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4500000053

第53章 科技兴农

“知远,你今天开犁大典伺候的那犁不错啊,比老夫在中原见到的长直辕犁要先进不少啊.......”别看老杜出身京兆杜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但他可不是后来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对于农活和农具,老杜算得上一把好手,要不然在李路扶犁的时候,他就瞧出李路的犁比中原的犁好很多了。

“杜相,你还懂这个啊?”见老杜竟然懂得农具,李路大为惊异,“知远,你这是拿什么眼光看老夫?告诉你,每年开春,陛下都是率领文武百官亲自下地耕作的,就连孔颖达那样的老者也要下地......老夫怎么可能不懂农具?”老杜有些不满的说道。

“噢噢,我知道了,杜相,你说的那犁啊,它的名字叫曲辕犁.......”李路笑笑说道,“曲辕犁?这名字还真够想象的......”老杜说道,“知远,你这犁是不是在农圣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长曲辕犁和蔚犁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厉害啊,杜相!我们坚昆人以以前用的就是你说的长直辕犁,一用用了几百年,我师傅来到西陵后,看到这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经通百工的他就在贾圣书中记载的长曲辕犁和蔚犁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这才有了曲辕犁的诞生.......”李路把曲辕犁的名号套在了子虚乌有的师傅身上。

李路弄出来的这个曲辕犁,在华夏农业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小在东北山村长大的的他,对曲辕犁一点也不陌生,上辈子李路在小时候就跟着爷爷,爷爷一人扶犁,老黄牛哞哞的在前面拉犁,是李路记忆里永远忘不掉的情形。

曲辕犁这样东西,在原本的历史上,应该是从唐朝末年开始出现,然后迅速的风靡了整个华夏大地,直至清朝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某些贫困地方都仍旧能够看到它的身影,李路年少时代生活的小山村里的山地,拖拉机耕不了,只能由这种曲辕犁耕得了......

最令人叫绝的是,这曲辕犁自从出现一直到被机械化彻底取代为止,它的形状和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艺的进步让材料变得更好,也更加耐用而已。

正因为老杜懂得耕作之道,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了李路假托他师傅搞出来的这曲辕犁的不凡之处。

在李路扶犁的时候,老杜发现这曲辕犁犁架既小且轻,十分便于掉头和转弯,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和牲畜在犁田时候所花费的力气,这省力了也就节省了时间,节省了力气和时间,那就能多开垦多少荒地,能多打多少粮食,能多养活多少人口啊!

当李路带着老杜去走近看这曲辕犁的时候,老杜发现曲辕犁由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组成。而且老杜在亲自试验之后他发现曲辕犁之中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个部位只要能够操作得当的话,那么既可以深耕也能够浅耕,完美适应上田、中田和下田等不同的耕地状况,方便农人进行精耕细作。

“知远,老夫问你,若是老夫想要这曲辕犁的图纸,你给不给?”老杜别看现在是李路的国相,但他的心可不在李路这里,人家是李二的心腹亲信,曾经拜过大唐宰相的他很明白这曲辕犁的作用,所以才有这讨要的话儿。

“呃?这个曲辕犁的图纸?杜相,你是为长安的权贵索要,还是为了大唐百姓索要?”李路突然问道。

老杜听到李路突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他一愣然后说道,“都是吧,说是为大唐百姓也不完全对,毕竟老夫出自杜陵......”

“呵呵呵,杜相倒是个实诚人,这个图纸,没问题!”李路笑着说道,“杜相,我让你去看看我们坚昆这边的汉人是怎么耕种的.....”

李路和老杜骑着马来到碎叶城外的农田,只见有的农夫在耕田,有的则是在施肥,还有的在灌溉,老杜为在塞外也能看到这样忙碌的耕作场面很是感慨,“知远,老夫观这河中之地,虽然不如关中,但也可算中田......”老杜骑在马上问李路,“你们为何要在田中覆盖这黑泥,嗯,这黑泥好臭啊.......”

“哈哈哈,杜相,这可是粪肥,不臭才怪来......”李路笑着对老杜解释,“杜相,你刚才也说了,这河中的好地不过相当于关中的中田,为了增加肥力,道门的大匠们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出了这堆肥之法......”

