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83700000008

第8章 东林寺前聪明泉

东林寺位于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对一些国家的佛教徒影响较大。东林寺还是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另两处是久负盛名的云居山道场和三合寺。

东林寺的建寺者为名僧慧远(334—416年),俗姓贾,山西雁门楼烦人。他先在西林寺以东结“龙泉精舍”,后得江州刺史桓伊资助,筹建东林寺。慧远在东林寺当住持三十余年,集聚沙门上千人,罗致中外学问僧123人,结白莲社,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佛门净土宗的始祖。晚年南游荆州,历住江陵五层寺、琵琶寺。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佛有大力能伏“四魔”(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这是什么缘故呢?相传慧远初到庐山西麓时,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在东林寺,俗客可与僧众共进素斋。游客步入斋堂,男先女后,男居右,女居左,齐齐而坐,不能紊乱,不能出声。食前由众僧膜拜诵经,主持立于佛祖像前,其余僧众右排列,又是叩首,又是鼓乐,充满了美妙庄严独特的佛国气氛。斋饭均为素品,但制作精细,别有滋味。食时不可有声,不可剩余,添饭时以筷子示意,在碗内划圈,自有专司添饭的和尚为你添饭。膳毕,碗筷摆放整齐,由侍立的僧人取去,僧众又在住持的带领下再膜拜诵经一番,之后向“俗客”道一番祝词,然后退出斋堂。

唐代鉴真东渡扶桑的故事,尽人皆知,但鉴真到过东林寺的事人们未必都知道。唐天宝元年,鉴真在扬州大明寺为众讲律,日本僧荣睿和普照祈请东渡传戒。鉴真接受邀请,六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取得成功。鉴真第五次东渡时在唐代天宝七年春,从扬州出发,经过无数险阻,竟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东行经万安州(今万宁),渡海至雷州。经广西藤州、梧州至桂州(今桂林市)。是时双目失明。天宝九年,经大庾至江西虔州、吉州,北行至江州(今九江市)。途经东林寺,在东林寺停留,与东林寺僧人智恩志同道合,最后一次东渡时与智恩共行,将东林寺教义传入日本。因此,东林寺在中国思想文化交流史上,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聪明泉的故事:

聪明泉的得名,极富传奇色彩,是东晋名将殷仲堪东林行所致。

殷仲堪,陈郡(今河南淮阳)人,能清言,善属文,因父久病,执药挥泪,遂少一目,举孝廉,初任著作郎,谢玄镇京口,请为参军,受厚遇。后做晋陵太守,召为太子中庶子。孝武帝爱其才学,以诗示他:“勿以己才,而笑不才”。会稽王司马道子擅权,孝武帝欲培植方镇势力相牵制,于是授其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节镇江陵。仲堪虽然做了将军,但不忘百姓,饭粒落席间,辄拾而啖之,常对子弟说:“贫者士之常,焉得登仕而损其本。”

晋隆安元年,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王恭以诛尚书左仆射王国宝为名起兵,他积极响应,勒兵趋发。次年,王恭二次起兵,他率众沿江东下,军次芜湖,旋闻北府军大将刘牢之倒戈,王恭被杀,乃退兵至浔阳与江州刺史杨佺期、广州刺史桓玄结盟,推桓玄为盟主,共同抗击王国宝。桓玄借机扩大势力,拥兵自重。隆安三年(399年),殷仲堪与桓玄不睦,恐其来攻,意欲先发制人,又怕势孤力单,于是娶江州刺史杨佺期之女为媳,以示结盟,共同对付桓玄。

殷仲堪与杨佺期喜结秦晋之欢,以为胜券在握,于是乘兴拜访名僧慧远。将军扬鞭催马,驰至虎溪。慧远早闻“独眼将军”英名,率僧众到山门恭迎,陪同游览,行至寺后山脚,但见苍松翠柏,修竹茂林,泉水潺潺,他们听泉石上。将军精通占卦,于是围绕一部《易经》,大展辩才。将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慧远研究精深,谈得非常投机,言语入港,竟忘时间,直至太阳落山。

同治《德化县志》曾记载了他们辩论的一个片断:

将军问公:“《易》以何为体?”远公答曰:“《易》以感为体。”将军又问:“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慧远说“《易》以感为体”,殷仲堪理解为“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即慧远所说之“感”。南朝学者刘峻注引《东方朔传》,东方朔答汉武帝有关未央殿前钟无故自鸣,认为:“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驰者,故钟先鸣”。认为钟无故自鸣,为山崩之兆。这在汉代乃是神秘的天人感应思想,是以自然怪异现象,预言社会政治变动。而佛家所谓“感”亦有类似,故殷仲堪所举例为慧远默认,笑而不答。慧远所谓“感”,当是指由感应而彻悟佛理,所谓妙感妙应,是释家解《易》之义。

