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94000000127

第127章 故人心可如旧?

陈翔瞪大了眼睛,仿佛瞬间酒醒了一半。他直愣愣地看着忽而都,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神情。

忽而都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快快请起,没想到,陈先生还认得出我来。”

“此行辽东,本为大汗而来,碰上正主,如何认不出来。”陈瑜笑道。

忽而都挑了挑眉,说道:“为我而来?那倒巧了,我这有两位旧友,倒是特地为了陈先生而来的,想必陈先生也不会陌生。”

说着,忽而都轻轻拍了拍手,侧门被拉开,一名面白无须之人老者搀着另一位一位盲眼老者,缓缓走到席间。

陈瑜看着那盲眼老者,呼吸声不自觉地急促起来。“你还在呢?”陈瑜悠悠地叹道。“看来大汗是早有准备。”

“这把老骨头,也就是这两年的活头了。倒是你啊,我还真没想到,能在这儿遇上你陈怀瑾。”盲眼老头颤颤巍巍地说道。

陈瑜略微侧了侧身子,对着那面白无须的老者一拱手,说:“黄公,身体可还康健?”

“不敢当,终归还能伺候主子几年。”

陈瑜回头,看着一脸困惑之色的陈翔,解释道:“你可知,这两位老者是谁?这位盲眼的老先生,姓祖,单名一个逊字。本是河间寒族,当年在大齐的时候,可是赫赫有名的权相啊。”

“盲公公?”陈翔脱口而出道:“那不是陷害秦相的那个……”

“不错。当年我为了和秦相争权,耍了点手段,结果到头来不过是成为了人家苏勋手中的刀。事到如今,也是悔之晚矣啊。”祖逊徐徐说道。

陈翔看了看自家父亲。秦相,也就是当年大齐的相国秦邦彦,是自家父亲的伯乐,荐主,恩人。祖逊陷害秦相,蜡丸案害得秦相一家被灭门,牵连的朝中大臣不计其数。如今仇人相见,陈瑜竟然只是淡淡地说一句话,就揭过了?

“这位黄公公,当年是大齐宫廷里的老人了,仁义忠厚,深受朝野内外的信赖。”陈瑜接着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内廷之中,让陆景这等妖人蛊惑人主,而我不能匡正,辜负了陛下的隆恩。”黄公公愧疚地说道。

陈瑜舒了口气,抬头问忽而都:“黄公公其人,我是知道的,心性恬淡,也不求功名利禄,能让他远赴辽东。想必大汗也是早有谋划了,您的那位大女婿?”

“先生果然大才,见微知著,不错,我那女婿就是大齐清河王的幼子,原本还想请他一同过来的,但是抚远城里事情多,终归要有人来把这个总。”忽而都笑着说道。

“清河王的后人?那倒是不是嫡支,胜似嫡支了。”陈瑜喃喃说道。

大齐的那位高祖武皇帝,膝下七子,具为英才。其长子高宠更是英武非凡,为大齐立国居功至伟,屡立战功。可惜变生肘腋,死于小人之手,时人怜之。后来,高祖武皇帝去后,皇位传给了次子一脉,由此,高宠一系便与皇室无缘。清河王本为高宠一脉中,最为出色的郡王,周齐对峙之时,也是屡立战功,后来因为谗言不得用,郁郁而亡。大齐灭亡之后,宗室诸王被绞杀殆尽,没想到竟然还有清河王的后人存世。严格算起来,清河王的幼子,算得上是大齐高祖武皇帝的嫡孙了,也有几分号召力。

“怎么样,陈先生,以您之才能,你我共同辅助少主,定能够光复大齐,重开社稷。”黄公公看着陈瑜,热切地说。

陈瑜含笑不语,只是看向忽而都:“大汗好眼光,好魄力。”

忽而都说道:“我也是受过高祖武皇帝恩惠的人,光复大齐,责无旁贷。”

“也就是这点指望,勾着咱们这点老梆子挣扎着活下去了。”黄公公忍不住说道。“陈先生,蜡丸案您受委屈了。可是请您想想,若是秦相还在,今天这个情况,他会说什么?您可是秦相一手栽培的啊。”

“黄公,陈年往事,有的人记着,有的人忘了。很不巧,我是忘了的人。今天一下子见了你们这些故人,确实感慨万千。可是感慨过后,日子还得往前看,你说是吗?”陈瑜和善地说道。

