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37

第37章 先轸

晋文公接到宋国求助,面露难色,一边是对自己仁至义尽的宋国,一方是深厚友谊的楚国,帮谁都不合情理,晋文公一再向宋大夫公孙固表示自己很为难,做不出不讲道义之事。

正在这个时候,先轸求见晋文公。一心只想征战沙场的先轸觉得,晋国报答宋、楚两国恩情的时候到了,还可以借机获得霸主之位(“报施救患,取威定霸”)。

先轸认为,晋国已经得到周王室的认可,说话有一定的分量,可让他率一支军队,跑到宋楚交战区进行调解,劝诫两国息兵。如若调解未果,便用军事威胁宋、楚二国,逼迫楚国退兵,这样一来,不仅让两国罢战息兵,还化解了两国恩怨,无形之中还提升了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可谓一举两得。

狐偃保持不同意见,明确反对先轸这一提议,他认为,楚国伐宋,不是因为宋国亲晋,而是楚国打败宋国以后,便补全了称霸中原最后的一块拼图。宋国一旦屈服于楚国,齐国便危在旦夕,你去调解,连你一块打。

与此同时,狐偃认为晋国必须救助宋国,最好不要同楚军正面交锋。楚国占有曹国,而且初次与卫国通婚,狐偃建议,假如攻打曹、卫二国中的任何一国,楚国一定救援,那么宋国就可解围。

晋文公一听,觉得狐偃建议很好,便依计行事。

曹共公曾经拿晋文公开过涮,那么,首先拿曹国开刀。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亲率三军共计七百乘,准备借道卫国,先行伐曹,待楚国退兵以后,回国的时候顺带将卫国也一起灭了去。

这一计策好像很熟悉,楚文王借道伐邓的时候用过,邓灭;晋襄公借道伐虢的时候也用过,虢灭。很显然卫成公是学过历史的,便拒绝了晋文公的提案。

于是,晋文公只好渡过黄河,绕卫伐曹。

曹国的曹共公当初组团羞辱过晋文公,他知道自己落入晋候之手必定没好果子吃,便拼死抵抗,并派人求救正在围攻宋国的成得臣。

此时的成得臣正在围攻宋国国都商丘,打的正酣,此时分兵救曹,必然要影响大局,便对曹国求援不加理会,觉得曹国坚守不出,应该守得住。

曹国也是勇猛,死守城墙,让晋军损失惨重。

到了三月,曹国坚守不出不行了,必须要出城了,因为先轸正在城外挖曹国贵族的祖坟(“舍于墓”)。

国可以没有,但祖宗一定要保全,要不然死后没脸见列祖列宗,于是曹共公引兵出战,于是晋军攻入曹国,于是活捉了曹共公。捉住了还不解气,晋文公发扬有仇必报的精神,列举了曹共公数条罪状,让曹共公当众受辱。

看见曹共公面如死灰,垂头丧气,晋文公心情非常愉悦。

把曹国灭了,楚国还不派兵来救,于是晋文公便同齐国商议,在敛盂结盟,准备夹攻卫国。

看到晋军压境,曹共公受辱,卫成公激灵一下表示懂事了,马上派人去向晋文公示好,表示自己也要参加结盟。

晋文公不答应——你来示好了,宋国之围怎么办?我只能选择打你,打的让楚国来救你。

卫成公脑子转的也快,准备马上向楚国示好,这下卫国的贵族不干了,旁边的曹国、宋国、齐国都亲晋了,你还不识时务的亲楚,如果楚兵不来救,晋军打进来怎么办?

卫人经过认真讨论,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把卫成公驱逐出国了,然后向晋国投降,免受亡国之痛。

一国之君,做到这个份上,也挺不容易的。

曹灭卫叛,这时的成的臣幡然醒悟,好不容易带兵出来一趟,宋国没打下来,反而丢失了两个与国,回国如何交代?大怒之下准备分兵伐卫,帮卫成公复位。

大军还没出发,成的臣又冷静下来,觉得当前还是伐宋要紧——宋国打下来了,也能腾出手把晋军赶回河北,然后再把楚兵往黄河边上一放,晋军也就渡不了黄河,卫、曹二国必然得以复国,齐、鲁也唾手可得。

于是,成的臣放下手中其他事情,专心专意的继续猛攻商丘。

宋国不干了,说好的围曹围卫救宋呢?

晋军攻打曹、卫二国,原来的意图是想引诱楚军北上,然而楚军却不为所动,依然全力围攻宋国,也让晋文公感到为难,为什么楚国不按常理出牌?

