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8900000006

第6章

红船女寄身茶寮抛彩球 毡帽客独占花魁掷千金

且莫道修城装炮是妄语 真蹊跷焚书造饭成奇闻

十三爷党尊圣他们陪张知县坐在贾府上房那阵儿,特意提高嗓门说的那句提醒贾二太爷是否要请二夫人扶他回房休息片刻的虚话,并不是寻常的随意客套。不过,当时这话也就被小房里的二儿媳听在耳朵里。

少夫人这头踮着一双小脚紧着迈进婆婆房门,详尽地告知上房里的十三爷已经多次开口,自家老爷可能这阵子又有点儿“话稠”的紧急情景,这才站在一旁耐心地等着婆婆回话。

二夫人听罢,毫无一丝诧异之色,坐在玫瑰椅上的屁股连抬也没抬一下。看到媳妇垂着两手依然站在那儿,她才慢条斯理地打发媳妇说:“龙门这个父母官精明得跟只跳圈儿猴子似的,不探清底实(底实:方言,比喻内情),哪能一下子狮子大张口。他不说那些唬人的话,哪个村堡会给他乖乖掏出腰包的银子?这个人这次登门拜访,也只是来打声招呼,他一路在心里早盘算好了,贸然要多了,圪村这头万一不买账,招惹得解老寨、郭庄村、屯儿村、明哲堡、宅子湾、苏村都一起跟着起哄,衙门的事情怎么又办得下去?要少了呢,下次他又怎么二次向各村开那尊口?没事的,只管放心烧你的水,给十三爷他们续茶去。房里的人多呢,梅香娃一个咋忙得过来!”

少夫人这头进门去续水,不一会儿,便看见上房里的事情果如婆婆推断的那样,张知县不但没有直接摊牌,也没留夜等待各户祠堂商量结果的意思,不一阵子便起身告辞,好像急着还得去别的村寨商量这件事情,一出门便坐上轿子走了。

在这点上,不独少夫人佩服二婆婆寻常对大小事情料事如神的寸劲儿,甚至全家老小都觉得,这位识文断字的管家婆随意出口的话语,甚至比一些男人还有斟酌,且大多也都会在事后得到应验。

说到女子读书这件事情,西坊塬大户人家的女娃,多在四五岁跟着男孩接受几天启蒙,根本就不得进书坊去念那些《大学》《中庸》。两年识得鸡鸭猫狗不足百字,便得遵守男女授受不亲那些老规矩,开始搬上绣楼闭门打理女红。而贾府这位已经当了奶奶的二夫人虽一介女流,却是打小在洋教堂念过四年正规西书的巾帼博学。江淮地处五岭以南,得外洋风气之先,女子上学在当地早已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况,姑娘家少时天资多比贪玩的男孩聪颖,大凡读过的诗书不但记忆犹新,而且多能得书中真味。及长嫁作人妇,处理家政打理门户,读过书的女子都要比一般男子更有见识。

这位二夫人,正是这么一位知书达理处事果敢的奇女子。

自打她随贾二太爷回到西坊塬,贾府的大小事情从此都交由她一手打理。在这个管家婆的指点下,二十年不到,贾家不但赎回了当年在河南的两处店铺,还将她和贾二太爷的亲生儿子贾怀辀第一个送到汉口上过七年南学。学成之后,贾二太爷原想安排这个家里的“老疙瘩”就近跟着大他将近三十岁的大哥去河南照看生意,想着留在自家亲人身边好赖也是个照应。这位二夫人却力主让儿子去自闯天下,并执意把怀辀打发到遥远的扬州老家,在东圈门那处贾家曾经开过店铺的老地界新开了一处银铺。这个二公子果然如鱼得水,几年摔打过后便少年老成,很快在扬州有了自己的一片人脉。如果说,此前那些坊间传说圪村的大小财东加在一起的每天进项,在周边号称“日进千两”的说法无人为夸大的话,贾家两地三处的生意,每日却实实在在足有十两银子的收入。

于是乎,有关这位坐地遥控家族生意且无一失手的女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无论是当年的传说,还是眼下的声望,都是西坊塬最令男人为之叹羡的话题。

