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87900000008

第8章 故乡的吕河

老家门前那条河叫吕河,吕河流经吕河镇,如回到母亲的怀抱汇入汉江。

吕河的源头在观音堂村,归属陕南旬阳县吕河镇管辖,那是我的故乡。小小的村子竟然有四条河流汇聚。神河与坝河在村子上头交汇后形成的吕河,奔腾于两山之间,由于河道变窄,落差变大,形成一段险滩,被称为上河滩。随后河水流入村子开阔地带,河面变宽,水流平缓,形成一处上百亩的河滩,被称为前河湾。平定河与吕河在村子下头交汇后,形势突变,两山相阻,河道紧收,水流湍急,被称为下河滩。

四水交汇,大有故事!追求刺激可能是人类的天性,哪里有危险就喜欢到哪里去。我们村子的人最爱去的地方不是上河滩,就是下河滩。到上河滩最惊险的水上运动就是“放滩”,也就是现在的时髦语漂流。每到夏季,村上的人们纷纷来到上河滩,把脱下的衣服放在下游,徒步山路来到上游,鲤鱼跳龙门,浪里跃白条,扑通扑通跳进河里,巨大的浪头迎面袭来,一颗颗头颅好像漂浮在水中的黑球,随着浪花的跌落上下起伏,惊呼之声一时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看到村上男子“放滩”凯旋上岸,我羡慕极了,觉得他们都是打了胜仗的大英雄。有天放学,同学约我去“放滩”。经不起“放滩”的诱惑,我高高兴兴地去了。站在河边那块高高的岩石上,看到水那么深,石那么高,我胆战心惊,不敢下跳。不知是谁,在我背后猛地一推,我一头落入水中。我大喊大叫,四肢乱蹬,上下翻腾,拼命挣扎。记不清是谁救我上岸,也记不清是谁把我弄醒,但从那次以后我慢慢地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放滩”。

到下河滩最有意义的活动是摸鱼。平定河与吕河交汇处位于卧牛山的“牛头”,那里有一处巨大的石仓,仿佛真是“牛嘴”,水很深,里面藏的鱼很多。村上水性最好的有两人,一个是我的三姨夫,一个是哑巴表叔。两人都会“闭气功”,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可以坚持个把小时不换气不出来。正因为有此等功夫,他们能摸到大鱼。一次三姨夫摸出了一条大鱼,足足有八斤,哑巴表叔不服,硬是摸出了一条十斤重的大鱼方才罢休。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摸鱼,但总是收效甚微,因为我们刚看到鱼或者刚摸到鱼,气就不够用了,就要急忙浮出水面换气,不然就会被憋坏的。

前河湾是我最喜欢的地方。那里有宽阔平静的水面,是我们这些孩子常去玩“水漂”的地方。随手捡起一块石片,使足力气平撇出去,石片在水面飞速滑行,浪花追逐石片,激起层层涟漪,令人心花怒放,心旷神怡。那里有大片松软的沙滩,近水处还长着一坨坨的水草,孩子们常在河坝放牛,牛在沙滩打架,我们在河边玩耍,赛过活神仙。每当洪水过后,前河湾就会堆积大面积的“浪渣柴”,村上男女老少把柴背回家里,作为燃料。洪水淤积的整片泥沙,成为良田沃土,村上划给各家各户种菜种粮,颇有收获。

后来前河湾成了村上人伤透脑筋的地方。不知是谁突发奇想,决策要在河边修筑一道大堤,保护那些泥沙地。记得第一次修的大堤很宽很高很长,雄伟壮观,花的时间好像是一年。没过几年,大堤被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冲刷得一塌糊涂。村上第二次修堤用的人更多,花的时间更长,修的大堤更加坚固。可是若干年后,大堤还是抵挡不住洪水的冲击,荡然无存。后来,村上又动议第三次修堤,被村上的一位老爷爷劝阻了,他说:“前河湾自古以来就是水道,凡事都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人不能和水争道,如果强行去争,到头来只能是劳民伤财,瞎子点灯白费蜡,一切都是枉然!”于是前河湾空旷的自然之美,才有幸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这些游子梦里常回的一片圣地。

(原载于2015年3月28日《陕西日报》)

同类推荐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为深沉严肃所管辖着的深夜的西子湖边,一切眠在星光的微笑底下;从冷风的战栗里熟睡去了。
  • 拆得比画得还快