“堆肥之法?知远,你们这堆肥之法用的可是牛粪?”老杜问道。

“不是,这是马粪,羊粪还有人粪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之后,沤制而成。”李路解释了下配方,“牛粪可以做燃料,燃烧之后才会作为肥料肥田......”

粪肥这玩意原本在历史上要等到南宋才大规模使用,老杜听了自然新鲜,老杜又听到了一条增产粮食的妙招。老杜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肥料这种新鲜出炉的玩意,对于农田的肥力保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只要能够耕作的土地,其土壤之中那都是带有肥力的,没有肥力的土地是不能够生长农作物的。但只要有点见识的人就知道,土地之中的这种肥力会在耕作个几年甚至是一两年之后,就会开始减退了,就算是那些所谓的上田也不会例外。

华夏典籍《礼记》里就有这种情况的描写:“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土壤肥力减退的直接后果当然就是导致庄稼减产,作物收成下降,这对于农人们来说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减产就代表着饿肚子,甚至有可能会饿死人。所以为了保存土地的肥力,农人们只能够采用休耕、轮耕等极为简单而且原始的方式,或者是三年两季、或者是种一季麦栗再种一季豆子。

老杜他知道的就是这个情况,在关中,百姓们就广泛采用休耕、轮耕保持或者恢复土地的肥力,直到他跟着李路来到西域,才发现了粪肥这个能够保持甚至增加土地肥力的好东东。

李路带着老杜观瞧的这臭烘烘的粪肥,可不是李路的发明,这是华夏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琢磨出来的有效措施,当然它实际出现的年代要比现在要晚四百多年之后的南宋初年才会大规模被使用,明末清初之际的农学家张履祥所著的《补农书》就记述道:“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再后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一句俗话更是说的明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所以粪肥这个东西,对于占据贫瘠之地的李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目前的他还折腾不出来三酸两碱,没法建立近代化学工业,就没办法生产化肥,也就只能靠这些土化肥了.......

当李路和老杜走到一片远离了楚河的田地的时候,老杜发现这么远的地方,竟然在方方正正的田间地头竟然有沟渠的存在,这些沟渠上面都覆盖了石板,“知远,灌溉这片田地的水是哪儿来的?”老杜走到田间地头,亲自查看了下沟渠中的河水然后说道。

“自然是从楚河里汲取来的......”李路笑着说道,“这些沟渠都是粟特人之前修造的,只不过之前的突厥蛮子不会利用,才荒废了,我们占据了之后,重新加以修整,这才重新开垦了这些田地.......”

“要是地势高于楚河的田地,你们怎么处理?”老杜问道,他想知道这坚昆的农业设备究竟有多先进,“呵呵呵,杜相你瞧.......”李路闻言一乐,他拿手一指,老杜一看,咦,在一处与楚河连同的池塘边,一个跟中原的筒车完全不一样的水车正在池塘边不断的从池塘里汲水......

“哗哗哗!”在水车的一边,两匹大青驴正在跟推磨一样推着齿轮,毛驴每转一圈,都会有大量的池水从池塘中汲出来。水车的出水口哗啦啦的淌个不停,奔腾的水流,淌进了高于池塘不少的沟渠之中,从这里楚河水源源不停的流向远方。

“好大的出水量!”杜如晦来到跟前看了之后忍不住惊叹。相比于中原那边传统的筒车,矗立在西域楚河河畔的水力翻车的出水量要大得多,那也意味着灌溉的效率要高得多,老杜看着水车,眼里冒出了火花。

曲辕犁,堆肥之法,水利翻车,这可都是能增加粮食产量的好东西啊!

看着老杜羡慕嫉妒恨的表情,李路乐了,老杜,你看这都是你们儒家眼中的奇技淫巧,可它们却能增加粮食产量,你说这算不算打脸呢?

“呵呵呵,杜相,这就是我曾经对你说过的科技的力量!民以食为天,食以五谷居首,五谷想要增产,就离不了孔老头和温老头嘴里的奇技淫巧之术.......”李路嗤笑了一声,“在我的坚昆国,就没有这个奇技淫巧的说法,你看,我把它们叫做科技兴农......”

