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109

第109章 王子朝

巨大的实力悬殊下,视死如归的勇气也不能挽救一个决疣溃痈的国家,但可以挽救一个人——楚昭王。

虽然左司马沈尹戌没有击退吴军,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和首级,给楚昭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逃亡的时间。

就在吴国大军渡过汉水的前夜,楚昭王见大势已去,顾不上后宫佳丽,急急忙忙带着他的妹妹季芈畀我以及少数亲卫,弃了郢都,秘密出逃。

他们一行西涉睢水、南渡长江后,躲到云梦泽这个地方。这里原本是楚国贵族的猎场,现在反而成了他们逃难的地方。

一行人缓了一口气,打算休息下,楚昭王哪里受过这种罪,倒头鼾声骤起。不一会儿,便又被吵杂的吼叫声所惊醒。

云梦泽草木茂盛、青林密翠,是一个藏身的好地方。

同时,也是强盗出没的法外之地。

当地的强盗早就盯上楚昭王一行,准备下个黑手,捞点外快,见一行人渐入梦乡,偷偷上前欲行不轨。

楚昭王身边有个大臣,叫做王孙由于,警觉性挺高,别人睡着了他还在眯着眼睛放哨,见强盗正准备对楚昭王下手,大喝一声,猛扑到楚昭王身上,替他挡了一戈,顿时血流如注,昏了过去。

亲卫们被王孙由于大喝所惊醒,起身同强盗搏斗,楚昭王再次拉上妹妹逃跑。

这次他们不敢再往密林深处走去,越往里面估计讨“买路财”的强盗更多,经过简单的思想沟通后,他们意见达成一致,决定去附近的郧地,投奔郧公斗辛。

斗辛的父亲叫做蔓成然,是楚平王元年的令尹,仅仅不到一年就被楚平王以贪得无厌为由赐死,为安抚人心,又封蔓成然的儿子斗辛为郧公。

斗辛是个好人,在那个将“为父报仇”视为天经地义的礼仪时代,斗辛不仅没有为难楚昭王,相反还对楚昭王一行悉心照顾。

但他的二弟斗怀是个坏人,几次都向斗辛表明要杀楚昭王、为父报仇的立场和决心:“平王杀我们父亲,我们杀他的儿子,父债子偿,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斗辛也不遗余力的劝他:“君主就好比上天一样,君主杀臣子是上天意志的体现,有了委屈,难道还敢向上天寻仇吗?”

斗怀反驳道:“王在国则为君,今失国则为仇也。”

斗辛道:“《诗》说‘不欺鳏(guān)寡,不畏强暴’,现在楚王有难,投奔我们而来,我们怎么能乘人之危呢?欺凌弱小,这是不勇;乘人之危,这是不仁;灭宗废祀,这是不忠;如果你杀了楚王,便是不勇、不仁、不忠之人。”

斗怀反驳道:“不为父报仇,便是不孝啊!”

斗辛心意已决,只得放出一句狠话:“楚国必定会复国,你若敢动楚王一根汗毛,我就先杀了你!”

话虽如此,但斗辛也不能日夜守护楚昭王,只怕一个不小心,斗怀便做出忤逆之举,也护不得楚昭王周全,而与此同时,搜索楚昭王的追兵也不日将至。

斗辛当机立断,决定和三弟斗巢一起,护送楚昭王去一个相对靠谱、“世服于楚”的藩属国——随国。

吴军兵临城下,如果随国收留楚昭王,将和楚国一样面临国破祀灭的危境,但楚昭王和斗辛却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随候南宫嚚(yín)欠楚国一个大人情,这层关系牵扯到一个人——王子朝。

公元2018年,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小组东北侧,发掘出一处东周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群。

墓葬群布局规整、等级较高,是南阳市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东周时期高级贵族墓地之一。

墓葬群中的大墓被称为“不见冢”,墓室长40米,宽38米,为东周时期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