遥想当年,年轻的贾盈在扬州做茶庄兼硝铺生意那阵子,丢下妻儿老小近三十年,无暇顾家。一个独身男人,不说生活上多有不便,来自周边的议论就让他消受不了。当时,他并没有因生意慢慢做大,就趁着年富力强在当地续娶侧室。身边那些同邑乡党和当地女子发生的一些不了私情,进而频娶外妾的举动,对他虽有触动,但都没能够打动他那颗凡心。不久,在陕西老家同住一个塬畔的宅子湾村的老岳丈来信,一再劝说,这个女婿才渐渐有了改变。老汉在信上训斥说,自己女儿这么多年给夫家只育一子,总不能眼睁睁就这样看着贾府三辈独子单传!既然要顾及生意,三年两载不能回来团聚这是常事,还是趁着年轻再娶一门外室为盼。如果女婿过多考虑他这个岳丈会从中阻挠,那将会把他这个老朽和自己深明事理的爱女在周遭村庄推入为老不尊、为妻不贤的难堪之境。再说,纳妾这件事情,对于多年在外的行商男人来说,也是承祖传后、生子尽孝的人伦之事。女婿如若在外续娶生子,自家女儿百年之后膝前儿孙环绕,实乃老夫祈愿耳……

却说,那时候扬州东圈门一带,几乎全都是来自山陕的商家字号,真可谓“一水皆秦音,遍街土老帽;扬州城里时相见,金粟堆边有故乡”。当时,贾盈的“报本堂”还只是跟着渭南西塬贺家的“盛昌号”做二手生意,短短八年时间的经营,却已拥有四家铺面和一个仓库。就连后来在自贡开盐井包办朝廷盐运的朝邑赵渡人“赵瘫瘫”的字号,当时也还以本邑乡党的名义在贾盈的铺上用过几次银子。可是,四十多家陕西商铺,竟无一人携带家眷。这些穿着土布大衫戴着茶镜的老少东家,大半辈子南来北往地在外漂泊,挣得的银子船载车拉,数年才可回一次老家夫妻团聚的事体,却让当地人很是有点儿不可思议。

这也难怪。这些关中道人,在生活上完全不同于那些四海为家的安徽客。一个个在家明媒正娶的正室,无一不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十二三岁就定下的娃娃亲。更有甚者,有的还没出娘肚子,便被“指腹为婚”,且都是四邻八村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戚熟人之间的联姻。讲究的只是门当户对,倒不一定能成全书上所说的那句“郎才女貌”。再说,陕西当地婚俗以及那些极尽刻薄的家政规矩,也真是格外地讲究。一般人家,都不会迎娶那些不工女红的外籍女子做儿媳。况且,为免于户下人丁流落于外,使得终老后家族祠堂那片坟地能多出块石碑,男人们一直遵循在家娶妻的村庄规矩。婚后不久,便留下妻子服侍家中老人生活,照看儿女们念书,自己终年在外独身奔波着做生意。如遇战乱,消息阻隔,几年收不到书信的事情不但常有,一个大活人十数八年没能回过家的事儿在当地也一点儿都不算稀罕。

且说,人非草木,焉能戒除七情六欲之天性?居住在扬州城的陕商无论大小掌柜,甚或是一般顶生意的老伙计,在外蓄婢纳妾几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

有道是,自古英雄多寂寥,皆有佳话传千秋。当时,身边那些乡党们时常劝导贾盈这个“生意场上的精明虫,人生路上的糊涂蛋”的话语,不外乎“银钱啥年月都可以挣来,一个男人越过了四十二岁这道门槛,陈仓的粮食倒能种出啥好庄稼嘛。即便临咽气积攒下了金山银海,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底丢给门下旁人!”之类,甚或,有些老家同在关中东府且寻常又耍得十分对劲儿的同邑伙伴,还时常故意当面挖苦他说:“贾盈这段大木头并不是刻意守身如玉,压根就是脸长得太黑,要么就是裆里那条老二早早不中用了,这才令那些白皙娇丽的扬州瘦马不屑一顾……”

谁知道,这厮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陵野老。一次被逼急了,居然当众口出狂言:“你们几个龟孙都听着,本大爷这辈子不湿这双鞋也就罢了,要娶就娶扬州城一个顶尖美人,让你们这群王八蛋个个都得眼馋得流血水!”