李路的话在杜如晦听来很是刺耳,但是老杜却也不得不承认,李路说的是实话........

同类推荐
  •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研究国史是神圣的事业,一定要投入真感情。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项工作,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更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一份值得投入精力、倾注感情的事业。有了这份深厚的感情,才能有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也才能取得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科研成果。《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专业背景,曾承担过国家级重大课题,也都有个人的研究著述,形成学风严谨、功力扎实的品格。我相信这套丛书是他们用心写就的。
  • 宋天子

    宋天子

    一觉起来,世界都变了,身上穿的是龙袍,卧的是龙床,嘿嘿。“陛下,镇北军攻进了宫城,快逃吧!”
  • 微历史:民国就是如此有趣

    微历史:民国就是如此有趣

    清末到民国这段历史被称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本书便是记录了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人和事,通过这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使读者能见微知著,管窥民国,去回味,去思索。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是索德浩在硕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出版的,前后历经数载,反复补充了不少资料,是今天研究长江流域汉晋以来墓葬考古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著作。
热门推荐
  • 被忘掉的十三年

    被忘掉的十三年

    安娜十三岁的大女儿朱莉被人用刀挟持着离开了家,最后一个见到朱莉的目击者是十岁的妹妹简。在那个夜晚之后,这个家庭也因为朱莉的失踪变得支离破碎。八年之后,朱莉突然自己找回来了。安娜以为八年的噩梦终于结束,但慢慢地她发现,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女儿朱莉对警察撒谎,逃避和心理医生见面,甚至在城镇周围鬼鬼祟祟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安娜试着不去打破美好的希望,假装对一切都不闻不问。但种种线索都指向,这个姑娘也许并不是她真正的女儿朱莉。在安娜的调查和朱莉的回忆双线交叉下,残酷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晏子春秋集释

    晏子春秋集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 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拖拖历险记之海精灵·译言古登堡计划

    拖拖历险记之海精灵·译言古登堡计划

    本书是童话鬼才莱曼·弗兰克·鲍姆的作品。虽然这部历险故事与他的另一部巨著——《绿野仙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国内读者中却鲜为人知。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轻快幽默的行文,将再次赋予读者“白日梦”般的阅读体验。
  • 离火炼器师

    离火炼器师

    生死之间走过两三个来回,大难不死的杨骏考虑生死的意义。超越仙灵的离火之气,吞噬一切的毁天炎帝,杀神戮仙的上古神兵。这是一个俗子以炼器封神的传奇之路。他不再是那个小工匠,他是所有人的主宰!
  • 邪帝霸爱:腹黑嚣张妻

    邪帝霸爱:腹黑嚣张妻

    上一世,她是杀手界呼风唤雨的死神,这一世,她莫名其妙地穿成了的奸细。她不管这么多,先逃命是王道。一个不小心,逃进了邪帝大人怀中。传说他权倾天下,冷血无情,不近女色。前面的,与她无关,可是不近女色……第N次,他把她困在双臂间,说:“嫁给我。”某王爷说:“把她给本王,条件随你开。”邪帝大人冷笑:“就算是锦绣江山,在本尊眼里,也及不上她一根头发。”
  • 不科学综合体

    不科学综合体

    诡异危险的地狱,嘶吼可怖的巨大人影,高耸入云的巨人,不科学的悬浮建筑,强大的混沌守卫,莫名其妙的超能力,看着这混乱的地球,皓元微微一笑,绝对不能让人知道这是我弄出来的。
  • 再造唐朝:郭子仪

    再造唐朝:郭子仪

    公元697年,一个可爱健壮的男婴诞生在华州郑县郭家老宅里,谁也没想到,四十年后,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要靠他力挽狂澜!他就是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
  • 迷雾笼罩的科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迷雾笼罩的科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去粗取精,择取人们关注的科学未解之谜汇编而成,从宇宙、大自然、生物医学、数理化等多个方面诠释了科学领域的种种神秘现象,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更加立体、更加真实地感受奇妙的科学世界。客观地说,经过多方面资料的填充和精心编撰,《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是一部以满足读者对科学世界的求知与探索为宗旨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