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31400000007

第7章 中国戏剧的三条路

我于戏剧纯粹是门外汉,在著作排演这一方面完全地没有一点知识,不能有所议论,现在所说的,只是囫囵地一讲我所见到的中国戏剧现在可以走的三个方向罢了。

中国现在提倡新剧,那原是很好的事。但因此便说旧剧就会消灭,未免过于早计;提倡新剧的人,倘若对于旧剧存着一种“可取而代”的欲望,又将使新剧俗化,本身事业跟了社会心理而堕落。我的意见,则以为新剧当兴而旧剧也决不会亡的,正当的办法是“分道扬镳”的做去,用不着互相争执,反正这两者不是能够互相吞并,或可以互相调和了事的。我所说的三条路即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现在先讲方法,随后再说明理由。这三条路是:

一 纯粹新剧 为少数有艺术趣味的人而设。

二 纯粹旧剧 为少数研究家而设。

三 改良旧剧 为大多数观众而设。

第一种纯粹新剧,当用小剧场办法,由有志者组织团体,自作自译自演自看,唯会员才得观览,并不公开。完全摆脱传统,蔑视社会心理,一切以自己的趣味为断,不受别的牵制。这种戏剧应该有两样特点,与别种演剧不同,便是非营业的,非教训的。这全然为有艺术趣味的少数而设,而且也不妨以其中的某种趣味为集合点,组成精选的小团体,将来同类的团体增多,可以互相提携,却不必归并以雄厚势力。因为我相信这总是少数人的事,即使政党似的并成大党,大吹大擂的宣传,其结果还是差不多,未见得就会招徕到多数;还有一层,这种艺术团体多是趣味的结合,所以最多兴趣,但因此也不容易维持大的联合。这个运动如见成功,小剧场可以随处皆有,戏剧文学非常发达,但是享受者总限于少数,新的艺术决不能克服群众,这是永远的事实,只应承认而不必悲观的。小剧场的办法自有专家高明的意见,我不能妄参末议,现在不过说明这是中国戏剧的第一条路罢了。

第二种纯粹旧剧,完全保存旧式,以供学者之研究。这也应用小剧场,也不公开,只附属于一种学问艺术的机关,随时开演,唯研究文化的学者,艺术家,或证明受过人文教育的人们,才有参观的权利。在这样状况之下,旧戏的各面相可以完全呈现,不但“脸谱”不应废止,便是装“蹻”与“摔壳子”之类也当存在,甚至于我于光绪朝末年在北京戏台上所见的Masturbado de la virgino的扮演似亦不妨保留,以见真相。中国旧剧有长远的历史,不是一夜急就的东西,其中存着民族思想的反影,很足供大家的探讨;有许多丑恶的科白,却也当有不少地方具特别的艺术味,留东方古剧之一点余韵,因此这保存事业也是当然的事。但是,虽说为学术之故牺牲所不当惜,现在的牺牲似乎太大一点了,摔壳子的确有性命之忧,学亦是一种苦工,其苦几乎近于私刑。这两种“技艺”,当然应该废除,而废除之后又不免使旧剧减色一半,殊无两全之法。所以要实行这项办法,于此点上尚须加以考虑。总之我所能确说者,是中国旧剧如完全保存,只当为少数有看这戏的资格的人而设,决不能公诸大众——他们当另有第三种戏剧在那里。

