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0500000039

第39章 法家本色

“卫左庶长,东街又出事了,白大人因为不满我们体制收回土地,扬言要给你好看,栎阳城外的几个村落的豪强们集体联名抗议,这场抗议还有不少平民和奴隶跟随,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场面已经快控制不住了。”

卫鞅手持竹简跪坐在案牍后,一个文吏在下面为卫鞅汇报着情况,这位文吏叫做绉文,是同样被秦孝公的求贤令坑来的外邦人,只可惜他并没有卫鞅那样的经世大才,只能成为秦王宫里一个普通的文官小吏,倒算是混口饭吃,然后在稀里糊涂之下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卫鞅的副手,嗯,后世也叫秘书。

事实上卫鞅不是没想过让天资聪颖的洛君来担任这个职位,毕竟人家怎么说经过这将近一年的学习也算是饱读各类诗书,要处理这些简单的,只需要翻抄的文秘工作简直是信手拈来。

不过在内心一番斟酌之后,卫鞅还是免了这个想法,且不说洛君那颗虽然平时隐藏的很好,被读书掩盖起来的躁动不安,想要搞点事情的孩童心性,就是他那一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个性就不适合呆在自己身边处理那么多官场上的条条道道,最重要的一点是,卫鞅终究是法家,和清静无为的道家在理念上的冲突是最为激烈的,有些东西还是不能随便摆出来看的。

此时的卫鞅一边听着绉文的汇报,一边用墨笔在竹简上面仔细的写下文字,瞥了一眼绉文,问道。

“最近这事是越来越多了,那位所谓的白大人是什么来路?”

“禀告左庶长,白大人全名叫白勇,是老秦人孟西白三族①之一白家里的一个贵族,按照你的要求规定,世勋土地只保留当前职位,其余多出的土地尽数充公,为国家重新分配,这位白大人如今的爵位和您一样都是左庶长,而他的土地却连阡陌数万亩,严重超过了界定的限度,在我们按照新政向白大人收回的时候,白大人却不肯归回多出土地,并与我们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文吏如实禀告,在听到那位白大人的身份的时候,卫鞅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喃喃道。

“真是没有想到,他们的动作竟然那么快,这棋下的狠啊。”

孟西白,就是秦国常说的“老秦人”,指的是秦穆公成就霸业的三个名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的后代,他们后代三族都是善战的大族,历来是贵族布衣之乡,秦国骑士的渊薮,为秦国提供源源不绝的兵源,是秦国少有的百年世家。

老秦人因为自己身份的独特性,成为秦国少有的大世家,可以说是卫鞅变法路上一个绝对不能够忽视的一只拦路虎,在卫鞅来到前,秦国内部不可能只有一个甘杜集团,在之前,秦国主要的党派分别是新派和旧派。

旧派主要指的是秦献公前的旧贵族世家,当初这些旧贵族旧世家在左右秦国王权的时候可谓是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好戏,将秦穆公后的秦国搞的愈加衰败,可以说秦国自秦穆公后与东方六国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最少有一半的锅是旧贵族旧世家们需要背的。

而孟西白老秦人三族毫无疑问就是这些旧贵族旧世家中的典型代表。

新派则是指秦献公迁都栎阳后所提拔的新显贵,其中大部分是较低的士阶级和国外的人才,其中最为典型的其实恰恰就是甘龙和杜挚两人,两人虽然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但他们可以归结为支持献公变法的新贵族,与旧贵族旧世家分庭抗挣,要知道当初秦献公迁都栎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摆脱旧贵族的束缚。

但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孝公显然对于他父亲时期留下来的这些所谓的“新贵族”并不太感冒,自主的提拔了又一批新显贵主持朝政,秦献公时期的“新贵族”与“旧贵族”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而就在这个时候,卫鞅的横空出世却是加速了两个派别之间的融合。

那个所谓的白大人卫鞅不可以不放在心上,他需要知道,这个白大人背后站的意志到底是当初的旧党,还是新党,亦或者是原先的两党一同发力,他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推测出那位白大人背后人的真正想法。

当然一路归一路,一码归一码,卫鞅固然在忌惮那位和自己是同样爵位的白大人背后的力量,但他的力量却也绝对不差,因为他的背后站的是秦国身份,地位最崇高的一个人,一个有志于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君王。

“奉我的命令,白勇一切事务按照法令照常就办,如有反抗,按律法自当判罪。”

绉文应答,对于他这种小人物来说,任何表态都是没有任何必要的,他所要做的只是乖乖的听从上级的安排就是了。

“你怎么还不去办?”

