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3100000003

第3章 第1乐章 歌坛往事说从头(1)

中国时代曲历史之考源

1927年,时代曲登陆中国乐坛,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社会,要求“民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时代曲的基本特征是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它可以满足人们用歌声唱出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爱与憎的强烈愿望。时代的呼唤,国人的需要,是时代曲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社会自身的因素和条件。

20年代的中国,伴随着经济活动的“西风东进”,欧美和日本的戏剧、电影、音乐、歌舞也纷纷涌入中国。意大利的米兰大歌舞团、美国的丹尼斯古典歌舞团、法国的邓肯舞蹈团、日本的宝冢舞蹈团……都先后来上海演出,俄国侨民的业余剧团常活跃在上海的舞台上,西方的流行音乐和歌曲也开始在上海流传。外来的影响也催生了时代曲在中国乐坛的崛起。

黎锦晖以其超出常人的认识水平,代表着时代新潮的思想观念。此时他的视野从少年儿童已进一步扩展到成年人,因为需要歌曲陶冶情操,享受美育,丰富生活的有更广大的人群。于是,他开始为成年人写歌,《毛毛雨》在他的笔下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社会不断发展,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音乐追赶世界流行音乐发展步伐的重要一步。

“明月”的由来

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代的作曲家、词作家和歌星多出身于“明月社”,“明月”称谓的由来,是研究中国流行音乐史不应回避的课题。

1920年的中秋之夜,在北平斗鸡坑家中,和戏曲、曲艺、音乐界的朋友聚会时,黎锦晖提出成立一个民间的音乐团体,要“高举平民音乐的旗帜,犹如皓月当空,千里共婵娟,人人能欣赏”,依此,他为这个团体定名为“明月音乐会”。

1921年,黎锦晖应上海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之聘,南下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译所国语文学部部长及教科书部编辑,11月又任国语专修学校教务主任兼教员。为开展课外活动,他购置多种乐器,“明月音乐会”也正式开始活动。

黎锦晖在他1965年完成的回忆录《我和明月社》一书中说:“在明月社的历程中,由于各个阶段必须适应环境,社的名称不尽一样。如‘语专附小歌舞部’、‘中华歌舞专门学校’、‘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联华歌舞班’、‘明月歌舞剧社’、‘明月歌剧社’等七种称谓。而与社休戚相关的‘明月音乐会’,对内服务,对外负责,它的名称始终如一。”七种称谓的大致时间和经过是:

语专附小歌舞部

1922年1月,黎锦晖出任国语专修学校校长,为了实验新编的课本和新的教学法,他在“语专”设立了附属小学。此时,他的活动主要是宣传、推广普通话,创办《小朋友》等儿童文学读物,创作儿童歌舞表演曲……此期间他的创作还没有进入流行音乐的领域。

中华歌舞专门学校

1927年2月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中路)966号宣告成立。开学不久,黎锦晖最早创作的成人歌曲开始在校园内传唱,黎锦晖的创作开始由为孩子们写作品,向为成年人写歌转型。这是黎锦晖1926年离开中华书局后,为推进歌舞事业而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培养新兴歌舞人才的学校。5月开始以中华歌舞会名义对外演出,7月,黎锦晖发起举办“中华歌舞大会”。他创作的成人歌曲,由在歌专校园内传唱到走上舞台,走向社会。

美美女校 为赴南洋巡演排练节目而组建,王人美、黎莉莉均在此时入校。

中华歌舞团

1928年5月,为赴南洋群岛巡回演出而组建。这是黎锦晖领导的中国第一个出国演出的民间歌舞团体,在南洋群岛受到热烈欢迎,为中国的新兴歌舞赢得了荣誉,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明月歌舞团

1929年10月,黎锦晖和徐来、黎莉莉、王人艺由新加坡返回上海。办完和徐来的婚事即开始筹建“明月歌舞团”。1930年初“明月歌舞团”正式宣告成立并很快移师北平,黎锦晖此时租住在北平东城栖凤楼59号“京师第二蒙养园”,开始以“明月歌舞团”名义发广告招生。

《北洋画报》从3月30日开始一直对“明月歌舞团”的演出和活动进行跟踪报导,一直称这个演出团体为“明月歌舞团”。9月4日,《北洋画报》副主编王秋尘,在他的《秋来明月满春和》一文中说:黎锦晖所领导之歌舞团体,于西风初动时再度来津。该团体本为上海“明月音乐会”之旅行团,“歌舞团”一名辞,在黎氏认为原系一种临时性质。此次来津,由津将赴大连,转之沈阳。而此“旅行团”上之“明月音乐会”乃正式改为“明月歌剧社”,以歌剧社名义表演,在津此又第一次也。

