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88

第88章 诗经

“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梁启超

我们从小就知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约成书于春秋中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周代采诗官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进行整理、谱曲,然后演唱给周天子听。

“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周天子一听,还不错,对于施政很有参考意义,便保存记录下来,作为礼乐的教辅资料进行宣扬,以达到修身养性、治国经邦的目的。

关于《诗》的作者们,大部分已不能考证,也无法考证,司马迁也只能曰:“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因为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但,胡适认为《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而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

他的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以至于现在我们都认为《诗经》只是一部歌谣,只是起名字的参考书,恰恰相反,《诗经》的经典,已经达到国学的巅峰,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这些醉到心里、美到灵魂的出自《诗经》的诗句难道不经典吗?

胡适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在当时要完成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我们称之为“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

作为经典的《诗经》,便成为他从“源头”诋毁的对象。

此举受到众多非议:

季羡林:胡适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

章太炎:胡适之也配谈么?康、梁多少有些“根”。胡适之,他连“根”都没有。

李敖:以他唱重头戏的地位,四十年来,竟把文史学风带到这种迂腐不堪的境地,脱不开乾嘉余孽的把戏,甩不开汉宋两学的对垒,竟还披着“科学方法”的虎皮,领着“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的补助,这是多么不相称的事!

唐德刚: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所以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

毛爷爷: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

众说纷纭。

暂不论《诗经》经典与否,我们先了解它在当时发挥的作用。

周朝伊始,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深刻影响后代的礼乐文化。

其中的礼,融汇了周代的思想与制度,乐则具有教化功能。

《诗经》则在相当程度上直观反映、表现了周代的这种礼乐文化,成为宣扬周礼的载体之一,是当时尤其是贵族子弟学乐、诵诗的官方教材。

也就是说,对《诗经》的熟悉和熟练的运用,是一种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是高层交往比较独特的话语体系。

打个比方。

公元前582年,鲁大夫季文子奉命到宋国嫁女——鲁成公的妹妹,穆姜的女儿伯姬。

在为季文子嫁女归来举行的宴会上,季文子吟诵了《大雅·韩奕》一诗的第五章: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xū),鲂鱮(xù)甫甫,麀(yōu)鹿噳噳(yǔ),有熊有罴(pí),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蹶父强健勇武,足迹踏遍很过国家,就为女儿韩姞找婆家,觉得韩国最好。韩地很富有,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山林有熊有猫有猛虎。庆幸找了这个好地方,韩姞很满意。)

那意思是告诉鲁成公,伯姬嫁到宋国一切都好,就请放心吧。

在内室担心女儿出嫁后受苦、一听到这首诗的穆姜就有些喜不自禁,跑出来向季文子说了一番感谢的话后,就吟诵了一首《绿衣》一诗的最后章:“絺(chī,细葛布)兮绤(xì,粗葛布)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穿上葛布衣服,还是觉得冷风嗖嗖的吹,这是因为我思念亡故贤妻的缘故,也体现出了我此刻悲痛的心情如寒风一样冷。)

这首诗虽然表达了丈夫悼念亡妻的深厚感情,但古人所称引之诗,均“断章取义”——不在乎诗本意是什么,而在于“赋诗言志”,称引的内容是否能说明所言的志。

所以,穆姜用《绿衣》称引的重点在“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这八个字,表达的是对季文子办事的谢意。

这还只是一般的高层交往。

春秋时代,虽然王道渐衰,但礼法信义仍在当时社会起主导作用,各诸侯国为了所以维护原有统治秩序,存亡继绝,必须坚持周礼。

所以,学《诗经》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在于外交场合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诗以达意”(司马迁)——或劝谏、或评论、或辨析、或抒慨。

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们互相交往之间,常常是要吟诵《诗经》的,是不是能够熟练灵活的吟诵《诗经》,是一种观察“盛衰”的一个指标。

汉代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面曰过:“诸侯卿大夫结交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其意是说,不学好《诗经》,就无法进入政治舞台。

我们拿晋文公重耳逃亡到了秦国,希望得到秦穆公支持的事例打一个比方,双方在会面时,便运用《诗经》中的诗句,进行微妙而寓有深意的交流。

会面。

秦穆公很直接,上来就吟诵《小雅·采菽》:

“采菽采菽(shū,大豆),筐之莒(jǔ)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ɡǔn,礼服)及黼(fǔ,黑白相间的花纹)。”