见绉文没有想要离开的想法,卫鞅皱眉喝道,绉文立刻低下头,说明道。

“左庶长,除了白大人的事件,您还有一件城外豪强联名抗议的事件还没有定令呢。”

卫鞅放下手上的墨笔,他双手交叉支在下巴,笑眯眯的看着绉文,反问道。

“绉文,让我考考你哈,我制定的法令中,如果有人公然寻衅滋事,破坏公共秩序,置疑甚至是践踏我颁布的新法的话,那人该当何罪?”

绉文心头一颤,但即使如此,他还是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按照新法,诺有人违背以上的法令,最高可腰折,车裂,并且是……连坐。”

说到这里的时候,绉文忍不住吞了口唾沫,他看着案牍后端坐的卫鞅,那张笑脸似乎是一只择人而噬的老虎,正露出自己最为尖锐的虎牙,戏谑的看着他的猎物。

“这不就是了吗?”

卫鞅笑的非常寻常,但绉文却因为卫鞅这一个回答吓得魂不守舍。

“以后这些问题不需要来问我,新法怎么写,你就怎么做就是了,你……清楚了吗?”

绉文终于支撑不住,整个人伏在地上,颤巍巍的根本不敢叹起头,这时候卫鞅的声音却悠悠的传来了。

“绉文啊,唯有重刑方可去邢,唯有重法方可让他们守法,所以为了我的法令,就算是让渭水因为我一个字的缘故而变得血红,我也是无所谓的,你知道吗?”

虽然看不见卫鞅的面容,但此时的绉文却可以预想的到卫鞅那一副奇特的表情,绉文低着头,发出了他的声音。

“遵命,左庶长大人。”

………………………………………………………………………………………………………………

之所以不选择在作家的话中交代这事是因为为了防止一些外站或是盗版网站看到此书的人看不到这一条说明,其他求票事宜会在作家的话中书写,谢谢大家体谅谢谢。

注①:其实老秦人孟西白三族的说法并不太准确,因为先秦时期,名与字连着称呼时,通常是字在前,名在后。自汉代起,才变成了名在前,字在后了。

“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复姓,孟明是字,视是名。

“西乞术”,西乞是字,术是名。

“白乙丙”,百乙是字,丙是名。

(该段文字来源于贴吧大佬,我觉得不错就粘贴复制了下来,如果有需要的话请通知我删除哈哈(?`???′?))

注②:因为商鞅变法,废除隶农井田,举国民众皆成“国人“的缘故,孟西白三族的骑士特权与优先论功特权一朝消失,便成了与国人同等耕战的老秦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三族中的孟族与西乞族因不善农耕而渐渐衰落,白氏部族农战皆精,便渐渐地成了郿县第一大族。

同类推荐
  •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之笑傲三国

    周瑜在三国史上犹如昙花一现,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赤壁一战周瑜天下闻名,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如果我为周瑜,当持羽扇谈笑间让所有的敌人灰飞烟灭,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混在隋末的那些日子

    混在隋末的那些日子

    一朝穿越,混在隋唐……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将秦叔宝尉、尉迟恭打造成大唐全民追捧的偶像“门神”;将单雄信的非法组织“二贤庄”,改造成隋末最富有的民营企业;将穷乡僻壤的瓦岗寨,改革成隋末经济特区;将李世民的嫡系部队,训练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将潜力股李家二郎李世民,一手扶上帝王宝座;君臣同心,将帅同仇,北击突厥,西讨土谷浑、高昌,东征高丽;君臣携手,上下同德,改革科举,兴办书院,整饬吏治;发展农业,兴办银行,盘活商业;迎来万邦来贺,开创一代盛世伟业……
  • 逍遥红楼

