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000000006

第6章 佛教定学的概念(4)

傲慢自负,盛气凌人,故而傲慢的表现有多种,佛教哲学有七种、九种之分类,不管如何分类,傲气十足的人,必然引起周围的人反感而被孤立。拥有权势或许认为,权势足以压抑别人的不满,然而人生非一帆风顺,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失势之时,周围的反感便会激烈地爆发,而无人伸出友谊之手来。在位时受到尊敬,要知道,尊敬的不是你的人品,而是你的地位或职位。很多当官的人,一旦退下来,失落感油然而生。再者,在很多单位里,经常看到自己认为能干者,这种人大多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炫耀和傲慢的态度,难以获得他人的好感而成为一个无人支持者,又怎么能成就大事呢?一个有才华又有成就的人,常会把自满的态度表面化,并认为是自尊。自尊心人人均应该有,不可过于置于表面化,否则就是傲气。

对一个人而言,自尊和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者,做事或立学,才能笃定进取。但是,自尊心是维护自己立场的,使自己得立公平地位于世间,自信与自尊如果过渡的发展,助长“傲气”的产生,将带来反面的结果。孔子年幼的时候带有几种傲气,一次他遇见老子,便向他请教,老子说:“良贾深藏若空,君子有威德容貌若愚。”老子告诫孔子,傲、欲、气、邪念过多,这对你有害无益。我想说的,便是引事而已。当孔子离开时,老子又语重深长地说:“送人,富者以财物,仁者赠以言语,吾非富者,至少要模仿仁者。”然后赠送了孔子这样几句话,其大意是:虽然有的聪明又富有观察力,但都会遭到死亡的危险,因为有太多的人批评他。即使是雄辩博学之士,也有死亡的危机,因为他惯于揭露他人的隐私之故。要想安然生存于社会上,千万莫要过度自作主张。

孔子受益非浅,乃尽排除心中的傲气,而以谦虚处之。孔子周游列国,无论走到哪里,均是备受礼遇。这是为什么呢?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人得之。”

“温”为温和;“良”为坦率;“恭”为恭敬;“俭”为谦虚;“让”即为有分寸和节制,正因为孔子具备这种完善的人格,而能在春秋时代受到各国君侯的尊敬。这五种美德均与傲气相反,克服了狂傲,就养成了以谦和待人的胸怀。谦为众善之基,傲为众恶之魁。如有谦和的态度。便能增加各种善因,而傲只会聚集各项恶源而已。所以弘学老师的客室挂有副名联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藉以戒骄。傲骨则不其然,是内涵气节的形容词。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肌质大体一样,懦夫汉奸的骨头和民族英雄的骨头从组织成分来讲是没有分别的,从气质上来讲则完全不相同。**将军在牢房中高唱: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种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给你自由!

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把我和这口棺材一起烧掉,

我能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这就是傲骨!还有文天祥的《正气歌》,都作为高尚而伟大的人格而表现出来,而叛徒汉奸等民族败类,像哈巴狗一样乞怜于皮鞭或刺刀之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文天祥、史可法、赵一曼及《红岩》里的英雄们,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洪承畴、吴三桂、汪精卫等人,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被载入史册。据说有一位姓秦的人,游杭州西湖至岳飞坟前,留下了“我到坟前愧姓秦”的感慨。没有傲骨的叛徒汉奸留下的耻辱,也同样的深远而难以洗掉!因此“傲气不可有,傲骨不能丢!

三、知足常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欲望与渴求,这些希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很高兴,得不到满足,则非常沮丧。于是,智者就常常告诫自己或他人,“知足常乐”。古人提倡“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并非无欲,只是将心中的欲望减到最低的程度,使心绪保持在最平稳的状态。心态平静祥和,就达到了养心的目的,便能获得一种至高的精神快乐。

据佛教哲学解释“欲”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于喜欢的境(对象)生起希望为性,努力追求为业(行为)。也就是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希望欲求的作用,对顺境(好的)希望得到,对逆境(坏的)希望脱离。欲这种心理活动能通善、恶、无记(不恶不善),这要根据所渴求的具体对象的是非标准来恒审思量。任何人都会心生欲望,也正因为人都有欲望,才会有进取而求发展,从而导致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大乘佛教的“六度”,其中精进度就是以激起善欲的增长,不懈地致力于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社会文明的前进。所以善的欲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前进的原动力。而恶的欲则不然,有很大的危害性,很多人坠落到犯罪的深渊,就是恶欲所造成。