后来,大伙儿才知道,这厮那阵子居然看上的是扬州城最著名的花船鑫雅阁上十六岁的头牌红名歌伎“八段景”。

且说,这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年轻女伶,赋性聪慧,色艺俱绝,其声名亦如她弹着琵琶时常给客人在茶舍里唱的《柳腰轻》般撩人: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其容千变。何算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且说,两人之间这段由相识到相爱的儿女私情历经一年有余,眼见已经水到渠成。然而,就在有情人终成眷属那紧要当口,却让那拨徽商得到一次挤对陕商的大好机会。

这群黄土地走出去的客居商贾,平素裹着一身粗布棉袍,说话粗声大气,大年初一也少不得吃一老碗干捞面;且一个个土里土气,一点儿都不显山露水。可是,到了生意场上,那些表面圆滑、骨子里狡诈的安徽人却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到了年关,陕商往老家运送的银子,那真是动辄得套着车马拉运,闹得那拨安徽客商时常将他们当成了暗自比对的对手。

又说,那拨安徽人不知在啥地方打探到了陕西街上有个“土老帽”看上了“八段景”这件事情的底细,趁机买通花船上的老鸨,一夜间将原来说好的赎身价码一口抬到了三千两纹银。等报本堂二掌柜那个蹩脚的媒人背着银子包袱登船走进老鸨的那间客房,一把砸出三千两银子外加一件二百两购置的珍珠衫的出院添箱,这时候,却蓦然看见当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富绅”此刻已经端端地坐在客房的太师椅上喝着茶水。

看见陕商果然有人登船说媒,那人故意找碴儿说,他对美人倾慕已久,当然也求亲在先。居然当着报本堂二掌柜的面大言不惭地吹嘘,为娶到扬州城这位俏丽佳人,愿为“妈妈桑”专修一处位于湖畔的园林供其做生意……

听到二掌柜回来传的这个消息,血气方刚的贾盈一气之下,当了日进三两银子的大仓库,让二掌柜提着银票再次上船去传他的话:“莫说是一处破院落,要吃人肉我贾盈也会剁自己一条胳膊亲自送上船来!”看那样儿,这厮倾家荡产也要和这些安徽商人斗个鱼死网破。

又说,这位名叫“八段景”的小美人虽身在风尘,亦有不甘沦落之志。对贾盈这个北方汉子的倾心爱慕,也报之一往情深。当知道有人从中故意刁难此事,她不但闭门谢客,并以死相逼。为明此志,她亲手摔碎了心爱的琵琶,焚烧了船上为她置办的一切出街登岸的行头,终日里以泪洗面,三四天水米未进。最终,这烈女子的拼死抗争,倒把老鸨吓急眼了。

一个歌伎,从三四岁买来习琴描红,到十四五出师坐堂接客,十年时间虽供其念书修辞、教习音乐得费不少钱财,但需要的这些投资亦不过区区数两碎银。一旦这个女子成才,在江面上撂红了姓名,每日里就能为船上挣得三两五两的现成。像这样被客官看中并为之一掷千金赎身的事情,傻子都知道这宗买卖是多么的合算。

当然,做老鸨的也都是精于算计之人。她也十分清楚,有价无市的生意固然好做,毕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一个当红女伶在这个年纪能让那些土豪趋之若鹜,值钱的也只是个招蜂引蝶的二八年华。就算几年间不病不休,从红得发紫到无人问津,那点儿身价银却是需要三百六十五天每日里为客人赔着笑脸、三两二两一点点积攒的全部进项。且不说,一个年轻女娃的姿色充满很大变数。即便是熬到半老徐娘仍能貌美如花,挣来的那点儿银子,除过供养本人穿着的那些绫罗绸缎、打扮捯饬的胭脂首饰,给船上又能剩得几分几文?