意思是说采豆子用方筐、圆筐盛之,诸侯君子来朝见,拿什么赐给他?即使没什么赐给他,就把驷马给他乘。还有什么赐给他?黑白相间的礼服吧。

这是周王赐诸侯命服的乐章,表达秦穆公对重耳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无以言表的心情,同时也借吟诵《采菽》篇,张扬自己的实力,比一般的外交辞令更加工于委婉,尤显含蓄、讲究恭敬。

重耳的随臣赵衰熟读《诗经》,深知其义,便请重耳“降拜”,也就是下阶致谢,表明自己的恭顺态度。

秦穆公也高兴——“降一级而辞焉”。

其后,赵衰提醒重耳吟诵《小雅·黍苗》作为回答: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这句意思很简单,不翻译,表达只有仰仗秦穆公的支持,我们才能壮大,就像黍苗期盼甘雨的到来一般急切。

这个马屁拍的相当到位,让秦穆公高兴不已,但是这种心情又不可以过于显露,于是,秦穆公压抑激动地心情,回应重耳一首《小雅·小宛》: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斑鸠虽小,却可展翅高飞,以此暗示重耳这个忙我帮定了,并表达了自己对晋国先君的怀念,无形中又拉近了一层关系。

这句称引相当到位,复杂的外交谈判通过《诗经》中的诗句,寥寥数语,便含蓄地表现了出来,显示出秦穆公平时扎实的学习功底。

得到明确答复的重耳摁下心中喜悦,随即吟诵《小雅·沔水》: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yù)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诗句是说条条河流水弥漫,倾注大海而去。空中游隼疾飞,时而飞翔时而停留。可叹可悲我兄弟,还有乡亲与朋友,却无人考虑家国乱事,谁无父母任怀忧?

重耳对晋国当权者不制止祸乱深为叹息,表达若日后成功回国即位,必将如流水归海,竭力侍奉秦国之意。

秦穆公闻之动容,以《小雅·六月》做最终表态: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秦穆公表示,战车已修葺一新,自己即将高呼出征,以救助你的国家。

好了,搞定!

精彩绝伦,先秦时期的外交辞令不愧是中国古代外交艺术的瑰宝。

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晋文公重耳雄踞霸主之位。

诵《诗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语言沟通。

在当时普通话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有效的沟通需求同落后的沟通手段成了当时外交场合的主要矛盾,指不定两个国家的高层在一起交流一天,都不知道对方说了啥。

但是《诗经》不一样,《诗经》是以周王室的语言体系为基础进行传唱、吟诵,也是大周官方指定教材,大家都要学,在这种情况下,《诗经》当仁不让的充当了沟通的纽带。

这就好比你不会普通话,但是你唱歌的时候普通话就不由自主的蹦出来了,这是同一个道理。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双方首先寒暄下,对某个事情连划带比的先行沟通做个铺垫,待大家一知半解的时候,一起来诵个《诗经》,以诗达意下,忽的一下子茅塞顿开,这事情算是沟通圆满了。

由此可见,在春秋时期庄重的外交场合,熟悉、掌握和运用《诗经》实是必不可缺的技能。

如果一个人不会赋《诗》,将会怎么样?

从小不好好学习的齐国大夫庆封给我们做了一个典型。

公元前546年,庆封坐着非常华美的车子到鲁国去访问,鲁国执政大夫叔孙豹请他吃宴席,但不可一世的庆封表现得很不友好,让叔孙豹在众人面前很没面子,于是叔孙豹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吟诵了《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叔孙豹没有“断章取义”,他是吟诵的全篇,这基本上是一种顶级的咒骂了,而且是面对面的。

谁知庆封竞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原来他对于《诗经》是一窍不通,更别提赋诗应答了,这在当时各诸侯国大夫中被传为笑柄。

赋诗明志,听诗会意,这种独特的外交方式避免了直接的外交冲突,激烈的交锋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也算是中国诗歌史、文化史乃至外交史上的一大景观了。

这也不全怪庆封学习不好,用《诗经》说话是不容易的,即使你对《诗经》烂熟于胸,如不能恰如其分地说话,辞不达意,也会贻误一些事情的。

比如楚令尹王子围就犯了这样错误。

同类推荐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周宁渊源久远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神奇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所造就和哺育的一代代聪明能干的周宁优秀儿女。
  • 盐道枭雄

