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4100000001

第1章 上帝之鞭

十三世纪,游牧民族的战争阴云笼罩着整个大陆。尽管这片大陆已经承受过多次民族大迁徙的洗礼,匈奴、哥特、汪达尔、鲜卑、鞑靼、突厥、奥斯曼、契丹……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在大陆两端往来冲刷,顽强的大陆文明一次又一次地承受住了这种洗礼,似乎游牧民族的骚扰当真只是大陆文明前进中的小小羁绊。但当公元1206年,大蒙古国横空出世时,大陆文明再也不能把游牧民族的问题当成骚扰,这一次,降临的确实是毁灭。

毫无疑问,蒙古绝对是游牧民族历史上不同以往的巅峰。劲猛的蒙古铁骑如狂风般席卷欧亚大陆,无人能敌。中华、罗马、波斯、阿拉伯、俄罗斯、印度……一切曾经辉煌甚至正在巅峰的大陆文明都遭到灭顶之灾。从成吉思汗到跛子帖木儿,从金帐汗到忽必烈,来去如风的蒙古轻骑、开山裂石的火药武器、遮洋蔽海的强大水军,蒙古什么兵种都有,什么战术都会。野战战不过,守城守不住,甚至乘船出海都逃不掉,整个大陆都在黄金家族的马蹄下战栗。西方基督教世界甚至动用基督教中“上帝天罚”之说,认为这是人类(基督徒)罪孽深重,上帝对人类降下的惩罚。而蒙古,正是上帝用来惩罚基督徒的那根鞭子。

然而,就在这个世界地图被蒙古弯刀轻松划过之际,一座铜豆般的川东小城却傲然挺立,以意想不到的强硬姿态阻击了如狂风卷落叶般扫遍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36年间,蒙古从大半个地球搜刮资源,如绞肉机般地投入到围攻这座孤城的战役中,结果将军、元帅、丞相甚至一名大汗连接殒身城下,最终还是未能攻克。蒙古本有“一抵抗,就屠城”的规矩,想以此恐吓人放弃抵抗,直接投降。但唯独这座小城,蒙古人却被迫打破自己立下的规矩,接受了这个抵抗了36年之久的孤城投降,不杀一人。

这就是钓鱼城,一个人类战争史上最荡气回肠的名字。

这座区区2.5平方公里陆地的小城,居然成为地图上唯一不能被蒙古大潮湮没的亮点,这不得不让基辅、莫斯科、巴格达、大马士革这些世界名城有那么几分惭愧。更重要的是,由于蒙哥大汗死在了钓鱼城这个川东小城的脚下,正在疯狂西征的蒙古大军才不得不撤回,给瑟瑟发抖的西欧平原留了一条命。

钓鱼城,拯救了地球。至少是拯救了西欧。

然而,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西欧人并不清楚在几千公里外的地球另外一端发生了什么,他们实在无法理解如狂风般卷来的蒙古大军,为何没有任何理由地又突然抽身而去。他们很清楚绝不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坚强抵抗让蒙古人知难而退,那到底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百思不得其解的西方人编造出一个故事——说蒙古西征大军到达里海边时,只见一片汪洋,于是找当地人问路。一位聪明的牧人告诉蒙古人,这里就是世界的尽头,于是蒙古人便到此为止,折身东返,于是西欧就得救了。这个故事即非史实也不符合情理,不过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是西欧人对蒙古人无故突然退兵能作出的唯一解释。而事实的情况是蒙哥汗突然死于钓鱼城,蒙古诸王为争夺汗位陷入内斗,所以战线全面收缩。多年后得知原委,西方人不由得感叹正是合州钓鱼城这座川东小城拯救了世界。正是这座铜豆般的川东小城,折断了恐怖的“上帝之鞭”,拯救了弱小愚昧的西方人。西方人感激涕零地把钓鱼城称作“上帝折鞭处”,甚至“东方麦加城”。麦加(Mecca,今属沙特阿拉伯王国)是西方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城,历史上西方人曾为争夺此城进行了上千年激烈残酷的宗教战争,现在他们却将如此神圣的名字加在钓鱼城这座川东小城的头上,可见他们是何等的感激!