且说,自家船上女儿为从良要死要活地闹腾,老鸨开初只以为是小女子一时心血来潮,根本就没有用心去搭理。古语讲,奇货可居,待价而沽。何况自己船上这个女子,还真是个招人急眼的出水芙蓉。再抬抬身价,到时再出手也不为迟。可是,等她明白自己手里这棵摇钱树不羡官宦豪门,甘愿自轻自贱,并早已和这个土里吧唧的臭行商私订终身的底细,眼见着一个蛾眉楚楚的美人几天米水不进,一张桃红粉面变得色如黄表,她还真急了。万一这小贱蹄子模仿书中那些痴心红颜殉情而死,不说自己十数载的衣食付出眨眼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忙,至少还得倒贴一副薄板棺材。直到这女子不听人劝跟她寻死觅活地闹了七八天,嘴里只剩一丝游气,她这才急忙找人给陕商这边传话来,愿意以事先的价码让贾盈当夜领人,但不再陪嫁妆奁衣被。至于娘家送女设席摆菜,只需“四桌加一桌”送到船上。就这么简单,英雄美女,终成眷属。

为此特大喜讯,江淮一线的陕商字号无不为之欢呼雀跃。三天之内,扬州城东圈门一条街搭盖起四十多间彩棚。十天婚期,贺客络绎;酒池肉林,昼夜长歌。不说别的,方圆百里的地方戏班,根本不用主家邀请,只要进城台口搭红,每日就有专人往后台递送红包。一直跟随这些做生意的乡党在扬州唱堂会的山陕梆子大小三个班子,此前除过逢年过节给同邑解解闷儿,当地那些只听清曲的江淮人根本无人捧场。凑着这场大喜事的热闹,三个班子也一齐置办起簇新的“蟒袍靠翎”走上大街。那些个“铜锤花脸”,扯着喉咙、暴着板筋活像要和人拼命般恣意地大吼了几天秦晋之声,直聒得当地那些绅五绅六的两只耳朵眼直掉耳屎。不过,看在主家流水打菜、大碗筛酒的面子,这些吃客却不得不拼命为之鼓掌叫好。

此后,那些个单听昆曲、只吃米粉的扬州人亦开始以听点儿秦腔为时髦,并且在私下里盛传着一个秘方——改样儿吃点儿北方小麦粉做的宽汤面,绝对可以消胀理气,治疗喉喑以及悲极气噎、哭不成声的顽疾,其灵验程度强似连着服用三剂苦嘴的沙参麦冬汤……要不,陕西人唱戏比号丧还卖力的劲儿是咋来的呢!

且说,一个土老帽陕商,一把砸出那么多银子和同行比富斗狠最终独占花魁,这件事情在当时的扬州城引起的强烈震撼可谓山摇地动,也让一贯瞧不起行商这个“讨吃”行当的当地土著一下子清醒了许多。这个时候,他们才有点儿明白,当地的银子敢情都让这些穿着挽裆棉裤的北方佬一点儿一点儿地卷到了北方那些四合院埋藏了起来……

不过,此后十多年间,坚守扬州的陕商同道,便少了这户元气大伤的龙门贾家的捧场。直到渭南西塬贺家放弃江淮开辟云贵,退守成都经营自贡多年后,贾盈和二夫人所生的儿子贾怀辀又一次回到了扬州打拼。然而,此时徽商在当地已经占尽天时地利,往日财大气粗的陕商几近销声匿迹。贾家的孤单生意,当时只能坐地维持。好在贾怀辀这小子脑子活泛,才算渐渐扎住了阵脚。为此,贾二太爷再也不愿去祭拜这片洒满一个北方汉子血汗的鱼米之乡,此后也从未踏出家门一步。

话分两头,正值壮年的贾盈将这个心爱的女人娶回字号奉若瑰宝,以致最终领回号称“小北京”的龙门县时,那些大小财东不但被这位江南美人脱俗的美貌所震慑,亦为这天下奇女身栖伎寮守身如玉的坚贞操守而赞叹。有关这位奇女子的一抖擞故事,最稀罕的还是她做饭的诡秘做派。