第三种改良旧剧,即为大众而设,以旧剧为本,加以消极的改良,与普通所谓改良戏不同。平常说到改良,大抵要积极的去变更,其结果往往弄的不新不旧,了无趣味,或者还要加上教训的意思,更是无谓。现有的改良只是一种淘汰作用,把旧剧中太不合理不美观的地方改去,其余还是保留固有的精神,并设法使他调和,不但不去毁坏他,有些地方或者还当复旧才行。四五年前我很反对旧剧,以为应该禁止,近来仔细想过,知道这种理想永不能与事实一致,才想到改良旧剧的办法,(其实便是这个能否见诸事实,也还是疑问。)去年夏天我遇见日本的辻听花先生,他在中国二十余年,精通旧剧,我说起这个问题,问他的意见,他的答语也是如此。他说旧剧变成现在的情形,自有其原因,现在要人为地使它变为别的东西,即使能够做到,同时也一定把它弄死了。他便只是这一副嘴脸,在这范围之内可以加点改革,例如新排合理的脚本(唱做一切照旧),或润色旧脚本,删改不通文句与荒谬思想。做法台步都不必改,剧场也须用四方的,不用半圆,背景也不必有;幕也可以不要,只须于两出中间略加停顿便好。赤背的人在台上走来走去应当废止,后场应坐在台后或侧面,最好穿一种规定的服装,或可参考唐代乐人服色制定,以暗色为宜。听花先生是北京剧评坛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这种公平的意见是很值得倾听的。我于戏剧别无研究,只就个人思索的结果,认定中国旧剧(一)是古剧,(二)是民众剧,所以也得到这样的结论。那些古风的暗示做法,我觉得并无改变的必要;挂一副粗俗的园亭画作背景,牵一匹活马上台,当然为群众所欢迎,但这只是更使戏剧俗化了,别无一点好处。又为民众的观览计,这种戏剧在城市中固然不妨用剧场制度,但是重要的还是在乡村,在那里应该仍旧于庙社或田野搭盖舞台开演,不但景地配合,自有情趣,亦正与民间生活适合。中国乐里的金革之音,本来只可用于军旅祭祀,演剧上未免太是喧嚣,但倘若在空旷地方,祠庙或田野间的戏台上,也就没有什么烦扰:从前在绍兴的时候,坐船过水乡,远闻锣鼓声,望见红绿衣的人物在台上憧憧往来,未常不是愉快的事;又或泊舟台侧看夜戏,要看便看,不要看时便可归舱高卧,或在篷底看书,台下的人亦随意去留,至今回想还觉得一种特殊的风趣。依照田家的习惯,演剧不仅是娱乐,还是一种礼节,一年生活上的转点;他们的光阴与钱财不容许他们去进剧场,但一年一次以上的演戏于他们的生活上是不可少的。以前我也赞成官厅的禁止迎会演戏,但现在觉悟这种眼光太狭窄,办法也太暴虐了。有一个故乡海滨的农人曾对我说,“现在衙门不准乡间做戏,那么我们从那里去听前朝的老话呢?”(这就是说,从何处去得历史知识。)这是客气一点的话,老实的说,当云“从那里得人生的悦乐呢”?禁止他们的《水满金山》与《秋胡戏妻》而勒令看萧伯纳易卜生,也不能说是合于情理的办法,因为这是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求的。所以在上边所说的限制之下,应该尽量地发展农村的旧剧,同时并提倡改良的迎会(Pageant),以增进地方的娱乐与文化。这个实行方法当然是颇繁难,我也别无什么好计,当俟日后大家的商酌。我的笼统的结论只是旧剧是民众需要的戏剧,我们不能使他灭亡,只应加以改良而使其兴盛。

我相信中国戏剧现在有以上的三条路可走,他的作用一是艺术的,二是学术的,三是社会的。三者之中,第二第三是社会的事业,须有系统的大规模的组织才行,现在的中国或者还谈不到,此刻所能说的实在只是那第一种,因为这是私人组织,只要有人便可进行了。