黄公公黯然。

“说得好,陈瑜,向前看。那我倒要问问你了,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来见大汗的,可不去赫拉山城,反而在抚远城呆了这么多天,倒是为何?难道你还能算准大汗此时就在抚远故城?”祖逊捋了捋山羊胡须,问道。

“欲观其人,先观其政。抚远城新附,商旅往来,人员复杂。来这儿,更能够了解大汗的治国理政之方略。而且,说实在的,我本来没有面见大汗的打算,不过是来看看风头罢了。这不,这事儿我自己揣着心思,连儿子都没告诉。”陈瑜从容说道。

“那又为什么改变主意了?哪怕你认出大汗了,也可以装作不知,蒙混过去啊。”祖逊又问道。

“若是对面不识,日后再来相投,岂不是让大汗看轻于我,笑我无识人之智?”陈瑜傲然说道。

“哈哈哈哈。”祖逊笑了起来:“好个陈怀瑾,你是滴水不漏,应付自如。可我还是不信啊。你这个素来就高踩低的性子,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如今大周强势,肃慎不过是偏安辽东而已。就这样,还犯得着你千里迢迢跑来看风色?”

“我为什么不得不来看风色,你们心里就没数啊。那该死的陈隆陈敬德!”陈瑜忍不住骂道。

“咳咳,敬德公一片孤忠,让人钦佩啊。”祖逊咳嗽了两声,笑着说道。

“话都说道这份上了,我也不墨迹什么了。陈先生,我忽而都对你是久闻大名,仰慕已久。还请先生屈尊,来助我一臂之力,以成大业。”忽而都站起来,陈恳地说道。

陈瑜肃然说道:“陈瑜不才,愿意为大汗效劳。只是家在祁县,诸事纷杂,恐怕一时之间难以错开身,在辽东久居。还需先回趟家中,料理家务,寻个巧妙的脱身法子……”

“陈怀瑾,你啊你,说要效忠大汗。哪有一计未献,寸功未立,反倒提这么多条件的?你不是来抚远故城呆了许多天吗?你不是来观人识政的吗?那这么多天下来,总该有所得吧,不妨说说。”祖逊说道。

陈瑜淡然一笑,说道:“多谢祖先生提醒。大汗,敢问,你可是要用兵海东?”

“何以见得?”

“便是这抚远城中,粮铁之价不断上涨,酒水也被施以重税,偏偏食盐的价格波澜不惊。我猜,大汗为收松南八部的人心,应该是要用兵海东了。海东粮产不足,又是春季用兵,胜了也会耽误春耕,故而特意囤积粮铁,对酒水施重税也是为了减少粮食损耗。因为要掳掠海东,所以倒也不担心海东方面对于食盐的封锁,故而没有特意囤积。”陈瑜说道。

忽而都笑了笑:“那么,陈先生以为,此时用兵海东如何?”

“时机不错,只是我以为,有一件事情,比用兵海东还要重要,不可不为。”

“何事?”

“筑城,重修抚远故城。”陈瑜一字一顿,缓缓说道。

一瞬间,陈翔赫然瞪大了双眼。

同类推荐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之一,与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当时的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外族这样称呼自己,这个“汉”字,chaoyue了一个王朝,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民族叫“汉族”,人叫“汉人”,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文化上的认同。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续汉志

    续汉志

    一觉醒来,发现身旁躺着两个赤膊壮汉,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穿越汉末刘玄德,我为大汉续一拨!魂穿刚刚起兵的刘备,带着关张二人,战幽州,下中原,护送卢植回京,立志养望,名传天下。投皇甫,灭黄巾,转进青州,开启种田大业。
  • 大明海图志

    大明海图志

    安平四海,光明如故。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在残酷的明末,穿越者郑冲偶然机会下,取代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纨绔子弟,成为明末大海寇郑芝龙的私生子,国姓爷的兄长。他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否改变郑氏最后归降满清的悲惨命运,能否重振大明声威呢?身有惊人业艺,心有后世乾坤,背靠郑氏海军,执掌天下牛耳。看大明《坤舆万国全图》,以海图为志,郑冲誓要扭转乾坤,平定内乱,辟波万里,海图所指,无不可去,海图所有,皆为明土!
热门推荐
  • 石根苗的辈分问题