且说,这位江淮水乡女子,最终屈身北方黄土旱塬做了一个老陕的小媳妇,虽整天面对着一大碗油泼辣子和羊肉胡饽,心里却念着扬州的虾仔饺面和笋肉馄饨,从未下咽一口当地制作粗糙的荞麦饸饹。她二十年如一日,每日饭点,不用家人操作,必是亲自下厨。做饭的柴火,也不使用那些松柏木炭,而是一页一页自己读过的线装古籍。且对书本的内容横竖挑剔,从来不曾烧过一本印刷粗糙、内容淫秽的脏书。装帧精湛的线装“三言”“两拍”、《迷楼记》《莺莺传》……必是她按照章回细心地读过,这才认真地揭着去烧。一般都是事先由她审定,指给小女梅香一页页诵读,再一沓沓给她摞好了,这才开始用之引火炒菜。至于那些开线缺页的书,只能用于煲粥。每顿饭时,贾府院落里便青烟袅袅,满院书香。用这女子的话说,只有古墨燃烧的烟火散发出的味道,才能冲淡北方院落那股挥之不去的膻腥之气。

为了夫人这个烧书做饭的癖好,贾府一直雇有一个专门转村为二夫人收购古籍的收书老头儿。眼下,家里这个从河南滑县逃荒过来的李旺财,白天里扫扫院子,时常干的正当事情就是给二夫人打点“柴火”。因贾府收购旧书的价码,寻常略高于新书些许,通常是一本经年读过的旧书,反倒比同版新书值钱。闹得周边那些识文断字的人家买书藏书成癖。原来坐落在西坊塬的三家书院,此前的生意已经不再雕刻新版,只卖些灶神年画维持生计。因了这位“八段景”烧书做饭的特异癖好,生意一下子好得门庭若市。就连原本只读过几天“周吴郑王”的贾二太爷,在二夫人用书本煨制的猪脚汤的滋润下,亦慢慢地开始识文断字,懂得了学思结合。六十大寿那天,这位只读过两年私塾,仅能写“茶盐”两个大字的睁眼瞎,居然当席赋词一首:

泌水之阳,芳草地,艳阳昊天。抒豪情,人文蔚起,历数四百年。苦读寒窗昼及夜,满怀神州河与山。无本领,徒有英雄情,空悲叹。

日月荏苒,光阴如白驹过隙。这一段佳话,亦慢慢成为村庄的过往传说。一位江淮美女,沐浴着八百里秦川的寒风苦雨,也渐渐忘却了瘦西湖的长堤春晓和四桥烟柳。

同类推荐
  • 第三只眼看日本

    第三只眼看日本

    一本书看透日本。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日本民族面面观。东瀛孤岛民族的自卑,军国主义日本的张狂,经济强国日本的压力,追根溯源,寻幽发微,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展现一幅日本民族与社会的全景图。
  • 三国之定边

    三国之定边

    桓灵无道,三征外虏,汉家儿郎三万出,三千还。草原地红,中原大地白骨皑皑,可怜边疆人。
  • 东汉小霸王

    东汉小霸王

    一名现代社会的宅男孙离,阴差阳错穿越到三国时代,并且成为了江东小霸王孙策。且看小霸王如何扭转自己的命运,如何将东吴治理的井井有条,如何搜罗名士良将,又如何在乱世中与蜀、魏三足鼎立,最终一统江山!反正就是一本穿越种田争霸历史军事流YY小说。
  • 王师三国

    王师三国

    谁告诉你穿越了就能狂拽酷炫叼炸天?不好好读书,你能在那群无病呻吟的文人墨客面前装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13?你能在那些冲锋陷阵的名将悍卒面前装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13?你能在那些指点江山的雄主名士面前装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13?退一万步讲,你甚至不能在妹子面前装一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柔情13.所以你以为穿越后就能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我告诉你,你以为的对。因为你有商城系统,那些神兵利器,奇门遁甲,失传秘籍,现代科技产品,以及皮肤,充值就能买。
  • 元:铁血、杀戮与融合