“不见冢”的南侧有29座陪葬墓,共出土制器、陶器、玉石器300余件,有的还带有车马坑,说明这批陪葬墓的墓主人生前都具有较高地位,相当于大夫级别。

此种情况表明,“不见冢”墓主人身份更加显赫。

情况也确实如此,经考证,墓主人便是王子朝——“王子朝携周典奔楚”的组织和策划者。

王子朝,姬姓,名朝,是周景王的庶长子。

周王室的太子寿早逝后,周景王便立王子猛为太子。

王子猛生性文懦,缺少威仪,而庶长子王子朝却智勇双全,有天子风范,周景王便迁爱于颜值高的王子朝,想立他为太子。

当时有立嫡不立贤的规矩,周景王担心频繁的费立太子招大臣们反对,便以大夫宾孟为顾命大臣,遗诏传位于王子朝。

他指望他死后就没人跟他反对,继承人一事也就根据遗诏定下来了。

但他还是小看了手下这帮臣子不思奋发图强,专心攫取权利的能力了。

周景王死后,大夫单旗、刘狄觉得,若立王子朝为王,他们必然会失去权势,于是派刺客刺杀了顾命大臣宾孟,立王子猛为王,是为周悼王。

单旗、刘狄违背先王遗诏,刺杀顾命大臣,引起满朝文武不满,尹文公、甘平公、召庄公集合家兵,以南宫极为帅,将周悼王、单旗、刘狄等人赶出王城,立王子朝为王,是为“王子朝之乱”。

晋国闻周王室大乱,主动向周悼王请缨,遣大夫籍谈、荀跞帅军队渡过黄河,直逼洛邑,将王子朝一党赶至京地(今洛阳西南)。

周悼王借兵复辟不久,就被大臣们视废立为儿戏的做法搞得惶恐不安,当年冬天就忧惧而死。

单旗、刘狄转而拥立周悼王的同母弟弟王子匄为王,是为周敬王。

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又帅军攻打周敬王,将其赶往狄泉,自己又一次入主王城,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人称王子朝为“周西王”,周敬王为“周东王”。

这一下周王室就比以往热闹了许多,“周西王”和“周东王”抡起袖子厮打了好些年,只打得周王室风雨飘零、摇摇欲坠。

公元前519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大将南宫极相继去世,周敬王便请兵于晋,助其复辟,晋顷公遂遣赵鞅和荀跞帅兵攻打洛邑。

毫无意外,城破,王子朝携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随候南宫嚚等王室成员、贵族出逃,至此,王子朝之乱初步平定。

在南宫嚚的建议下,王子朝一行投奔楚国而来,在这个乱世之中,也只有楚国才能护得王子朝周全,虽然此时的楚昭王刚刚即位,根基不稳,但仍不假思索的在召南之地安置了王子朝,令南宫嚚非常感动。

楚国这样做的原因除了在礼仪层面同晋国争锋以外,很大一个可能是看中了王子朝带来的一些东西——“周典”。

“周典”是什么?

周室典籍。

仓皇之际,王子朝一行为什么还携带这些笨重的典籍出逃?

《吕氏春秋·先识》曰了:“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终古(出其图法)乃出奔入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

图法,图录和法典之意。

这句话表明两层意思,一是周王室至少收藏有商朝、甚至夏朝的图录和法典,这些图法对证明中华文明历史年代非常的重要。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耕耘“中华文明五千年”而自豪和凝聚,但“五千年文明”一说始终不被国际上认可,只被承认从商朝的甲骨文创造(公元前1556年)算起的“三千年历史”。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前史上夏朝的存在。

而这些“周典”应当包括前朝(指商代、夏代及更早时代)的文献、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诰命文件,或许还有各诸侯方国的奏章、报表等文书档案资料。

也可能包括九鼎在内的大量周王室青铜礼器。

如果有了这些“周典”的佐证,说不定中华的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八千年、一万年,甚至更为久远……

很可惜的是,就在吴国攻破楚国的次年(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十一年),周敬王派刺客趁乱将王子朝杀死,这些“周典”也下落不明,导致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只有三千六百千年。

这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大不幸事件。

《吕氏春秋·先识》另一层面说明,携“图法”投奔“有道之国”是一种文化传统,王子朝携“周典”奔楚,说明楚国将代周而兴?

不可能。

没有任何的记载,说明楚国何时何地收到过这些周室典籍,如果收到……

没有这个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王子朝始终怀着复辟或另立宗庙的期望,因为这批“周典”是王权正统的象征,是治国理政必需的档案资料,更是国家的文化血脉。

在王子朝当“周西王”占据洛邑数年间,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吏及学者仍然恪守其职,等于客观上站到了正统的王子朝一边。因此,当王子朝奔楚之时,这些史官遵从自己的意志,选择携“周典”而与王子朝同行。

相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也是随行人员中的一名,王子朝亡故后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

这些“周典”去了哪里?是被密藏?还是散落?还是惨遭损毁?