    石根苗的辈分问题

    石根苗的辈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模糊的问题。当然,这不能怪石根苗,石根苗本人无权决定自己的辈分。问题之所以搞得语焉不详扑朔迷离,完全是根苗他爹造成的。现在他爹死了,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想翻案都难。古秀花并不是石磙的女人,古秀花是石洪喜的女人,而石洪喜是石磙的族侄。石榴湾二百来户人家除了西头一户姓刘的早年逃荒到这里扎根以外,其余的都姓石,一脉相承,辈分丝毫不乱。完事之后,古秀花仰躺在棉花地垄里一动不动,石磙以为自己弄出了麻烦事,吓得不行。好半天才听古秀花长出一口气:哎哟我的娘啊,死了也值了!
  • 极品太女

    极品太女

    怕惹动天怒人怨的投胎专业户谢小仙,在寻死不成后,不得不转世成为大楚皇宫唯一的皇嗣——太女南轻眉。前呼后拥,外加万众瞩目,想着重返冥界会帅哥的谢小仙,不得不屡屡再出奇招。可是,这一次却怎么死也死不了。佛曰,既然不能摆脱那被强的命运,那就顺吧…(这是佛说的,哦)于是,一个人小鬼大,贪吃好色,惹是生非的家伙,就顶着皇太女光华灿烂的大帽子,在那楚京之中,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唉,若不是帝王骨血只她一枚,那皇储之位只怕八杆子也轮不到这家伙的头上来。为让这扶不起的阿斗,树成一国栋梁,大楚皇帝向天下诚征智勇双全者进宫教导太女。谁知道那年仅五岁的太女殿下,看了看那些美男俊才,迈着小胖腿喋喋跑去对贵妃娘抗议道:母妃,我才五岁,不用这么早就征男妃吧?~~~~~~~~~~~~~~~~~~~【强力推荐】:幽默搞笑文,女扮男《钦差女国舅》:五折历史加穿越,别样郡主《殿前欢》:五折白骨妖精演义痴情卷《穿过骨头爱上你》:五折《极品太女》前半部《顺手牵‘狼’》:免费~~~~~~~~~~~~~~~~~~~特别提示:话说本文慢热,入坑请不要着急爬出去,美男多多,情感错综,后面可是很精彩的哦。。呼呼。。。。。(有王婆卖瓜的嫌疑)~~~~~~~~~~~~~~~~~~~
  • 天涯真武

    天涯真武

    天涯明月刀的真武玩家,穿越异界,追寻武道之极。
  • 泪伞

    泪伞

    暖暖说刚才闹喜房时,她被人摁着头啃苹果,牙不知撞到谁的牙上,嘣地一声就被撞掉了。棒槌责怪她不早说,暖暖回答牙齿反正也掉了,说了也没用了,女人一辈子就结一回婚,不能因为一颗门牙扫了大家的兴,就偷偷用纸包起来放口袋里了!棒槌气急败坏:“掉了牙就算破相了你知道不?当时你说一声,俺咋也得将那个碰坏你牙的人揪出来,让他包着咱镶牙钱啊!”暖暖说:“算啦,不就一颗牙吗,俺不在乎。俺姥姥满嘴牙都掉光了,还不是一样吃东西!”棒槌火了:你不在乎俺在乎啊,俺砸锅卖铁好不容易娶个囫囵媳妇,还被人撞掉了门牙!说着,他闷闷地将头扭向一边,暖暖想引开话题,拽一把棒槌的衣袖,这一拽提醒了棒槌的欲望,他马上兴奋地撕扯起来,暖暖却拉住了他的手,要他答应一件事儿。棒槌说:“成,只要不要俺的命,啥俺也答应。”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邱少云

    邱少云

    浴火永生,精神长存。《邱少云》讲述了革命烈士邱少云的英勇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家破人亡、世态炎凉、颠沛流离、绝地反抗、光荣参军、军旅生活、忆苦思甜、立志援朝、满目疮痍、死守阵地、殊死搏斗、英勇反击等。
  • 妖倾江山

    妖倾江山

    新作《王妃肚子有宝物》,欢迎前来,谢谢!灵妖妖和月灵被人推进了无间空虚,来到了16年前齐康王朝(德景28年),不仅碰上了战争,而且被男猪脚刺伤出血,不仅丧失重要记忆,而且白狐休眠,力量被封印成了一个普通美人,没有比这悲惨的出场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书生行止

    书生行止

    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书生行止》是薛冰的读书“游记”,演绎了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