    元:铁血、杀戮与融合

    赫赫大元,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舆图之广,历古所无。元帝国如同一个大熔炉,把吐谷浑、党项、契丹等民族和部落一一同化,逐渐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伴随着无休止的征战、杀戮,元帝国的铁骑将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先进文明的种子播散至世界各处。这个光芒太过炽热的时代虽短,却迸发出不可抑制的创造力、扩张力、竞争力和进取力。在这段时代激流中,霸主、权臣、宿将、名士或杀伐在手,或谋定事成,或金戈铁马,或自守风流,他们的骄傲与迷惘、沉醉与梦碎,织就一幅浸染着血与泪的历史图卷。惊回首,元世祖铩羽西南的狼狈,伯颜失势遭贬的凄凉,赵孟頫如鸟困笼中的挣扎,北方军阀内斗不休的虚耗,大都城破国亡的悲怆……一幕幕鲜活如昨日,仍令人目眩神迷,黯然叹息。
热门推荐
  • 越过山丘,才知道是否有人等候

    越过山丘,才知道是否有人等候

    等到那一天,当越过低谷,走过泥泞,足够勇敢的我能坚定地从远方向你走来,带着一份从容与期待,那将会是你从没见过的我。只希望你能在那等我,等待着我来与你相遇。
  •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门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那一曲军校恋歌

    那一曲军校恋歌

    书中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娓娓道来了六个军校女生四年的情感路程,性格运命各不一样,共同的是执着,军人骨子里那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和所有大学校园一样,即便是在严谨的军校,鼓荡的青春也是永远的主题。女主人公小米和所有战友一起接受着独特的洗礼,有关信仰、有关使命,同时也有关爱情。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3)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3)短篇小说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集结成书。本书为第3册,收录第一届大赛3篇短篇小说,包括,由意外收到的月饼引出对家庭、爱情守护的“爱情杀手”;着力刻画特殊人物丰满形象的短篇“黄老大的烦心事”,以事件引发社会思考的中篇小说“事情发生之后”。
  • 论疏

    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天使靓衣巧编织

    小天使靓衣巧编织

    本书介绍了100款各式适合小女孩穿着的毛衣,款式新颖丰富,包括开衫、披肩、裙子、背心、套头衫等,有很多款毛衣是配色编织,色彩协调,充满活力。各款毛衣的编织方法清晰明了,有详细的编织图和结构图,以及每一编织步骤的文字叙述,对领子和袖子等关键部位都有单独说明,使读者能够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
  •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他无视一切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力却孤独冷漠!她善良美丽相信世间美好,却失去唯一亲人!谁知世事无常哪怕拥有再多却换不回亲人的性命,孰不知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意外相遇让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知、相遇、相恋,而一切看似完美却带着深深的阴谋,他欺骗了她?还是她骗了他?传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七日,而他们初次相遇认识七日、再次相逢也是七日、相知相恋更是七日,不知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打破爱情的魔咒……
  • Amy Foster

    Amy Fo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潮兮鱼兮

    潮兮鱼兮

    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杨沫、浩然、刘绍棠都是林斤澜或前或后的同事。没有深交,倒很熟悉。林斤澜对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认识较早。林斤澜在《生命的夜里的河流》中写道我在北京选择了写作行业的时候,萧红早已在战争年代辞世。“东北作家群”里三位男作家,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先后曾是萧红昙花生命中的伴侣。我有幸和他们同在一口锅里舀饭,他们的故事先是文坛的佳话、花絮、罗曼史,后来惹出是非,成为打不清的官司。再后来卷入运动,交代审查不消说,批斗起来上纲上线,私下背后却尽是观赏性,可比“三堂会审”。
  • 我真的活够了

    我真的活够了

    “我是群星之主!我是万王之王!我是那不可名状的黑之阴影!我是潜匿于人心之下的最终之恶!汇聚大千世界所有恶!终有一日,违逆我者终将死去,而我将加冕为王……”。“是是是!我知道了,你最厉害!你最棒!来,先把药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