    盐道枭雄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积疾难返,官吏腐败,衰弱日显,民不聊生,以通州知府陈之道为首的一批正直志士,不畏权贵,与贪官污吏、恶霸进行坚决、巧妙地作斗争,拯救灾民于水火,最终打败对手,情节跌宕起伏。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奋勇抗击的悲壮故事。
  • 蛮荒的足迹

    蛮荒的足迹

    新书《回到上古当大王》发布了,求点击收藏!如果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灭绝没有发生时间长河从这里分出一条支流那么世界将走向何方人类还存不存在这个世界是否依然是巨兽横行一次意外王朗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地球.书友交流群:558328338
  • 我竟然到了三国

    我竟然到了三国

    中学历史教师蒙钧,那日像往常一样,正在上课,却是感觉大脑一阵晕眩,醒来时竟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约莫九岁的孤儿。无意间被孙策所救,成为孙权少时玩伴。然大丈夫身处乱世,当有鸿鹄之志,蒙钧智斗卧龙,设计曹操,高谈阔论,当名留青史,传不朽佳话。书友群:779221537
热门推荐
  • 武极帝主

    武极帝主

    【无敌流爽文】气化风云;怒若雷霆;抬手灭混沌;眼望穿苍穹。大帝借体重生,神脉重走巅峰。这一世,斩仇敌,灭天骄,有我无敌。粉丝交流群:560118100,有兴趣可以加入。
  •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赵希斌专著的《大夏书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解释了如何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优化师生和亲子关系等问题,探讨了使教育和学习更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大夏书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中呈现的大量真实的教育教学案例将成为桥梁,帮助我们将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我们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 春秋风云録

    春秋风云録

    以《左传》、《史记》、《国语》等史书为基础,以故事性,大众化的语气来介绍春秋这段历史。每日一更!
  • 极品恶妃不好惹

    极品恶妃不好惹

    独生爱女冰心美,因不满父亲的安排,准备离家出走,可谁知竟被一道雷劈中,掉到古代,不小心还砸死了人,她怕人家捉她,躲进别人的花轿,意外的嫁给了王爷做起了小妾。本来以为能过上‘米虫’的生活,可是王爷却非要招惹她。那好,本小姐就替王爷好好管理管理王府,谁知一不小心就混成了‘王妃’。
  • 守坟人

    守坟人

    世人皆以为,守坟即是看坟,可两者却截然不同的区别,守坟人非是有驱鬼降魔之大能者不能为之,而我,就是个守坟人。鬼有恶鬼,痴鬼,厉鬼,亦有善鬼,明辨是非之鬼。身而为鬼,是生的结束,也是生的开始。
  • 血盆经(中国好小说)

    血盆经(中国好小说)

    小说通过写乡村里的一个习俗,念经超度去世的女性,写出了念经的师傅一代代传下的对生命、死亡的敬畏。塑造了一批农村朴实人物形象。对祭祀礼仪的保存中,对生者的渴望和生命力顽强的礼赞。
  • 最强女仙

    最强女仙

    亡国公主落难天涯,机缘之下拜入仙门。洞天福地修道,宝藏灵宫寻仙,通天大道,携手闯之。神秘宝物,可将灵石变废为宝,助她成就修道大业。纵横六合,无拘束;九霄之上,我为尊……这是一个女子历尽劫波,最终寻得无上仙道的故事。------------------------------------------------------新书发布,《邪医狂妃:帝尊,宠翻天!》,求票支持!请大家点击屏幕右侧(手机用户请下拉点击作者还写过)链接,或者直接搜索蛇发优雅即可。已有500万字完本作品《仙诀》登录腾讯。
  • 电影世界大融合

    电影世界大融合

    【这是一个从警察,到神盾局特工的故事】穿越到一个由无数电影融合而成的奇异世界。香港有个会功夫的大鼻子警察,还有个搞笑的赌圣和帅气的赌侠。纽约有个富家公子哥叫托尼,英国有个身材火辣的冒险家叫劳拉。而我们的主角……却是那个刚刚放走了飙车党老大,被罢免在家的可怜洛杉矶警察……故事就从这里开始……PS:由于本书是多个电影世界融合,所以世界构架、时间线、人物和部分剧情都与电影里有些出入,请以本书为主,切勿较真,切勿对号入座。
  • 来世还是我追你可好

    来世还是我追你可好

    讲述了一对情投意合的男女在大学相恋的故事,面对种种考验,爱情还是亲情的选择道路上,他们一直在徘徊!
  •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这本书带领读者了解核能的惊人威力。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