为什么说钓鱼城击毙了蒙哥汗一人,便拯救了整个地球呢?因为蒙古这个草原帝国的政体是非常典型的军事扩张型奴隶主贵族部落联盟,诸多奴隶主部落团结在一个可汗周围,可汗带着臣服的部落们去劫掠。整个联盟存在的意义完全寄托于军事扩张、对外掠夺,一旦扩张停止了,联盟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而一个强大的可汗更是征服者们团结在一起的核心要素,可汗的战死对这种军事扩张型部落联盟的打击是致命的。十三世纪让人绝望的蒙古扩张便因为蒙哥汗的突然战死,就此紧急刹车。否则,人类文明又将回到黑暗时代,文艺复兴更不知还有多久才能到来。正因如此,七多个世纪过去,人们依然缅怀钓鱼城的英雄壮举。这座顽强抵抗的孤城,不但为人类文明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更留下这种捍卫文明的伟大精神,深刻融入了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正因如此,如今的钓鱼城,也年复一年地迎来中外游客,缅怀当年那段金戈铁马,感受这一次人类历史的巨大转折。我们也有必要再好好回首一下这段热血激荡的历史。

事实上,十三世纪蒙古的强大,很大程度上是也是因为大陆文明们自己造成的。

首先,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宋代,有几项科技改变了世界,被游牧民族学去后,使游牧民族的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

第一项科技就是著名的马镫了,其实这包括马镫、马鞍、马索在内的一大套马具,总之就是指能将骑士牢牢固定在马背上的工具。没有马镫之前,一般人必须用一只手抓住马鬃,另外一只手操作武器。有了马镫则解放了骑士的双手,人马合一,骑兵既可以在高速行进中双手开弓,也可以身披重甲挥舞长兵器对步兵方阵进行强势冲击。马镫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骑兵在人类战争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游牧民族跃上人类历史舞台最关键的一步。

第二项科技是发酵乳。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黄种人居多,而黄种人超过30%都有先天的乳糖不耐,即不能摄入过多的新鲜动物乳制品。但草原上牛奶、羊奶甚至马奶却是重要的食品,尤其对消化系统充分发育前,不能摄入过多肉食的青少年至关重要。而草原游牧民族大量青少年不能饮用鲜奶,体质较差,无论对当兵还是抵御草原恶劣的气候环境都非常不利,这极大地制约了游牧部落的发展。直到唐代,人工厌氧发酵制取乳酪的技术逐渐成熟,游牧民族可以通过发酵工艺,将鲜奶制备成奶酪,预先降解乳糖,便可以避免乳糖不耐的症状,堪称游牧民族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奶酪也便于长期携带,非常适合作为军粮,在蒙古后期的大范围扩张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三项科技是金属冶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当年叱咤欧亚大陆的匈奴,其实并没有用过铁器,他们是用兽皮制作甲胄,兽骨磨成箭头,这种装备水平是很低下的。但唐代金属冶炼技术大发展,阿拉伯人也从西方带来了极其精良的冶炼技术,草原游牧民族取其各自所长,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比如著名的土耳其弯刀便是突厥(“土耳其”即“突厥”转译)在人类兵器史上足以自傲的一款经典兵器。而且蒙古草原其实浅层煤铁矿相当丰富,游牧民族借以发展出一套相当发达的钢铁工业,并且专用来制造兵器,对外扩张。而北宋的煤炼钢、灌钢法等技术成熟后,游牧民族的钢铁军团更加可怕,西夏的铁鹞子、女真的铁浮屠都以人马具披重甲著称,威震天下。蒙古的钢铁骑士团更是他们的集大成者,让农耕民族无不谈之变色。

除此之外还有在宋代开始全面爆发的机械力学、工程力学、火药武器等科技,这些本来都应是造福人类的科技进步,但都被蒙古帝国用作制造攻城的武器。千万不要再认为蒙古帝国的军事力量是以骑射为主的游牧民族军队,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在他的《草原帝国》中总结了人类历史上的三大火药帝国——蒙古、突厥、满洲。这三个发轫于草原的游牧民族,当他们成长为强大帝国后,便不再单纯依靠游牧时期的骑射之技,而是以火药武器作为最大的优势,而倒在三大火药帝国炮口下的恰恰是当时正引领着人类历史前行的三个伟大文明国度——大宋、罗马、大明。农耕民族曾用高超的土木工程技术修建了一座座堡垒,抵抗住了轻捷回旋如鹘的游牧骑射手,但在游牧民族的火药、投石机、回回炮、乌尔班大炮这些开山裂石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面前纷纷倒塌。我们的钓鱼城也是一座堡垒,也受到了蒙古的火炮、投石机、对垒、高车的层层冲击,防御难度早已超越了以往游牧民族入侵的层面。