从这“第一次”开始,接下来在大连(9月8日—14日)、沈阳(9月17日—21日)、抚顺(9月23日)、长春(9月下旬)、哈尔滨(10月1日—10日)演出,均以“明月歌剧社”的名义。

10月末,演出全部结束,全体团员返回北平,新闻媒体12月中旬采访回国探亲的黎明晖时仍称这个团体为“明月歌舞团”。

联华歌舞班

由于“明月歌舞团”在平津、东北巡演影响巨大,联华影业公司经理罗明佑,提出把“明月”收在“联华”名下。1931年6月“明月歌舞团”正式改名“联华歌舞班”,黎锦晖任班主任,班址设在上海爱文义路(北京西路)1298号。

这一年的3月,联华影业公司尚未正式挂牌就以“联华音乐歌舞学校”名义在沪招生,聂耳以聂紫艺的名字报考,和李果等五人被录取。1931年秋,周小红(周璇)经章锦文介绍进入“联华歌舞班”。

明月歌舞剧社

“一?二八”之后,联华影业公司提出停办“联华歌舞班”,经全体人员讨论一致决议:重新组织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团体维持下去。1932年3月29日正式与“联华”脱离关系,改名“明月歌舞剧社”,成立“社务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黎锦晖还为此写了一首《剧社励志歌》。

明月歌剧社

1933年初,“明月歌舞剧社”基本瓦解,只留下白虹、黎明健、张静、张簧、张弦等五人,为民营电台播音、作商品广告、为舞厅伴舞。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三大播音歌星竞选”,白虹、黎明健、张静仍代表“明月社”参赛,白虹夺得第一名,为“明月社”赢得了荣誉。

1934年末,黎锦晖见有些社员还没有出路,又拿出自己的积蓄重新组建“明月歌剧社”。老社员除白虹等五人一直没有离开外,又回来的有张其琴、张其瑟、严折西、罗静华、薛陶、石磊、老邝、袁大等人。1935年2月又招入一批新社员,有林琳、张蔷薇、张帆、叶田田、方菲、游泳、李白华、李白英、胡秋萍、胡秋洁等十余人。同年秋,黎锦光、王人艺、谭光友等人从庐山南昌行营政训处回来,要求再回明月社,还带回来一个鲍志超。1936年初严华也回到“明月”。

大中华歌舞团

1936年5月初,黎锦光从黎锦晖手中接过“明月歌剧社”,7月,他将“明月社”易名为“大中华歌舞团”,自任团长,请严华任副团长,经香港前往南洋群岛巡回演出。随团的演员有:白虹、张帆、张蔷薇、林琳、叶田田、方菲、游泳、李白华、李白英、谭光友、王人艺、张簧、张其琴、薛陶、许拂春、高茫生、鲍志超,还有特约舞场乐师鄂达夫、韩恩泽等人。这次巡演至1937年5月结束,在巴达维亚就地解散。黎锦晖苦心经营的“明月”事业,15年间多次易名,以“中华歌舞团”开始,以“大中华歌舞团”结束,这个句号十分悲凉!

明月歌舞团1930年在平津和东北的巡回演出

1930年初—1931年2月,黎锦晖率领他重新组建的“明月歌舞团”赴平津和东北巡回演出近一年,演出的节目主要是他的歌舞表演曲和歌舞剧,同时他把1929年在新加坡创作的“百首家庭爱情歌曲”陆续推上舞台和观众见面,使这些歌曲在所到之处广泛传播,此次巡演在中国流行歌曲发展的历史上,和1928年的南洋巡演具有同样的意义和价值。

北平栖凤楼59号和中国流行歌曲

古老的中国,不知哪朝哪代,在北平的东城有一位美女被选入宫,美女入宫前居住的胡同被命名为栖凤楼。栖凤楼59号当时是京师第二蒙养园的地址,蒙养园的园长张裕生是黎锦晖的同乡、同学,黎锦晖租下了蒙养园的部分房屋,把“明月歌舞团”的团址设在这里,开始发广告招生。