暂且放下恩怨不表,按照目前的情况,若出兵驰援宋国,己方兵力有限,且同曹一战损失不少兵力,又在远离本土情况下与楚军交战,恐难以取胜。

如不出兵驰援,则宋国力不能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其他中原国便会仿效宋国,这样一来便实现不了自己称霸中原的计划。

晋文公拿不定主意,便召集众臣商议,大臣给出的建议也很简单——退兵。

“有再言退兵者,视同亲楚。”一声大吼,大家定睛一看——先轸,“我有一计。”

在这个关键时刻,先轸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及时制止了众人打退堂鼓的想法,在他心里,他必须将晋、楚二国往构兵这个方向引,不为别的,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来说,打仗是他的爱好,唯一的。

对于好战的他而言,人一辈子又有几次机会,能够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干上一架?这是唯一的机会,打赢了名垂千史、万世流芳,打败了也虽败犹荣。

于是,先轸向众臣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说完了,没人鼓掌,会场一片寂静,先轸见晋文公没有表态,还在犹豫,急了,冲晋文公吼道:“你一把年纪了怕什么,打赢了诸侯拥戴,称霸中国,打败了,我们内有黄河、外有太行,来日再图霸业。”

先轸一吼,也激起了晋文公的雄心壮志,都快古稀之年了,经受了人生的风风雨雨,饱赏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胜也好,败也罢,英雄暮年,夕阳奈何?晋文公慢慢踱出大帐,遥望夕阳斜,不由轻声叹,当年策马驰骋的身影,梦中依稀可见。回头见众将期盼眼神,晋文公拽紧右手,做斩钉截铁状——

拼一把!

按照先轸的计划,先让宋国假装做出对晋国很失望的样子(其实也很失望),疏远晋国,转而向齐国和秦国贿以重赂(“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让齐、秦二国出面劝楚退兵。

然后晋国为表示没有及时救宋,许诺将曹、卫二国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作补偿。

楚国同曹、卫二国本是盟国,如果晋国将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必然拒绝齐、秦二国的劝解,继续打宋国。

齐、秦二国既然已经接受了宋国的厚礼,事情又没办好,也不好意思将厚礼退还给宋国,必然站到晋国一边,同楚国交恶。

最后,晋、秦、齐三国合力给楚国施压,还怕楚国不退兵吗?

如果楚国不退兵,晋、秦、齐、宋四国合兵攻打楚兵,四个打一个,傻子都知道结果如何。

晋文公听罢,觉得此计可行性非常高,颇为欣赏,便按计一一施行。

果不其然,成得臣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秦、齐二国的调解,让秦、齐觉得成得臣此举让中原一流大国面子尽失,大怒,在家整兵秣马,准备同楚国争一口气。

这一口气,便让中原形势变得十分不明朗,鲁国、郑国这些亲楚国家也纷纷表示家里有事,不参与晋、楚之争,更与楚国划清界限,以中立身份作壁上观,待局势明朗再做打算。

楚成王看到秦、齐二国的态度,也敏锐的感到形势于自己不利,便发布军令,让戍守谷邑的申公叔侯带上本部兵马迅速撤离齐国,让成得臣保存实力,将联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发生任何冲突。

成得臣不撤。

楚成王告诫成得臣,晋文公在外边漂泊了十九年,才当上国君。险阻艰难都经历过了,民情真假都了解了,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上天也待他不薄,赐他足够的年寿,一把年纪了还带兵亲征,这一切都是天意,难道能无视吗?《军志》曰过,凡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允当则归”)。

成得臣不听。

楚成王又劝,今天下形势于楚不利,请“知难而退”。

楚成王都有请了,成得臣还是不听。

楚成王又劝,晋文公“有德不可敌”。

成得臣还是不听,他觉得将在外,君命可以不受。并让斗越椒回去向楚成王请求增兵,准备同晋国大干一场。

楚成王仿佛嗅到了一种异样——照这个样子下去迟早会谋反。

估计成得臣也觉得自己也做的有点过分,终于向楚成王道出了难言之隐——“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tè)之口。”意思是说我坚持伐宋不是好大喜功,而是想以此成就堵住某些奸邪小人的嘴巴。