殷仲堪认为慧远学识渊博,见理深刻,学问风度浩如大洋,常人心胸难以度量,感慨万端地说道:“师智深明,实难庶几!”慧远对殷仲堪才辩纵横,字字珠玑也十分钦佩,因而指着流泉说:“将军之辩,如此泉涌,军侯聪明,若斯泉矣!”后寺僧为纪念殷、远泉边之辩,于是将这口泉水命名为“聪明泉”,并树碑纪念。五代前蜀诗僧贯休《题东林寺》曰:“卢楞枷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

令人扼腕的是,殷将军回江陵不久,桓玄闻讯,提早动手,领精兵5万,突袭浔阳,先杀杨佺期,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星夜杀奔荆州,打得殷仲堪措手不及。最终被追兵所获,逼令自杀,可惜一代英才,死于王朝内部火拼。然而将军智慧凝成的聪明泉,却流芳千古。今游人对聪明泉备感兴趣,往往投币许愿,成为一处人文景观。

白莲结社:

慧远于402年7月在庐山般若台之阿弥陀佛像前,与刘遗民等123人,立了西方往生之誓愿,行持念佛三昧。这年,他67岁,这个结社之所以被称为白莲社,是由于在山之东边和西边的池塘种了白莲。参加结社的僧侣,除了慧远以外,还有意永、慧持、道生、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罗、慧睿、道恒、道敬、昙顺、道昞、昙诜,而且也有俗人身份的刘遗民、张野、周续之、张诠、宗炳、雷次宗等人。

慧远在阿弥陀佛像前聚集包括这18位名士和其他门徒共123人,祈祷在西方极乐世界再生,慧远是净土宗的创始者,也是初祖,但他兼备禅净两宗的修为。

对于他们修行的念佛三昧,慧远在《念佛三昧诗集》序文里规定,“三昧是,把念头集中到一处而变为寂静的行为。”而且,“有很多种类的三昧,那个名称也很多,其中具有很高的功德而容易实行的是念佛(三昧)第一”,慧远是般舟三昧,他说“功德高,容易修行的是念佛第一”。这样的念佛三昧是根据支娄迦谶翻译的《般舟三昧经》来的。他翻译《无量寿经》六次,在《般舟三昧经》等序言中推崇阿弥陀佛。此外,由于其师道安作净土论宣扬弥陀的思想,很赞赏净土信仰,这一师承到了慧远,成为纯然的信仰中心的结社。但在慧远以前可以代表实践佛教净土中心的阿弥陀佛信仰,到了这个时代只是维持那个传统而已。

像这样的白莲社是值得注目的弥陀信仰运动,它基本上根据《般舟三昧经》的教说,他们用严格的持戒和卓越的冥想在心里念诵阿弥陀佛,实际上或者在梦里见到阿弥陀佛,终归愿意离开因果轮回的世界而居住到西方净土。而且慧远在《念佛三昧诗序》中说:“整个三昧,那个名字非常重要,功高、容易向前去的是念佛。”为了参悟这个念佛三昧,他在般若台每天念佛六个小时而向西方净土礼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慧远多么恳切至诚地修行念佛。

他们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千遍,做48拜,每天礼佛,白天3回,晚上3回,精勤而不懈怠,发愿坚固。

这样的白莲结社渗透到了一般庶民男女之间,在佛教寺院每年从8月1日到7日举行称为白莲会的盛大法会,中国社会普遍受到了慧远净土思想的影响。到了元、明时代,这种思想作为全社会的信仰流传下来,开启了中国净土教的先河。这个净土教团体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是佛教教团发展的一个形体,到了近代也常常有慧远之遗风,称为庐山流的念佛。他们把念佛和禅的一致当作宗旨,和昙鸾、道绰、善导大师等倡导的净土教有点儿不一样,但是作为中国净土教之创始者,慧远对后世净土教徒的影响很大。

同类推荐
  • 帝国兴衰史:楚汉风云

    帝国兴衰史:楚汉风云

    汉民族的童年,一个帝国的往事,传说中的皇帝,那些过去。死去的爱情和虞姬的眼泪,战争与最后的角斗,像每部传奇,英雄们都最终老去。便风云散尽于虚无,帝国兴衰于成败……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大唐帝国的黄昏

    大唐帝国的黄昏

    在安史之乱后,一批唐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里面有皇帝,有文臣,有宦官,有军阀。皇帝有复兴帝国之志,文臣有重振王朝之心,宦官有甘心为奴之情,军阀有爱国忠君之意。可惜的是,皇帝的志向没有实现,文臣的诚心没有兑现,宦官的情感没有释放,军阀的意愿没有实践。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反面。
  •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

    一对棋逢对手的冤家,一位争议千年的皇帝,一场难分正邪对错的大动荡,一段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的大时代。从黑暗走向盛唐,整个中华民族在烈火中涅磐。“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带你走进公元六世纪的古中国,品味一部满载恩怨情仇、风急雨骤的历史悲喜剧。
  • 汉末武圣