至于我这样主张的理由是很简单的,我相信趣味不会平等,艺术不能统一,使新剧去迎合群众与使旧剧来附和新潮,都是致命的方剂,走不通的死路。我们平常不承认什么正宗或统一,但是无形中总不免还有这样思想。近来讲到文艺,必定反对贵族的而提倡平民的,便是一个明证。离开了政治经济等实际的不平等而言,用在精神方面,这两个字可以有几样意思,不容易随便指定优劣:我们可以称文学上超越地求胜的思想为贵族的,平凡地求活的思想为平民的,也可以说自己创造的为平民的而求他人供奉的为贵族的文学。现在如必要指定一派为正宗,只承认知识阶级有这特权,固然不很妥当,但一切以老百姓为标准,思想非老百姓所懂者不用,言语非老百姓所说者不写,那也未免太偏一点了。将来无论社会怎样变更,现出最理想的世界,其时一切均可以平等而各人的趣味决不会平等,一切均可以自由而各人的性情决不能自由;有这个不幸(或者是幸)的事实在那里,艺术的统一终于不可期,到底只好跳出乌托邦的梦境,回到现实来做自己的一部分的工作。有人喜欢王尔德,有人喜欢梅德林克,更有许多人喜欢《狸猫换太子》,以及《张欣生》!我们没有宗教家那样的坚信,以为自己的正信必然可以说服全世界的异端,我们实在只是很怯弱地承认感化别人几乎是近于不可能的奇迹,最好还是各走各的,任其不统一的自然,这是唯一可行的路。现在的倾向,新剧想与旧的接近,旧剧想与新的接近,结果是两败俱伤,因为这其间有很大的一个距离,不是跳得过去的;《新村正》一流的新剧,虽然我们不好把他同《张欣生》之类相提并论,但我总觉得于新旧剧两方面的发达上至少是没有价值的。有人相信民众会得了解艺术作品,例如英国观众之于莎士比亚,我们不知道海外的情形,却要武断一句,这大抵只是一种因袭的崇拜,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民众的了解荷马一样,给西蒙士替他证明实在全不是这一回事。从事于戏剧运动的朋友们,请承受了这灰色的现实,随后奋勇地认定了自己的路走上前去,愿为自己或为民众,都有正当的路可走,只千万不要想兼得二者,这是最要紧的事。

我于演剧既然没有研究,上边所说的办法或者过于空想,有点不切事情,也不可知,但总足以表示我现在的意见,就请读者照这个意思去一看罢。

(一九二四年)

同类推荐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乐府凄凉曲

    本书内容包括1999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印象记、对话录、后记、著作目录、大事年表、影集、手迹、小传等内容。
  •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东方市城郊新建的阳光城,是一个涵盖多个城区旧域改造动迁房与经适房的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在短短几年里,迅速迁聚来了上万住户,数万原本生活条件不咋地、文明意识参差不一的老百姓,再加上不同省市前来国际都市打拼的租住人口,农村旧习俗、老里弄的生活习惯、地域差别的生活差异,让阳光城社工队伍面临着艰难而多样化的挑战。而公建配套相对滞后造成的资源短缺,更是让阳光城被居民们称作“被城市抛弃的孤岛”,嫌弃中却又亟待着各项服务的跟进。新老相融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里,来了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先、偏偏住进了经适房的企业转型员工,加入了随军来到都市、从没接触过社区服务的热辣军嫂,还有对于以前退休阿姨们才担任的“小巷总理”岗位,他们与他们的家人各有各有的烦愁,要怎么奏响一支职业成功曲呢?……闯风披雨的老一辈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们,要跟着党中央“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旗,和着现代音乐去“唱好民戏”,一边操心大居百姓“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一边还要顾着把那群“毛躁小家伙们”推到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前沿去,更要想着怎么调动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来一起跟着老百姓的需求,去奏响一支和谐共融曲……
  • 甘棠之华

    甘棠之华

    念其文,思其行,怀其德,一次靠近巴金丰富精神世界的心灵对话。作为巴金研究会的骨干、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与巴金作品、巴金家人的联系非常密切,掌握了许多秘不示人的一手材料,经过多年积淀,终写成《甘棠之华》。书中首次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巴金读书、藏书、著书以及与友人交往的点滴细节与珍贵瞬间,真实还原了巴金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倾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国家大事到文坛风云,乃至个人情感等,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和活跃在那个时代的背影大有帮助。
  • 搓麻手记