经过考试,第一批被录取的王润琴(王韵清),形象活泼可爱,声音清脆甜美,13岁就写了《寄给父亲的诗》,经黎锦晖谱曲后成为她的保留曲目。

和王润琴同时录取的赵晓镜(又名苏菲亚)、胡笳、王宝今、张静姝、王宝筠、安雅琴、于淑霞、周贵英、韩树桂、于知乐、陈晴、万美君等人,她们都是有一定歌舞天赋和素质的小姑娘,大家在学校里都会黎锦晖的歌和舞,从上海跟黎锦晖来北平的王人美和黎莉莉作她们的小老师。经过排练,1930年3月30日下午16时就在真光剧场为安琪儿画报社进行了募捐演出。这是“明月歌舞团”在北平的首场演出,演出的节目有歌舞剧《蝴蝶与少年》、《小小画家》以及黎莉莉的《天鹅舞》和王人美独唱的时代曲《卖花词》,这是此次巡演最早亮相的时代曲。

黎锦晖还把《特别快车》配上动作,由赵晓镜、黎莉莉、王人美、胡笳作为歌舞表演曲演出,在《北洋画报》发表剧照时,旁边还写有“这就是特别快车”的字样,特别快车是经常演出的重点节目。他的“百首家庭爱情歌曲”在巡演中亮相的,演出前都要在栖凤楼59号的游艺厅排练。演出《桃花江》时,因当时的“明月歌舞团”没有男声歌唱演员,他就安排黎莉莉唱男声,王人美唱女声,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1931年1月6日,美商胜利唱片公司为“明月歌舞团”灌录了《舞伴之歌》、《桃花江》和《特别快车》的唱片,前两首是黎莉莉、王人美对唱,《特别快车》是王人美独唱,这是胜利唱片公司第一次为黎锦晖灌录唱片。

黎锦晖的时代曲从栖凤楼走向平津和东北许多大城市的舞台,栖凤楼59号为中国时代曲登上历史舞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1年初,王人美、张其琴、胡笳、王人艺、张簧、张弦、张静姝等人先赴上海。又由黎锦光主持招收了第二批学员,录取的有白丽珠(白虹)、许曼莉、于思歌、于思咏、杨枝露、严励、董西娜、英凤贞(英茵)等人。这批学员3月22日由黎锦光、严折西带队赴上海,严华随队同行。这些经历过栖凤楼时代的人,许多人后来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史和电影、戏剧史、美术史上成为名家,他们是从栖凤楼飞出去的“金凤凰”。

严华没有参加“明月歌舞团”的招生考试,赴上海前曾在栖凤楼59号暂住。他对栖凤楼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1938年他和周璇回北平结婚期间,曾和周璇一起到栖凤楼59号看望张裕生老人。严华的妹妹严斐,1932年等待严华来接她去上海进明月歌舞团前,也曾住在栖凤楼59号,如今已93岁的严斐,仍念念不忘栖凤楼。

新闻媒体对黎锦晖时代曲的评价

“明月歌舞团”以演出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为主,新闻媒体的报导,内容也以评价儿童歌舞为主。《北洋画报》的副主编王秋尘先生,对“明月”的演出跟踪报导,曾连续发表有分量、有见地的文章,对“明月”的演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里摘录一段王秋尘评价黎锦晖时代曲的话,80年前王秋尘先生能有这样的认识,实在难能可贵!

……即以情歌论之,如《爱的花》,本含爱惜青春之意;如《峨嵋月》,不过离妇悲楚之辞。如《我怎么舍得你》,题目固香艳柔媚已极,而内含则劝夫从军之曲,何尝不委婉而悲壮!如《桃花江》,至多亦不过是男女相爱,发乎至情之歌而已。不能以《妹妹我爱你》、《一身都是爱》三五修辞略嫌委靡者,便掩其所有之长也。自有《诗经》便未尝离过恋爱。自有《楚辞》,便有所谓《美人香草》。温李之诗,香奁之体,以及于王实甫之《西厢记》,洪之《长生殿》,只需翻开一本有音韵之文学,无处不是言情。言之不足,歌以咏之,由来有自,是讵可以罪歌舞团耶!

