综合训练手册,编者包括医学专家和生理学家,他们都有在海豹突击队或其他特种部队的工作经历,在体能训练和特种兵训练方面具有权威的专业知识。该书阐述了特种兵如何达到并保持强健的体能素质,本书的编写目的是将这些经验与技巧分享给读者。
  •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王重生:神秘七美男

    女王重生:神秘七美男

    贱男欺骗我?送他下地狱!闺蜜背叛我,镇你三百年!连亲生妹妹都有份害我?清理门户,重振家门。这一世,蠢货小透明变身美女学霸,跌破所有人的眼镜。蛮横少女变身家族荣耀,冷血家人追悔莫及。爱我的人,给他荣华,害我的人,踩他三生!金钱与欲望,权力与美男,玩弄鼓掌之间。名门公子,极道少爷……一路桃花开,谁能引女王倾心?玩转校园,变身最强女王!(超级苏的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