成得臣口中的奸邪小人叫做蒍贾,薳吕臣的儿子。

蒍贾确实是个小人,因为时年十三岁,还小。蒍贾有个儿子,叫做蒍敖,也叫作孙叔敖。

当时成得臣领兵伐宋之前,照例要举行隆重的治兵仪式。

以往子文治兵,仅用半天便完成整套仪式,成得臣此次治兵,用了一整天不说,还鞭笞七人,戳穿了三人耳朵。听说戳耳带有戳重耳的迷信意思。

当群臣纷纷上前向成得臣送上美好祝福,希望早点凯旋而归的时候,十三岁的蒍贾便在旁边嘀咕了:“刚烈傲慢,目无君上,不可以治兵。要是授予他超过三百乘兵力,一定会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童言无忌大家一笑了之,成得臣记心上了,气的当天酒都没喝。

楚成王听得成得臣的解释,更加恼火,一个小孩的话你也记在心里?想在战争中以侥幸取胜来回敬对方的抨击?小气!气量狭小,难成大事。

想到这里,楚成王还记起一件事——当时伐宋前,楚成王钦点的治兵人选不是成得臣,而是前任令尹子文。子文治兵完后,成得臣又自作主张在蒍邑又重新举行了治兵仪式。仿佛在告诉所有人——我才是一人之下的令尹。

种种迹象表明,成得臣借助若敖氏的庞大势力,已经不把他这个楚王放在眼里了,政令多有不从,甚至公开场合公然叫板楚王。如果现在对若敖氏实力不加以削弱,日后也会出现更多的像成得臣这样的狂妄之辈,只怕自己便是第二个周天子。

指不定哪天,自己王权一脉将会被若敖氏取代。

想到这里,楚成王又腾起无名火气,大怒,然后很快便平静下来,平静下来不是说明楚成王修养很好,而是因为在外带兵的除了成得臣(子玉)以外,还有斗宜申(子西)、斗勃(子上)、斗越椒(子越)等一些人,这些人都有相同的身份——若敖氏。

这个时候发脾气,是会引起若敖氏关注的。

于是,楚成王决定将若敖六卒共计180乘的兵力全部投入战场,以期在战争中削弱若敖氏的军事实力。

毕竟眼前是大战将至,为麻痹若敖氏,楚成王自己也“少与之师”,象征性地派遣自己的卫队——“西广”15乘和太子的卫队“东宫”15乘,共计30乘前往增援成得臣。

确实有点少。

而对于若敖氏在政界中的影响,楚成王暗自决定,不管成得臣在此战胜败如何,都必须找个理由让他辞去令尹一职,任用其他宗室,以图分若敖氏之权。

成得臣见楚成王不仅派遣若敖六卒兵力增援自己,还将自己的亲兵卫队也交与自己,顿时信心大增。

看到自己统帅兵力已达千乘以上,成得臣变得更加狂妄,派遣使者宛春威胁晋国——立即撤出曹、卫驻军,并让曹、卫复国(“复卫侯而封曹”),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否则很生气,后果请自负。

平心而论,就才智来说,成得臣是楚国不可或缺的有勇有谋之辈,是才华、智慧、勇气、胆量的象征,要不子文也不会拼着自己的晚节举荐他,“复卫侯而封曹”,便是他一石三鸟之策。

如果晋国答应他的要求,则曹、卫二国都会对楚国感恩戴德,更加亲近楚国,其他国家也会亲楚。

如果晋国不答应他的要求,那么曹、卫、宋三国将会怨恨晋国,其他的一些国家也多有抱怨晋国不近人情,从而使晋国丧失霸主之位的争夺权。

不管晋国答不答应成得臣的要求,晋国都将失去争霸中原、号令诸侯的能力,楚国的霸主之位将会比以往更加巩固。同时,成得臣在楚国的声望也会被刷爆。

横看竖看成得臣都是人生赢家。

不过很可惜,他的对手是先轸。

晋文公等人正在为此犯愁的时候,先轸一眼就看出成得臣“楚一言而定三国,晋一言而亡之”的诡计,建议晋文公暂把楚使宛春囚禁在卫国,以防成得臣之计扩散出去,引起舆论。同时,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私许复曹、卫以携之”),这样一来,曹、卫二国必然感恩晋国,与楚绝交。

晋文公满意的看着先轸,觉得此计甚好,允之。

成得臣见曹、卫二国复国判楚,自己的完美计划被先轸轻而易举的化解,使者也被晋国囚禁,果然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放弃围宋,集合楚、陈、蔡联军兵力,气势汹汹地扑向晋军所在地——曹都陶丘。