    逍遥红楼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Q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最不缺的人才是什么?各种人精!老祖宗一大堆,最不缺的是什么?智慧!从先秦到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历史人物纷纷现身说法,在短短一两百字之间,细细讲透那些独步天下、令人绝倒的生存智慧。本书从做人、为政、做事、说话、生活的艺术等五个方面,通过十六个话题、近千个历史段子,带你领略这些精明的老祖宗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所展露出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偏方。
热门推荐
  • On Horsemanship

    On Horseman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起风了(珍品彩绘版)

    宫崎骏收官之作《起风了》原著小说。芥川龙之介唯一弟子、新心理主义大师堀辰雄代表作。宫崎骏说:”这个故事,献给对未来抱持着不安的现代人。“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前往深山中疗养,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 重生甜妻,超可爱

    重生甜妻,超可爱

    【1v1打脸绝世宠文,夫妻互宠、虐渣虐狗】 “走,请你结个婚,钱我出!”重生前她有眼无珠,放着帅帅的老公不要,重生后,她只想把老公追回来,于是她无所不用其极。霁寒煜:“白皓雪,我们谈谈。”“除了恋爱,我跟你没什么好谈的。”霁寒煜:“……”“霁少,听说你对白皓雪是一见钟情?”“不是,我对她是一见钟生。”“那您追妻有什么秘籍?”“追女孩儿要脸皮厚,因为厚会有妻。”
  • 十八岁的大海

    十八岁的大海

    基地家属招待所就在海边。由于舰艇部队多,招待所一年四季总是爆满,尤其是到了冬季,更是紧张。冬季农闲了,家在农村的老婆孩子都赶在这个时候来队探亲,所以家属住招待所都得提前排队,有的来队了,却住不进去,只好先住大通铺,那个年代不似眼下,满街都是宾馆饭店,还有家庭旅馆,那个年代别说是宾馆,就是饭店,整个城市也是数得过来的。舰长三天前才接到嫂子来队电报,拿着电报去排了个号,可是要到十天后才有单人房间,因此我将嫂子接到招待所,就安排母子俩在一个摆满大通铺的房间里住了下来,随后就骑着自行车赶回码头。
  •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痴儿夫君

    痴儿夫君

    她本无意入宫,却在父亲所谓的责任和荣光下,不得不选择承受。宫门似海,她早已有了觉悟,无心争斗,皇后或宫女,对她来说并无太多区别。不曾料到的是,自己也是宫中重重秘密的牺牲者,她竟是嫁给了一个痴儿,然而是痴儿便是不懂了感情了吗?“我叫洛琪,你呢?”她好像显得有点兴奋。然而,面对洛琪的热情,白衣男子却只是怔怔地站在那边,不吭声也不说话,只是嘴角挂着淡淡的弧度。她想,她无法忘记他的笛声,无法忘记他模糊带着笑意的脸庞,无法忘记他的眼神,无法忘记关于这个叫东方遥的少年的故事。是投入了情感,放入了真心,然而事实却残酷地让她发现,一切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般。心痛的背后,更有欺骗和背叛。而最后的事实,竟是谁都不曾预料到的不是结局的结局。。。。。。
  • 爱如泡沫一触就破

    爱如泡沫一触就破

    顾泽琛说我不配拥有他的孩子,强行打掉,他对我如同仇人,而我坚持了十年的爱,最终如同泡沫,一触就破。
  •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个面貌忧伤的邮差,就像是从天边而来。我一直在雨后的阳台,想看透楼下两排梧桐夹道的路。开始落叶的梧桐树,因为刚停歇的雨,湿拉拉的微亮而清新。每一年,我都要等到树叶全部落尽,才能在这个阳台,从路的这一头,看到路的拐弯的另一头。这个时候,我就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我就是喜欢透过那些交错的、满身痂壳起皮的树干,一眼就看到那条拐弯的路。可是,来年,随着树叶生发,那灰黑色的路再度消失在枝繁叶茂里,我就再度茫然失措,直到又一个深秋扫过,我才能在重新归来的恍然大悟中,获得透彻感带来的一些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