    汉末武圣

    二十一世纪关云长穿越成关羽,却只继承了一股蛮力,正当他以为会辱没这位历史名将时,王者荣耀中关羽的技能开始逐渐激活。刀锋铁骑、青龙偃月、单刀赴会,问天下英雄,几人能挡此三刀?一骑当千,鞍刀咆哮,血战到底!关羽纵马提刀,遥指贼将尸体,睥睨敌军:“聪明,就该跟我的大刀保持安全距离。”本书企鹅群:561782183,欢迎大家常驻。
热门推荐
  • 十二星座之星座奇缘

    十二星座之星座奇缘

    在几百年前,神秘星座家族横空出世,开启了星座的新篇章。而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星座家族已是达到鼎盛时期。十二个星座家族的二十四个预选族长,分别就读于星座学院中不同的班级。却因为一次叛乱,使原本无拘无束的他们不得不担起家族事物……而当星座轮盘转动之时,世界的某种平衡正在打乱,他们将迎来怎样的命运……又将编写出怎样的星座奇缘……又将改写出怎样的家族命运……
  • 农村孩子城市路

    农村孩子城市路

    鸿宇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他的经历丰富又精彩,他的路何其酸甜苦辣。冥冥之中又和很多世人的人生经历产生着共鸣,但他的过往又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当他离开家乡的那一刻起,他的社会道路正式开始。他爱交朋友,结交了兄弟拜了把子。在老家想着外面的世界,到了外面的大都市何尝不牵挂着家乡。因为那里有他一生需要牵挂的亲人。
  • 华为如何管理供应链

    华为如何管理供应链

    现代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个企业与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的供应链就是一条生态链,客户、合作者、供应商、制造商的命运都在一条船上。
  • 沙海远征(兽王系列)

    沙海远征(兽王系列)

    独孤奇带领幸存下来的侍卫们从异空间返回鸟首星,在他养伤期间,对他不利的流言开始在统治之殿众强者中迅速流传开来。虽然独孤奇和他的侍卫们实力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想要在统治之殿彻底站稳脚跟,就需要尽一切努力解决眼前的危机……在沙丘之星,兰虎加入先遣队后才发现,对他怀有恶意的光明神教蓝袍祭司阿克尔竟然也在队伍中。幸运的是,先遣队的领导者是来自守护者联盟的一位守护者天火。阿克尔对天火表示出强烈的不服,两人展开了较量……兰虎除了要与虫族战斗,还要小心来自先遣队内部的威胁。当他受伤留在一个巨大的蚁巢中休养时,窥伺已久的查理纠集了许多光明神教的人将他堵在了里面。危急时刻,一个金甲虫英雄闯入了蚁巢……
  • 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

    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两个人的行走

    两个人的行走

    作者立足西部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用独特视角观察生活,叙述生活,《一头雾水》中,主人公胡一宁因渴望城市生活而逃离农村,却又因厌倦城市生活而希望回归农村;《进城打工》中,民工张二狗痛失爱侄,无法面对亲人,恐惧回家;《梦醒时分》中,魏小丽因生活闲散无聊导致感情出轨,无颜面对家人,选择自尽;《铁面柔情》中,程英为帮丈夫戒毒,不料失手杀夫……总之,每一篇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家庭,一段难忘的记忆。
  • 不及我爱你

    不及我爱你

    “要我原谅你,恐怕我办不到。”“我觉得你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但她不一样,她很单纯,他需要我。”他说的每一句话,就像一把刀割在她的心上。坚强有错吗?
  • 白王传说

    白王传说

    自一百三十年前魔族之乱以后,各地隐世家族纷纷出世,又数十年后,藏剑,云山,神苍,血傀,唐门,逍遥阁以及当年一战从魔族分支出来的寒芒刀宗改名为寒刀,和南岭十万深山中的妖兽一族崭露头角,群雄并立于江湖之中。
  • 毒妃天降

    毒妃天降

    (《仙妻在上:冰山老公,泥垢啦!》全新发布中)苏婉感觉自从自己成功勾搭上了国师大人之后,人生仿佛已经到达了从所未有的巅峰时刻!借着国师大人的名在外狐假虎威,气势嚣张霸气拽,还扬言对外说:“在家里我最大,就连你们的国师大人也得听我的!”“我家国师大人耳根软,怕老婆,我叫他往西,他就绝对不敢往东南北!”“我家国师最厉害了,在家每天都要跪两个时辰的榴莲!”“我家国师最宠我了,看不得我受一点儿委屈!所以你们要是有不服气的,尽管来,本姑娘后台硬,不怕刚!”苏婉两手叉腰,牛逼哄哄,心里得瑟的不行。忽然,背后凉风习习,苏婉心中突然一颤……“宝贝儿,你开始飘了!”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