而事实上,游牧民族学去的科技中真正最可怕的恐怕还得是管理工程。宋代恰恰是一个将管理学上升到科学层面的时代,现代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均奉宋初管理学家丁谓为鼻祖,管理学在宋代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而不再仅仅是经验。而游牧民族学到这门技术后克服了他们最大的一个毛病——粗放。有了这项技术之后,蒙古帝国不再局限于周边零散的游击劫掠,而可以用高度系统化的组织形态动员几十万人、上百万头牲畜,在广袤的大陆上万里奔回,从此再不会有人因为住得远就逃脱厄运。而钓鱼城,这座区区2.5平方公里的小城,将遭到蒙军旷日持久的围攻,大半个地球的资源在背后源源不断地支持着城下的蒙古军队,绝非以往的游牧轻骑剽掠可比。

其次,除了游牧民族自身取得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则是十三世纪大陆文明之间的互相杀伐太过惨烈,可以说正好都处于一个低谷。宋金百年大战,将中原大地蹂躏得面目全非,双方都精疲力竭;波斯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之间历经千年大战,都已无力再起;趁机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仗剑传教”,将大陆中部的文明国度打了个遍,自身也遍体鳞伤;基督教世界五次十字军东征,每次又遭到伊斯兰世界的反击,将欧亚边界变成宗教战争的炼狱;匈奴、突厥、塞尔柱等游牧部族进行多次民族大迁徙,在中亚往来冲刷,原本沃野千里的大陆中部被活活地变成了大片沙漠……而蒙古恰恰在这个时机崛起,给欧亚大陆这个将破未破的罐子补上重重的一鞭。其实蒙古能在极短时间内学会火药武器、攻城武器,并由耶律楚材等管理学家将部落联盟改造成相对稳定的政府,也无非是因为金国对北方汉族人民的残暴统治,迫使很多汉族工匠和学者逃往草原而被蒙古人捡了便宜。

可见,十三世纪的游牧民族真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成吉思汗也不愧为一代天骄,大宋、大辽、印度、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罗马等伟大帝国纷纷败退,确实不足为奇。

而我们的主角——钓鱼城——宋蒙大战的风暴眼,正好处于这个历史的节点位置上。

同类推荐
  • 我是你的罗密欧

    我是你的罗密欧

    清源城几乎没有春天,冰雪消融、柳条发芽不几天,热风就像预备好了似的卷地而来,工业污染的铅云锅盖般盖在城市上空,不漏走一丝热气,街面上的行人狼狈地走着,恨不得像狗一样吐出舌头来散热。罗格在城隍庙街转了两个来回,就有了些烦躁,他挥了把汗水,摸出手机来。可是对方不接,反而把电话挂掉了,罗格便有些恼火,恨恨地将手机丢进口袋,四下里张望片刻,觅到一处阴凉,就匆匆走了过去。
  •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中国最好的长篇小说)》以一九五三年至二00三年这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为经,以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诸多公共事件为纬,通过主人公刁北的家庭变故,求学求知,恋爱婚姻,两度入狱,工作糊口,生离死别,逃避世事等现实经历,勾勒出一条普通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描摹出一幅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万象图。主人公刁北是典型的“小人物”,但他的五十年,总身不由己地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大事件”发生纠葛,在这“小”与“大”的碰撞中,个人与国家,普遍与具体,得到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跳跃式观照。
  • 幻的墓(长篇连载二)

    幻的墓(长篇连载二)

    黑木总经理总算利用他所雇佣的,取得股东会议资格的小股东力量,扭转了极其被动的处境。因为在明和化成股东总会上有位大股东提出庞大的欠款有问题而使他的处境十分尴尬。就在这时,黑木明的尸体在前穗高东壁的D处底下一块岩石上被发现了。被摔得面目皆非,血肉模糊的尸体,已经腐烂,四周滚爬着蛆虫。黑木明的衣服破碎,露出粘着腐肉的骨头。所有露出的骨头上都糜集着黑麻麻的苍蝇。可能由于尸体腐烂,恶臭四溢,甚至冲上穗高峰顶,才引人注意,被人发现。
  • 魂归故里

    魂归故里

    姚蜀平,一九六三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先后在核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和政策管理所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系任访问学者,八十年代末应邀赴美讲学,先后在美国史密斯等学院任教。曾发表过《现代化与文化的变迁》等理论著作,参与电影剧本《李四光》、电视专题片《共和国之恋》创作,并发表散文《儿女祭》、短篇小说《沉默的路》、长篇小说《似水流年》等文学作品。现定居美国。我从小就是个丑小丫。不知为什么,我的哥哥和弟弟都很英俊,唯有我长个塌鼻子,小眼睛;还有就是我十分胆小。
  • 七年(上)

    七年(上)