成得臣的第二把火没有烧起来,但他没有气馁,继续燃起他的第三把火。

而他的第三把火,终将引火上身。

同类推荐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 攻取天下

    攻取天下

    欢迎新老书友支持我的新书《攻掠天下》。完本保证,更新稳定。天下纷乱,必有雄主出。
  • 狂秦

    狂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毕六王,一四海,逆古制,称皇帝,威震天下。废诸侯,立郡县,平百越,镇匈奴,功传万世。八荒之内,皇帝之土,六合之间,帝王之业。始皇帝如山巍峨,镇压这个时代。但人固有一死,帝陨之际,这个帝国将何去何从?当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出现在这个时代之后,帝国是分崩离析,还是万世绵延?历史会因此而改变吗?
  • 逍遥皇帝打江山

    逍遥皇帝打江山

    小镇的平凡少年踏入京城,做最逍遥的皇帝,娶最美的皇后。已有三百万字精品小说《明朝小侯爷》,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新书《大唐逍遥驸马爷》欢迎大家品鉴。
  •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华夏历史悠久,文物世代传承,鸿殖丰厚,仓促之笔不能尽显中华数千年瑰宝之美。所选文物挂一漏万,每篇文章寥寥千字难以绘出她们的容姿丽质。传世之国宝重器,包含了众多轶闻野史,甄别缕析,稽古钩沉,实非易事。在《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撰写过程中,首先由衷地感激我的同事杜卫民兄长的无私帮助,杜兄博学多识、殚见洽闻,有深厚的文物知识,他为《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文物进行了遴选,并奉献出数篇自己的佳作。
热门推荐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小儿诸卒申门

    小儿诸卒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招惹

    招惹

    许烟雨对霍子彥的评价是: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后来分开几年再见时,问人家你是谁?霍子彥对此的评价是:后半段没意见。前半段?亲爱的,你确定我叫过你小甜甜这么恶心的称呼?新欢千金,不敌旧爱四两。分别那一年,霍子彥对许烟雨说:等我,我很快来找你。许烟雨信以为真。可她最终等到的只是他和别的女人订婚的消息。许烟雨暗骂:个渣男!
  •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本应该为游城十代另一人格的霸王原本应该和十代融合到一起,却因为‘神’的恶作剧把十代的人格‘霸王’变成了一个灵魂并令其转生。就这样因为‘神’的恶作剧这个名为‘霸王’的灵魂会转生到哪去?
  • 万千美男:女人你敢逃婚

    万千美男:女人你敢逃婚

    他是邪魅俊美的风国东宸王风陌离。(此生,本王的王妃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柳?玉)<br/>他是冷傲孤绝的秦国太子秦晋阳。(玉儿,如果你的一生需要有人捧在手心,&nbsp;那个人只能是我,必须是我!)<br/>他是风度翩翩身份神秘的上官逸飞。(?玉,我可以什么都放弃,唯独你,我做不到也不想。我只希望老去时,&nbsp;身边的人,&nbsp;依然是你...)<br/>她,柳?玉。(只因为捡到一块会发光的玉佩而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国家,她的到来注定与他们纠缠不清,面对这些真真假假的感情,她将如何取舍如何抉择?)<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末世之银河护卫队

    末世之银河护卫队

    病毒肆虐,末世危机,人类的希望又在何方?昔日“银河护卫队”高手,真的能力挽狂澜,救人于水火?沉寂许久的热血男儿关轩,是否可以逃出丧尸之城,点燃死灰般的希望!
  • 送友人赴举

    送友人赴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私情

    私情

    花心的丈夫却在外包养了“二奶”——他的女研究生笛谣。丈夫的婚外恋掀起婚姻和家庭的血泪风暴。丈夫再次背叛,铭心刻骨的伤痛使林鸟痛不欲生。
  • 恶魔千金vs狂魔妹

    恶魔千金vs狂魔妹

    相遇,是注定;相爱,是偶然;相离,是结局。藏的最深的秘密总有一天会被揭开,还没发生的悲剧总有一天会来临。那些迷,是不是会永远被深藏?(本书是自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炮后就位

    炮后就位

    星期一一大早,市预备役高炮团团长彭建国给市办公室主任曹森林打了个电话,大意是近期要组织一次预备役营成建制集训和整团成建制拉动,请办公室给相关单位下个文。他本来是想亲自过去一趟当面说一下,包括市主管领导如何表的态,把具体情况都给曹森林做个说明。但他还是改变了主意,只是打了个电话,并且通话内容简洁明了。彭建国不想把自己搞得太累,把他从野战部队调到这儿来不就是让他休息的吗?来之前政治部的领导找他谈话是这样说的:小彭呀,这几年你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早该提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