不得而知。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批“周典”到达楚地,打破了周王室文化垄断的局面,促进了文化的觉醒,造就了大批思想家,继而学派峰起,百家争鸣,才有了孔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说。

同时也造就了“唯楚有才”和南阳人文荟萃的历史景观,郭沫若称赞的“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亦所罕见”的张衡即是其一,还有鬼谷子、范蠡、张仲景等均出自南阳。

还有成书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三经”之一的《山海经》初稿,就是王子朝一行人中熟知人文地理的史官,根据“周典”中的夏商文物、图案、盟誓信符,及各方的地理、人口、风俗、祭祀、特产等文书档案为基础文献,编纂而成。

据说这个熟知人文地理的史官叫做计然,他是老子的弟子,计然后来收了个弟子,叫做范蠡,并传授其破吴七策,范蠡只用了其中的五策便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

珍珠散落于民间,会结出更多的珍珠,对历史来说,“周典”的遗失是一种损失,但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拾遗呢!

这便是同“《道德经》作者老子辞周退隐之谜”、“世界奇书《山海经》作者之谜”并称为中国历史三大千古文化之谜的——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之周典失踪之谜。

无论如何,随候看在王子朝的面子上,楚昭王一行得以顺利进入随国,并将其安置在公宫之北。

总算是有了一个喘息之地。

虽然以随国微薄之力不能阻挡吴军兵锋,但楚昭王一行行踪甚密,吴军也暂时寻找不着,倒也平安无事,但楚昭王的庶兄子西却无形中道出了楚昭王藏身之处,让随候叫苦不迭。

当楚国分崩离析,楚昭王出逃、下落不明之时,子西便在郢都附近的脾泄建立了新都,收容溃散的楚兵和从郢都逃出来的官员和难民们,并仿制了楚昭王的车子和服饰,以示楚国尚在。

在聚拢楚国人心的同时,子西还积极打探楚昭王的下落。

不久,子西便知道楚昭王还健在、并且已经安全的到达了随国的消息,便招呼这些人浩浩荡荡的、从四面八方向跑去随国勤王。

消息当然也传到了吴军之中。

吴王阖闾派出武士一路追踪,也来到了随国,他们找到随候后,要求随侯马上交出楚昭王。

并且给了丰厚的条件:“把楚王交出来,汉水以北的土地都是你南宫家的。”

汉水以北,包括南阳盆地及随枣走廊。

这是个相当大的诱惑。

当时,楚昭王就住在随国宫廷的北边,吴军武士都坐在随国宫廷的南边,吴、随双方的谈话楚昭王打听的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得知随候半晌不表态,心中顿时明白——随候心动了!

随候也很矛盾——究竟是交呢?还是不交呢?

楚昭王还有个叫子期的庶兄,和楚昭王长的很像,他穿上楚昭王的衣服,派人将左右为难的随候请来:“如今事态紧急,你若不交人,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和楚王长的很像,你就把我交出去吧,这样一来你们都会没事的。”

随候还是拿不准注意,虽然随国“世服于楚”,楚国也恪守盟誓誓约与随国数百年来相安无事,但自己毕竟还在周王室任职,而楚国又是保存王子朝一脉的“有道之国”,如今吴国兵锋所指、生灵涂炭,楚王避难于随,自己却见利忘义、卖友求荣、不仁不义。

经过多番思想斗争,随候终于下定决心——占卜决定。

只有占卜,才能洞晓上天的意志,只有按照上天的指示办事,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否则,就会身死国灭。

楚昭王觉得封建迷信害死人。

但占卜结果又令楚昭王很欣慰,结果是——“不吉利”!

既然是上天的指示,随侯也只得下定决心,对前来索要楚昭王的吴军武士说:“随国偏僻狭小,但依靠着楚国的力量,我们随国才得以保存。随、楚世世代代都有盟誓,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如果因为危难而抛弃他们,岂不是违背了祖宗的遗训?如今你们已经得到了楚国,如果加以安抚,不再烧杀掳掠,楚人自然诚心归附,得到楚王又有什么用呢?”