若夫个人行为,纵有时近于浪漫,组织方法,或有时苦于未周,是者仅枝节问题,与歌舞之本身无涉,又不可不知者也。人有嗤明月歌舞团不应揉合中西乐器者,应知中国今日之乐器,已尽非中国之所固有耶,有以采取小调加以改良为浅薄者,应知所谓“采风”以夫“民间文学”云云,非皆以山歌野调为珍宝耶?有以少女吟情歌为隐忧者,在正道的立场上论,诚有立足之理由;而在文学上论,则文学有文学之立场,又不能与卫道论并论也。

明月歌舞团,非无可评议之处,第评议之者,应从建设方面着想。庶歌舞艺术,得以渐次茁长。若仅出之以讥讽,则失批评之本意矣。

这篇文章发表于1930年8月19日的《北洋画报》第二版。

9月1日,“明月歌舞团”再次到天津,一位署名“凌影”的作者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记重见明月》,发表于9月4日的《北洋画报》二版,值得记入历史,摘要如下:

明月歌剧社再度来津,公演于春和大戏院,自经上次各报批评以后,早已引起本市士媛之注意,复以经理高君之布置得方,上座极佳,该社尊重舆论,故选材方面益为审慎,吾人认为稍涉轻亵者,均拼而不演。

一日夜曾往观,节目紧凑,时间经济,赏鉴之心方浓,而紫幕已闭,使人留有余不尽之意,较大戏中许多垫戏,坐到腰酸发倦者,自大不同,似正不必以多为贵也。

王人美女士《我怎么舍得你》一歌,命意深刻,遣辞悲壮,而歌来凄凉幽婉,如见金戈跃马,戎装按剑,忍别佳人,挥泪就道,效命疆场,视死如归之古斯巴达勇士。窃尝论中国女子,柔婉有余,勇武不足,悲哀辄擅胜场,激昂略嫌逊色,所谓无丈夫气也。聆女士之歌或有闻声兴起者乎?

庚午七夕后二日观明月歌舞于春和,偶成四绝写奉秋尘兄一粲(君武)。

能开风气复为师,群道黎家制作奇,弦意笳声宗雅正,独教明月有深知。(明月音乐会为黎锦晖君所创,以中西乐合奏,颇多新声。论者称为艺术界之异军,非过誉也。)

毛雨清歌博众欢,琼愁瑶想自漫漫,天真流露无人识,艺事从来索解难。(黎莉莉女士美才丽质,时于歌舞中见真性情,一般社会独赏其歌《毛毛雨》,非真知莉莉者也。)

惊鸿一舞影翩跹,舒黛回波剧自怜,更向画眉人一笑,阿侬有福傲神仙。(薛玲仙女士舞姿绝美,为同社音乐组严折西君之夫人,薛舞时,观个郎奏欧式之笳于台下,辄向之一笑。)

珍重云英未字身,谁知浅笑是深颦,曼歌一曲生查子,多少台前陨涕人。(王人美歌《我怎么舍得你》,曲首尾为朱淑真之生查子词,宛转歌来,凄艳欲绝。)

黎锦晖的时代曲,此次巡演中与观众见面的还有《夜深沉》、《休息五分钟》、《剑峰之下》等多首。

《北洋画报》的跟踪报导,澄清了一些被误传的史实

第一,严华没有参加平津和东北的巡回演出。

近年来介绍严华的文章,多把严华参加“明月歌舞团”的时间说成是1930年,并说他参加了“明月歌舞团”平津和东北的巡回演出,这是一种误传。

同类推荐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根据音乐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大概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我国最初的音乐教育行为。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从萌生、逐步定型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韶》乐史称“舜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我国音乐史,同时也包括俗乐历史,俗乐以民间歌谣为主体,成为我国古典艺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艺苑耕耘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展示了作者宋建林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全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主要展示了作者对马列文论的研究,侧重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第二编介绍了艺术理论的发展,指出我们应充分认识艺术社会学作为研究艺术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基本视角的重要学科意义,切实加强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第三编介绍了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并指出其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第四编主要介绍了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热门推荐
  • 随身带着蟠桃园

    随身带着蟠桃园

    一场病,让林木森看清了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只不过是那悠然自得的田园光景。种种树,养养鹿,生活其实也可以很简单。
  • Notebooks of Don Rigoberto
  • 逆天神尊:废材腹黑九小姐

    逆天神尊:废材腹黑九小姐

    她本是令人丧胆的杀手之王,却做梦也想不到,竟被最信任的姐妹背叛杀害,一朝穿越成凤凰国将军府的嫡小姐,只因从小不能修炼玄气,成为人人辱骂的废物。在这异世,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情,只想变强守护最爱的亲人,这世间纷扰与她何干!人算不如天算,家中亲人续续惨遭奸人迫害惨死,一时间性格大变,脾气阴晴不定,一点就着。【灭皇室?】不存在的。【神兽?神器?】不好意思,本小姐一抓一把。【废材?】不,本小姐可是魔武双修。
  • 学霸自学学习法