人不可能完全排除欲望,并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断欲”是绝对错误的,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出家的僧人,也心存欲念,那怕善欲多而存一些杂念,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强迫自己去达到“无欲”的境界,反而会造成身心的不平衡,带来反面的结果。所以,对欲的“知足”,而达到的目的是“常乐”,其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养心和寡欲。

自觉地限制自己的欲望,是养心的主要法宝。欲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知足的人永远无法满意现状,为了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的,只会使心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所以我们常说“希望越大,失落越大”就是这个道理。高度的欲望蓄力待发,有成功的可能,但也有失败的可能,适度的调整欲望,就可永恒地保持平衡的心态。

儒家经典《礼记》里有句话叫做“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古人说“纵欲危也”。纵欲就是过度的欲,欲的包括面很广泛,前面讲寄情山水不要流连忘返,实际上包含有不要纵欲的意思,是从狭义而说广义。心有所好,必有所执;有所执,就有所偏;有所偏,就有所缺;有所缺,就有所失。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如对异性的爱,应该是和谐、牺牲和奉献,而不是过分地追求性爱,两个人的心灵溶成为一个,没有比这更崇高的爱了。过分追求食欲也不对,人带有二分饥很有医学的道理,病也会减少,对糖尿病、减肥、健身都很好,饱食过度也会伤害身体。对财欲的渴求,则有“无横财而不富”的说法,“横财”往往与“横祸”同时而至,造成家破人亡。所以盲目地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纷乱的心使自己的生活也难以平静,贪官的落马,多是横财导祸所至。虽然寡欲也常被误解,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方式。其实这种心境,正是现实生活中所必要的智慧,会让社会在进步中仍然保持着一种谦让平和的气氛。

四、学与思

学习是很重要的,孔子说:“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失去,这生动地反映了勤奋好学的态度。

学习的目的在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佛教称之为般若。至于为学之道,佛教提倡闻、思、修。闻指学习五明(声明、声韵学和语文学;工巧明,技艺;医方明,医学和药物学;因明,逻辑学;内明,佛教的经、律、论),从而获得智慧。多闻就是要靠灌输和刻苦的学习,《华严经》里记载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就是多闻的范例,向不同的人学习,知识面一定很广,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在交往的人中,总有我们的老师,也有我们反面的教员。所以,佛家在闻所成慧之后,紧接着提出了思所成慧,依闻慧而进行深思熟虑,前面提到的放浪形骸不要离经叛道和交朋结友不要盲目崇拜的两项原则,都是从思所成慧出发的。通过闻的获知,通过思的选择,然后付诸到生活的实践中去验证。这就是修所成慧。理论上的东西。在生活实践中不一定能行得通,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这是很重要的。在儒家的经典《中庸》一书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德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心明,虽柔必强。”将这段话译成白话,就是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的辩论,切实的实行;除非不问,要问而没有问清楚,绝不放弃;除非不实践,要实践而没有实际获得结果,绝不放弃。别人学一遍就会了的,我学它一千遍。果真这样做,即使是笨人,也会变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为学之道虽然有这些步骤,但关于思考则是重要的一环。“学而不思则罔”这句名言就是教导我们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有思考,才能对知识有较深刻的把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吸收并消化其内核。依循正确的方法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是要求人自觉地有所得,并能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知识就是要蓄储得很深,取之不尽,使用起来左右逢源。所以,人要自觉地有所得。同样的事物,一个人的识趣(即领会事理色蕴的意趣)不同,情操断然不同。《菜根谈》中说得好:“事理因人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安闲)。”

高雅的琴、棋、诗、剑、书、画之术,情操高雅之士以养性为灵,而俗庸之徒尝其迹,甚者以收徒传艺为名,暴敛钱财;山川云雾之秀丽,高人以助学识的增长,而俗夫只说其好而已。可见事物是无定品,随人见以高下。故读书学习以识趣为先,因此世间事事皆有学问,不要停留在其现象的表面,而应深刻了解其本质。

思在佛教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业力因果学说,唯识思想中的“业感”原理,而其内容就有“业即思”的说法,因为思有三种,即内审、决定和发动,就其思的发动而有具体表现于语言、行为,即口业和身上,一切思的过程都是意业,所以三业的理论价值决定于思,从而推动着业力的轮回。

人要谨慎其身,自身的修养则要坚持不懈,做到“慎厥身,修思永”。古人很注意情绪的自我协调,藉以避开世间纷繁的矛盾,知烦恼而达到超脱、轻松的境界。要学会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能获得超尘脱俗的趣味,人处危而不惊,闹中能反静,便是安身立命的真功夫。