吴军武士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回去将随候的话汇报给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听闻大怒,当下就起了准备攻打随国的心,但随国作为汉阳诸侯的老大,也令吴王阖闾颇为忌惮,加上吴军对楚国百姓大肆屠杀,导致义军四起,吴王阖闾也没精力再同随国斡旋,楚昭王这才逃过一劫。

后来,随候南宫嚚去世的时候,还将这段经历以金文的方式镌刻于一套编钟上作为陪葬,这套编钟被后世命名为“曾侯舆编钟”(随国和曾国是一国两名,曾侯舆即是南宫嚚),用以标榜自己对楚昭王保存一事:

“曾侯与(舆)曰:伯适上通,左右文武,达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此淮夷,临有江夏。周室之既卑,吾用燮就楚。吴恃有众庶,行乱西征南伐,乃加于楚。荆邦既残,而天命将虞。有严曾侯,业业厥声。亲敷武功,楚命是请。复定楚王,曾侯之灵。於穆曾侯,壮武畏忌,恭寅斋盟,伐武之表,怀燮四方。余申固楚成,改复曾疆”。

(曾侯與说:“南宫括辅佐文王、武王,伐灭殷商,平定了天下。康王册命盂说:‘在随地建国,邻接淮夷,辖有江夏之地。’周王室虽然已经衰微没落了。我曾国与楚国仍是歃血为盟的友邦。吴国胁持着老百姓作乱,征伐欺凌楚国。楚都已经陷落,天命将要被逆转。”威严的曾侯,又是善于听信忠言的圣君。“曾侯我亲自征战,勇武有功,挽救了楚国的命运,恢复了楚昭王的王位。”才能出众祥和的曾侯,强壮有力的曾侯,谨慎恭敬的对待同盟国。征伐欺凌别国的首恶,协和友善地对待周围的邻国。“曾侯我巩固了与楚国的同盟,恢复了曾国的固有疆土”。)

多年以后,随候南宫嚚的孙子去世的时候,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也感恩于随国,送给随国一座镈钟,上书31字的铭文“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yǎn)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时用享”,随随国的一套大型编钟一起陪葬。

随国的这套编钟比较有名气,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

楚昭王奔楚,无意之间成就一番佳话,直到楚国灭亡,随国都以一个主权国的身份,同楚国世代相存,相濡以沫。

但此时的楚国郢都,却在吴军的高压政策下,仿佛人间地狱。

同类推荐
  •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周宁渊源久远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神奇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所造就和哺育的一代代聪明能干的周宁优秀儿女。
  • 明末之君临天下

    明末之君临天下

    1643年的深冬,北方流贼肆虐,鞑虏铁骑无人可挡,整个大明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风雨飘摇的大明即将迎来它的末日。就在这一年,朱志明穿越明末,附身在大明永历帝朱由榔身上,由此拉开了一场驱除鞑虏、兴办工业、发展科技,带领大明重新走上世界之巅的大幕。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有了《三国群英传Ⅶ》在手,以一当千就如家常便饭,随时随地可见。 处处长坂坡,遍野当阳桥。 关云长匹马征胡地,赵子龙只身跨东瀛。 潘上将手持一把长柄斧,力敌手提画戟的吕奉先,虽然咱滴个战斗力远远不及,但要是想撑上个百八十回合,soeasy! -------------------- 带着《三国群英传Ⅶ》抽奖系统穿越到三国,这是好事啊!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好事啊! 但!但是—— “醉卧美人膝,美人比我大十七!!!” “醒掌天下权,天天都是小不点!!!” “我擦嘞!!!” “擦你奶奶个腿嘞,还醉卧个屁啊!好事个屁啊!!”
  • 宦官与太监

    宦官与太监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宦官与太监》对宦官和太监这一人们不易区分的 概念进行讲解,《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宦官与太监》从历代统治者身边的好坏宦官与太监谈起, 把推动王朝繁荣兴盛、对统治者尽心竭力的宦官和太监进行了赞扬与肯定, 也把其中的为患朝政、祸国殃民之流加以抨击和批判,并且深刻指出了这一 中国特有的人物群体是受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支配,受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的 制约,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马过江河

    马过江河

    从某些方面来讲,每一个灵魂,都是有意义的。沈归一直都这样认为。他从原本平凡的人生中,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召唤至此。从而参演了一出大戏。从冰天雪地的幽北,到纸醉金迷的南康;从悠久历史的北燕,到瑰丽神秘的异域;这位来客,曾马过江河。
热门推荐
  • 我的奶油小相公