    学霸自学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自学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自学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 知性

    知性

    本书甄选林徽因现存于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选录其中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检验的篇章,力图展现一个最具文学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诗歌名篇,又收小说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戏剧探索之作。
  • 妖孽太子无良妃

    妖孽太子无良妃

    杨梦儿,花痴护士一名,没想到半夜加班能遇到一枚花美男患者,无奈被医生大姐将她轰了出去,于是借机再去接近花美男,不料刚出医院却飞来横祸——不明不白的穿越了。安陵梦,夏西国大将军的女儿,大将军为了不让皇上处处设防,无奈将女儿和儿子从小送到了深山之中追随得道高人,即为了安陵家少惹事端也为了让两个孩子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不料杨梦儿穿越到了安陵梦的身上,杨梦儿的花痴本性难改——刚刚醒过来,居然有三位美男守候。梦儿身边的男孩都对她的搞笑腹黑痴迷,但这一切都抵不住皇上那一纸诏书,要将她许给太子。为了安陵一家,梦儿无奈的去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太子成婚,谁知刚进宫故人相见,分不清是缘分还是仇家。后宫佳丽三千,太子独爱梦儿这一枝。群芳焉能等闲视之?各种尔虞我诈,奸计横行。朝中势力争夺,让梦儿和太子以及一家人经受了离别生死的磨难。种种往事,历历在目,花痴依旧,见了美男,口水照流,可是能走进梦儿心里的,只有他。【女强男弱】“执子之手,将尔拐走,若尔不走,打昏拖走!”安陵梦拉着拼命挣扎的某男。“带到梦儿长发及腰,我来迎娶梦儿。”某男一脸惊慌的解释。【毒压群芳】“我安陵梦从来不与人结仇,一般有仇,当场就报了。”安陵梦一句话刚落地,叶浅予就开始左脸瘙痒了,瞬间那吹弹即破的小脸变得像是古稀之年的婆婆。“太子妃饶命啊,您说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还求您放过我。”某女恐慌万分,磕头如捣蒜。【妇唱夫随】溪水边再也没有人来打扰,安陵梦又拿出了一张画得极其精致的蝴蝶来给太子看,太子惊呆的看着这一副画,“梦儿,为什么你一天只画一张蝴蝶,而且不让我看着画,还有——”“不许看就是不许看,嘿嘿。”安陵梦俏皮的眨了眨眼睛。大早上又到了安陵梦给太子看蝴蝶的时间了,于是乎太子偷偷的尾随其后,只见安陵梦居然将墨汁浸湿裤子,直接一屁股坐在了白纸上,结果一张漂亮逼真的蝴蝶就出现了。太子诡秘的笑了笑,于是乎照做,可是自己却画出来了一只蜻蜓——肚子粗壮的蜻蜓。
  • 章台柳

    章台柳

    《章台柳》,清代言情小说。小说叙述唐朝天宝年间,郑州南阳书生韩翊进京应试。李王孙曾为其爱姬柳氏建章台以居,而韩翊与章台柳后相互钟情。李王孙遂将柳氏许嫁韩翊。小说敷衍唐传奇《柳氏传》而成,演叙安史之乱前后韩、柳二人的恋情及悲欢离合,展示了社会动荡中才子佳人的生存状况。
  • 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教育即生活

    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中国行,这不但在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杜威思潮”,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的先锋。杜威的讲演对胡适、陶行知、张伯苓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次访华,也对杜威自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古老中国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也给他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从1919年6月8日开始,杜威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地作了16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16次教育哲学讲演。此书精选收录了杜威在华期间的16次教育哲学演讲和16次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演讲,体现了大师的视野和风范。
  •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读懂安身立业的《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是清朝咸丰时期的人,原本是文学批评家。在生活中,这位敏锐的批评家凭自己的才华和对世间的洞悉,给后人留下《围炉夜话》。在《围炉夜话》中,他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他把自己对时人、时事、文章以及文坛掌故等分段作了评议,语言亲切、自然、易读。真正让《围炉夜话》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是其中的“安身立业”话题,它从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人生智慧,可谓最伟大的心灵成功学。
  • 美女私房菜

    美女私房菜

    私房秘技,绝味佳肴,极度挑逗你的味蕾。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女私房菜的做法,每道菜都有原料详情与详细的做法,内容丰富,科学实用,制作过程详细,语言通俗易懂,书后附带厨房小常识,如海鲜的保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