    她与他互生情愫时,她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才艺双全,获奖无数。生得倾国倾城,身边从不缺喜欢她的男生,她就像众星捧月的月亮,明明被很多人围着,看上去却那么孤独。十九岁的他,也许就是因为她身上散发出的孤独气质,那种若即若离的神秘感使得他像得了魔怔一样不由自主地爱上她。而她的心,也在他的温暖下逐渐柔软。他们约定,如果在初雪那天走在大街上能遇到的话,那么就在一起吧。然而,她却突然消失了。再次相见,已是七年后了。他还是单身,而她成为了知名设计师,身边还有一个完美的男人守护,并且那个人的妹妹也爱上了他,多角关系即将上演,面对接踵而至的难题,他们将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搁浅

    搁浅

    我们八驿镇紧靠松花江,曾是北方驿道上的一个站馆。镇上很多人都是站人的后代,可许建来却不是,他家是后来从外地搬来的。离开八驿镇三里多地,有一座省属监狱,他老爸就在那儿上班,管后勤伙食一类,也穿警服,来回骑车子,从街上日日地驰过,那也是很抖精神的。监狱系统的人归省里统一调动,忽而这忽而那,自己说了不算,一纸调令,许老爸就来了。还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许建来的妈妈就病故了。我们都记得当时出殡的场面,许建来手上撅着一根雪白而琐碎的灵头幡,哗哗啦啦地飘拂在劲飕的秋风里,走着很规范也很僵硬的步子,就像仪仗队里的新旗手。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世界上所有的事

    世界上所有的事

    彩霞笑笑说:“你别以为谁就那么干净,就咱村里几辈子的男男女女,谁没个相好的?我也想开了,长着这么个东西,和谁还不是那么几下?能把日子过好才是第一。”提起这个茬,红芳就不吭气了,院子里就坐着一个现成的例子!红芳抓住了彩霞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傻女子,你就不怕病?”彩霞把随身带的小包的拉链拉开,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给她看,红芳只认得那一串跟方便洗发水相似的避孕套,那些“湿巾”、“洗液”的她却是第一次听说。两个人说好了,今天的事情谁说出去谁是龟孙,彩霞嘱咐红芳:“你要是想和我一起去,就来家里找我,我一三五上白班,二四六上夜班,星期天上全天。”彩霞还说:“光彩不光彩,至少一年里你自己可以盖起一座新院子,不用再和老的住在一起憋屈。”红芳晕头涨脑地只会摇头。
  • 灭世灵

    灭世灵

    一粒星火,可焚苍天;一节枯木,可镇压万古。天使的悲歌,响彻人世;怨灵的咆哮,怒震深渊!神袛降世,仙灵复苏,大世将来!
  • 金庸作品集(纯文字新修版)

    金庸作品集(纯文字新修版)

    本套装为《金庸作品集(纯文字新修版)》,包含了《碧血剑》、《飞狐外传》、《连城诀》、《鹿鼎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书剑恩仇录》、《天龙八部》、《侠客行》(连《越女剑》及《卅三剑客图》)、《笑傲江湖》、《雪山飞狐》(连《白马啸西风》及《鸳鸯刀》)、《倚天屠龙记》十五部作品。
  • 听话是一种病(财蜜eMook)

    听话是一种病(财蜜eMook)

    大学毕业参加一个NGO去云南支教,老爸的第一反应是:“你这么不听话叫我们怎么活啊!”老妈的反应是:“四年大学白费了,我们下半辈子的幸福都毁了!”街坊的讨论是:“这孩子这么不听话,疯了吧?” 哇,原来选一条不那么寻常的路就叫“不听话”,后果是父母活不了、幸福皆毁掉,还有被送进精神病院的风险。 可是作为一个一直坚持“我觉醒——我选择——我承担——我快乐”的女同学,我怎么能在选择之后就卡壳呢?经过各种艰苦的沟通(细节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我总算得偿所愿。后来老爸还去了一趟云南,仔细考察了有没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我住的小窝会不会被地震震塌;我的小朋友会不会欺负我,然后放心地走了。
  • 废后归来:王爷请自重

    废后归来:王爷请自重

    我这一生都在追奉一生一世一双人,却终归叫我遇到了你。我卸下封地公主应有的富贵荣华,摒弃二八娇女喜爱的华贵衣裳,随你辗转四方,侍你洗手羹汤。却不想,你黄袍加身,地位稳固的第一件事竟是要我死……所幸苍天有眼,叫我重活一回,曾经我如何幕后助你笼络人心,荣登宝典,现在,我就如何步步为营,将你拉入尘埃。此生,只要我在,你必然生死不得。
  • 慧心巧思大赛场

    慧心巧思大赛场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 The Dwelling Place of Ligh

    The Dwelling Place of Lig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