人在无事之际,便要思是否有闲杂邪念;在处事中,要思自己是否有浮躁意见之存在;得意时要检查骄矜辞色;失意时不能有怨望情怀。孔子说:“吾日三审吾身。”时常反省自己,协调自我的情绪,便会轻松自如地生活、学习、不断进步。

修身养性之道,对人对物皆不可轻动感情。“士君子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对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人与人之间交往不是一接触就能了解的,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要了解对方,必须要有深般若。有些人深藏不露,有些人专会迎逢,甚至很长的时间不暴露,这除了对方的奸狡之外,就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高层次的智慧,自己的情绪不注意控制,被人牵着鼻子走,识人是很重要的,识人的方法很多,时间的长久不是绝对的条件,而关键在于考察其言行,通过思——深般若的分析。

人的修养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尚书》中提出了九项标准,就是:宽密而坚粟;柔顺而又卓立;谨厚而又严恭;多才而又警慎;训服而又刚毅;正直而温和;简易而又方正;刚正而又笃实;坚强而又合宜。要具备这些标准,决非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从理论上接受佛儒哲理的教导,获得知识;从修持上进行坚强的禅修,以增长智慧。要深知,以戒资定,以定发慧,以慧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认清禅修之目的,转烦恼为菩提,其转烦恼的具体方法就是培植善根,完善自己的人格。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中华道文化丛书·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热门推荐
  • 妻逢对手:卿卿不可欺

    妻逢对手:卿卿不可欺

    乱世之中,蓝天云从千娇百宠的大小姐沦落成阶下囚,就是一次无心的相救!宋世挺,堂堂的一军统帅,只是那次相见,却陷入相爱相杀之中。他毁了她的家!她灭了他的心!她几番逃跑,却终究敌不过统帅的手掌心!“蓝天云你这一生,都只能是我宋世挺的女人!”
  • 茶馆命魂师

    茶馆命魂师

    茶馆里有杯“无忧茶”茶馆里有个少年老板,来的客人都是故事,而代价只是一缕魂。
  • 历史小白的穿越

    历史小白的穿越

    谁最有钱?东林党!——抢!谁最有粮?东林党!——抢!谁说我是阉党?东林党!——割!就是这么横,就是这么没文化!
  • The Soul of Man

    The Soul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重生之公子你好

    重生之公子你好

    青春年少,砰然心动。林沫初中开始喜欢乔嘉木,直到大学毕业几年后传来他订婚的消息。一场遗忘之旅却意外让她重生到十二岁,也彻底将她的人生重新颠覆。申公子看着眼前明显很是稚气的小女子,好看的眉头皱了起来,艰难的开口:“成年没?”他可没有不良癖好。林沫点头,又摇了摇头。申公子好看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我的邻居睡不着

    我的邻居睡不着

    隔壁住了一个帅气多金又有才的音乐家,宋米哆表面淡定,内心奔腾。完全是按照她笔下的男主角来长的,宋米哆微笑靠近。“学长,一起吃个饭啊?”“学长,一起上节课啊?”“学长,一起编首曲儿啊?”席颂抬眼。“学妹,一起谈个恋爱吧。
  • 穿越之轻松当甜妻

    穿越之轻松当甜妻

    岁月长河,悠悠而逝。白玉以为自己会因为这漫长的孤寂,哪怕死在这幻境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哪里晓得,一朝出境,穿越到这茫茫人世间,遇到一个萌包子,过起了平常人的普通日子。又以为养大弟弟,将他教育成人,便是来这世间走一趟的历练,哪晓得冒出来一个黑脸的小哥哥。小哥哥是个高富帅,忠犬、体贴有人爱,白玉觉得不收了他亏了,收了他,如果命没有跟自己一样长,也亏了。奈何,还没有下定决心,就已经被小哥哥一证解决了,没白玉什么事了。当然不是这样的,白玉只要乖乖的被小哥哥慢慢宠就好了。
  • 谍战金陵

    谍战金陵

    她,是陈国唯一的公主,他,是士族的嫡子。他们青梅竹马,原是被人看好的一对,却奈何不了现局,卷入了党派纷争。本该两不相帮的他却为了她不受伤害屡次深陷旋涡,许诺永不害她。后知后觉的她终对他许诺终身,可现实总是让人猝不及防,胡人的入侵打乱了所有的计划,他们又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