    拆得比画得还快

    刘画家去看了那个院子,这一看非同小可。画了一辈子水粉画的他,自认为从未见过这样古朴而又结构严谨的院子。其中有一幅北宋欧阳修写的《荣乡亭记》还刻在墙上,墙体灰黄有些蛛网,但字迹斑驳掩不住楷体内容。本县的《印月井两千年》文史志书里就收有这篇文章,刘画家前些年读过,是批评本县世风的,自己已耳熟能详。天井,前后小花园虽已颓废,但格局还在。那些木屏、雕窗、画栋虽古旧,因有土漆护着,减慢了岁月的毁损步履。
  • 京西大拆迁

    京西大拆迁

    太阳给冷峻的山海镀上一层金的华光。一条大河,在狭长的山谷中跳着远古拙朴的舞蹈,唱着地质时代300万年的歌谣。这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的桑干河和内蒙古兴和县的洋河,在河北怀来县汇合成永定河。永定河向东流至官厅,又纳延庆的妫水后入官厅山峡,在沿河城边的向阳口拐弯进入珍珠湖,在两岸青山的簇拥下奔腾激越,用水的巨笔绘成百里画廊,从三家店冲出山口,流过平缓的门城镇和永定平原,流成卢沟晓月的意境。千百年岁月的泥沙淤积成河边成片的土地,也成就了这个地区仅有的辽阔。
热门推荐
  • 通天澹崖原禅师语录

    通天澹崖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地·生灵(一)

    大地·生灵(一)

    喜鹊与老鹰、猞猁的恩恩怨怨大千世界中,野生动物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王国。在它们的国度里,王者们高高在上,君临天下,威风八面,自不待言。但这个王国中的小民百姓们,也有它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每一个生命都绚丽多彩,富有智慧和勇气,神秘玄奇,生生不息,万年如斯。喜鹊是中国人的吉祥神鸟。“喜鹊叫,喜事到”。这种说法,有数千年的渊源。青海柳湾出土绘有喜鹊纹饰的陶罐一件,这是件祭祀用的礼器。说明四千年前,先民们已把喜鹊作为神物或图腾;“鹊桥相会”,在这个无比壮美的爱情神话中,喜鹊崇高的形象令人敬佩。
  • 阿难七梦经

    阿难七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献身大农业

    献身大农业

    重生,不是为了王者归来,不是为了牛到单挑世界,更不是为了后宫佳丽三千。重生之后,只想父母亲人健康喜乐,只想自己可以自由自在,而无所顾虑,可以培养几项兴趣爱好,并能随心所欲的享受它们。重生,希望能活出一种简单的纯和真。(处女需要呵护,幼苗需要栽培。各位亲,请您不吝一双妙手,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时光静悄然

    时光静悄然

    不管是十几岁还是三十岁,遇见你,就注定我的心里走不进别人。婚前,苏然会说:“有问题?打一架吧!”婚后,寒时会说:“有问题?打一架吧!”只是....
  • 我家娘亲很护短

    我家娘亲很护短

    推荐新书《媳妇撒个娇呀》强大到令人恐怖的宝宝,无赖到令人跳脚的娘亲,外带一只萌宠小吃货,开始了精彩的人生之旅。“看上娘亲了?卖进青楼!”“打娘亲的主意?往死里揍!”某女不干,“儿子,不得无礼!想娶我,报身价、报现金、报家产……”某男怒了,“想娶这个蠢女人的,先到我这报遗产!”
  • 这个女王有点毒

    这个女王有点毒

    庄颜曦和儿子冷帝司莫名其妙的被车撞死了,穿越到平行世界活了过来,还绑定了一个系统。从此她走上了为了被黑而拉黑的娱乐圈道路。最后系统告诉她,不但要拉黑,还要黑转粉庄颜曦:“……”系统:“宿主大人,我们来一起拯救世界吧!加油你是最棒哒(* ̄3 ̄)╭??小花花砸你”庄颜曦:“……”小柿子???:“拯救世界,为什么还要拉上我一个只有六岁的孩子?”每天要装长辈面前的乖宝宝,其他家长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心累不爱了,明明他只想和老妈一起环游世界,偶尔来个刺激运动,就没有其他的了呀。系统:“小孩子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呀(*^ワ^*)”庄颜曦/冷帝司:打死它可以吗(▼ヘ▼#)
  • 曹魏

    曹魏

    (新书已发,名为《汉末纵横天下》) 历史车轮浩浩汤汤,从秦皇一统天下时的英姿,再到汉武帝横扫匈奴的意气风发,时间又过去了百年。时至东汉末年,南有刘备孙权蛰伏,北有马超韩遂虎视,雄踞在北方的曹操,终于是挥下南征的马鞭了。就此时,历史车轮颠簸了一下,让一个灵魂混进了这个时代。历史,便由此改变了!
  • 班主任

    班主任

    《班主任》本收录了刘心武两部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班主任》和一部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其中《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