    我的奶油小相公

    她,因前男友要结婚,痛苦自s,就意外穿越了!这年头穿越很平常,没事放宽心。可是,这福利也太厚了吧?穿越成慕夏国公主,慕舒冰!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 再造职场情商

    再造职场情商

    学生时代靠智商,一走上社会,我们会发现,情商越来越重要。智商提高有难度,但情商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改变的。本书通过职场中常见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情商。
  • 花好月圆(中国好小说)

    花好月圆(中国好小说)

    刘雪英的人生像是一场浩劫,儿子是傻子,女儿尚小,丈夫老五连名义上都不是,家里的一分二亩地给老二占去了。她憧憬的花好月圆不在丈夫的头上。走投无路的她,带着一幅“花好月圆”的十字绣来到深圳,投靠她的“嫂子”吴佩云。在这个大家庭里,她只是个连名分都没有的外人,她要思忖如何在这个充满着明争暗斗的地方打好自己的根基。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朝着自己向往的花好月圆走去。
  • 惊魂人生路

    惊魂人生路

    辛亥革命前夕,武昌新军管带革命党人鲍德明全家被杀,鲍德明之子鲍玉岩因回徽州祭祖逃过一劫。紧随其后是海捕文书到达徽州府,迫使鲍玉岩上了逃亡之路。在清末民初动荡的社会中,鲍玉岩几次落入险境,命悬一线,他将如何生存?鲍一刀是徽州名厨,身怀绝技,招牌菜一品锅名扬四海,鲍玉岩几经周折投其门下学艺。鲍一刀非常严厉,他让鲍玉岩懂得了一个真正的徽州名厨是怎样炼成的?他不仅要有顶尖的绝技,更要有高尚的艺德。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鲍玉岩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与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苦学厨艺。患难中,鲍玉岩与小桃红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情能经受风雨吹打吗?
  •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常常在成功的掌声中变得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有的人则在失败的打击中变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人在荣誉的光环下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屈辱把自己整个人生涂得一片漆黑……尽管各不相同,但是都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他们在贫富得失、福祸悲喜面前,既拿不起,也放不下;既输不起,也赢不起。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生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总是都郁寡欢,终生不得志,总是患得患失,惶恐不安。
  •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七岁起被她欺压,十七岁终于想出一条妙计,给她找个更加凶悍的相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嘿嘿。谁知她捷足先登,向太后要了他去,555洞房花烛夜,她拎着他的耳朵逼他写下三条婚规。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装聋、扮哑,再不然出家、上战场,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端变化,全是为了那三条婚规。第一条:完全绝对无条件服从娘子第二条:同上第三条:还是同上
  • 你是一朵美丽的花

    你是一朵美丽的花

    这是一部日记体小说,通过男主人公张云冰的日记描述了两个真心相恋的人阴差阳错、无缘结合的悲剧,塑造了一个美丽、清纯、聪明、善良又痴情的女性形象。爱情,是古往今来道不清说不完的话题。作者对暗恋、失恋、网恋都做了细致的描写和深入的探讨,对当今文学尤其是诗歌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用多首诗歌来贯穿整部小说。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文学作品永远的主题。这部小说歌颂了人间真挚纯美的爱情,同时对虚伪、邪恶、贪婪的人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 快穿之男主又开始作了

    快穿之男主又开始作了

    迟暮被时空局看中,成为万千快穿大军中的一员。去教导那些长歪了的男主,让剧情走上正轨。但是,卧槽,男主你变了,说好说做一辈子的兄弟,你竟然一直在垂涎我的美貌。病娇男主:你有我不足够吗?我不许,不许你再去找其他女人玩。迟暮:呵,休想让我抛弃我的三宫六院。然后,迟暮就被男主从里到外日了个遍。迟暮沧桑的望着雪白的天花板,内心感叹:自家的小妖精,除了宠着还能怎么办!
  • 一辣解千愁(中国好小说)

    一辣解千愁(中国好小说)

    《一辣解千愁》主人公平静的生活中闯入了一个“继母”杨采云。随着父亲的去世,她顺势住进了家里,承担起家中的事务,并在一元堂找到工作。随着与主人公越来越熟悉,杨采云道出自己的往事并请求她帮忙寻找情人张大桥。谁知,一元堂的老板竟然就是失踪多年的张大桥,而杨采云的往事也并不如她自己说得那般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