    搓麻手记

    我不怕,我怕什么!老子一不贪污二不腐化三不杀人放火四不争权夺利五不欺世盗名打打麻将怕什么?真的话。七筒,好牌趁早打!你干什么?采访?你就公开讲,想在老子跟前套几句话编编写写然后卖给哪个小报骗几个钱花就是了。缺钱花你就找老子来了,平时头昂得跟公鸡一样。哎!你讲老实话。老子跟你也不外。如今这年头……兑!狗屎(九筒)兑。你一讲话差点把老子一副好牌搞糟了。九万。不就是打麻将吗?好,我给你透两句,稿费提成百分之十。零八年是麻将年你可晓得?谁说的?主席说的。
热门推荐
  • 我的燃

    我的燃

    想我泱泱中华,和其庞大!尔等就跪等唱征服吧!!!
  • 一吻成婚:天价小妻宠入怀

    一吻成婚:天价小妻宠入怀

    被亲小姨设计得声名狼藉,后又被逼入狱。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男人,盯着他,她笑得邪恶,“穆先生知道我伤了别人哪里才入狱的吗?”穆先生挑眉,“想活守寡你就试试。”她不信爱情,可这男人打不走骂不走,还硬要帮她虐渣?!
  • 宠色无边:皇妃倾天下

    宠色无边:皇妃倾天下

    假冒郡主进入王府。为了那美丽娘,她让庶姐清白不保嫁给马夫,让侧妃一朝成为荡妇被休,终于,美丽娘夺回了王爷爹的心。可是为毛她也逃不过政治联姻啊!眼下只有一个法子了!跑……跑去哪儿?这么漂亮,不去青楼可惜了!敢吃她豆腐的死猪当然得废了!可是美男回来要她血偿了怎么办?杀太子、弑君、拉拢朝臣,为了他,她“无恶不作”。甚至春宵一度为他献身……这个男人,既然烙上了她的印章,又岂是别的女人可以眼馋的?新仇旧恨,是该找那所谓的青梅竹马好好算算了!欠她的,她要你全家陪葬!六宫无后,仅有一妃。因为他说:“好,不做皇后,便做我一辈子的妖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单身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单身女人要做的50件事

    美好的事物不一定非要成双结对,举例说吧: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希望之心”,它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即使是单身,也有别样的美丽。只要你的心态没有问题你的单身生活就不会有问题。《一个单身女人要做的50件事》就是想要告诉所有单身的女人,单身不只是一个开始,其实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幸福很久很久。真正懂得享受当下的状态,单身的你便不再孤独愁闷,而会一直自信快乐。不仅是单身女人自己,甚至你周围的人也会发现:一个人的生活同样精彩!
  • 燕北乱世

    燕北乱世

    心悦你的人是我,但此刻我只想回头是岸。燕国太子宁琰和北钰国小公主姜疏挽爱恨情仇。他俩从相遇相知到相爱,却不能做到相守一生。我终究满心欢喜的来,失去所有的离开。---姜疏挽
  • 轻重甲

    轻重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青的穿越生活

    青青的穿越生活

    杜青青带着空间穿越到古人身上。懦弱的父亲让她进退两难。经商致富过程中,却发现堂哥对自己好到不可思议……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什么时候打开都不晚的心灵开悟之书。如果你习惯了吃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委屈自己,习惯了不拒绝所有人,便会忘记其实你可以有态度,可以有观点,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从容的生活。36段过往的人生故事,多维度层层剥开36种隐秘心理与生活真相。这样的故事你也许没有读过,但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 听说我曾爱过你

    听说我曾爱过你

    是自己死缠烂打追回来的男人,所以秦曦对沈宁远百般隐忍。她为他放弃所有,孤身跟到他的城市,忍耐他奶奶的刁难,接受他朋友的嘲讽,隔三差五送他相亲,换来的却是习以为常。她在医院拿通知单时,他正跟奶奶安排的女人吃家宴。他的狐朋狗友戏弄她时,他在一边看着,说:“别小气,他们只是开玩笑。”她终于决定分手,他终于害怕失去,一切已经脱轨的走向,是否还能挽回……"
  •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盛世下的传奇故事)》以玄奘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通过解读玄奘西行之旅的曲折经历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玄奘形象。他在充满艰险的西行之旅中所彰显出的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屈的人格、精深的知识、优秀的团队意识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正是他获得圆满人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